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讀書會第五期:漫談安哲羅普洛斯的影像世界

2021-01-08 鳳凰網

歡迎來到鳳凰網讀書!此次是讀書會第五期,漫談安哲羅普洛斯的影像世界。本次活動我們在鳳凰網讀書會官方微博(http://t.ifeng.com/ifengdushuhui)及鳳凰網讀書會微博小組(http://t.ifeng.com/g/1453/)進行了預告和提前交流,歡迎加入和關注。

編者按:

作為位於歐洲最後一道大師之堤的電影詩哲,安哲羅普洛斯以其作品的舒緩悠長,兼具大氣磅礴的歷史深度與清醒深刻的哲學氣息,深受國內數以萬計的影迷所愛戴。這位在世的大師一生囊括柏林、威尼斯、坎城、薩洛尼卡、布魯塞爾電影節等幾乎所有歐洲電影界殊榮獎項,以自己的作品對20世紀的希臘電影、歐洲文藝電影進行定義。陳凱歌、賈樟柯等國內導演亦曾坦承自己曾受安哲作品影響。2010年春季,安哲熱潮再次席捲中國。幾乎同一時間,第3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為安哲羅普洛斯特設紀念影展單元;而內地電影圖書重鎮北京世紀文景,也出品了華語世界第一本全面論述安哲羅普洛斯的原創性研究著作《尤利西斯的凝視:安哲羅普洛斯的影像世界》。

清風徐徐的午後,「鳳凰網讀書會」邀請《尤利西斯的凝視》一書作者諸葛沂先生,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知名學者杜慶春先生,北京電影學院的美女導演姜麗芬女士,與青年讀者影迷朋友一起漫話安哲。諸葛沂在讀書會現場分享了他在寫作當中的心得感悟。姜麗芬結合她的影像作品《新娘》、《鄉兮》解說長鏡頭的魅力,而杜慶春將剖析安哲遊弋性凝視的電影語彙、及其在中國的接受現實展開批判性的思考。

 

《尤利西斯的凝視》 諸葛沂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3月出版 (圖片來源:鳳凰網讀書)

安哲的拍攝手法解決了中國電影直面「真實」的困境

鳳凰網讀書:歡迎各位來到庫布裡克書店參加「鳳凰網讀書會」,本期的話題非常有意思,我們將一起探討電影大師安哲的鏡頭極其背後的隱喻。無論是對於看電影的人,還是安哲的影迷,都具有意義。今天的嘉賓有著名影評人,也是北京電影學院名師杜慶春先生,有曾受邀參加過柏林電影節、臺灣金馬獎頒獎禮、獲得義大利遠東國際電影節十佳影片獎的姜麗芬女士,還有本書作者諸葛沂先生。

杜慶春:大家好,今天我們借《尤利西斯的凝視》一書來談下世界電影大師西奧·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藝術及其當下反思。首先,世界大戰以後,義大利出現的費德裡科·費裡尼和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是建立在一種寫實的情況下,非常主觀的一個領域,非常內心化的手法去創作,不是去表現一個完全寫實的、對某事件的拷貝,而是通過時間和空間延續的使用來展現。但是安哲羅普洛斯用這種方法表現的整個主題卻和費裡尼、安東尼奧尼非常不一樣。費裡尼和安東尼奧尼也只是說去表現現代的身體的禁慾或者說欲望的狀況,但安哲羅普洛斯把這種方法拉回到一個很龐大關於希臘歷史、現實的敘述和表述過程中間。它表現一個個體在現代性衝擊下的虛擬狀態,這是非常不一樣的。另外,他的作品有很強的歷史性和政治性的東西,帶有很強的社會面,一種時間性的思考。這是和安東尼奧尼和費裡尼非常不一樣的。

安哲羅普洛斯對長鏡頭美學,非常大的一個突破是什麼?或者說他在1990年代中期被中國電影人發現,被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習的電影人發現之後,為什麼會產生一種很強烈的共鳴?長鏡頭將安哲羅普洛斯的主觀性更往前推了一步,因為長鏡頭帶有一種很強的隱喻性,甚至是通過一些隱喻性的產品出現。比如說,他通過天上出現下雪,古希臘雕塑的殘肢被吊起來等等這些產品,來強化隱喻性的色彩。另外一個對電影人更大的衝擊是,他開創了一種(風格)--當然全世界有非常多的導演試圖做這個突破--即,當我們的鏡頭不做切換的時候,鏡頭內部的時間和空間是不是能夠突然發生改變?也就是單鏡頭內部的時空轉換。這也是安哲羅普洛斯給很多電影人帶來的非常強烈的衝擊。

因為我們說電影的記錄本質上是一個單價值的,這個鏡頭拍什麼東西,就是那個東西的此時此刻,不可能說那個東西一會兒是80年代,一會兒是90年代,一會兒是2000年,你拍唐朝的時候,那就是唐朝時期,這個鏡頭前一半是唐朝,後面變成北京了,這個很難做到。除非你用大型旋轉舞臺那種方法來做。但是安哲羅普洛斯卻試圖來做這樣的工作,而且他不通過大型的美工的方法來改變的。他就像一個人在一個鏡頭前能夠自由地穿越這時空,讓一個現代人慢慢可能就變成了100年前的樣子。

這樣就帶來了非常強烈的主觀性和詩意,這是非常有趣的東西。1990年代中期,大概是1995年左右,北京電影學院在自己內部的教學參考裡面就引用了安哲羅普洛斯的材料,我們都看到了安哲羅普洛斯的介紹,其實絕大多數人根本看不到他的片子。大概引入了一、兩年之後,通過臺灣的錄影帶大家開始看到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我覺得對當時正在學校學電影的人,是有非常強烈的衝擊感。當時我們把他看成是在遙遠國度的藝術的偶像。

隨著時間到了1997、1998年,電影學院學電影的人離開電影學院,當然,我留下教書。最著名的是賈樟柯的作品,明顯是帶有這樣一個產品美學的特點。這其中有兩塊東西起作用,就是當年在學的時候,一個是安哲羅普洛斯,一個是臺灣的摳像系統,對他們的電影其實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什麼這兩個東西對當時體制外的獨立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因為,首先,去做創作的時候,條件非常簡陋,其次,醫療物質、技術條件等等都非常簡陋,面對這樣一種簡陋的狀態,其實寫實長鏡頭是一種救贖,因為(這樣)他(還)可以做電影。如果我技術很差的話,我想拍一個好萊塢電影是不可能的,但寫實還是可以拍的。另外,寫實主義對獨立影像來說是政治正確的。對電影,大家都說不夠真實,那麼寫實主義就是一個政治正確的選擇,因為我是在面對中國的現實。

要知道對我們那個時候來學電影的人,這其實是非常大的問題所在。我們是作為藝術青年進入電影學院,而那個時候電影學院也是標準意義上的(藝術)院校,我們在內心當中其實很難把紀錄片性質的寫實主義看成是美學性、藝術修復性的,(因為寫實主義)那個東西太簡陋,太直接地去面對現實。那麼它的審美性來自哪裡?這是一種很大的痛苦。當我有一臺可攜式的攝影機,去面對一個完全沒有加工的現實的時候,我的美學修養體現在哪裡?我想大家應該可以理解這個問題。通過這一點,可能大家就會忽然明白,為什麼長鏡頭美學被這麼多的電影人拿過來了。我有這樣一個武器,我可以找到所謂的審美性。我用很簡單的設備去拍一個未加工的現實的時候,我依然可以表現出我作為一個藝術家的身份所在。我不是這樣拍像家庭影像那麼粗糙(的作品),我還有一種藝術家的審美性在裡面。這非常重要。

在這一點上我們改造了侯孝賢和安哲羅普洛斯的長鏡頭美學的實質,我們用長鏡頭美學來包裹著一個藝術心靈,不可磨滅的那種藝術追求,然後又用它去面對那個現實。這裡面當然會帶來問題,因為我們的現實主義可能是假的,我們的長鏡頭也可能是假的。後面如果有時間我再跟大家來討論。

我先開始用很快的速度介紹了安哲羅普洛斯長鏡頭美學的基本狀況,也介紹了我所了解到的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美學和中國電影人創作的一個連接的基本狀況。下面有請諸葛老師來出場。

相關焦點

  • 生命甜美——回憶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斯
    生命甜美——回憶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斯 2012-02-14 13:24 作者:萇萇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6期
  •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他以安靜、憂鬱、痛楚和充滿哲思的方式重新構建了一種電影美學,但緩慢的影像,如同凝視一般的長鏡頭,也令他的電影常有「催眠」的效果。據說韓國導演金基德在柏林電影節觀看《悲傷草原》時,「睡得挺香」。總體而言,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顯得哀傷而充滿詩意,時而有超現實的段落,形了純粹又複雜的藝術風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但事實上,他的電影創作始終與現實密切相關。
  • 專訪希臘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
    那就是我設計自己內心世界景色的方法。」  文/河西 圖片編輯/成立峰  1 9 9 8 年的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頒獎儀式將要舉行的那天,進早餐的時候,安哲羅普洛斯(T h e oAngelopoulos)顯得很緊張。
  • 《永恆和一日》,解讀安哲羅普洛斯對永恆的理解以及生命的價值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是希臘國寶級導演,他與蘇聯導演塔可夫斯基屬於同時代人,由於特殊的環境因素影響,其導演之路起步較晚,在35歲才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長片《重建》,不過與塔可夫斯基極為相似的是,他從小便充滿了對詩歌的熱愛和哲理思考的追問,並將詩歌、影像與自己的人生閱歷充分結合,與塔可夫斯基一同探索著人類的內心世界和電影的詩意表達。
  • 別要求電影做它做不到的事——專訪安哲羅普洛斯
    它不能改變世界,人才能改變世界。你知道人多麼經常地嘗試改變世界,同樣的故事一次次重複,最終他們總是犧牲品,幾代人迷失其中。 ——安哲羅普洛斯上一次在柏林電影節看希臘大師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是2004年,「20世紀三部曲」的第一部,《哭泣的草地》(2006年,CCTV-6播放過該片)。我和一個中國導演坐在柏林電影宮最高一層的看臺裡,緊挨著韓國導演金基德。
  • 卡蘭卓:安哲羅普洛斯的「御用」作曲家,希臘文化傳承的光與火
    無數影迷奔波於各大影院,去看北影節展映的世界上最好的電影。在陶醉在電影的光影世界中時,人們不難想起,那些幕後為電影增光添色的配樂大師們。其中就包括,給希臘電影大師安哲配過七部半作品的音樂家卡蘭德柔。作者:曹利群(音樂評論家)不知何時,藝術已經被人為分了類。以音樂來說,就有古典、流行、爵士、New Age等不同說法。
  • 安哲羅普洛斯:寫作行為才是遊戲中最具統治性的原則
    撰文|conserva聲音聲音之於安哲羅普洛斯,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在安哲的影像裡,聲音不止有優劣之分,還有深淺之分。儘管安哲的電影臺詞極少,但聲音卻對整個影像的運動以及故事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很多人會拒絕進入安哲的造境,理由是鏡頭太緩慢、形式感太強、故事太悶。但對於另外一些觀影者來說,進入安哲的影像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 鳳凰網《相信愛情》百年攝影展
    2010年鳳凰網時尚《相信愛情》之「愛•穿越時間」百年攝影展於2010年10月16日—17日在北京藍色港灣光榮綻放。鳳凰網副總裁兼總編輯鄒明、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張桐勝、臺灣著名音樂人周治平先生出席此次影展。影展期間共展出照片200百餘張,照片由1910年——2010年拍攝的情侶、夫妻甜蜜照片組成,期間並曝光了四張從未在媒體上正式發布過的,第一代領導人珍貴圖片。
  • vivo發布全球影像IP 「vivo 影像+」打造手機攝影全生態
    基於此,vivo啟動全球影像IP「vivo 影像+」,邀請世界各地創作者記錄、發現和傳遞生活美好,以影像連接更寬廣的大眾,共同探索vivo的影像文化。國家地理品牌總監王雁表示,《國家地理》一直以優秀的內容呈現對生命與世界的關懷。基於共同的人文理念,《國家地理》與vivo攜手,希望通過此次合作,進一步推動手機影像發展。
  • 【江淮讀書月】|編程一小時第五期:飛機大戰
    合圖公益課堂之編程一小時第五期外交部懟哭的人最清楚「兒子6歲,最愛的人不是我,我卻很開心」那個爆紅的女版「李佳琦」身上,我看到了三個養女兒的鐵律你的活動贈書|他說人生沒有意義,愛情不必刻意報名|編程一小時第四期:海底世界有獎創意活動|我欠圖書一個合影
  • 4.23世界讀書日 西峽仲景養生小鎮樊登讀書買一年送一年
    又是一年春草綠,春暖花開讀書時,沒錯呀,這麼舒適的天氣就適合讀讀好書!2020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要到了,南陽禮樂文化邀您一起來讀書!2020年4月21日-4月24日,樊登讀書即將開啟4天閱讀狂歡,VIP買1年送1年,全場好書好課5折搶!更有超多活動權益待領取!
  • dnf第五期天空套有女鬼劍嗎 第五期天空套大全
    dnf第五期天空套有女鬼劍嗎 第五期天空套大全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霧裡看海時間:2016-12-29 dnf第五期天空套有女鬼劍嗎,女鬼劍天空套哪套最好看?本文為大家帶來dnf第五期天空套有女鬼劍嗎 第五期天空套大全,希望能幫到大家哦!
  • dnf第五期天空套有女鬼劍嗎 第五期天空套大全(2)
    dnf第五期天空套有女鬼劍嗎 第五期天空套大全(2)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霧裡看海時間:2016-12-29 dnf第五期天空套有女鬼劍嗎,女鬼劍天空套哪套最好看
  • DNF稀有裝扮第五期 DNF第五套天空套預覽
    導 讀 DNF稀有裝扮第五期 DNF第五套天空套預覽 DNF勇者之夢籤到活動已經開啟,累計籤到11次即可獲得魔界籌備禮盒
  • 華為天貓超級品牌日「敦煌超感知影像」開啟全新視覺交互世界
    華為天貓超級品牌日「敦煌超感知影像」開啟全新視覺交互世界 2020年04月15日 22:36作者:董曉龍編輯:董曉龍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袁晞:讀書只看一流的 不迷信獲獎作品
    在人民日報文藝部高級記者袁晞看來,讀書不能僅為了對工作和生活有幫助才去讀,否則,還不不如不讀書。「如果按現在的社會標準,我看的書除了菜譜等生活實用書外,沒有一本是立竿見影有幫助的。」 「只要有空就讀書,」袁晞坦言,自己幾乎任何時間都在讀書,「一般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這三個時間段各讀兩小時,算下來每天會用六小時讀書。」
  • 爭奪性資源的戰爭_讀書頻道_鳳凰網
    這導致一般女生很容易會認為,重口味的示愛方式帶有一種攻擊性。所以男士若沒有對對方的十足了解與把握,濫用「幽默感」,也許會死得很難看。重口味大多是趁亂起鬨———羊城晚報:你覺得哪種性格的人更喜歡或更容易接受「重口味」的表達方式?
  • 世界讀書日|名家巨匠談讀書
    原標題:世界讀書日|名家巨匠談讀書 梁實秋所以世界上有那麼多有書癖的人,讀書種子是不會斷絕的。行吟澤畔的屈大夫,一邀就到,飯顆山頭的李白杜甫也會連袂而來;想看外國戲,環球劇院的拿手好戲都隨時承接堂會;亞里斯多德可以把他逍遙廊下的講詞對你重述一遍。這真是讀書樂。 我們國內某一處的人最好賭博,所以諱言書,因為書與輸同音,讀書曰讀勝。基於同一理由,許多地方的賭桌旁邊忌人在身後讀書。
  • 智能醫生的締造者 新冠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
    來源:鳳凰網綜合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各疫區本就處於飽和狀態的醫療系統增加了巨大的壓力。多年來致力於用先進科技解決民生問題的推想科技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後,調集主創團隊,多方奔走,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特徵,推出了新冠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為醫生提供了早期預警、快速篩查、鑑別診斷、病程進展分析等功能。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MPA中環一號讀書分享會第29期回顧|《科學作為...
    「中環一號」第29期讀書分享會」百年前的德國大學,人事制度、課程設置、教學體系以及預算管理等都與官僚權力和資本緊密結合在一起,年輕人嵌入體制之中,失去自主性,逐漸變成「生意人」,學術變成純靠運氣的賭博。而另一方面,時代已經「去魅」,永恆價值、玄妙靈感也無法成為學術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