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常州小夥販賣鷹隼獲刑10年 買家多為年輕男性追求氣派

2020-12-06 荔枝網新聞

  中國江蘇網5月8日訊 常州人程巖(化名),收購、運輸、出售鷹類動物15隻,一審被判十年有期徒刑。蒼鷹、鳳頭鷹、雕鴞、雀鷹,這些站在食物鏈最高層的鷹隼,在這些「玩家」的手上如同尋常的快遞貨物,被成群結隊地塞進戳滿氣孔的箱子,隨著運輸車輛千裡顛簸,快遞給各省玩家,直至被馴養成寵物,過程異常殘酷。

  「鷹隼只能在野外生存,是當不了寵物的,買賣鷹隼就是一個殺戮的過程。」5月5日,該案承辦人溧陽市人民檢察院天目湖檢察室劉莎主任如是說。

  轉手15隻鷹,一審獲刑十年

  2015年5月,溧陽市公安局網絡安全大隊通過日常網絡安全巡查發現,2014年以來犯罪嫌疑人彭思聰(化名)通過QQ多次聯繫賣家和買家,收購國家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雀鷹、蒼鷹等鷹類到常州,再出售到全國範圍。

  隨後,溧陽公安局清安派出所民警根據工作線索,於2015年6月11日在常州市天寧區一小區的超市內將犯罪嫌疑人彭思聰抓獲。

  6月12日在常州市新北區一大型小區內,將犯罪嫌疑人程巖(化名)抓獲。隨後的幾天,南京市秦淮區、鐵嶺市西豐縣紅、山東省聊城市、杭州市蕭山區,多名嫌疑人先後落網。

  經審查,涉案的蓋天明(化名)出售、運輸鷹類動物19隻;程巖收購、運輸、出售鷹類動物15隻;彭思聰收購、出售鷹類動物12隻;被告人柳元(化名)出售鷹類動物9隻;雲非凡(化名)售鷹類動物9隻;吳某收購、運輸鷹類動物16隻。

  一個以出售、運輸、販賣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利益鏈,被溧陽有關部門一舉查獲。涉案6人均被重判,其中5人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的刑事處罰。

  程巖,常州人,生於1994年,大專文化。去年開始,從網上,加入到一個玩家群。這個群裡的年輕人,不玩車不玩狗,喜歡把鷹當寵物。程巖發現,進入這個圈子後,不需要抓鷹,也不需要買鷹,只要聯繫好上家和下家,就能從中牟利。比如,每當有人想要鷹,程巖只要通過網絡,請遠在瀋陽的商家發貨,通過大巴車託運的方式由瀋陽發至江蘇,然後去約定的地點提貨,再將鷹轉發給買家。

  一來二去,程巖不知不覺成為群裡有名的「二道販子」。只要有人想要買鷹,都會私信程巖尋找貨源。

  直到案發,程巖都沒有意識到,這種類似中介的行為,會帶來這麼嚴重的後果。「我們都知道捕鷹犯法,卻不知道買賣鷹類動物的處罰竟然這麼重!要坐十幾年牢啊!」說著,這個90後,留下了悔恨的淚水。

  負責辦理此案的劉莎告訴記者,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販賣鷹類動物達到八隻,便屬於「情節特別嚴重」,量刑可以達到十年以上。(溧檢謝瑤菲文攝)

  網上有論壇牽線,線下有「買賣鏈條」

  「高檔玩意兒如金雕,一隻價值幾十萬,北方人玩不起,也不敢玩。蒼鷹小多了,一隻2斤多,最多3斤重,跟個小雞子樣。」調查中,知情者這樣告訴辦案人員。

  此外,有些蒼鷹都是從江蘇買的,「買一隻1000多元,確定是野外逮的售價還會更高。」知情者說,「這也是圖個娛樂,玩這個也就是一個興趣愛好,目的不是為了吃肉,也不是為了轉賣獲利。」

  鷹友會網上交流玩鷹心得

  調查中,溧陽檢察院的檢察官發現,玩鷹的有一個利益鏈條,鷹友會相互在論壇裡交流。

  從網友的聊天內容看,他們的關心的話題,從甄別鷹的品種、估價、馴養方式,到如何運輸,規避檢查和處罰。「全方位」解讀玩家關心的所有話題。不難發現,其實玩家都知道自己的行為犯法,卻因為抱定「我們不殺鷹,不吃肉,不會被重罰」的態度,固執地買賣,這也讓捕鷹人,有了發財的市場;而養鷹的成本高,不少人養鷹以後,需要增加來源,便也做起了販賣生意,從而進一步滋生了犯罪。

  調查發現,鷹友在論壇上不會談及買賣,但私下聯繫時,往往會達成交易。

  記者登錄上一個鷹友論壇,發現不少聊天會有屏蔽。但從一些公開的信息中,還是能尋到一些端倪:「本人很想馴養一隻蒼鷹,請問誰有?」下面就會有網友跟帖:「××寵物批發市場」,或者說「請私聊」……

  追求氣派,玩家大多數是年輕男性

  在寵物圈中,養鷹很是氣派。「『左牽黃,右擎蒼』,如果再『攜美人,駕寶馬』,那就美得沒救了……」調查中,一位鷹友告訴記者,那種氣勢、那種激情,令人奮發昂揚。

  蒼鷹卓越的生存能力和拼搏精神,一直為人們所喜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悄悄馴養蒼鷹。

  檢察官根據調查分析,這個人群,目前以八零後、九零後為主,都是男性。

  此外,賣家都是「靠山吃山」的產地農民。只要有人「要貨」,賣家就會到山上的鳥窩裡掏兩隻,裝進盒子,用長途汽車運出去。而買家則大多數集中在江浙閔等富庶地區。

  據了解,小雛鷹,一般在(80~100)元人民幣。而成年的鷹,售價在1000元以上。

  就算不是買來吃,也是對動物的傷害

  調查過程中,很多玩家都認為,自己買鷹不是拿來吃,也不是虐待的。所以自認為,不屬於「傷害」野生動物。但這個觀點是非常錯誤的。

  一位有馴養執照的資深馴養師介紹,鷹雖然兇猛,其實異常嬌貴,馴養的環境十分苛刻。

  「不敢讓它在訓練中隨便去捉吃鴿子、斑鳩或鼠肉,怕這些肉不乾淨、有汙染。」馴養師說,「蒼鷹嬌貴得很,只能從剛長毛的時候開始馴養,會飛了再養是馴不了的。它也十分挑剔肉質,飲食不慎,還容易死掉。」

  而群裡的大多數玩家,其實都是沒有馴養經驗的。在這個過程中,養死的鷹不計其數,有些在馴養過程中得以逃脫,但因為所處環境離本身的生長環境太遠,而死在了飛回山林的途中。(溧檢謝瑤菲)

  檢察官提醒:只買一隻也算犯罪

  非法養鷹當心被法律「啄了眼」

  眾所周知,蒼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私自捕獵和馴養是違法的。但「玩家」對於自己的「馴養」行為大多不以為意。

  無證收養野生動物,會面臨處罰

  記者採訪有關部門得知,有法律允許的野生動物的馴養與繁殖,在引種來源、養殖場所、防逃逸設施、飼養人員資質、疫源疫病防治等諸多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但目前玩家的馴鷹基本上屬於居家飼養,根本不符合辦證條件。

  「未經允許,市民是不可以擅自捕捉、馴養蒼鷹的。」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說,私自馴鷹不僅觸犯法律,而且會對老鷹繁殖的後代產生不良影響,最重要的是,這種猛禽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對馴養人的安全也會造成威脅。

  「市民若遇到受傷或迷途的猛禽,不要擅自收養,違法收養可能會面臨處罰,最好是儘快聯繫森林公安或專業救助機構。」劉莎提醒。

  買賣瀕危鷹隼,一隻也是犯罪

  熟悉的鷹隼的人都知道,鷹隼是不能當寵物的,一方面鷹隼很兇,要吃麻雀等活體動物,養在家裡非常危險,沒有馴服到位容易攻擊人;另一方面,即使是有經驗的玩家,買10隻鷹隼也只能養得活1隻,不少玩家一隻沒養活就再買一隻,這會產生大量的死亡。

  「買賣這些瀕危鷹隼是『一隻夠罪』的。本案中,不少玩家購買鷹隼是為了當寵物,但其情節都夠得上追究刑事責任,也就是說要判刑的,這也反映出群眾對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制意識淡薄。」劉莎說,希望其他人能引以為戒,不要誤打誤撞地就觸犯刑法。

  涉案的17隻鷹,將被放歸山林

  據了解,2015年12月,《野生動物保護法》也迎來自1989年26年以來的第一次修訂,向社會公眾廣泛徵求意見,未來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定罪量刑將更加嚴格。

  近日,溧陽市人民檢察院將協同溧陽市人民法院和溧陽市公安局在郊外山林,放飛此次涉案的受傷的鷹群,讓它們回歸自然的懷抱。(溧檢謝瑤菲)

相關焦點

  • 「90後」常州小夥販賣鷹隼被捕 一審獲刑十年
    轉手15隻鷹,一審獲刑十年2015年5月,溧陽市公安局網絡安全大隊通過日常網絡安全巡查發現,2014年以來犯罪嫌疑人彭思聰(化名)通過QQ多次聯繫賣家和買家,收購國家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雀鷹、蒼鷹等鷹類到常州,再出售到全國範圍。
  • 被當做寵物的鷹隼十分難養
    前不久,鄭州一名大學生在家門口掏鳥窩賣了16隻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獲刑10年。  一條舉報線索牽出案中案  溫州少年竟是資深鷹隼玩家  胡某(化名)今年20歲,是溫州永嘉人,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他,性格有些孤僻,從小就喜歡與貓、狗等動物為伴。
  • 深圳多名經營者因販賣大壁虎製品獲刑
    這不,深圳就有人因販賣蟒蛇、大壁虎被判了刑,他們中時間最長的怕是要在監獄待上5年之久。 個體戶販賣蟒蛇獲刑5年 小魏是個個體戶,平時做些小本生意。從2012年12月始,他在未經國家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情況下,和綽號「ET」的香港男子聯繫,以每條人民幣3000元左右的價格非法收購蟒蛇,然後運回自己位於福田區的住處,再通過網際網路聯繫買家出售牟利。
  • 兩名90後女主播販賣新型毒品「藍精靈」均獲刑
    據介紹,兩名網絡女主播喬某和張某因販賣一款日本處方藥氟硝西泮(俗稱「藍精靈」),分別被朝陽法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拘役4個月、有期徒刑3年。圖為此前張某受審資料圖。女主播稱不知「藍精靈」是毒品 請求輕判其中一名網絡主播張某,1993年出生。
  • 女子因販賣毒品罪獲刑七年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女子因販賣毒品罪獲刑七年1、2020年4月2日至8月2日,被告人趙某某先後35次向田某販賣毒品海洛因共計7080元。2、2020年6月的一天,被告人趙某某以150元的價格給向某某販賣0.4克海洛因;2020年8月3日下午,被告人趙某某以100元的價格給向某某販賣約0.2克海洛因。
  • 馴鷹高手——用眼神跟鷹隼對話(組圖)
    在寮步有這麼一位90後小夥子,他十來歲就開始與鷹隼相處,如今已是9個年頭,雖曾被無數次抓傷,甚至抓穿過手掌,但他一直沒放棄,他和鷹隼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如今已成為國內一名馴鷹高手。他能通過鷹的雙眼,讀懂對方在想什麼。他就是陳曉鵬,香市動物園的馴鷹員。
  • 山東養殖戶販賣天鵝獲刑13年 涉案超2000萬元
    高吉星的養殖場內人工繁殖天鵝、鶴等珍稀禽類的技術並不成熟,但他禁不住巨額經濟利益的誘惑,便打著養殖場的幌子,非法販賣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野生天鵝被倒賣到多個溼地公園  2013年10月份,專門養殖天鵝的廣西南寧「鳥王」劉某找到了高吉星,願意出高價收購天鵝。
  • 釋新聞|我國已列管芬太尼22年,非法販賣不足1克亦可獲刑
    12月3日,澎湃新聞以「芬太尼」為關鍵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發現,從2014年至今,約有49起有關製販賣「芬太尼」等物質的刑事判決。其中,以販賣含有「芬太尼」與「曲馬多」兩類管制藥的合成膠囊居多。曾有媒體報導稱,「一克芬太尼等於40克海洛因」。
  • 常州85後小夥兩上央視 就憑手中一竿焊槍
    常州85後小夥兩次登上央視——    焊花噴灑出的精彩    常報全媒體訊 最近,33歲的楊福才讓中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小「火」了一把,背後原因是他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兩次登上央視舞臺——4月30日,在央視七套《陽光大道》欄目五一特別節目《向祖國匯報——大國工匠職業技能大薈萃》中
  • 捕捉販賣泥蛙被判10年半 涉案6名男子均獲刑
    捕捉販賣泥蛙被判 10年半 涉案6名男子均獲刑;泥蛙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虎紋蛙 一到夏夜,鄉間就能「聽取蛙聲一片」。可總有人想著捉幾隻來嘗嘗鮮或者賺點小錢。 可是,田間經常可見的蛙類有可能就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虎紋蛙(俗稱泥蛙),不僅不能捕捉,捕捉的數量多了還會被判刑。不僅是泥蛙,即使是青蛙,也不能隨便捉,20隻以上就能構成犯罪。 華聲在線長沙訊田間習以為常的泥蛙竟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虎紋蛙。2015年5月以來,永州市冷水灘區的顏某等人偷偷在田裡捕捉泥蛙,再賣給當地商販。截至案發,他們共出售泥蛙達3000餘斤。
  • 「90後」上海小夥徐悅:為進博會志願服務主題歌譜曲
    「這裡是上海,夢開始的地方;我們都是,年輕的力量;志願青春,書寫新時代華章;我們在上海,擁抱明天的太陽。」上周,進博會志願服務主題歌《年輕的力量》群星版上線,廖昌永、胡歌、黃豆豆、吳敏霞、鄒市明等多位青年歌唱家、知名文體工作者站在上海地標建築放聲高歌,傳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
  • 8000元倒賣金雕小夥牽出販雕黑鏈 馴養鷹隼過程十分殘忍
    調查·玩雕群很殘忍 為保存完整標本縫鷹眼   記者從「鷹匠」社交群了解到,多數賣家自稱常向福建、雲、貴、川等地發貨。在這個社交群裡,有不少網友曬出自己馴養的鷹,有的分享手中的資源進行出售,甚至有的網友販賣野生製品,其中包括鷹鉤墜子、蒼鷹標本等。
  • 為了50元跑腿費,跑腿小哥替人送毒品,獲刑9個月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天從韶關市武江區人民法院獲悉,該市一名「90後」小夥譚某為賺取50元「跑腿費」幫助林某運送毒品,最終以共同犯罪論處,獲刑九個月。「我平時跑腿送貨一單收8元錢,幫林某運送冰毒,他通過微信轉帳了50元運費給我。」據譚某供述,2017年,林某通過電話聯繫譚某要求送貨,交給譚某一個「煙盒」後便支付了50元運費。
  • 男子自製APP控制18萬個攝像頭,偷窺隱私販賣!獲刑5年
    來源標題:男子自製APP控制18萬個攝像頭,偷窺隱私販賣!獲刑5年通過自製APP,巫某控制了某品牌在多個國家實際使用中的18萬餘個攝像頭,將這些攝像頭實時拍攝到的信息提供給購買會員的用戶,並允許用戶對他人隱私視頻進行收藏、錄製,共獲利80萬餘元。
  • 90後美女「微商」賣煙獲刑 可嘆不知犯法
    原標題:90後美女「微商」賣煙獲刑 可嘆不知犯法達川法院審結首例網絡微信非法經營案出生於1996年的王思思(化名)是一名中專畢業生,特別羨慕那些不用上班就能賺錢的「能幹人」。她怎麼也沒想到,利用手機做「微商」銷售香菸的路子,雖然給她帶來了不少收入,但卻是一條「不歸路」,因為此舉已觸犯法律。
  • 法院判刑「化零為整」他獲刑15年
    法院判刑「化零為整」他獲刑15年金羊網  作者:董柳  2019-06-25 金羊網 記者董柳,通訊員全小晴、任玲霞明天是國際禁毒日。記者今天(6月25日)從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廣東法院新收一審毒品犯罪案件連續四年呈下降趨勢,2015年至2018年分別為28100件、20698件、17062件、13134件,年均降幅達22.39%,今年前五個月案件數降幅近20%,佔刑事案件收案總數的比例由2015年的21.73%下降到2018年的10.90%。
  • 吉林四名男子販賣8隻野生白鶴獲刑
    吉林四名男子販賣8隻野生白鶴獲刑 日前,吉林省磐石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4人分獲一至十二年不等的刑罰。  2012年3月27日晚22時許,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森林案件偵查直屬分局接到報案,稱在長春市環城高速淨月收費站查獲一臺吉A牌照的捷達車,車內裝有類似鶴形狀的野生動物。  接到報案後,林業警方立即派出警力前往淨月收費站,將犯罪嫌疑人周某當場抓獲,並扣押野生動物和車輛。
  • 「閃送」快遞販毒 一男子獲刑15年
    「閃送」販毒 一男子獲刑15年本報訊(記者林靖)6·26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通過閃送快遞販賣冰毒100餘克的男子張海龍當庭獲刑15年。海澱法院於昨天下午舉行販毒案集中宣判大會,另外兩名毒販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8個月並處罰金。
  • 包含五百多部淫穢視頻的電腦硬碟賣300元,男子獲刑3年
    包含五百多部淫穢視頻的電腦硬碟賣300元,男子獲刑3年 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李菁 2020-12-01 22:57 來源
  • 網購倆烏龜當寵物,小夥獲刑5個月,買賣瀕危保護動物絕不無辜
    一個沒有讀過書的大爺見到了,將葡萄摘下來吃了,這種情況或許會被認定為無罪,因為對於一個沒有太多文化知識的老人來說,一串葡萄上千萬,顯然已經超出了他的生活常識。但是湖北的這位小夥本身就是一個養龜愛好者,他對於烏龜的種類之類的知識本就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不能算是不知者無罪。換個角度來說,若是對於不知者無罪這種情形的認定過於寬鬆,很多人可能會以此為藉口試圖逃脫法律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