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中,有一些精心挑選的神奇常數貫穿所有的分支。這些常數在我們的歷史中不斷被發現,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數字基礎;就像周期表中的化學元素一樣,數學中的特殊常數是基礎性的。舉幾個例子,我們有0,圓周率π, - 1 (i)的平方根,當然還有指數國王,歐拉常數「e」(~2.718)。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深入研究「歐拉數」,也被稱為「納皮爾數」(Napier’s number),更常見的說法是自然對數e。對於外行來說,e是指數關係的關鍵,特別是與任何不斷增長的事物相關。
就像每一個數字都可以被認為是1(基本單位)的倍數,每一個圓都可以被認為是單位圓(半徑1)的比例,每一個增長率都可以被認為是e(單位增長,完美複合)的比例。e是所有持續增長過程共享的基本增長率。當系統呈指數增長時,它就會出現:人口、放射性衰變、利息計算等等……e代表了所有持續增長的系統的一個基數。
下面,我們將探訪為這一發現做出貢獻的三個人:約翰·納皮爾、雅各布·伯努利和倫納德·歐拉。
納皮爾對數
發現e的第一步始於一個蘇格蘭博學者:約翰·納皮爾。納皮爾的貢獻並非來自純粹的數學理論,而是一種實際的需要:在將非常大的數字相乘時,一種計算捷徑。
在他那個時代,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天文學家反覆觀察潛在的新發現,但他們卻被無休止的計算所困擾,這些計算導致了不準確或徹底放棄了進展。就像乘法是加法的快捷方式,指數是乘法的快捷方式一樣,納皮爾找到了計算的下一個快捷方式:指數的快捷方式。
納皮爾對對數的最初討論出現在他1614年出版的《米裡菲西對數規範描述》一書中。與今天使用的對數不同,納皮爾的原始對數以1 / e為底且包含一個常數(10^7)。納皮爾把他的對數定義為幾何形式的兩個距離之比,而不是目前把對數定義為指數。雖然不是我們今天使用的對數,但我們將在下面討論Napier如何推導它。
納皮爾把對數的概念建立在運動學框架上。他想像兩個粒子沿著兩條平行線運動;第一條線無限長,第二條是固定長度。納皮爾設想這兩個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同時從相同的位置出發。他使第一個粒子在無限長的直線上作勻速運動,使它在相等的時間內走過相等的距離。第二個粒子在有限線段上運動,使其速度與粒子到線段固定終點的距離成正比。
納皮爾的平行線與移動的粒子-科學系列的裡程碑更具體地說,在任何時刻,在第二條(有限)線上未經過的距離是正弦值,而在第一條(無限)線上經過的距離是正弦值的對數。結果是,當正弦值減少時,納皮爾對數值增加。此外,正弦函數的幾何比例減小,而對數函數的算術比例增大。
為體現這種關係,納皮爾做了一張數字表,表格中,計算出每個角度對應的pn值:
第一列中的值對應於第三列中角度的正弦值,其對應的對數放在第二列的中間。同樣的表值可以在下面的表的前六行中看到。
為了完成他現在著名的對數表,納皮爾自己計算了近1000萬個條目,從中選擇合適的值。歷史證據表明,納皮爾至少花了20年的時間,創造了以下表格:
科學的裡程碑系列再次,值得重申的是,納皮爾最初提出的對數與後來普遍採用的對數明顯不同。最主要的是,大多數從事艱苦計算的人通常是在三角學的背景下做的。因此,在發展對數關係的同時,納皮爾把它放在三角函數的背景下,所以它會更相關——它與指數增長的聯繫,在幾十年內不會發生。
然而,事實仍然是,世界上很少有數學發明像納皮爾對數那樣出乎意料地突然出現。儘管各種不同的分支(通過加法相乘的思想,比較算術和幾何級數的思想,運動的概念的使用)在某個階段都已經浮出水面,納皮爾的工作受到的熱情表明認為這是一項新穎的發明,並且滿足了迫切的需求。將對數定義為指數的可能性並不為人所知,直到伯努利和歐拉出現。
伯努利的問題
雅各布伯努利對e地發現的貢獻,恰好以一種對金融的好奇拉開了序幕。起初,他做了一個思維實驗,思考在相同的速度下,在不同的時間段內,複合增長是如何改變主要產出的。下一系列的例子都使用了標準的年度增長公式:
伯努利的邏輯是基本的,想像一個例子銀行帳戶A,從1元開始,每年支付100%的利息。年底本金為2元。但是現在,不是將全部100%複利一次,而是以50%的利率複利兩次,那麼到年底的本金為2.25元;如果是以33%的利率複利3次,則年底的本金為2.37元;如果我們按季度計算(複利4次),一年後本金為2.44元!
正如伯努利所注意到的,增加複利周期的頻率,同時保持增長率不變,增加了我們的產出;然而,產出原則是在一個遞減的速度增加。例如,半年複利導致12.5%的增長,每四個月複利導致18.5%的增長,季度複利導致22%的增長。隨著複利周期的增加,然而,這種增加是以遞減的速度增長的。
這暗示了在足夠長的時間軸上的收斂,這讓我們知道我們在處理一個無窮級數,所以我們求助於求極限的微積分工具。正如伯努利自己思考的那樣,當我們以更快的頻率複利時,我們的原則會發生什麼變化——比如,如果我們每周複利(2.69元),甚至每天複利(2.72元)。很明顯,更頻繁地計算複利會導致銀行裡有更多的錢,所以很自然地要問,當利息每時每刻(也就是連續不斷地)以複利計算時,會發生什麼?
伯努利以n為複利區間的個數,每個區間的利率為100%,建立了一個極限函數,歐拉將在40年後得到這個極限函數:
伯努利被認為是第一次把e寫下來的人,因為他確實通過上面的計算接近了e的值(2.718281)。然而,直到歐拉,e的重要性才真正被發掘並嵌入到日常數學術語中。
歐拉的貢獻
令人震驚的是,倫納德·歐拉與e這個數字幾乎沒有任何關係,只是給它加上了一個令人難忘的名字。他的一個真正的技術貢獻來自於證明e是非理性的,通過把它重新寫成一個收斂的無窮階乘級數:
他的第二個貢獻,就是常量e以其首字母開頭的核心原因,僅僅是因為他在給同事的一封信中著名地使用了常量,並在歷史上將其聲明為e。巧合的是,「 e」是指數形式的第一個字母,但是,對於是否有意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尚無定論。事實可能更平淡無奇:歐拉在其他一些數學著作中使用字母a。
不管是什麼原因,符號e在1731年歐拉寫給哥德巴赫的信中首次出現。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他對e有了各種各樣的發現,但直到1748年歐拉在《分析的無限》中發表了前言,他才對圍繞e的思想進行了全面的論述。
像π一樣,e是可導數,但仍保持其神秘的吸引力。花一點時間真正地理解以上內容—如果我們繪製等式y = e ^ x,我們會發現:
這條曲線在任意點處的斜率也是e^x從負無窮大到x的曲線下面積也是 e ^ xe和e ^ x的函數是所有數學中唯一一個常數,使上面的兩點都成立。這很重要,因為它再次展示了e與持續增長的關係如何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就像在我們共同的現實世界中反覆出現的其他美麗,完美的常量一樣,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樂趣和收穫。誰知道還有多少其他特殊數字?我們的宇宙是無限的,因此我們幾乎不可能發現所有關鍵常數。也許,從現在開始的一個世紀後,π和e只會是許多神秘數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