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和安全感有啥關係?有交集也有區別,這個年齡是分割點!

2021-01-13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當媽後整日和寶寶相處的過程,會讓寶媽感到感到疲倦的同時,也感到些許安逸,那份安逸來自寶寶對媽媽的愛,是母子間最親情的連接,孩子會渴望媽媽時時刻刻陪在身旁,媽媽也不願離開孩子。

可並沒有那麼多的全職媽媽,能夠時時刻刻陪在寶寶身邊,養育寶寶成長,為了生活為了生計,大部分寶媽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出去重新工作貼補家用,如此就寶寶就會很難過,很傷心,隨之而來的也是那說不清道不明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和安全感有啥不同?

很多寶媽會認為寶寶之所以會有分離焦慮,是因為缺乏安全導致的,只能說這個說法只說對了一小半,一般的分離焦慮指的是和親人分離時刻,寶寶表現出的各種不滿不快,抗拒的情緒表現。一般在寶寶半歲左右出現,一歲半到兩歲之間最鬧心,此刻的寶寶會因為媽媽或是寶寶的外出而歇斯底裡的哭泣,很多寶媽寶爸不忍心只能時刻守在寶寶身邊。

寶寶的這種分離焦慮,是這個年齡段特有的功能,幾乎處於自動模式,只要親密的人離去,就會自動開啟,這種大哭大鬧阻止父母離去的方式,是寶寶用來反抗的一種手段,他們會利用這種手段阻止父母離開自己,也更進一步說明了寶寶對父母的愛很深切。

在寶寶分離焦慮的年紀,也就是2-3歲之間,這種情感和缺乏安全感有一定的焦急,但並不完全,爸爸媽媽離開自己身邊,寶寶會害怕恐懼,這是安全感匱乏導致的,但同樣,不允許爸爸媽媽離開,也有愛的依靠和依戀的關係,所以安全感只是分離焦慮感情的中的一分子。

這個年齡是安全感和分離焦慮的分割點,如果超齡1歲仍有分離焦慮,寶媽要重視

一般的分離焦慮有三個時期,從最初的大鬧反抗,到對父母失望傷心,到最後的坦然接受,這都是一個過程,一般這個過程會在三歲左右,也就是說,三歲以上的寶寶基本上可以坦然的走出分離焦慮,和爸爸媽媽友好告別,安靜在家等待父母的歸來。

可如果超過三歲很久,寶寶仍然有嚴重的分離焦慮,不肯父母外出離開自己身邊,很可能就是嚴重缺乏安全感,孩子的心理需要媽媽及時疏通,可能伴有「依戀恐慌」,會很膽小懦弱,甚至引發自閉,父母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幫助孩子擺脫分離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勸解,強行分離很殘忍

年幼的寶寶不明白父母的心思於想法,長期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中,他們會天真的人物父母會時時刻刻陪在自己身邊,所以父母強行擺脫孩子的行為,不僅對孩子很殘忍,而且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內心,使得孩子安全感丟失,開始對周圍的一切產生陌生感和恐懼感。

最好的辦法是循序漸進的勸解,告訴孩子自己外出的目的,和歸來的時間,給孩子準備好當天所可幹的事情,讓孩子完成一些任務的同時,等待爸爸媽媽的歸來。同時要學會緩解孩子的內心壓力,用孩子喜歡的事情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平復他們焦躁不安的情緒很關鍵,只有這樣,父母說的話孩子才能聽得進去,並且去執行。

不要一味的妥協,那樣是在害孩子

很多寶媽不忍看寶寶傷心難過,索性就辭去工作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這樣其實對孩子也是一種傷害,屬於太過溺愛的一種表現,孩子會覺得天大地大自己最大,父母會時時刻刻陪在自己身邊,會讓孩子喪失獨立性和思考力。所以適度的分離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別捨不得。

今日互動話題:寶媽們,你們是怎麼解決寶寶的分離焦慮的?分享你的故事和經驗一起討論吧,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寫文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與嬰兒和狗一樣,貓也容易產生分離焦慮
    他們的研究表明,就像兒童和犬科動物一樣,貓與人類之間形成了既安全又不安全的紐帶。在大多數人看來,貓以冷漠和獨立著稱。但是一項關於家貓對其主人反應方式的研究表明,它們的社會認知能力和對人類依戀的程度被低估了。(一)大多數貓都與人類關係緊密和狗一樣,貓在與人類的依戀上也表現出社交靈活性,大多數貓都安全地依附在主人身上,並將其作為一種新環境中的安全依靠。
  • 孩子缺乏安全感,是因為什麼?
    3、孩子有暴力傾向 孩子在校經常與其他孩子發生衝突,摔東西、大喊大叫、打人是他們發洩負面情緒的一種方式。 這個時候的他們並沒有學會該怎麼去宣洩不良情緒,很多時候他們習慣於模仿大人,如果父母們平時以錯誤的方式發洩情緒,就會讓孩子有樣學樣。
  • 沒有安全感的人會恐慌,安全感是什麼鬼?你有安全感嗎
    安全感是人類的一種最基礎的心理需求.一種讓我們克服生活中所有困難的底氣,我們在生活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擁有這種底氣,一種最終與我們周圍及這個世界和平共處的勇氣.人們是如何尋找安全感的呢?有的人不斷整容,讓自己美豔到回頭率百分之百;有的人找個老公;有的人瘋狂擴張生意領,以求在這個領域站得更穩;有的人學十種技能;有的人備考一百種證書,始終讓人覺得多了些焦慮,缺了些沉穩和自信,無法相信自己在面對各種情況時能夠處理好,並沒有從內心深處獲得了真正的安全感.
  • 叢林貓和豹貓有什麼區別?它們在自然界中有什麼關係?
    叢林貓和豹貓都是小型的貓科動物,雖然它們的名字裡都有「貓」,但是二者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因為叢林貓是貓科貓屬下的動物,而叢林貓則是貓科豹貓屬下的動物,兩種動物的差距就像是雲豹和花豹的區別一樣(同科同亞科不同屬)。那麼叢林貓和豹貓在自然界中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兩種動物。
  • 計算機視覺:圖像檢測和圖像分割有什麼區別?
    字幕組雙語原文:計算機視覺:圖像檢測和圖像分割有什麼區別?英語原文: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bject Detection and Image Segmentation?翻譯:雷鋒字幕組(明明知道)人工智慧中的圖像處理人工智慧對於圖像處理有不同的任務。
  • 孩子過於黏人,沒有安全感?陌生情景實驗:正確的依戀關係很重要
    答案可能跟孩子的安全依戀關係有關。一般來說,當孩子處於一個很不熟悉的環境當中,被陌生人照顧的時候,會出現不一樣的心理變化,如果在這期間還經歷了和父母的分開,那麼孩子他們可能就會出現三個非常典型的階段,分別是反抗、失落和分離,在不一樣的階段,孩子會出現的狀態也會不一樣,不一樣的狀態對應著不一樣的安全依戀關係。
  • 有多少人活在被年齡焦慮的支配中?
    但我們似乎忘了,衡量人生好壞的標準從來都不應該是你是否在某個年齡做沒做某件事,而是你是否實現了自我、是否過上了自己期許的生活。如今40歲的她,在舞臺上閃閃發光。她說:「40歲真的是個很棒的年紀,如果你還沒到40歲,那我跟你說,40歲,真的Feel damn good!」
  • 如何幫寶寶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孩子六到八個月,會表現出對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的害怕,一旦媽媽從眼前消失就會哭鬧,變得明顯不安。 不是孩子膽小,愛黏人,而是孩子的分離焦慮期到了。 這是孩子成長中必須要經歷的,如何才能讓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 和數獨有啥關係?最強大腦又刷新了我的認知
    有沒有人和我一樣,以前壓根不知道莫比烏斯是誰?莫比烏斯環是啥玩意?莫比烏斯環和數獨有啥關係?最強大腦還真是讓人漲知識啊,從這個節目上我知道了很多新詞彙。莫比烏斯這個人認識了;莫比烏斯環——這形狀知道了,通俗點說就跟我們平常皮帶系反是一個形狀;但是莫比烏斯環和數獨能有啥關係——好像沒啥關係。。。。。
  • 從孩子出生到成長,《包寶寶》裡4個階段,解析父母「分離焦慮」
    雖然看似題材非常詼諧幽默,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卻折射出我國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教育問題,尤其是分離焦慮更是值得所有家長深思。影片中的主人公是包寶寶和他的媽媽,這位母親其實有自己的兒子,但是平時兒子因為上學經常不在身邊,再加上丈夫也是早出晚歸,所以她的內心是非常孤獨的。影片一開頭就是這位母親在和面揉面做包子,很快一屜包子就做好了。
  • 入門| 一文了解什麼是語義分割及常用的語義分割方法有哪些
    圖像理解的關鍵在於將一個整體場景分解成幾個單獨的實體,這也有助於我們推理目標的不同行為。當然,目標檢測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繪製某些確定實體的邊框,但人類對場景的理解能以像素級的精細程度對每一個實體進行檢測並標記精確的邊界。我們已經開始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和智慧機器人,這些都需要深入理解周圍環境,因此精確分割實體變得越來越重要。
  • 【海洋科普】章魚燒、轟炸大魷魚和墨魚丸的區別都有啥?
    【海洋科普】章魚燒、轟炸大魷魚和墨魚丸的區別都有啥?無鰭,且頭與軀體分界不明顯,頭裡沒有魷魚和墨魚那種骨頭,對於吃貨朋友們是最佳「爆頭」選擇。雖然只有八隻觸手,但是靈活性很強,終於可以通過調控自己的觸手和身體顏色,模擬其它海洋物種。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抑鬱障礙的診斷標準不涉及焦慮症狀,但有調查表明,超過半數的抑鬱症患者感到有一定程度的焦慮。 抑鬱狀態中,患者常表現出自罪、自責,認為自己不夠好、做什麼都沒有意思、未來一切都沒有希望,行為上也會感到做事困難、想要迴避過去顯得簡單或有趣的活動。
  • 精華液和肌底液有何不同?區別是啥?
    精華液和肌底液有何不同?區別是啥?時間:2020-08-26 14: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精華液和肌底液有何不同?區別是啥? 很多人都用過肌底液,但對其了解並不深刻,甚至很多人對於她的作用都一知半解,只是為跟風或者說填補下護膚品空缺,甚至有些人還把它和精華液搞混了。
  • 分房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第二種說法的理由是順產的孩子因為要經過產道的擠壓,所以安全感比較足,可以上小學前完成分房這件事。而剖腹產的孩子因為安全感比較少,所以需要更多的分房時間。第三種說法也有不少網友贊同。這種觀點認為,順其自然就可以了,孩子想自己睡的時候,自然會選擇獨立分房睡。由此可見,在分房睡這個問題上,父母的意見也不是很一致。
  • 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的共同財產什麼情況能分割?什麼情況不能分割?
    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的共同財產什麼情況能分割?什麼情況不能分割?(前段時間和大家分享了一些關於職場中的勞動爭議案件,今天和您分享一點我們身邊關於婚姻糾紛的小故事!覺得實用的話,點個讚再走吧!)有些人認為「原則上是不能分割,但是法律規定了例外情形,而本案中的這個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就屬於例外情形之一,應該予以分割」。我認為應該分割,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不得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為原則,可以分割為例外。
  • 物質分割的辯證關係
    物質分割的辯證關係時間、空間和物質是物理學中最重要最難定論的三大物理量。一、分析常見的物質分離(分裂)現象從果樹上將果子採摘下來,內因:果樹至少包含樹和果兩部分結構,外因:外部採摘所施加的作用。將玉米粒從玉米棒上剝離下來,內因:玉米至少包含玉米棒體和玉米粒兩部分結構,外因:使玉米粒從玉米棒上脫離下來的作用。
  • 圖像分割系列<->語義分割
    精選文章,第一時間送達 上期講到圖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根據某些規則把圖片中的像素分為不同的部分(加不同的標籤),它可分為:超像素、語義分割、實例分割、全景分割, 各有聯繫,又有區別。
  • 教學研討|集合的併集和交集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理解兩個集合的併集與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併集和交集.(2)能使用Venn圖表示集合的併集和交集運算結果,體會直觀圖對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3)掌握的關的術語和符號,並會用它們正確進行集合的併集與交集運算。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實例的分析、思考,獲得併集與交集運算的法則,感知併集和交集運算的實質與內涵,增強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 讓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緩解分離焦慮,這9本繪本推薦親子閱讀
    畢竟每個人對一件作品的感受都會不同,孩子的關注點和我們必然存在差異。這隻小老鼠小莉顯然是個「人格」比較焦慮的小老鼠,她擔心樹會倒下來砸中自己的屋子,擔心自己不是唯一一個扮演花蝴蝶的小朋友,擔心去上幼兒園。可是她去了幼兒園之後,卻交到了好朋友,和小夥伴玩得開心。故事中的這個小老鼠,更像是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