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拉恆等式:完美的數學公式

2021-03-01 火星科普

萊昂哈德•歐拉是18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作為一個多產的數學家,歐拉貢獻不可估量,他提出了許多對現代數學不可或缺的概念。

在歐拉的一生中,它出版了885份關於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論文和書籍。即使是後來失明了,他仍然筆耕不輟。歐拉在失明之後還打趣地說:「現在我就更不會分心了。」 以勤奮著稱的歐拉,用他那驚人的記憶和心算能力彌補了視力的喪失。在歐拉一生豐碩的成果中,有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式被譽為「上帝創造的公式」,那就是歐拉恆等式。

歐拉恆等式

這個公式以一種極其簡單的方式將數學上不同的分支聯繫起來,其中涵蓋了數學中最重要的幾個常數,這個公式堪稱是最美的數學公式。

(1)其中「e」是自然常數或者歐拉數,這是在微積分中廣泛運用的自然對數的底數。這是一個無理數,也是一個超越數,它的值為2.71828……。

(2)「i」是一個複數或者是虛數單位,也是-1的平方根或者方程「x^2+1=0」的解。虛數在電子工程中極為重要,並且也在量子力學中得到應用。

(3)「π」是圓周率,這個常數不需要任何進一步的介紹,因為這是世人皆知的數學常數,在歐氏幾何學和廣義相對論中無處不在。

(4)自然數「1」, 任何數與之相乘都是本身。

(5)自然數「0」, 任何數與之相加都是本身。

歐拉恆等式就是結合了這五個基本常數而建立的。

由《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發起的一項調查表明,人們把歐拉恆等式與麥克斯韋方程組一起並稱為「史上最偉大的公式」。物理大師費曼也盛讚這個公式為「最非凡的數學公式」。那麼,歐拉恆等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呢?

證明

事實上,歐拉恆等式是如下歐拉公式的一種特殊情況:

只要令θ=π,就能直接得到歐拉恆等式。那麼,上述的歐拉公式又是怎麼來的呢?

這個公式可以通過對e^(iθ)進行泰勒展開得到:

再根據三角函數的泰勒展開:

從而可以得到歐拉公式:

當θ=π時,這個公式就能轉變為我們所熟知的歐拉恆等式。

相關焦點

  • 歐拉恆等式:數學史上的真正完美公式!
    作為一個多產的數學家,歐拉貢獻不可估量,他提出了許多對現代數學不可或缺的概念。在歐拉的一生中,它出版了885份關於關於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論文和書籍。即使是後來失明了,他仍然筆耕不輟。歐拉在失明之後還打趣地說:「現在我就更不會分心了。」 以勤奮著稱的歐拉,用他那驚人的記憶和心算能力彌補了視力的喪失。
  • 最美的公式——歐拉恆等式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最美的公式歐拉恆等式要說歐拉公式,首先就得說說歐拉這位數學天才,歐拉是歷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也是各領域(包含數學的所有分支及力學、光學、音響學、水利、天文、化學、醫藥等)最多著作的學者。
  • 「上帝創造的公式」——歐拉恆等式
    歐拉恆等式是上帝的公式。我們凡人只能看看就行了,試圖理解它,上帝會笑的。
  • 數學裡最美的恆等式——歐拉恆等式
    比較公認的觀點是著名的歐拉恆等式e^(iπ)+1=0,因為這個公式精簡卻無比美妙。e、i、π、1、0不正是數學中最常見、最重要的五個常數嗎?萊昂哈德·歐拉是18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作為一個多產的數學家,歐拉貢獻不可估量,他提出了許多對現代數學不可或缺的概念。在歐拉的一生中,它出版了885份關於關於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論文和書籍。
  • 淺析最美數學公式——歐拉公式之推導歸納
    本文是基於作者在高等數學和複變函數這兩門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整理並總結了有關於大家熟知的歐拉公式在不同數學分支裡的詳細推導方法和推導過程, 以便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和借鑑。學習過高等數學的的人都學過歐拉公式, 還知道歐拉公式是指以歐拉命名的諸多公式之一。
  • 「豈有此理·數學卷」完美的歐拉公式!
    完美的歐拉公式!歐拉作為最著名的數學家之一,其提出的公式定理有很多,但是很著名的也很完美的一個公式就是:e^(θi=cosθ+isinθ為什麼說它很完美,因為當θ=π是公式就簡化成了下面的:完美之處在於把數學中幾個非常特殊的數值集合在了一起。
  • 歐拉公式——真正的宇宙第一公式
    歐拉公式是數學裡最令人著迷的公式之一,它將數學裡最重要的幾個常數聯繫到了一起:兩個超越數:自然對數的底e,圓周率π;兩個單位:虛數單位i和自然數的單位1,以及數學裡常見的0。,如機械波論、電磁學、波動光學、量子力學等匍匐在她的腳下;難怪物理學家查德·費曼驚呼:歐拉恆等式不但是「數學最奇妙的公式」,也是現代物理學的定量之跟,因為她把最基本的5個數學常數簡潔地連繫起來,而且也將物理學中的圓周運動、簡諧振動、機械波、電磁波、概率波等聯繫在了一起.
  • 數學中最優美的公式——歐拉公式,這是一個越看越美的公式!
    歐拉公式是數學中當之無愧的最美公式,公式中包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也隱含了宇宙的哲學原理,其形式相當優美和迷人。e^iπ+1=0這個恆等式叫做歐拉公式,最早是由瑞士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在1740年發現,高斯曾說:「如果一個人第一次看到這個公式而不感受到它的魅力,那麼他不可能成為數學家。」
  • 歐拉公式,世界上最完美的公式
    1歐拉公式萊昂哈德·歐拉被認為是18
  • 不可思議的歐拉恆等式
    ——數學王子高斯人類歷史上產生過很多的數學家,其中歐拉就是數學家中的佼佼者,作為18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幾乎每個數學領域都能看到歐拉的影子。他的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讓他學神學,他覺得太簡單又輔修了數學,這時他的數學天賦的光芒就已經無法掩飾,被當時的數學家伯努利稱為「天生數學家」並加以培養。
  •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打開APP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發表於 2017-11-28 19:59:14   在任何一個規則球面地圖上,用 R記區域個 數 ,V記頂點個數 ,E記邊界個數,則 R+ V- E= 2,這就是歐拉定理,它於1640年由Descartes首先給出證明 ,後來 Euler(歐拉)於1752年又獨立地給出證明,我們稱其為歐拉定理,在國外也有人稱其為Descartes定理。
  • 數學界最著名、最偉大、最美麗的公式之一——歐拉公式
    :θ= π,我們得到了著名的歐拉恆等式。歐拉恆等式如前所述,如果我們設θ= π,歐拉公式就變成了歐拉恆等式。另外,您可能已經注意到,在最後一幅圖中,我們所繪製的是歐拉恆等式。如果我們代入(θ=π),我們得到歐拉恆等式,數學和幾何告訴我們:常數e的iπ次方為-1,沒有虛部,也就是公式的右邊。
  • 數學|歐拉公式的簡單證明
    一 什麼是歐拉公式在數學中,sin函數和cos函數是最近乎完美的周期函數,e是自然對數的底,i是數學界中唯一一個平方為負的數字,這幾者一般很少有聯繫,而歐拉公式則很完美的將它們聯繫在了一起,且關係簡單明了:圖1 歐拉公式相信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這個公式會覺得不可思議,三角函數怎麼會和指數函數有這麼直接的關係,現在不妨來看看它的一個簡單證明
  • 數學界的老師-歐拉|偉大的數學大師系列
    (推薦觀看這個視頻:《數學家的故事 歐拉》)歐拉13歲時作為全校年齡最小的學生進入了巴塞爾大學,主修哲學和法律, 但是每周都會跟當時歐洲最優秀的數學家, 也是他父親最好的朋友約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學習數學.
  • 簡潔完美的歐拉公式想說愛你不容易
    1707年,歐拉出生在瑞士。歐拉是個天才,更是勤奮的結果。歐拉一生寫下了八百多篇論文和大約五十部書籍和專題報告。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整整花了47年,他去世50年間還在發表他的文章。後來他於雙目失明,也依舊堅持研究,直到去世。高斯說,如果他像歐拉那樣工作也得瞎。
  • 初中數學公式:積化和差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數學公式:積化和差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積化和差,指初等數學三角函數部分的一組恆等式。>   證明   法1   積化和差恆等式可以通過展開角的和差恆等式的右手端來證明。
  • 風採演講——歐拉和歐拉公式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一個人物——歐拉。歐拉,瑞士數學家、自然科學家。1707年4月15日出生於瑞士的巴塞爾,1783年9月18日於俄國聖彼得堡去世。歐拉出生於牧師家庭,自幼受父親的影響。13歲時入讀巴塞爾大學,15歲大學畢業,16歲獲得碩士學位。歐拉是18世紀數學界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為數學界作出貢獻,更把整個數學推至物理的領域。
  • 歐拉——數學界的英雄:歐拉公式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優美的公式?
    他對數學的直覺與掌控是無與倫比的,一個優美的歐拉公式被評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公式,在數學界基本上是沒有公式能與之媲美的了。如果非要找的話,物理界的質能方程E=mc^2和麥克斯韋方程組或許能與之相媲美。e=2.718128182…自然對數,代表了大自然的優美。
  • 高斯說,如果不能一眼看出歐拉公式,永遠成不了一流的數學家
    歐拉公式歐拉方程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數學公式。它簡單、優雅,匯集了一些最重要的數學常數,並有奇怪的數學和物理解釋。讓我們仔細檢查一下。這個公式歐拉的標誌公式就是本文標題中顯示的那個。現在,如果我們詳細說明歐拉公式x =π的值,我們得到了著名的歐拉恆等式。通過用x代替Euler公式中的π,我們得到Euler的恆等式讓我們分別研究一下這個公式中涉及的不同元素。
  • 數學名人 | 無處不在的歐拉,你真的了解什麼叫做數學大神嗎?
    37歲,給出了著名的歐拉恆等式。41歲,出版了劃時代代表作《無窮分析引論》,該書在數學史上地位顯赫,是對數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七部名著之一。43歲,給出了多面體公式,這是組合拓撲的雛形。48歲,出版了《微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