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客觀世界的荒謬性,原來世界的來由出人意料!(顛覆認知)

2020-10-04 感知主義者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五部》(67)

世界在哪裡?

世界的地址在哪裡?我們可能會從宇宙的銀河系、太陽系然後找到我們所在的地球,我們會認為這就是我們所在世界的位置。我們非常肯定我們認識的正確性,因為我們就存在在這世界上,這世界就在這裡。我們萬萬想不到,這裡是哪裡?這裡就是我們的感知裡。我們的感知形成一個空間,空間裡的被感知對象的運動變化就是時間。這空間有多大?我們的感知有多大,它就有多大。空間裡的物質有多少?我們感知到多少,它們就有多少。

這與我們之前唯物的世界觀和時空認識有巨大的差別。唯物論認為,客觀世界是一個固定的空間,裡面裝載著所有的物質,並且運行著時間。(牛頓的固定時空論)唯物論從哪裡憑什麼得出來的這個認識?憑我們直觀的感知,再加上一種想像,客觀世界就這麼誕生了。不知道客觀存在這個概念起自何時,有什麼根據?客觀是什麼?還真難為前人有如此想像力,這個想像出來的與誰也不相關的客觀世界竟然困擾智慧的人類直至今天。

用我們主觀的感知認識是永遠無法證明客觀的,因為存在一經我們感知,它就成了感知存在。即便如此,我們寧可忽略感知,也要把感知存在作為客觀存在,並不斷用感知的方法予以證明。我們竟然不顧用感知方法來證明客觀存在的荒謬性,那是我們賦予了客觀以感知的屬性,我們認為感知是客觀的。這一來,客觀存在的秩序和邏輯就完全是感知的秩序和邏輯,比如,大與小、多與少、遠與近、過去和現在、不變與變化……等等這些對存在事物的描述,全是感知的表達,我們對客觀存在的一切表達都只能是感知事實。奇怪的是,我們寧可忽略感知的表述性,也只要客觀存在的概念性,這就讓存在的真相隱匿起來了,這就讓我們永遠表述不出什麼是存在了。

離開了感知表達,我們是無法描述世界的。因此,世界存在在哪裡?我們更無從表述。世界存在在虛擬的客觀時空中,這是最不負責任的表述。世界就是客觀存在,這是危害最大的定義。因為這個定義成立,一切的關係就被確定,我們就只能在被確定了的各種關係中出沒,受各種制約和各種折騰,吃盡了苦頭之後,我們還得再問,世界到底存在在哪裡?因為所有的答案都不符合邏輯,都沒有最終的結果。

我們還得回到唯一的真相上來,因為我們只有感知這一種方式方法來認識存在,除了感知,我們永遠別無他法。我們將感知認識中的高級處理手段排除在感知方式以外是荒謬的,人類的一切認知和一切信息處理手段都在感知過程之中。至今,找不到一種行為不是感知行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只不過是感知過程的某一環節,其結果,無不服從和服務於我們的感知,人再無其他的行為方式。那麼,世界存在在哪裡?實在不該有過多的爭議,因為它只能存在在我們的感知中,除了此種存在,它再也不可能有別的存在。因為連我們猜測的其他方式都仍然是感知的方式,我們連想像都不可能想出其他的方式來。

世界存在於我們的感知中,這不但徹底顛覆了我們的世界觀,還徹底改變了我們自己的身份。人成了世界存在的地址,這可能嗎?這可以思議嗎?這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力,人的感知能夠容得下無限無窮的宇宙空間嗎?將感知空間與原有唯物觀念的空間作比較是錯誤的,大小是感知空間的秩序表述,再大和再小都是感知的,都在感知之中,不在感知之外。那麼,物質的質量、運動速度、能量轉換……等等都是感知的,都在感知之中嗎?全部的物理證明都用的是感知方式,都證明了所有的存在都是感知的存在。唯物觀的固有時空是不存在的,而感知卻能開創出所有的時空,感知所到之處,時空質三要素立即呈現,它們就是感知的對象。

那就是說,宇宙及一切存在都存在於每個人的感知中,個人自身也存在於自己的感知中。這無異於表明,感知是最為神奇的存在,感知運動是最本質的永恆不變的存在。我們怎麼也無法想像,一個實實在在存在著的世界怎麼會在每個人的感知裡?而且,絕不是我們我們所有的人感知到了同一個世界,而這個我們所有人面對的世界是我們不同的感知世界的疊加式組合,是我們感知世界的概念的集合。也就是說,我們共同面對的世界是概念的,我們自己獨自感知的世界才是絕對真實的。

那麼,世界是什麼?世界是我們感知到的事實的總和。我們感知到什麼,世界就是什麼,這就是對於世界存在最準確的定義。(接下)

相關焦點

  • 是世界改變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世界?(原因首揭秘)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五部》(66)誰在改變世界?達爾文認為的適者生存是生物及我們適應於客觀的自然條件,是客觀自然在單方面選擇適應者,生物物種是被變化的自然現實無情選擇的對象。這絕不僅僅是我們加大了對世界的認知程度,而是我們與世界的感知互動發生了諸多新的變化。世界絕非僅僅是我們的認知對象,世界存在的狀態直接反映為我們的心理、心態和精神情感。為什麼我們越來越敏感?為什麼我們的心理越來越不穩定?為什麼我們的焦慮在增加?為什麼我們的不安在聚積?為什麼我們的憂愁與恐懼揮之不去?……這都是外部事實直接作用於我們的感知反映,我們的心態變化無不與周遭的事實變化相關聯。
  • 6種不同動物眼睛裡看到的世界的樣子?也許會顛覆你的認知
    因為最近看過一個視頻,關於動物眼裡看到的世界的樣子,顛覆了我的認知,讓我開始懷疑,我看到的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嗎?還是只是我認為的真實世界而已。6種不同動物眼睛裡看到的世界的樣子?因為鳥類可以看到紫外線光譜,所以這部分鳥類所見到的世界更加多彩。我記得當時我看完這些動物眼中的世界,我第一反應就是要讓孩子學科學,要讓孩子提高認知。學會用科學思維探索問題,要敢於質疑,敢於去探索事物的本質,而不是盲目的相信自己眼睛所見到的世界。
  • 科考隊打開550萬年前洞穴,發現「外星世界」,顛覆對生命的認知
    科考隊打開550萬年前洞穴,發現「外星世界」,顛覆對生命的認知科學尊重事實,服從真理,而不會屈服於任何壓力。——童第周世界之大充滿神奇的事。網友們稱這個科考隊打開550萬年前洞穴,發現「外星世界」,顛覆人類對生命的認知。那麼這裡面到底發現了什麼呢?有毒的洞內環境為了安全地在洞內探索,科學家們準備得十分充足。洞下有小湖泊,為了到達小湖泊,科學家們要下降到一個20米左右深的坑洞底部。
  • 南極冰下藏著「新世界」,冒出無數的活細菌,顛覆傳統認知!
    這個龐大的星球上,有許多神秘的地方,比如珠穆朗瑪峰,馬裡亞納海溝等等,這些地方都是數一數二的淨土,多年來,許多科學家對馬裡亞納海溝進行了深入研究,出乎意料的發現裡面竟然存在著塑料垃圾,可見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從未停止,竟手伸那麼長,直接把垃圾扔進了世界上最深的海溝。
  • 顛覆認知:烏鴉原來是神鳥!
    顛覆認知:烏鴉原來是神鳥!烏鴉在咱們南召叫老鴰,在咱們家鄉這塊地方,不知何時,烏鴉變成「喪門神」,變成不吉祥、給人帶來災厄的惡鳥了。小時候,每逢烏鴉鳴叫著從頭頂飛過,大人們總教我們往地上狠狠吐三口唾沫,以去除烏鴉從頭頂飛過的晦氣。並教我們唱兒歌罵烏鴉:「嘎嘎。嘠你媽,你媽死到槐樹下。
  • 我的世界:鐵傀儡攻擊村民?蜂蜜和牛奶功效一樣?揭穿六個謊話!
    我的世界玩家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一些傳言,它們往往是真假難辨,能讓萌新玩家信以為真,但可信度一般不高。接下來就為玩家們揭穿六個謊話,一起看看!另外,我尚的大世界早就聽聞有人在凌晨三點玩遊戲見到HIM,但真實性不高,基本上都是P出來的圖!Mojang從始至終都在極力地闢謠HIM的存在,奈何玩家們入戲太深,已著迷!
  • 我們如何明確這個世界是客觀存在,而不是為「我」而存在的呢?
    好像世界是為「我」(巴克萊)而存在,因我目的需要的變化而變化。但是在其他人眼中,在自然眼中,在上帝眼中,卻不一定是這樣:甘蔗是甜的,它就是甜的,與你將它當不當食物沒有關係;太陽該出來的時候就要出來,與你工作不工作沒關係;月亮(世界同樣)的存在有其必然客觀的屬性。唯心主義者十分清楚他們觀點的荒謬性,只是他們的理論邏輯導致他們產生不可思議的結論。
  • 數據重構的程序世界與不可知的客觀世界
    7說瘋話的混合體(前情回顧)搞過程序的人都知道,程序世界和物理世界是兩回事兒,物理世界裡存在許多人類無法改變的客觀規律,程序世界是自由的,想飛就飛,想誰是誰,主要你能定義清楚飛,定義清楚誰,修改一下代碼就可以,無所謂。程序世界,根本不需要任何根本法則,只要人們願意,可以修改任何法則,只要人們願意繼續在這個虛擬世界內玩就行,好玩是唯一的生存法則。
  • 放下客觀思維:顛覆三觀的感知論,燒不死的布魯諾
    王建平:每日一文:一個人問答錄(85)問:人們的要求過分嗎?答:這讓感知論者難以回答,將感知論用於治療生存模式下的問題是荒唐的,因為感知論的目的不是解決這些問題而是取消這些問題,讓這些問題不可能發生。世界只是人感知的嗎?人不感知世界就沒有了嗎?……這若干問題中的任何一個問題就足以顛覆現行世界,這些問題一併端出,人們懵圈以後的第一反應,這是一個神經病理論,這不是瘋了嗎?問:精彩一問是不是:究竟誰瘋了?
  • 地球上出現第2世界,連科學家都不相信,生命的認知或被顛覆!
    文/仗劍走天涯地球上出現第2世界,連科學家都不相信,生命的認知或被顛覆!地球上第二個世界被發現,甚至科學家們都覺得不敢相信,顛覆了人類對於生命的認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在南極冰下800米處,發現了微生物等一些甲殼類的生物存在,這非常的不可思議。大家首先要明白一個問題,南極的寒冷是全球的極致,並且在南極冰下八百米處,是寒冷中的寒冷,所以在科學家有的研究之下,在南極800米處,是不可能會出現生命存在的。
  • 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實的麼?顛覆你對世界認知的悖論:色盲悖論
    由現在的資料可以知道,色盲是遺傳的疾病,而且是沒有辦法治癒的,所以看到的世界色彩自然與常人有很大的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兄弟倆從小就在接觸紅色這一概念,可是在他們眼裡,有點棕又有點灰的顏色,這個顏色才是紅色。「黃綠色偏灰」就是紅色的代名詞,因此給母親挑選禮時才會選擇這個顏色。
  • 《物質以外的世界》:顛覆你對物質世界的固有認知
    我們從五官接收所有外界資訊,眼睛看,耳朵聽,鼻子嗅,舌頭嘗,身體感覺,從而認識了世界。我們從不認為「外部」世界與我們的感受有所不同,我們從出生起就依賴這些感官認知世界。德國科學家弗雷德裡克·威斯特(Frederic Vester)解釋了科學已經觸及的這一主題:「『人類是影像,一切體驗都是短暫和虛幻的,宇宙只是個投影』,這種說法似乎得到了當今科學的證明。」我們全部認知活動所依據的都是五感經驗。比如我們觀看外部的一切使用的是眼睛。外界物體發出的(或反射的)光線(光子)穿過眼睛前部的晶狀體,圖像被折射和顛倒,然後投影在眼睛後部的視網膜上。
  • 宇宙之外是什麼樣的世界的?科學家的回答,顛覆你的認知!
    宇宙之外是什麼樣的世界的?科學家的回答,顛覆你的認知!從古代開始,人類的探索一直都在進行中。
  • 顛覆世界的認知——狹義相對論
    顛覆世界的認知——狹義相對論 科學的發展經歷了很長的歷史,這其中誕生了很多的經典,19世紀的曾出現了兩篇偉大的的論文,一篇是普朗克的《論正常光譜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論》,另一篇是愛因斯坦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前者開啟了量子物理學的大門,後者開啟了相對論的大門,相對論之於物理學的重要性,好比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之於生命科學
  • 量子力學的新悖論,或許將顛覆你對現實世界的認知
    量子力學這是量子力學又一次顛覆了我們對現實的認知,自從它誕生起,似乎就顯示出與眾不同。量子力學理論非常適用於描述微小物體的行為,例如原子或光子,但這些粒子的行為非常奇怪。在很多情況下,量子理論並不能回答諸如「這個粒子現在在哪裡?」相反,它只提供了粒子被觀察時在一個地方被發現的概率。
  • 量子衛星的驚人背景,看完我的認知徹底坍塌了(轉載)
    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下文概括:我們的世界,因為幾個最新的科學,全亂了。我們原來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沒有神,沒有特異功能,意識是和物質相對立的另一種存在。現在我們發現,我們認知的物質,僅僅是這個宇宙的5%。沒有任何聯繫的二個量子,可以如神一般的發生糾纏。把意識放到分子,量子態去分析,意識其實也是一種物質。
  • 經典的量子延遲實驗,徹底顛覆世界的客觀實在性
    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已經證明了意識可以造成客觀對象狀態的坍縮,而量子延遲實驗則顛覆了人們千百年來堅信不疑的因果律。人們回顧當年波爾的話:任何一種基本量子現象只在其被記錄之後才是一種現象。發現,這句話的含義竟然那麼深刻。 如果將延遲實驗的結論進一步拓展,我們宇宙的歷史也可能是它實際發生後才被決定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宇宙本身由一個有意識的觀測者創造出來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生命世界」,或顛覆我們對外星生命的認知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球上不同地區存在的生命不同,在外星球上如果存在生命,它們的生命形態可能會顛覆我們的認知木衛二的海洋中是否存在生命,目前不得而知,不過,科學家在地球海底深處發現了一個「生命世界這一項發現,確實是很有意義,可能會顛覆我們對外星生命的認知。
  • 角雕和食猿雕是世界上最大的鷹嗎?答案可能顛覆你們對龐大的認知
    嗨,大家好,歡迎來到《熱門生活小資訊》,讓小編帶你走進《熱門生活小資訊》的大世界,如果你對這種題材比較感興趣,請點擊上方藍色「關注」字樣,每一次對小編的肯定,都是小編努力的理由,那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主要內容是:角雕和食猿雕是世界上最大的鷹嗎?
  • 我的世界:mc曾有哪些知識,瞬間顛覆你的認知!
    《我的世界》告訴我們,你所追尋的知識量,永遠是無止境的。而每當你接觸到一個新的知識點時,往往它會給你打開一道嶄新的大門!甚至足以顛覆你曾經的世界觀。那麼mc有哪些知識,在你知道後立馬就變得不一樣了呢?挖礦,對於很多人而言無非就是在《我的世界》用鎬子挖。因此在很多人的認知裡,下界合金鎬+效率III 就是這個世界最頂級的挖礦效率了。直到有一天,你聽說了「盾機構」。盾構機的核心原理在於通過複製、發射、點燃TNT,開山闢路,不斷向前推進,已達到開山炸礦的目的!自村莊更新之後,TNT炸毀的方塊掉落率為100%,即便是此前的25%,盾構機也有一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