陳冠:衝出大涼山,一位90後支教老師的極限奔波

2021-01-15 上遊新聞

中考體育100分、體育中考佔比加大、體育培訓市場走俏火爆……最近半年,體育牽動著無數考生和家長的心。但體育的面貌從不只是分數——隨著體育理念不斷夯實加深,有一群校長用10年或更長的歲月大力開展體育教育,用運動教會孩子如何為人、如何謀生。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走訪全國多地,採訪多位「以體樹人」著稱的體育校長,他們的學校或坐落於城市周邊鄉村、或來自脫貧攻堅地區,也有杭州、成都的現代化大城市學校。但相同的是——他們都用體育影響著孩子的未來,體育甚至改變了許多孩子的命運。

製圖:白浪

嗡、嗡、嗡……一整天,校長陳冠的手機震動幾乎沒有停過,微信始終保持99+的狀態,置頂的對話框要劃5個屏幕才見底,這就是他的日常。與微信的熱鬧相比,他所任教的學校卻有些世外山林的感覺——千哈博愛小學,一所藏在四川大涼山深處、2600米海拔的支教學校。

這裡是整個涼山彝族自治州最後實現脫貧攻堅的7個縣之一,但天南海北匯聚而成的支教團隊,讓孩子們的眼裡不只有身後的大山,更有山外的世界。

「90後」校長陳冠,通過開展最「平價」的體育活動,讓24個孩子走出了大山。如今他們懷揣足球夢,再度啟程……

陳冠(左)和孩子們自拍。 本文圖片均為實習生胡杰 攝

「籃球場裡的足球夢」

2020年12月中旬的四川大涼山,即便陽光已經灑了滿地,但寒意仍然會浸過棉服溜進肌膚,讓人不禁打個冷顫。陳冠7點就爬了起來——喊學生起床、買早飯、預定班車……他要帶學生參加美姑縣青少年校園足球小學聯賽的比賽。

比賽地點在距離美姑縣41公裡外的灑庫鄉小學,這所中心校的操場有著附近「罕見」的人工草皮。這樣的足球場,縣城也不過只有兩片而已。

草皮裡的塑膠顆粒還沒冒頭,顯然這片球場剛剛建成不久——甚至,球場二十米遠的運動器材區,都還在搭建當中。此行共5個帶隊老師,但在27名學生的「龐大陣容」面前,依然讓陳冠沒法掉以輕心。

最重要的,他希望能趁比賽前帶孩子們再熟悉熟悉場地。「沒辦法,我們經驗差太多,所以要多彌補一些。」操著些許廣東口音的陳冠,在彝族比例接近98%的美姑縣並不多見。

孩子們在籃球場訓練足球。

1991年生於廣東湛江的陳冠,在千哈村博愛小學當了3年的校長。全校165名學生全是彝族,而這所只承辦了5年的鄉村小學,還沒來得及迎接他們的第一屆畢業生。

更特殊的是,全校8名老師全是支教老師,由涼善公益組織選派,陳冠正是其中之一。當美姑縣教體局的李榮波詢問陳冠是否願意參加足球比賽時,從小看齊達內、羅納爾迪尼奧長大的他,一口便答應了下來。

這是千哈博愛小學的一貫風格,體育活動來者不拒。之所以如此青睞體育,陳冠的答案很簡答——相比藝術類活動,體育對孩子的教育出成果更快,也更「平價」。

但相對的「平價」,有時依然是一份奢侈。「上個星期去縣城訓練,那是很多孩子第一次見足球場。」陳冠之所以如此羨慕,是因為他所在的學校,只有一個籃球場和羽毛球場。訓練只能在籃球場上進行——學校球門不夠大,就把兩個球門擺在一起;比賽用球是4號球,學校只有5號球,發朋友圈募捐;學校太小沒法開大腳,於是帶著大家全場練球感和傳球……

孩子們的出徵合影。

比賽前一個星期,陳冠還在朋友圈寫道:「今天,我們去借一個足球場。」那天,陳冠帶孩子們下山前往美姑縣城,實地感受足球場的模樣。

但下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很多孩子今年第一次下山。」另一位帶隊老師柴慶華對澎湃新聞記者說出原因——「國慶、彝族年、加上這次比賽,今年一共三次。」下山的次數,柴慶華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儘管陳冠給孩子們看了許多足球比賽和教學視頻,但第一次實地感受足球場,身為守門員的地日小軍只說了一個字:「累!」他從未見過如此大的足球場,此前的訓練,他都是在學校的籃球場上,鋪上一層海綿墊練習撲救。身高全隊最矮的他,硬生生在海綿墊上練出了一身撲地滾球的本事。訓練中,他所在的球門兩側,總是站滿了圍觀的人。去年12月初,千哈村下了入冬來的第一場雪,看著還在訓練的孩子們,陳冠發了一條朋友圈——「籃球場裡的足球夢。」

三個孩子擠在一張床鋪。

「我們一定要進決賽,去縣城洗個熱水澡」

距離比賽開始還有1個半小時,陳冠就帶著隊員們到達了比賽場地。他們前一晚住在距離學校7公裡外的洪溪,這曾是美姑縣的舊縣城,也是小組賽的舉辦地之一。

賓館是陳冠前一天特地過來尋覓好的,這個沒有賓館名、門口只掛著「可洗澡」標牌的地方,已經是附近條件最「豪華」的賓館。而「可洗澡」不過是在二樓公共廁所中的一臺熱水器而已。

能洗澡的賓館。

住宿費分別為50元、80元和100元,區別僅在於床鋪是一張、兩張還是三張。夜晚冷得出奇,房間裡唯一能禦寒的,是功率不高的電熱毯和多加的一床被子。孩子們兩個人睡一張床,即便如此,也把賓館擠得滿滿當當。

他們要在這裡住兩天,打三場比賽,小組第一可以去美姑縣踢決賽。陳冠對球隊的實力頗為自信,「我們一定要進決賽,就為了去縣城裡洗個熱水澡!」

小組賽第一場比賽,對手是去年亞軍俄曲古鄉小學。因為只準備了一個月,面對有經驗遠勝自己的對手,隊員們有些懵——哨響後的第一個回合,亂戰之中小軍漏掉了一個自己最不擅長接的半高球;而訓練時習慣站在操場拐角的球員們,到比賽中也將中路的位置盡數讓給對手。

陳冠指導孩子們。視頻拍攝:胡杰(00:16)0-5輸球,讓球隊一下子陷入沉默,可陳冠更在意的是如何解決比賽中出現的問題——趁著午飯時間,他把問題一點點揉碎了講給隊員們,「子布,你比賽的時候要往中間站;爾子,你們在前面的球員也要回來防守;他們力氣大,球來了可以往兩邊踢……」

「開小灶」的成果很快見效,下午的比賽,形勢完全逆轉過來,一場7-0的大勝讓隊員們心情大好。一名球員下場時悄悄跟帶隊老師說:「上午真的太緊張了,下午好多了。」

第二天,面對小組最後一個對手,千哈博愛小學全場壓著對方進攻,卻在下半場被對方打了兩個追身反擊,0-2輸掉了比賽……3場比賽1勝2負,打進7球丟了7球,排在小組第三。

雖然和預期有些出入,但陳冠並沒有選擇帶隊回校,而是直奔美姑縣城。原因也很簡單,「之前答應過他們,踢得好就帶他們去縣城逛超市。」

至於那句「洗個熱水澡」,早被陳冠拋在腦後。「我們的經費是募捐來的,如果第一次沒有成績,有的人會認為投入沒有回報,我比較擔心這個。」陳冠更希望活動能長久地辦下去,並希望顧慮不會傳遞到孩子身上,「孩子們肯定是很開心的,收穫也很多。」

孩子們進行拉拉操表演。

「就想帶他們多看看外邊的世界」從美姑縣城的賓館到超市步行要20分鐘,陳冠走在最前邊,學生排成一隊跟在身後,其他老師則分散在隊伍中段。出乎意料的是,在沒有紅綠燈的美姑縣,這群曾在山上跑慣了的孩子,一個接著一個排起了「長龍」,全程沒有嬉戲打鬧,以至於走到半程,帶隊老師們都不自覺地湊在了一起。

「許多孩子我之前帶出去過,所以比較省心。」陳冠解決了澎湃新聞記者疑惑的同時,又解鎖了此次比賽的另一個目的——「帶他們參加比賽,算是一種出去的機會,我想帶他們出去看看外邊的世界。」

支教前曾是導遊的陳冠深信「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重要性。而他口中的「出去」,可不僅僅是美姑縣城,甚至不是西昌市。「以前最多帶孩子去西昌,但是感覺西昌還是太小。」曾經身為國際領隊的陳冠,既帶團去過珠峰大本營,也前往過大洋洲、中東、南非等地,自然明白大城市對閱歷提升的作用。

陳冠還記得三年前剛剛來到學校時的樣子:「當時問孩子們哪些去過美姑縣,整個五年級60多個學生,只有幾個舉手的。」或許正是當時一雙雙渴望的眼睛,讓陳冠想方設法帶孩子們看外邊的世界。於是成都和廣州,不再只是孩子們地圖上的一處角標,而成了腦海中的一塊記憶。

孩子們腳下的足球已經破損。

「第一次去成都最累,一共14個孩子,暈車吐了12個,有些孩子甚至坐電梯都會吐,很多人沒走過紅綠燈。」看著如今井然有序的隊伍,改變也顯而易見,「我們教他們怎麼用賓館的熱水,怎麼在超市付款,還一起去坐地鐵……」

另一位支教老師盧黎敏清晰地記得,一節帶孩子們認識動物的課程中,當她剛剛說出一個動物時,一個孩子興奮地蹦起來說:「陳老師帶我們去廣州動物園的時候見過這個!」「那節課的氛圍特別好,因為書本上的知識終於跟他們有聯繫了。」

孩子們這些潛移默化的改變,成為了支教老師們茶餘飯後最熱烈的討論。事實上,足球比賽只需要15個參賽的男生,但陳冠卻將拉拉操的12個孩子一併帶上,原因同樣還是見世面——「體育比賽女孩子參加的機會本來就少,所以就想多帶些女生一起出來看看。」這樣的想法也得到當地教體局的支持,最終12名孩子組成的拉拉操表演,成為中場暫停的又一個明星。

看著孩子們在操場上有模有樣,負責整支拉拉操表演的盧黎敏三次說出同一句話:「你看他們打扮一下,跟城裡的孩子也沒什麼區別。」

孩子們集體吃早飯。

極限奔波,叫板命運

所有比賽結束,孩子們乘車返回千哈村。蜿蜒曲折的山路讓人覺得有些頭暈,但陳冠全程盯著手機卻沒有任何不適,這是常年通行山路「顛」出的定力。「這一年下山次數最多,平均下來每個星期要下來一趟。」

除了正常教學,有太多事情等著陳冠去做——接收捐贈的物資,組織和參加各種類型活動,聯繫各色的公益愛心人士,甚至是到縣城拿寄來的快遞,每件事都在消耗陳冠的精力。而就在足球比賽前一天,陳冠在朋友圈寫下了「極限奔波」四個字。

彼時前一天晚上,他帶著孩子們講解戰術到晚上10點,第二天3點半醒來發現學校水管凍住,緊接著帶孩子們下山體檢,之後自己再去尋找賓館,還有一連串手機消息等他回復……這一天,他直到夜裡10點才趕回學校。

翻修好的操場。

這樣的狀態並沒有因為比賽結束而好轉——返程路上,陳冠的手機屏幕就沒黑過屏。他要跟好友劉建華交代如何給學生買票——後者同為支教老師,要帶孩子參加某臺春晚的演出,曾經身為導遊的陳冠是最好的請教對象;他要整理助學家訪的資料,每一筆愛心捐贈陳冠都會做足反饋,以文字、圖片或視頻的方式讓慈善更透明;他還要幫人聯繫涼山黑鷹籃球隊,這群同樣來自大涼山深處的少年,讓不少人為之動容,陳冠也樂意再助推他們一把……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二天學校有一批孩子要前往山西的體校讀書,他要挨個和家長打點諸多事宜。戶口本、社保卡,還有書包衣服,陳冠把每個能想到的細節,都跟家長一一交代清楚。

一個電話接著一個電話,一條微信連著一條微信……直到夜裡10點,陳冠還在幫忙聯繫明天下山送行的車輛。此時或許才明白,陳冠在朋友圈寫下的「極限奔波」四個字,並不單指路程。

「現在感覺每個學期越來越忙,自己想搞的事情太多了,但有時候覺得挺好的。」陳冠摸了摸額頭,帶了點反思意味地說道。

第二天一早8點,陳冠就站在學校門口,這是他前一天和家長約好的時間。8個女生3個男生共11個孩子,最大的已經5年級,最小的不過才幼兒園的年紀,他們要前往山西省的晉城市體校,那裡分配了他們此後將要練習的項目——摔跤、擊劍、遊泳和跳水。

這是在當地教育局支持下,由涼善公益和晉城市體校合作的一個項目,第一批將有30名孩子前往山西。孩子在校學習訓練不收取任何學雜費,學校還將承擔食宿費用,並且享有國家助學金。

陳冠的千哈博愛小學是整個涼善公益15所鄉村小學中,輸送孩子最多的學校。一方面得益於學校濃厚的體育氛圍,另一方面在於陳冠的積極:「有這種機會,我總是喊對方先來我們學校參觀。」

「送出去至少他們以後眼界不會差。」陳冠也明白從事體育是一件淘汰率不低的事,但他的理由也很簡單,「體育方面大山裡的孩子肯吃苦,只要他們努力就有機會走出去,這也算是多幾條路。」

而這已經不是陳冠第一次送孩子們出去「闖蕩」,此前一個名為「強棒天使救助計劃」的項目,千哈博愛小學先後兩批送出了14個學生,他們前往北京接受棒球訓練。這批從大涼山走向棒球的彝族少年,被導演許慧晶拍成紀錄片《棒!少年》搬上銀幕。這部豆瓣評分8.7分的紀錄片,主海報上寫著四個字:叫板命運!

孩子們前往體校培訓。

「爸媽,我想把他們帶畢業」

陳冠希望大山裡的孩子能有機會通過體育改變命運,卻也悄然間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三年前,陳冠抱著公益的熱情來到千哈村,這把支教的火,原本只打算燒一個學期,但他偏偏熱了三年。

一開始,家人的反對讓陳冠也有些力不從心。「第二個學期最難,當時跟家裡人吵架了。」瞞著家裡人,陳冠還是回到了千哈村,「第二學期我來的時候,家裡人都不知道,他們以為我去工作了。」

於是爭吵開始了——當父母說陳冠待得再久也無法改變這群孩子的命運時,這個脾氣執拗的男人哭了。他在電話裡吼道:「別人看不起他們,如果我們還看不起,那就沒人看得起他們了!」

三年時光下來,學校真的發生了變化——千哈博愛小學在2020年10月翻新了籃球場。「以前,我們的操場到處都是坑坑窪窪,下雨過後都是積水,現在每個角落都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操場就像一個遊樂場。」

操場建成後,一個孩子在明信片上寫道。而當成績擺在父母面前,反對聲也就逐漸消失,「去年過年期間帶孩子們去廣州遊學時,我父母特地來看了孩子們,還給每個人包了紅包。」沒了後顧之憂的陳冠,將更多精力放在學生身上,「學校第一屆畢業班明年就六年級了,我起碼要把他們帶畢業。」

陳冠指導孩子們。

站在陳冠身後予以支持的,是一群懷揣同樣熱忱的支教團隊——四川本地開始教數學的健身教練、來自遼寧備考博士的青年學者、出身福建古靈精怪的街舞老師、看到抖音號「雲端教師」就趕來支教的湖北師範生……

支教老師的月工資十分微薄,最低只有500元,最高也不過2500元。因此陳冠在寒暑假還會帶旅遊團掙錢,用來補貼學校的開銷……但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2020年11月17日,據新華社報導,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布拖縣、昭覺縣等7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被稱為「中國最貧困角落」之一的四川大涼山整體擺脫貧困。而在2020年底,蔡崇信公益基金會正式公布了第二屆蔡崇信「以體樹人」傑出校長評選全國前80,陳冠就入圍其中。

孩子們唱起《你笑起來真好看》。

就在陳冠帶隊去比賽的路上,孩子們也興奮地趴在窗邊,眼睛撲閃撲閃地望著窗外,車裡則放著王翼焱的歌曲《改寫人生》。這是當地最受歡迎的歌曲,汽車音響裡的播放列表、路上行人的抖音帳號、甚至司機師傅的來電鈴聲,都有這首歌的旋律。

歌詞這樣寫道:不怕刺骨的寒風/不怕路上的荊棘感謝這一路上/坎坷將我磨勵總有要停的風雨/總有走完的崎嶇就算命中注定/我也要改寫結局

相關焦點

  • 燦爛的晚霞——記深圳支教老專家陳慧蓉老師
    作為國家發達地區的退休老師,參與到革命老區支教,陳慧蓉認為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擔當,能為偏遠地區的均衡教育發展盡一份力量,是一份光榮的使命,也是她教育生涯中非常珍貴的時光。陳慧蓉說,支教能改善當地教育環境,培養當地師資力量,同時支教也是一個提升自己,沉澱自己的過程。
  • 大學生支教:在成長中感受愛的溫度
    「條件越艱苦的地方越需要我們」「短期支教能開拓學生視野、帶給孩子新的課堂模式,但它更像是一次假期實踐,主要受益人還是大學生自己。在長期支教中,用心教書,才能更大程度地幫助學生。」2016年9月,經歷了兩次短期支教後,中山大學環境學院研一的顧文明選擇休學參加研究生支教團。可選擇的支教地有4個——雲南的澄江、鳳慶,西藏的林芝、昌都,顧文明第一志願就報了昌都。
  • 十大感動高新教師|陳顯:教師是最長情的志願者
    支教回來後,陳顯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教育行列當中去,支教所迸發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陳顯把自己的教育生涯當成了一場師生雙向成長的修煉,既注重學生培養,也關注自身的成長。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大哥哥一樣的老師,親暱地稱他為「顯哥」,課堂上往往氣氛熱烈,師生在點撥、討論中把知識完成了從傳授到領悟的過程,教學成效顯著;課下,孩子們常常「顯哥」前「顯哥」後地找老師玩耍、聊天,如朋友一般暢談。
  • 杭州老師支教日記 激勵大山園丁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俊 通訊員胡建亮)從西湖畔到大山裡,杭州市德勝小學的語文老師雷美央到來鳳縣大河鎮支教兩年,去年8月離開後,心裡一直放不下山裡的校園。幾天前,她從杭州寄來自己30萬字的支教日記和美央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工作手冊。
  • 種下希望,靜待花開——小邵老師湘西支教全紀實
    邵鯤鵬老師的答案是:把知識有效地傳遞給每一位孩子。為了實現這一願望,他與濟南外國語學校的許多年輕教師一樣,積極報名,加入到由濟南市教育局組織的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支教的隊伍中去。9月14 日中午,飛機剛到張家界市,還未來得及卸下身上的疲憊,邵鯤鵬就開始顛簸穿行在湘西高聳的大山之中。
  • 雲南楚雄一支教老師在脫下衣服「熱身」後踹飛小學生,學生排隊挨打!
    近日,雲南楚雄一支教老師在脫下衣服「熱身」後踹飛一名小學生,學生爬起來後又被老師踹擊腰部,支教老師連踹多名小學生,學生只能乖乖排著隊挨打。事情發生在12月1日,該支教男老師狂踹二年級小學生,後面一排學生也沒能倖免。據悉,這位老師並不是正式老師,而是名校研究生支教團的支教老師。
  • 雲南支教男老師狂踹多名小學生全過程曝光!官方通報支教老師踹倒小...
    後據調查,被踢學生的身體檢查沒有異常。相關情況已與家長溝通。隨後,南華縣政府新聞辦通報,教育局教職工已及時到學生家中道歉,並已責令學校暫停涉案教師的工作。事件回顧本科生支教踹倒小學生2020年12月1日,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有網友爆料,稱南華縣一名小學男老師狂踹多名小學生,網傳視頻也引發了網友熱議。
  • 劉伯承歃血為盟結拜小葉丹,中央紅軍衝出大涼山
    1935年中央紅軍被蔣介石10萬大軍圍剿幾乎陷入絕境,要想突破包圍必須越過大渡河,當時中央紅軍駐紮在瀘沽地區要想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大渡河就要穿越大涼山。當時蔣介石料定紅軍絕不敢從小路走,一定會從大路走,於是在大路設下重兵。
  • 大學生頂崗支教11年聯手社團 走進小學科普生物知識
    今年4月17日,在一位頂崗支教師範生的聯繫下,安慶師大大學生生命科學協會的12名成員來到了潛山小學,和小學生們一起動手製作「葉脈書籤」、「壓制標本」,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趣盎然的科普實驗課。頂崗支教生與大學社團的聯手「今天陳老師要教大家如何留住春天?」
  • 連著踹倒4位小學生:師德規範對支教老師也適用
    這兩天,一段「支教老師校內連著踹倒4名小學生」的視頻,在網絡傳播,引發網友關注。據新京報報導,楚雄南華縣政府新聞辦通報稱,事發地為南華縣思源實驗學校,事情起因為該校五(3)班幾名男學生違反學校管理規定,班主任孫某某和萬某某老師先後對幾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萬某某老師在批評教育學生過程中方法失當,行為過激,踢了學生。
  • 起底雲南南華縣狂踹小學生的支教老師萬某遠,獲獎履歷涉嫌造假
    事發後,南華縣立即成立工作小組展開調查。經查,事情起因為:該校五(3)班幾名男學生違反學校管理規定,班主任孫某某和萬某某老師先後對幾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萬某某老師在批評教育學生過程中方法失當,行為過激,踢了學生。通過對被踢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查,幾名被踢學生身體無異常。縣教育體育局派出幹部和教師及時到學生家中登門道歉,對涉事學生進行了心理疏導。
  • 《我和我的家鄉》範偉演的支教老師原型是她!杭州鄉村教師方平爾的...
    孩子們口中的「大方老師」就是方平爾,一位紮根山區「支教」近40年的鄉村教師,也是正在影院熱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第三個故事《最後一課》中,範偉演的鄉村支教老師的原型。《我和我的家鄉》劇組從淳安縣有關部門了解到方老師的支教故事後,先後兩次找到方老師進行採訪。我想像中的方老師形象就是範偉那樣的,沒想到,現實中的方老師是女老師。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範偉演的支教老師原型:杭州鄉村教師方平爾...
    孩子們口中的「大方老師」就是方平爾,一位紮根山區「支教」近40年的鄉村教師,也是正在影院熱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第三個故事《最後一課》中,範偉演的鄉村支教老師的原型。《我和我的家鄉》劇組從淳安縣有關部門了解到方老師的支教故事後,先後兩次找到方老師進行採訪。 我想像中的方老師形象就是範偉那樣的,沒想到,現實中的方老師是女老師。
  • 雲南支教男老師狂踹多名小學生,985研究生為何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根據媒體報導,雲南楚雄小學裡面一位來自於著名985大學東南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老師 作為985重點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派來的支教老師,在智力水平以及學術能力上,肯定是足夠教好這些孩子的。但是能不能夠做好這樣的工作,不僅僅是智力方面的問題,還涉及到情緒控制能力、情商、為人處世之道、還有道德。
  • 陳老師製作的,是叮噹貓同款記憶麵包...
    2020-07-08 07:59:13來源:FX168 【男老師做50份記憶麵包滿是考點】7月7日,是深圳高三學子參加高考的時間,深圳有一位高三班主任在高考前夕,通宵為學生們準備了驚喜。
  • 做時代新人: 一名大一學生的支教情結
    「我要去支教。」2月6日下午,在山西省太原市「擔復興大任做時代新人」大型講述活動現場,一名面孔尚顯稚嫩的大學生發出了這樣的新時代青春誓言,贏得一片掌聲。  他叫李磊,今年20歲,是山西工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大一學生。
  • 32載接力支教,小涼山遍開「索瑪花」——記江蘇「時代楷模」海安市...
    羅長打說,他心理壓力有些大,沒想到這種細微的情緒變化也被海安老師注意到了,他一定化壓力為動力,放下思想包袱,跟著老師好好學習!&nbsp&nbsp&nbsp&nbsp大山裡家訪耗時費力,卻是32年來每一位海安老師的「必修課」。梅德均說,這是了解學生及其家庭最有效的方式。
  • 支教老師連踹小學生,東南大學回應,教體局登門道歉
    事件發生後,南華縣政府、東南大學先後就此事作出回應。當地政府通報稱,涉事教師在批評教育學生過程中方法失當,行為過激,踢了學生,已責令學校對涉事教師進行停職檢查,接受進一步調查處理。東南大學則證實,涉事者系該校支教志願者。
  • 陳老師Mr. Chan丨無器官の天體——「陳老師Mr. Chan星」
    陳老師Mr. Chan丨無器官の天體——「陳老師Mr.
  • 雲南一支教老師,「飛腿」暴踹學生腰部,男生被踹得直不起腰
    不管是在什麼時候,支教老師在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比較高的地位,這些支教老師往往有一個比較高的學歷,他們放棄大城市的發展,去比較落後的地方支教,這種行為也是讓人敬佩。不過12月1日,雲南楚雄有網友爆料稱,在南華縣一個學校裡,有一名支教老師一次在上體育課期間「暴力」飛腿教育學生,從曝光的視頻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這名支教老師帶著學生在操場上課,結果這些學生仿佛讓老師不滿意了,接下來這名支教老師就脫掉衣服,狠狠的朝著學生的腰部踹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