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發明者獲得諾貝爾獎——帶你了解鋰電池如何改變了人類歷史

2020-09-09 劉晶346

此刻,你可能正在用手機或IPAD在閱讀這篇文章。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讓我們隨時隨地可以獲取信息、處理工作事宜,大大提高了當今社會的運行效率。歸根到底,這些便捷的生活方式,都要仰仗於能量供給技術——鋰電池的快速發展。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由M. Stanley Whittingham、John B. Goodenough和吉野彰等三位科學家分享。以表彰他們在鋰電池發展上做出了傑出貢獻。

事實上,電池並非人類必需的技術,但電池的出現大大加快了人類發展的速度。如今我們使用的鋰電池有很多種形式,手機、平板使用的是鋰聚合物電池,新能源汽車中主要使用三元鋰電池。但在人類發明電池的初期,人們並不敢使用鋰電池。

1859年,法國人Gaston Plante發明了鉛酸蓄電池,如今,這種電池依然被廣泛應用。但由於其能量密度太低,不適用於小型設備。經過一百年的發展,科學家們已經建立起完善的電池理論,但始終無法尋找到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材料。直到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使用金屬鋰取得了突破。一家名叫Moli Energy的加拿大公司使用金屬鋰作為陰極材料,大規模量產了這種新型電池,但由於當時人們對鋰電池壽命的研究不足以及製造工藝的不成熟,不知道鋰電池會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不斷析出枝晶,最終引起電池自燃。最終,在多次安全事故發生後,鋰電池被打入了冷宮,Moli Energy也一蹶不振。



直到1976年,M. Stanley Whittingham出現了,他提出二硫化鈦與鋰有望成為一種全新的電池系統。但由於二硫化鈦成本太高,且反應後有劇毒,這種電池並沒有大規模推廣開來。



1980年,Goodenough的團隊做出突破,他們發現鋰的金屬氧化物既能釋放鋰離子,也更為穩定,安全隱患更低,非常適合用作鋰電池的電極材料,其中鈷酸鋰(LiCoO2)就是一種。時至今日,我們依舊可以在手機、平板、相機等行動裝置的電池中找到這種材料。



陰極材料的問題解決了,陽極材料的發展遇到了瓶頸,一些科學家指出,石墨可以作為陽極材料,但電池中的可溶物質會破壞石墨結構,限制了電池壽命,鋰電池的前景再次皮朔迷離;。好在日本科學家吉野彰發現使用聚乙炔作為陽極材料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1985年,吉野彰利用鈷酸鋰和聚乙炔製造出了第一塊現代鋰電池。基於該技術,索尼與旭化成株式會社在1991年聯合推出了第一塊商用鋰電池。不過,後來的索尼,並沒有趁熱打鐵發展成為電池行業龍頭。當然,索粉們都知道,這就是索尼的性格。

科技就是讓你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如今我們之所以能夠隨時隨地刷微博、打遊戲、聊微信,都離不開三位科學家對鋰電池基礎的奠基性貢獻。今天的諾貝爾獎對他們來說是實至名歸。

不過,30多年後的今年,枝晶問題依然像幽靈一樣,困擾著鋰電池行業,也讓鋰電池難以承擔引領人類未來的重任。因此,Goodenough在90歲高齡時,毅然決定投身到固態電池的研發中去。



Goodenough曾說過「我們有些人就像是烏龜,走得慢,一路掙扎,到了而立之年還找不到出路。但烏龜知道,他必須走下去。這種貫穿一生的爬行有可能帶來好處,尤其是在你穿越不同領域,一路收集各種線索的情況下。你得有相當多的經驗,才能把不同的想法融匯在一起。」正是這種孜孜不倦的學習和鑽研精神,讓他們發明了鋰電池,並饋贈給整個人類。

相關焦點

  • 鋰電池發明者獲諾貝爾獎 一文帶你了解他們是如何改變歷史的
    此時此刻,你很有可能正在用手機、平板來閱讀這篇文章。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讓我們隨時隨地可以獲取信息、處理工作事宜,大大提高了當今社會的運行效率。歸根到底,這些便捷的生活方式,都要仰仗於能量供給技術——鋰電池的快速發展。
  • 「鋰電池之父」獲諾貝爾化學獎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職於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的M Stanley Whittingham發明了鋰電池。他採用硫化鈦作為正極材料,金屬鋰作為負極材料,製成首個鋰離子電池。而John B Goodenough則是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發明者,他還領導項目組發明了可以量產的鋰離子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技術。
  • 2019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他們是鋰電池發明者
    視頻截圖 約翰•B•古迪納夫是鋰電池之父,他使鋰電池體積更小、 古迪納夫此次獲獎也刷新了諾貝爾獎的獲獎年齡紀錄。 M•斯坦利•威廷漢目前是化學教授,是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材料研究所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任。 吉野彰,日本化學家,現任旭化成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紫綬褒章表彰。 吉野是現代鋰離子電池的發明者,曾獲得工程學界最高榮譽全球能源獎與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
  • 吉野彰獲得諾貝爾獎,那日本在鋰電池行業是「隱形冠軍」嗎?
    了解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在許多高技術行業都是「隱形冠軍」。比如之前小編寫過的「永不鬆動螺母」,還有半導體相關的光阻劑、IC封裝載板、導線架、氧化爐、光刻膠等等行業,日本企業都是名副其實的隱形冠軍。為何日本能誕生這麼多的「隱形冠軍」?當然是跟日本強大的科研能力分不開的。在進入21世紀的19年,日本一共獲得了19個諾貝爾獎,可見其科研能力之強。
  • 97歲獲諾貝爾獎的「鋰電池之父」古迪納夫,也曾面臨中年失業
    經過團隊幾年的努力,發明了可攜式鋰電池,開啟了電子設備可攜式的進程。 後來這項專利被索尼買走,索尼在此基礎上,研製出第一款商用鋰電池,十幾年間徹底改變了消費電子行業,近年來也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上。「人生有著無限可能性,只是看你如何去看待它。」
  • 2019諾貝爾獎創紀錄 97歲鋰電池之父刷新年齡紀錄
    來自美國、英國和日本的三名科學家因開發和提煉可充電鋰離子電池而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10月9日,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來自美國、英國和日本的三名科學家因開發和提煉可充電鋰離子電池而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的貢獻令全球信息技術、移動和化石燃料革命成為可能。2019諾貝爾獎創紀錄,97歲的美國人約翰·古迪納夫成為年齡最大的一位。
  • 鋰電池之父們獲諾貝爾化學獎,讓我們拿起手機致敬!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當地時間10月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  「他們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諾貝爾獎官網上這樣介紹此次獲獎得主。  2019年,鋰電池研究終於等來了諾貝爾獎。
  • 【轉載】吉野彰:鋰電池重新定義未來 | 人物
    昨天,日本人又雙叒叕獲得諾貝爾獎了。而獲獎的正是現代鋰離子電池的發明者,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名譽研究員吉野彰(よしの あきら)。他的獲獎,也將日本的諾貝爾獎總獲獎人數推至27人(包含2名美籍日本人)。 吉野彰之所以獲獎,是因為它為鋰離子電池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 諾貝爾獎創紀錄:97歲老人研發的鋰電池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當時該期刊表示,今年的化學獎很有可能會在電池研究、基因編輯技術、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研究等改變人類世界生活的三大領域中產生,並猜測今年的獲獎者可能會是97歲高齡的「鋰電池之父」、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機械工程系教授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
  • 警惕:鋰電池爆燃太危險,帶你了解電池安全!
    安全一直是各個電池廠商的底線,就算是日益提高的能量密度,也脫不開配套的安全防護措施,我覺得在以後新能源電動汽車興起的時代,我們都應該注重電池安全,雖然不需要多深入的學習,但一定要大概了解,提前預防電池起火自燃,避免人身財產受損!那麼究竟鋰電池為什麼會起火爆炸?
  • 鋰電池保護板有哪些功能?如何更好的保護定製鋰電池
    鋰電池保護板有哪些功能?如何更好的保護定製鋰電池?鋰電池定製之所以需要保護板是因其自身特性決定的,鋰電池內部的反應並不穩定,使得電池有著爆炸失火的隱患,這一危險事故的發生正是因電池的過充、過放等問題,因此在每個鋰電池組件內都會有著一塊鋰電池保護板。那麼鋰電池保護板有哪些功能?
  • 鋰電池內阻和容量測試方法,你了解嗎?
    鋰電池內阻和容量測試方法,你了解嗎?電池內阻等於開路電壓除以短路電流,容量是指鋰電池存儲電量的大小,電池容量的高低是決定鋰電池質量的主要內容。目前,鋰電池被廣泛地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如何測試鋰電池內阻和容量呢?別急,存能電氣小編馬上來為你們解答疑難。鋰電池容量就是指它的容納的電量,單位通常是「安時」、」毫安時「。
  • 諾貝爾獎鬧烏龍?西美緒和旭化成 鋰電池獎項究竟該花落誰家?
    諾貝爾獎是國際社會上聲名享譽的一個獎項,每個人都以獲得諾貝爾獎為榮。而201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個榮譽頒給了與鋰電池相關的三個人。一個是負極用材料開發的旭化成的吉野彰。一個是開發的正極用材料的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
  • 「鋰電池之父」獲諾貝爾獎 新能源汽車是功是過 未來又在哪裡
    如今,鋰離子電池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被廣泛運用於手錶、相機、手機等各種產品,極大地方便了人類的社會生活。同時,以鋰離子電池為能量儲存介質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也讓無化石燃料的社會成為可能。更多的是在車輛發生碰撞時,鋰電池發生變形、開裂、短路等損壞,也可觸發熱失控,電池被著火。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與能源技術的突破與創新不可分割。隨著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加劇,人類對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加深,但動力電池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最大的瓶頸,如何大幅提升電池能量密度仍是難題。因而,在鋰電池之外,人們也一直沒有放棄對其他動力電池的探索。
  • 鋰電池板塊活躍 寧德時代股價創歷史新高
    鋰電池的用途是非常廣泛的,像我們平常使用的手機、平板電腦、數位相機等等的,基本上都是需要用到鋰電池的,甚至是汽車也是用到鋰電池的,鋰電池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近日有消息稱鋰電池板塊活躍,那麼具體是怎麼樣的呢?
  • 沒有他們仨,你的手機出不了門!鋰電池發明人獲諾獎,97歲「足夠好...
    沒有他們仨,你的手機出不了門!英國《衛報》稱,古迪納夫是至今為止獲得諾貝爾獎的最年長獲獎者。吉野是現代鋰離子電池的發明者,實現了把純粹的鋰從電池中剝離出來,在鋰離子的基礎上開發了新的鋰電池,將電池變得更加安全、更適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應用。與眾多日本科技學者的經歷有些類似,吉野彰只服務過一家公司——旭化成。1970年3月,吉野彰從京都大學工學部石油化學專業畢業,隨後的2年繼續攻讀了同校的工學研究專業並順利在1972年4月入職旭化成株式會社。
  • 分析丨《新材料周刊》28期:「鋰電池之父」吉野彰:鋰電池重新定義...
    Stanley Whittingham、77歲)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71歲),以表彰他們在鋰電池領域的重要創新。這種可充電電池使得無線電子產品成為現實,也為未來人類進入無化石燃料世界奠定了基礎,未來的電動汽車、儲能、應對氣候變化等多個重要領域都將廣泛應用到鋰電池。可以說,人類社會的能源體系,從此開始向新的時代邁進!
  • 最高齡諾貝爾獎得主誕生!97歲「鋰電池之父」傳奇人生再添榮耀
    Goodenough 是公認的「鋰電池之父」,正是他所領導的創新使鋰電池邁向體積更小、容積更大、使用方式更穩定的商業化過程,同時開啟了電子設備便攜化的革命。鋰電池作為最主要的可攜式能量源,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沒有鋰電池,就不會有如今的可攜式穿戴設備。鋰電池產業已經接近年產幾十億美元,為人類的日常活動提供動力。
  • 你真的懂鋰電池充電方法?最詳細手機鋰電池充電方法介紹
    鋰電池使用日益廣泛,使得鋰電池充電方法備受關注。對於不同的鋰電池,通常具備不同的鋰電池充電方法,這也是大家無法短時間內全面掌握鋰電池充電方法的原因。為幫助大家正確了解鋰電池充電方法,本文帶來手機鋰電池充電方法的正確介紹,一起來了解下吧。
  • 詳細教程:自己如何組裝48V鋰電池組?
    詳細教程:自己如何組裝48V鋰電池組?對於如何自行組裝48V鋰電池組這一問題,是許多想要自行組裝卻又沒有經驗不懂專業知識的人最大的困惑。組裝成功的鋰電池組也可以稱之為鋰電池包,但真正的鋰電池包除了鋰電池組還需要更多的材料,然後再次進行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