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我們世界觀的人物——愛因斯坦(2)

2020-10-03 科學導報少年科學

改變歷史的六位科學家

特約作者 荀致遠 關雁龍

(接上期)

1.整個世紀的大腦

愛因斯坦被稱作「整個世紀的大腦」,他發表的相對論顛覆了傳統物理的世界觀,人們的視線不再局限於牛頓研究的經典物理學理論,而是投向了更廣闊的空間與時間的探索。他在科學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為了知道他為何如此聰明,在他去世之後,病理學家託馬斯哈維甚至將他的大腦製作成標本,至今仍被用作科學研究。

那麼他和常人有何不同呢?又是什麼樣的思維造就了愛因斯坦遠超凡人的成就呢?

按思維方式來說,人類的思維方式有兩種。一般人都只會比較偏向於一種思維方式。其中一種是理性的思維方式,比如自然科學研究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科學家、數學家等等;另外一種是感性的思維方式,比如藝術學方面的人,畫家、音樂家等等。

我們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就像一個科學家,擅長抽象思維和複雜計算,但沒有豐富的情感。右腦就像個藝術家,擅長於形象思維和圖像思維,還有直覺,對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活動感興趣,空間想像力極強,有豐富的情感。

那麼愛因斯坦作為一位有名的科學家,他是不是一直都在用左腦呢?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母親了,他的母親是一位出色的鋼琴家。愛因斯坦受母親的影響,開始喜愛音樂,並且一直熱愛著小提琴,因此音樂也伴隨了他的一生,讓他在科學思考的間隙,能夠轉換思維,使大腦得到了良好的休息,更全面的使用自己的大腦。

2.崎嶇的童年

01無話的小愛因斯坦讓父母很擔心

這顆聰明的大腦的發育之路卻並不順利。小時候的愛因斯坦有一顆特別大的腦袋,發育比較緩慢、反應也遲鈍。他的父母心裡非常著急:「難道我可愛的兒子是個低能兒,是傻子?不,不可能。他那雙棕色的大眼睛多麼明亮,他那可愛的小腦袋這樣一歪,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玩,有多少聰明的怪主意呢!可是,他的小嘴為什麼就是不說話呢?」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很久,直到愛因斯坦3歲,他才終於開口說話了。他的父母也終於鬆了一口氣。但是小愛因斯坦還是不愛說話,經常獨自一人靜靜地坐著。這樣的表現讓他的父母又開始擔心,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得了什麼奇怪的病。

愛因斯坦當然沒有病。他只是不善於說話,不喜歡說話而已,比起嘈雜的人群,他更喜歡一個人安靜地思考。

別人常常問,這小小的孩子到底在胡思亂想些什麼呢?可愛因斯坦並不是在胡思亂想,小小的他,就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東西。而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父親功不可沒。

02父親的影響對他很大

愛因斯坦的父親是一位工程師,在數學方面很有天賦,因此愛因斯坦受他的父親影響也很大。有一天傍晚,他的父親下班回來給他買了一個羅盤,上面有一個指針,能夠不停地左右搖擺。

愛因斯坦覺得這個羅盤十分神奇,愛不釋手。他拿著羅盤不停地晃動,可是不管怎樣搖動,羅盤靜止後指針總是指向一個方向——北方。這個現象令愛因斯坦非常好奇,於是他問他的父親「羅盤的指針為什麼總是指向北方呢?」他父親說:「這是因為我們所住的地球,有一種磁力,是這種磁力將指針吸引向北方。」他又問:「那麼這種磁力到底在地球的什麼地方呢?」他爸爸耐心地解釋道:「可以說,整個地球到處都有。」此後,一連幾天,愛因斯坦常常雙手捧著小小的羅盤發愣。

他不斷地嘗試著把它翻轉,或是緩緩地轉動方向,可無論他怎麼做,那個小指針始終指著北方。他知道,這是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地球磁場在起作用。

03科學的種子在他心裡紮根發芽

他想和那個小指針一起感受這個地球磁場,指針依舊指著北方,而他自己卻什麼也沒有感受到。

雖然一個小小的羅盤並沒有讓愛因斯坦有什麼巨大的發現,但經過這件事,科學的種子卻在愛因斯坦的心裡悄悄地紮根發芽。(待續)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了雙生子佯謬顛覆一切現有世界觀(上)
    可以,我們到銀河系中心去旅行,從地球到到銀河系中央2.8萬光年。這次以2倍的重力加速度起步加速,飛到終點的時候再以2倍的重力加速度減速,始終保持2倍的重力加速度。假如你原來體重是50公斤,現在體重是100公斤,始終維持這樣,也許比突然一下變成150公斤要好受一點,到了那裡再回來。飛船上的人覺得過了多長時間?40年。地球上的人認為過了多少年?
  • 我從未試圖在任何場合取悅別人,《我的世界觀》天才愛因斯坦的世界...
    很多事情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我們要保持對世界的獨立思考。今天給大家推薦這本——《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看看天才的世界觀。天才的頭腦如何看世界、構築世界觀?這一本《我的世界觀》讀懂真實的愛因斯坦。這是一份愛因斯坦留給世界的禮物。回顧20世紀初波瀾壯闊的科學大爆炸和世界大震蕩。天才思維顛覆常人認知,看劃時代的偉大科學家如何看世界!
  • 愛因斯坦的世界觀:一個真正的「獨行者」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他對物質結構、空間、時間以及引力性質的研究,徹底改變了這個世界,對人類思想進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今年,是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了《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一書,致敬這位偉人。
  • 人類的世界觀是如何一次次被顛覆的——迪威特《世界觀》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與科學史》(World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的作者迪威特(Richard DeWitt),是費爾菲爾德大學(Fairfield University)的哲學教授。
  • 人類世界觀的物理學顛覆史之一瞥
    151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第一次顛覆了人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宇宙觀。在1860年代的幾年間,麥克斯韋將法拉第的思想發展成一個數學框架,解釋了電、磁和光之間的本質關係,顛覆了人們對光的認識。他發現了光本身就是一種電磁波!
  • 科學網—品讀愛因斯坦的世界觀
    在愛因斯坦(1879—1955)廣受傳誦的《我的世界觀》一文中,他這樣寫道。 而在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方在慶編譯,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11月出版的《我的世界觀》一書中,不僅收錄了愛因斯坦的此篇文章,更是將這位大科學家在那個陰雲密布的年代,作為一個有良知的普通人,表達對科學、世界和人生的態度與見識的信件和文章,統統收錄在冊。
  • 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
    完整收錄愛因斯坦關於人生觀、世界觀的文章,有20多篇珍貴文章初次譯為中文:是愛因斯坦的自傳,也是獨特的科學史。本書編譯者方在慶博士,是國內著名的愛因斯坦研究專家,一直從事《愛因斯坦全集》的研究和翻譯工作,組織策划過大型愛因斯坦科普展覽,精通德文,在編譯中文版《我的世界觀》的過程中,與《愛因斯坦全集》主編、愛因斯坦研究專家羅伯特·舒爾曼博士保持密切聯繫,反覆討論內容的科學與準確性,力求最大程度上為中國讀者還原一位真實的愛因斯坦。我們這些活在世上的人真是奇怪!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只是匆匆過客。
  • 我的世界觀:希伯來大學前校長談「愛因斯坦對當今世界的影響」
    今年是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由上海解放日報策劃的「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中國大陸首站定檔上海。在將近兩個月(8月2日-10月22日)的展覽中,包括E=MC²手稿、廣義相對論手稿、諾貝爾獎章、與羅素等人的通信真跡等在內的133件珍貴展品,將帶觀眾全面了解愛因斯坦的生平,包括求學、成就、情感、生活、信仰、榮譽等。
  • 量子力學:或許要顛覆我們的現存世界觀
    按我們現存的世界觀認為,我們人類生活的這個世界,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從宏觀到微觀,都是物質的,是不依我們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客觀實在,我們思想意識中存在的物質觀念,僅是客觀物質世界在我們意識中的反映,物質決定意識,比例太陽的存在,它是客觀的,是物質的,是不依我們人類主觀意識為轉移的。我們人的主觀意識裡有太陽這個概念,僅是太陽這個客觀物質存在在我們意識中的反映。
  • 這8位顛覆世界觀的傳奇人物,你必須要了解
    】之4:比利•邁爾 Billy Meier——最具傳奇的UFO接觸者【傳奇人物】之6:彼得•伽利耶夫 Peter Gariaev—— 波動遺傳學創立者【傳奇人物】之7:孫儲琳——具有極強超自然能力的特異功能者【傳奇人物】之8:李嗣涔——信息場(俗稱靈界)存在的證明者1、埃德加•凱西 Edgar Cayce——睡著的先知
  • 愛因斯坦稱完全超乎想像,答案顛覆世界觀!
    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也猜想過宇宙的邊界。稱可能完全超乎人類想像。因為得到的答案將很有可能顛覆世界觀。因為宇宙很可能還在更廣闊的空間內存在著。這句話的意思和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被困於太陽系內,有著同樣的理解。只是人類畢竟脆弱,地球畢竟微不可聞,可宇宙不一樣。
  • 愛因斯坦稱完全超乎想像,答案顛覆世界觀
    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因為得到的答案將很有可能顛覆世界觀。 因為宇宙很可能還在更廣闊的空間內存在著。這句話的意思和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被困於太陽系內,有著同樣的理解。只是人類畢竟脆弱,地球畢竟微不可聞,可宇宙不一樣。
  • 愛因斯坦稱完全超乎想像,答案顛覆世界觀!
    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也猜想過宇宙的邊界。稱可能完全超乎人類想像。因為得到的答案將很有可能顛覆世界觀。因為宇宙很可能還在更廣闊的空間內存在著。這句話的意思和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被困於太陽系內,有著同樣的理解。只是人類畢竟脆弱,地球畢竟微不可聞,可宇宙不一樣。
  • 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英譯中
    原標題: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英譯中 轉自:譯匠 ,致謝! 阿爾伯特 · 愛因斯坦(1879—1955),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創立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的「相對論」,質能方程E = mc2
  • 愛因斯坦人物雕像;讓我們跟隨雕塑一起走進成功人士的世界
    1888年(9歲),愛因斯坦入路易波爾德高級中學學習。1889年(10歲),在醫科大學生塔爾梅引導下,讀通俗科學讀物和哲學著作。1891年(12歲),自學歐幾裡德幾何,同時開始自學。愛因斯坦開始懷疑歐幾裡德的假定。1892年(13歲),開始讀康德的著作。1896年(17歲),獲阿勞中學畢業證書。10月29日,愛因斯坦遷居蘇黎世並在瑞士理工學院就讀。1899年10月19日(20歲),愛因斯坦正式申請瑞士公民權。
  • 事實再次顛覆我們的想像!恆星和愛因斯坦預測的一模一樣!
    一顆恆星繞著銀河系的黑洞運行,並正按照愛因斯坦的預測移動!再次顛覆我們對這位偉人的想像!眾所周知,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距離地球大約26000光年,是一個被稱為人馬座A*的超大質量黑洞。這個天體強大的引力和它周圍密集的星團為天文學家在最極端的條件下測試物理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環境。特別是,它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測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GR)的機會。
  • (顛覆認知)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五部》(67)世界在哪裡?世界的地址在哪裡?我們可能會從宇宙的銀河系、太陽系然後找到我們所在的地球,我們會認為這就是我們所在世界的位置。這與我們之前唯物的世界觀和時空認識有巨大的差別。
  • 《原神》世界觀和場景人物怎麼樣 世界觀和場景人物等內容介紹
    隨後遊戲官網同步上線,主要介紹了故事背景、世界觀和場景人物等內容。 遊戲故事背景介紹: 這裡是七種... 日前,米哈遊宣布旗下開放世界RPG新作《原神》將登陸任天堂Switch平臺,並放出了宣傳預告。隨後遊戲官網同步上線,主要介紹了故事背景、世界觀和場景人物等內容。
  • 愛因斯坦丨我的世界觀
    當時,愛因斯坦身處柏林郊外卡普特(Caputh)的消夏小屋,在享受寧靜的同時,總結了自己的世界觀。最初的版本曾以《我所見的世界》(wei ich die Welt siehe)為題發表過多次,最著名的是在《我的世界觀》和《觀念與見解》中;英譯本首次登載於1931年紐約出版的《當代哲學》(Living Philosophies)叢書第13卷,3~7頁(NewYork:SimonSchuster)。
  • 那些顛覆你世界觀的「城市冷知識」
    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了顛覆你世界觀的城市冷知識。第一個,北京路不在北京而是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在廣州而不在中山。第二個,深圳市我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目前接近3萬美元,高於希臘接近西班牙。另外深圳也是我國唯一一個沒有農村的城市,而且深圳是國內少數經濟和居住環境評分都很高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