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年前的植物是啥樣?科學家發現幾顆種子,居然活了?

2020-08-28 HORI看世界

話說,

相信大家都知道松鼠這種可愛的小動物很喜歡貯存食物,它們喜歡收集各類的堅果和種子,這裡挖挖,那裡藏藏。

甚至有的時候,它們自己都不記得把食物藏到了哪裡.....

而最近,科學家的一項發現,也是讓人大開眼界:

在冰河時期的松鼠老祖們應該是想不到,當年他們藏著的種子,竟然在三萬年後,被一群「毛頭小子」們再挖出來......

早在2007年,一群專家在俄羅斯北極圈內驚醒研究時,發現了冰河時期的松鼠洞穴。

凍土層38米深的地下,專家們發現了超過70個的遠古松鼠洞穴,根據他們的習性,他們發現了近60萬顆已經被牢牢冰凍的植物種子。

在附近的凍土層中,還有許多披毛犀,野牛和猛獁象的骸骨。

在用放射性碳定年的技術經過測試以後,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這些種子全都是來自32000年前的遠古植物種子,被一群冰河時期的松鼠埋下的。

而這批種子中,所有已成熟的種子都已經被破壞,科學家推測是當時松鼠為了防止種子在洞穴中發芽而故意破壞的,完整的只有一些未成熟的種子。

這其中,僅僅只有三顆種子還含有能夠成活的胚胎。

然後,科學家們決定,將胚胎提取出培養。

而在一段時間後,他們還真的發芽了!!

慢慢的還開出了花朵:

在一年後,它們結出了新一批的種子,而這些種子,竟然種下後還繼續成活了!

這種花是西伯利亞獨有的狹葉蠅子草。

乍一看下,好像與我們生活中的植物並無兩樣,但和現在的狹葉蠅子草對比的話,3萬年前的狹葉蠅子草的花瓣更加的狹長,花瓣之間的距離也更大。

但目前,還沒人能夠找出為什麼這些種子能夠存活這麼久的原因。

但最近,一群科學家們正嘗試通過研究植物的DNA來尋找這背後的原因,他們希望能在基因中找到是否具有能夠適應乾燥,炎熱和寒冷的特殊基因。

這個發現將對我們的現狀尤為重要,因為能夠加強因為全球變暖,植物們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甚至在將來,有能夠在人類身上使用的可能。

但是有一個結論已經得出,就是凍土可能是「保存基因的天然庫」,現在很多已經滅絕的物種將在凍土中被發現,從而讓他們重新「復活」。

目前,這顆狹葉蠅子草是人類「復活」的最古老的物種。

之前科學家們還「復活」過2000年前的棗椰樹

這幾顆種子是科學家在考古大希律王在以色列的宮殿時發現的,它們被存放在一個古代的罐子中。

在2005年,科學家種下了幾個種子,現在已經長得很大了。

也許咱們一看覺得這些植物完全沒有特別之處可言,但仔細一想想,他們穿過了上千年,上萬年的光陰,經過機緣巧合仍然來到了我們的面前,這樣一想想,就覺得有的奇妙~~

相關焦點

  • 平輿縣種子植物、園林綠化植物、溼地植物及外來入侵植物資源已經...
    平輿縣自然資源局精心組織河南省遠志林業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於2020年4月組成生物多樣性調查隊對平輿縣城市建成區、汝河及汝河古道、洪河、小清河、縣域內主要道路片林進行線路調查和典型群落的樣方調查。調查隊經過7個月的持續努力,於10月份基本澄清了平輿縣的種子植物資源。
  • NASA發現的新地球克卜勒452b長啥樣?(圖)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NASA宣布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迄今最接近第一個真正的「地球的雙胞胎」的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 ,可能存在液態水。
  • 種子如何成長為植物
    一顆種子是怎樣誕生的?那是花兒們密不外傳的秘密,這個秘密,被深藏在萼片以下,一藏就是幾千年、幾萬年。那精巧美麗的花萼,託著輕薄的如夢一樣的花瓣。在它們的懷裡,抱著一個嬰兒,那就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胚」,那就是它們延續生命,遺傳生命的東西,它們全部的生存希望,就是為了讓這個胚能夠再次發芽,傳宗接代,長出另一棵植物來。
  • 522顆種子點燃海水稻「星星之火」 科研荒野中走出一條路
    他叫陳日勝,被外界稱為「農民科學家」。他培育的「海稻86」,成為海水稻代表性新品種之一。讓鹽鹼地裡長出糧食,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袁隆平院士曾在給陳日勝的一張字條上寫道:「海水稻種的發現,是人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希望利用這一寶貴資源,選育出很多高產、優質、高度抗鹽的品種,為人類造福。」
  • 突破時間「禁區」,歷史考古中,活到地老天荒的生命真有嗎?
    「禁區」在植物世界,我們同樣會發現一些活到突破時間「禁區」的生命,這種奇蹟,在種子方面發現較多。而該古蓮種子的獲得,是2014年10月,人們在宋朝遺蹟的一些陶瓷碎片中發現,當時一共發現了500多顆。目前,科學家認為,這些被發現的千萬年前的青蛙、烏龜、蚯蚓等,甚至植物的種子,它們之所以會活出「天荒地老」的壽命,是因為它們在被深深禁錮於巖石或礦床等特定的環境下,內部環境的溫差變化不是很大,幾乎等於恆溫狀態,而且也不被外界打擾,並感不到四季的交替變化,因此,它們一直覺得自己在冬眠,就一直不醒,由於密不透風不透光,因此巖石及礦床內外部也幾乎不發生什麼水汽的蒸發交換
  • 外媒:中國截查世界毒性最強植物種子 1顆可致命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雞母珠(圖片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參考消息網2月29日報導 外媒稱,一位自衣索比亞回國的旅客攜帶的行李箱內,被發現藏有劇毒種子——雞母珠。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月29日報導,2月26日,《聯合早報》記者從廣州機場檢驗檢疫局獲悉,工作人員近日在白雲國際機場對入境旅客攜帶物查驗時,發現一位旅客攜帶的行李箱內容物可疑,當開箱查驗時,在行李箱內發現0.1kg紅色植物種子。據南方日報報導,經詢問,該旅客表示,此種子是他親自在境外的樹上採摘,因色彩豔麗將其攜帶回國。
  • 人的壽命是有限的,植物們卻可以活好久好久
    人的壽命是有限的,植物們卻可以活好久好久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風雨蘭。她們好就好在任憑風吹雨打,乾旱大水,都不會死。我哥偷回來的蒜種,灰色,乾枯的外層,指甲大小,那年,我6歲,我根本不在意。「媽,這幾個蒜頭草是我的花,不準扔」畢業後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回家過年發現,這花我還真沒有一次澆過水,一次松過土,這都活下來,風雨蘭,風雨蘭,這名字真的有點意思。於是我帶了一顆種子到了廣州。五年後,我挑選了幾顆種子跟著我轉戰到深圳,其他的在路邊的花壇上種下。前幾個月,女友問我為什麼有壞掉的灰蒜頭在花盤?
  • 以色列科學家再創奇蹟!成功復甦沉睡2000年棗椰樹種子
    但是就在1996年美國科學家就曾經復活了一株沉睡了上千年的蓮花種子,相信未來復活猛獁象一定會實現。但是就在最近以色列科學家傳來了好消息,成功復活了沉睡2000年的棗椰樹種子,這種生物已經消失在以色列幾百年了。
  • 劃時代的植物產物——種子
    種子的形成是植物從低級到高級演化的重要產物,種子的形成遠遠早於人類的誕生。人類利用稻、黍、粟、麥等物種的種子進行馴化和培育,不僅為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礎,也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物質基礎。種子植物(Spermatophyte)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最繁茂的類群,有喬木、灌木、藤本、草本等。
  • 科學家研究發現,蒲公英種子以獨特的方式進行飛行
    無疑,大自然是最偉大的創造者,人類的發展過程就是逐漸了解大自然的過程,近日,科學家研究發現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蒲公英,它的飛行方式竟然是如此奇妙。蒲公英在我們身邊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植物,當花期時它總是讓它的絨毛種子借著風力向四面八方傳播,儘管它不像降落傘那樣有一個完全密封的下落帳篷,但是它以自身獨特的結構可以飛幾百米,甚至上公裡,這讓科學家們產生了疑問。
  • 科學家復活了三年的植物種子,並發現了遠古病毒,會帶來什麼影響
    禍不單行的是,近來科學家又發現北極圈的氣溫再一次創下了歷史新高,而這不僅會引發溫室效應,最可怕的是可能會使永凍土融化。而永凍土的融化將會給地球帶來更大的災難。所謂永凍土是指一種在超低溫的環境中形成的土層,它包括土壤、巖石、冰塊和沉積物。
  • 追憶著名植物學家、復旦大學教授鍾揚——那個為人類尋覓種子的人,那個為未來保存希望的人
    我們四個人分析了當時邱園所有的植物,發現裡面居然沒有一粒來自中國西藏的種子。因此它關於全球變化的預測,在這個版圖上是少了一塊。因此我們寫了一篇小文章,闡述全世界氣候變化必須要有西藏的種子。 Nature雜誌在2008年發表了我們這封來信,同時也呼籲世界科學家重視西藏的種子。事實上我們一方面呼籲,一方面就要來加以實施。
  • 科學家挖出了有2000年歷史的種子,還成功讓其結出了果子
    而且還為生命體提供了氧氣和食物,可以說,如果沒有植物的存在,哪怕地球的環境再適宜人類生命,生物也很難在這顆星球上繁衍下去2400年歷史的椰棗樹的種子。以色列哈達薩醫療組織的薩拉·薩隆對在洞穴中發現的上百顆珍貴的種子進行了重新培植的實驗,而在過去
  • 小區裡發現幾株奇怪的植物?蜀黍教你如何分辨罌粟和虞美人
    民警出警至現場後,發現院子裡栽種了不少花草,其中有幾株植物尤其顯眼,枝頭長著圓球狀的果實,仔細甄別後,確定這幾株「特殊」植物為罌粟。民警隨即找來業主張阿姨詢問情況。原來,前段時間張阿姨老家的朋友給了她一些種子,說是「虞美人」,開花後特別好看。於是,張阿姨就將種子種在了自家院子裡。後來,張阿姨發現,她種下的「虞美人」種子,長出了兩種看起來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的兩種植物,其中一種,圓球狀的果實很大,格外顯眼,但第一次種「虞美人」的張阿姨也沒太在意。
  • 【新華網】研究發現胡蜂能助力種子傳播
    我國科學家日前發現,胡蜂的攻擊行為能使種子傳播得更遠。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了國際植物學期刊《新植物學家》上。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高介紹,在自然界,植物傳播種子有很多種方法,包括:風、水、重力或彈力、鳥、螞蟻等。科學家近日發現了一種罕見的種子傳播類型――胡蜂傳播。研究組通過野外調查、化學分析等一系列實驗,揭開了胡蜂傳播大百部種子之謎。
  • 歷時5年追蹤8000多粒種子 中科院學者發現:中號種子最易傳播
    而在他們做這場實驗之前,學界一直認為,齧齒動物更喜歡搬運一些大種子,而這也有利於大種子的進化。之前有科學家在南美做過實驗,用的種子最大的有七八十克,通過對幾粒存活下來的種子判斷大種子更易存活,國內的科學家也做過相關實驗,他們認為老鼠對種子大小沒有明顯選擇,大種子和小種子的存活率差不多。「但過去的實驗,只是追蹤了部分過程。」曹林表示,以前實驗的樣本量不大、時間也沒那麼長。
  • 研究發現胡蜂能助力種子傳播
    新華網昆明5月6日電(記者嶽冉冉)植物傳播種子又增添一位新「幫手」。我國科學家日前發現,胡蜂的攻擊行為能使種子傳播得更遠。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了國際植物學期刊《新植物學家》上。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高介紹,在自然界,植物傳播種子有很多種方法,包括:風、水、重力或彈力、鳥、螞蟻等。
  • 全國陸續發現的「太歲」,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它違背了自然規律
    然而,近年來全國居然陸續發現太歲,它們究竟是啥呢?太歲在中國的記載很早,甚至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有了對太歲的認識。比如《山海經》當中就稱太歲「視肉」、「聚肉」、「太歲」、「封」。這種神奇的生物是古代帝王養身的極品,據說很多古代皇帝因為吃了太歲而活了一百多歲,所以太歲更多的時候是被人們當作了一種藥品。《本草綱目》這樣記載太歲:「狀如肉。
  • 《聖墟》——三顆神秘種子最後的真相
    《聖墟》——三顆神秘種子最後的真相如果說楚風身上除了石盒之外,最神秘的就是石盒裡三顆種子了。當初楚風發現石盒時,下意識的以為裡面的三顆種子才是最重要的,而石盒只是用來裝東西的。但從如今的情節來看,石盒已然是一件可以讓陽間天尊爭的頭破血流的至寶。
  • 一顆種子埋139年,熬死科學家幾輩後代,到底想證明什麼?
    人類自從進化出智力後,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都想著去探索這些事物的原理,也正因如此,人類才會一直進步,成為當今世界的統治者,我們的社會才能如此繁華,其中科學家們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要想探究一個事物科學的原理,就必須通過實驗來證明,一味的空想是沒有用的,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實驗,這些實驗或多或少的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提供了巨大的幫助,曾經有一個科學家,他有一項與眾不同的實驗,該實驗一直持續了139年,熬死了他的幾輩後代,他到底想通過這個實驗證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