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能剩幾家廠商?光存儲07年底綜述

2020-11-23 泡泡網

08年能剩幾家廠商?光存儲07年底綜述

2007年12月24日 04:15作者:陳曉峰編輯:陳曉峰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開始寫年底總結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光存儲產品、市場及行業還沒有必要分析,是否還有人關心這個行業嗎?回憶一下07年甚至沒有太多的記憶,對於國人來說藍光在07年仍只能望穿秋水,而和DVD光碟機、刻錄機相關的詞彙已經不可能再引發大家太多的共鳴。國內光存儲市場在07年表現出來一個關鍵詞就是「紅藍不接」,紅光DVD止步不前,藍光也因為很多因素不能馬上普及。

 

    導致光存儲無人關心的原因只有一個,行業發展得太過於完善。和很多同質化DIY配件不同,光存儲產品功能單一,它最直觀的表現只有讀盤或者刻錄,而目前寬帶、下載網站的速度普及,也許很多玩家的光碟機已經好久沒有工作過了;另一方面,硬碟和快閃記憶體晶片的大幅度降價也進一步限制了刻錄機的增長率。甚至一些在光存儲行業打拼多年的企業都在為自己留好另外一條道路,比如說,威寶在年初收購北美著名移動存儲公司SmartDisk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全球數一數二光學媒體公司威寶都開始收購移動存儲公司

    同樣,明基、三星都有類似的移動存儲產品在市面銷售。再則,目前光存儲產品的在性能上變化已經讓我們看不到任何實質上的改觀,從18×~20×也僅僅是快了幾秒鐘,有多少用戶為了這幾秒鐘去關注一個用零花錢就能買到的產品?遙想當年,一張「塑料片」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內就能夠安裝完成Windows 95,而當時大多數人則捧著90多張1.44吋軟盤去幹同樣的事情,要知道那個年代手拿CD-ROM逛街都有可能遇到打劫的危險。


老鳥們都知道拿軟盤裝系統是多麼痛苦的事

    今年,光存儲行業值得討論的話題依舊是藍光,從各種媒體的報導中我們能看出,BD、HD DVD之間的口水戰從年初打到年末,BD稱其光碟容量大(目前批量生產BD光碟容量最大為50GB),能夠單張存儲的數據量更為豐富,而HD DVD則有些厚顏無恥的推出三層容量達51GB的光碟,還在前不久通過了DVD論壇的最終認證;BD方稱,BD影碟銷量已經明顯高於HD DVD(但絲毫沒提及PS3所作出的貢獻),而HD DVD則在感恩節前後打出了99美元的超低價影碟機……這類這樣的事件今年發生了很多,如果大家感興趣,我們一起來回顧2007年光存儲市場發生了哪些大事,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而哪些則是毫無疑義的?藍光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 CES 2007上的BD陣營

    在美國當地時間2007年1月11日,第40屆消費電子大展在賭城拉斯維加斯落下帷幕。CES是CE與IT兩大行業共同看重的會展,而在那次會展上BD陣營似乎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分裂。LG推出的BD、HD DVD全兼容產品(支持BD刻錄機和HD DVD讀寫),不光讓DVD論壇不管,同時BD陣營的內部也發生了矛盾,飛利浦曾在事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當眾指責過這款產品,它們稱LG的做法讓他們無法理解,因為BD陣營已經獲得了最廣泛的支持,並且兼容藍光兩種規格的話,產品的成本會增加,對用戶來說並不划算……(《吃力不討好 LG藍光雙模影碟機遭冷眼》)一起再來看看除了LG還有哪些廠商推出了BD產品。

    飛利浦在CES期間推出一套包含BD影碟機的家庭影院系統,其中BD影碟機的型號為BDP9000,它支持高清1080p輸出,同時這款碟機支持解析度上調(up-scaling)功能,可以將DVD影像升級成1080p的解析度輸出。當時,這款碟機的售價為999美元,現在這款影碟機的售價應該已經跌至499美元左右。


飛利浦BDP9000,這個外觀?

    三星電子發布第二代BD影碟機BDP-1200,它能夠實現1080i至1080p真正的反交錯轉換,提供更為出眾的1080p畫面,同時HDMI接口也升級為1.3版,正式支持7.1聲道Dolby Digital Plus(DD+)音效與深色像素。不過這款碟機仍然採用雙光頭設計(一個對應BD,一個對應DVD/CD)。目前三星公布的價格為799美元,比上一代BD碟機BD-P1000整整便宜200美元。此外,日系廠商夏普也發布了AQUOS品牌的BD影碟機,售價為1199美元。


三星BDP-1200比上一代產品少了內置讀卡器

    作為標準主導者之一,索尼對BD方面的「貢獻」則是推出了一套VAIO XL3數字娛樂系統,在光存儲方面VAIO XL3採用和PS3一樣的吸盤式BD光碟機,也這是我們所直到的第一款整合BD產品的「臺式機」。VAIO XL3今年3月在北美地區搶先上市,預售價格為3300美元。


雙核+藍光BD的VAIO XL3

    先鋒是全球第一款BD刻錄機的發布者,但是本屆CES上,先鋒只是發布了一款型號為BDC-202的BD康寶,在讀取BD碟片的性能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它支持5×BD/BD-R/BD-RE讀取、2×BD-R DL/BD-RE DL讀取。先鋒並沒有公布這款BD康寶的零售價格,因為BDC-202的首批用戶將是OEM整機廠商。


「一觸即藍」的巧克力——LG雙模藍光影碟機BH-100

    LG發布了HD DVD/BD全兼容影碟機BH-100和BD/HD DVD康寶刻錄機GGW-H10N。關於這兩款產品我們泡泡網光存儲頻道已經多次報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CES2007 LG發布能讀HD DVD的BD刻錄機》、《CES2007:LG第1款雙模藍光影碟機實物》、《CES2007:LG首款藍光HDDVD康寶遭肢解》。

    從年初的CES上,我們已經能夠初步看出各廠商對待藍光影碟機和ODD產品的態度:一方面,CE廠商極力推出BD影碟機,HDMI1.3、1080p/24幀、TureDTS,等一些頂級技術都已經很好的運用在當時的產品上;另一方面,IT廠商似乎已經嗅到某些氣味,推出的BD產品開始走性價比路線,這一點我們在後面的文章中將重點闡述。

● CES 2007上的HD DVD陣營

    東芝在CES2007上僅僅是推出支持1080p輸出的第二代HD DVD影碟機HD-A20,它當時售價「僅僅」599美元。


「廉價」的HD DVD碟機,價格優勢明顯

    除了這款影碟機外,東芝在CES開幕之前還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內置HD DVD刻錄機SD-H903A。SD-H903A支持1倍速HD DVD-R SL/DL的刻錄、8倍速DVD±R的刻錄、2.4倍速DVD±R DL的寫入以及4倍速DVD±RW和3倍速DVD-RAM的複寫。


目前唯一一款內置HD DVD刻錄機

    為什麼東芝HD DVD能夠在感恩節賣99美元?其實從CES07裡我們就能看出東芝的規劃:HD DVD影碟機走廉價路線。而IT產業方面,東芝年內幾乎沒有碰一下,只是在OEM廠商內部發行了1~2款產品而已。就算是產品種類少,但其實年初HD DVD陣營仍然是有一定的優勢,2006年當PS3即將推出時,幾乎所有的內容供應商都表示了對BD的支持(只有環球影業是HD DVD的鐵桿支持者),顯然它們是希望通過PS3來推廣自己的電影。然而事情發展得並不順利,直到今年初索尼PS3的銷量仍然不盡人意。當HD DVD影碟機在北美只賣499美元甚至399美元的時候,很多想欣賞高清影碟的用戶很自然的選擇了HD DVD,這時越來的越來的內容供應商又重新投入了HD DVD的懷抱。可以說年初時,HD DVD影碟的銷量和種類要遠遠高於BD影碟。由此可見,切實的商業利益已經成為決定廠商立場的最重要的主導力量,這一點對於我們判斷藍光光存儲的未來走勢很有指導意義,我們猜測正是因為這樣,LG才推出了BD、HD DVD全兼容機型。

    無論對於硬體製造商還是內容供應商來說,為了堅守自己的「立場」而放棄另外50%的市場和用戶都是不明智的;另一方面,如果放棄「立場」要同時為兩個標準提供重複度很高的產品也是一種浪費——這種情況只有在壟斷行業才能出現,例如我國的移動通信產業在網絡方面不遺餘力的重複建設,而光存儲產業乃至娛樂業顯然不是。

    基於以上種種考慮,我們相信,為了「切實的商業利益」,在短時間內降低成本擴大市場以便收回在藍光技術研發和推廣上的巨大投入,雙模式、全兼容將是BD和HD DVD陣營的必由之路,就像當年的DVD刻錄機一樣,問題只在於誰先邁出這一步——目前看來LG電子的動作更加積極一些。

    到這裡,CES2007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但同時也留給了我們三個疑問:

索尼PS3能否成為BD陣營的「中流砥柱」?

BD、HD DVD全兼容產品能夠走到最後?

07年IT廠商對待藍光產品的態度如何?

● HD DVD「慘」遭破解

    就在CES2007結束後不久,一個爆炸性的新聞立刻在行業內傳出:「HD DVD所採用的AACS保密技術被破解了!」,直到現在我們仍然不知道這位破解AACS的muslix64是何方神聖,是哪國人,只知道它是Doom9論壇的一名新註冊用戶。當然很多人稱,也許HD DVD破解對於它今後的普及有一定的正面意義,但其實AACS的破解,是今年HD DVD所經歷的最大打擊。


採用H.264編碼的藍光將更具競爭力

    看看BD陣營在HD DVD遭遇破解期間所發布的消息,索尼PCL在1月中旬宣布,從2007年4月起所有的BD圖像編碼從以前的MPEG-2改為MPEG-4 AVC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H.264。一直被頂級用戶鄙視的藍光MPEG-2編碼卻在HD DVD出事期間居然宣布今後將全部採用H.264,這是單純的巧合嗎?《索尼宣布BD將採用MPEG-4 AVC圖像編碼》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內,索尼PS3在北美降價,BD影碟的銷量在2007年(歷史對決中)第一次超過HD DVD影碟。HD DVD陣營官員則稱,BD贏得這場勝利的原因是因為BD影碟的發行數量比HD DVD要多。那麼請問,您可想過為什麼「BD影碟的發行數量比HD DVD要多」嗎?這和HD DVD遭遇破解有關係嗎?(《PS3低價攻勢顯神威 BD銷量反超HD DVD》)


多出了BD+技術的藍光碟真的更安全嗎?

    而在接下來的半年內PS3不斷更新固件,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PS3更好的兼容市售藍光電影,現在的PS3已經是一臺擁有HDMI 1.3接口、支持H.264、1080p/24幀、DTS等眾多功能的藍光影碟機,而它的售價僅為299美元,似乎我們在上文中所提及的第一問題,現在已經可以有了明確的答案。

    好像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HD DVD陷入了低谷,而BD正在一步一步往前走,雖然當時的BD影碟也只是採用AACS最為加密技術,但BD陣營則稱,「除了AACS外,BD影碟還有BD+安全技術,BD+在抗盜版的安全性是AACS的四倍以上,所有BD標題和影碟機都可以獨立配備BD+技術」。甚至當第一張擁有BD+技術的BD影碟上市後,BDA放出豪言「BD+十年之內無人能破解」(《索尼放豪言 BD+十年之內無人能破解!》),可惜它比AACS加密技術破解的更快,但這已經是幾個月以後,在幾個月時間內BD影碟的不光在數量上超過HD DVD,在影碟機的普及率上也已經超過HD DVD。雖然中途也出現了派拉蒙變節事件,但也絲毫沒有動搖BD陣營在好萊塢片商中的地位。

關於AACS破解,請參考本頻道之前的文章:

《魔高一丈 HD DVD「破解」全程 大揭密》

《AACS遭破解,DVD產業將損失240億美元》

《Doom9網友發威 WinDVD 8設備密鑰遭破》

《專訪muslix64:下一代藍光碟不堪一擊》

《WMP直接播放 BD破解和HD DVD一樣容易》

《太囂張了!HD DVD破解軟體已經商業化》

《AnyDVD HD軟體升級 BD破解厄運難道!》

《痛打落水狗!藍光拷貝軟體推出免費版》

《索尼投入研發BD+技術 BD破解難度加大》

● 07年IT廠商如何對待藍光

    隨著HDTV(高清晰度電視)的普及,面向HDTV節目的光存儲方案也迫在眉睫,而這就是廠商們在DVD正當年時就急於開發下一代光存儲設備的根本原因所在。當我們第一次看到使用WMV-9高清晰格式製作的1080i所帶來的震憾性畫面效果時(《終結者2》DVD套裝),我們就有理由期望下一代光碟的到來。當新線(New Line)公司在發行白金加長版電影《魔戒3》居然動用了4張D9光碟的時候,我們已經能夠感覺到常用的存儲數據的DVD光碟(單面單層,4.7GB)已經開始不夠用了。


HDTV的出現,是對DVD最大的挑戰

    BD與HD DVD的設計都是面向未來高清晰視頻節目的,然而BD的設計初衷來自於錄製HDTV(目前的標準是1920×1080i/p和1280×720p)節目,因此率先發布的也是BD-RW機型與光碟,事隔近兩年才確定BD-ROM的規格,這與當初的DVD的發展軌跡是不一樣的。與之不同,HD DVD則先開發了ROM規格,目標就是現有DVD電影光碟的替代者。

    正是因為上述因素,BD一開始切入賣場的產品就是BD刻錄機,但BD刻錄機成品率低、造價高、可擦寫光碟價格昂貴等一系列原因導致了在改革換代的初期不可能人人都能夠消費的起BD刻錄機。而這時候很多廠商發現,原來用戶需要BD只是需要提前享受全高清所帶來的快感,人們心中的藍光僅僅是DVD影碟的替換者,這一點從PS3倍受高清用戶追捧我們也能夠體會得到。現在我們也能夠體會到,先鋒在CES2007上推出BDC-202是何用意了。

    當然覺醒的並非先鋒一家,還有做法更徹底的明基。明基在今年9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只讀型藍光碟機動器BR1000,去掉了刻錄功能的BR1000在售價上更為親民,僅為1699元。從明基目前的動向來看,BR1000將會在3月份進行全球性推廣。業內對於這款機器的評價是肯定的,包括競爭對手都稱明基BR1000的售價夠低。(《小鱷魚9周年慶典 全球首臺BD-ROM誕生》)

    LG對待藍光的態度是「All in one」,在CES2007上我們已經見識過了LG的「實力」,一面推出支持BD、HD DVD全兼容的影碟機BH-100,一面又推出支持BD刻錄和HD DVD讀取的GGW-H10N。當然CES期間LG推出的產品仍然不夠完善,在遭遇批評和打擊後LG於今年5月的ComputeX TaiPei展上,再次推出藍光全兼容產品:GGW-H20N/L和GGC-H20N/L,同時9月BH-100的升級型號BH-200也正式推出,兼容iHD和BD-J技術的BH-200第一次將「HD DVD」和「Blu-ray Disc」標識印在同一個前面板上。(《LG推出藍光 HD DVD全兼容影碟機BH200》)

    BD目的是錄製、HD DVD目的是取代DVD電影,由此可見LG推出GGW-H20N剛好符合可最初的定義,它符合用戶的需求,也滿足製片商、硬體製造商的利益,相信全兼容仍然是未來藍光趨勢最好的歸宿。支持BD/HD DVD雙模式會不會帶來成本的提高呢?目前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以後,那就不好說了,也許就像現在的全兼容DVD刻錄機一樣。從我們掌握的一些資料也能略見端倪:NEC和Boradcom等晶片製造商發布了能夠兼容兩種標準的晶片;日系光學讀取頭供應商三洋電機、日亞、夏普等企業也已經推出BD、HD DVD通用的新型藍光讀取頭。這一切都可以說明,以後同時兼容BD和HD DVD將不會給硬體成本帶來太大提高。


藍光讀寫頭已經可以兼容BD、HD DVD

    在對待藍光態度方面,三星是最「賊」的企業。在2006~2007年,關於三星藍光的新聞可謂少之又少,只有今年CeBIT展上,三星藍光刻錄機僅露過一次臉。(《CeBIT 2007三星內置BD刻錄機首次登場》)當然在CE領域,三星還是發布了系列BD影碟機還包括支持BD、HD DVD全兼容的BD-UP5000 Duo HD雙格式高清影碟機,它均集成HQV(Hollywood Quality Video,好萊塢畫質視頻)處理晶片,同時支持HDi和BD Java兩種交互特性。

    似乎三星並不看好藍光在IT產業上的發展,07年三星似乎更關心紅光DVD的發展。從筆者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08年似乎三星也同樣沒有關於藍光產品的規劃,但在09年三星將極有可能推出雙格式的藍光產品,性能上可能會和LG之前推出的GGW-H20N有些類似。

    到這裡,文章開頭所提出的三個問題已經基本回答完畢,關於藍光在07年的動向也大概如此。其實這裡還有很多廠商我們沒有涉及到,比如說飛利浦、建興、索尼、華碩等等,它們在07年也都或多或少推出過藍光產品,但歸根結底它們的產品和我們上述介紹的都有一定的親屬關係,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最後說一個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先鋒和華碩在07年都推出了藍光Combo,不論外觀、性能都一模一樣,有朋友問先鋒BDC-S02和華碩BC-1205PT究竟誰是誰的誰?其實先鋒和華碩的關係在光存儲業內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也正是因為它們相互的依存關係,兩者才都能存活至今。2003年之前,先鋒在國內、歐洲銷售的光存儲產品基本上都是由明基代工,但由於2003年明基與飛利浦合資成立了飛利浦明基數字存儲公司,明基與先鋒終止了代工合作關係,先鋒遂將代工單轉移至華碩。在DVD刻錄機及藍光方面,先鋒有技術、華碩有大規模量產能力,那麼究竟誰是誰的誰?用戶自己心中應該有了定奪。

■ 有機染料是「添亂」還是「王道」?


目前採用有機染料的BD-R光碟可以達到2倍速

    雖說藍光產品已經有了一定的普及率,但現有藍光刻錄機和光碟能否堅持到最後還是一個未知數。三菱和先鋒在9月份宣布,採用有機色素的BD-R光碟已經研發成功,三菱化學媒體將在2007年內發行這一類光碟。有機染料的BD-R光碟對應的記錄方式為Low to High(LTH),該規格是今年春季發布BD可記錄格式Ver.1.2標準之一。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採用有機染料的BD-R光碟雖然已經開發成功,不過它和市面上的BD刻錄機並不兼容,升級固件也無法兼容。也就是說,使用想要使用有機染料的廉價藍光碟就必須更換設備。

    同時,有機染料在寫入速度上仍然要落後無機金屬染料,有機藍光碟如此,一直採用有機染料的HD DVD光碟也是如此。所以說,採用有機染料的藍光碟是否能取代現有設備還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 07年好萊塢內容提供商的態度

    如果沒有內容提供,BD、HD DVD都僅僅是一張塑料片而已,它們的對比度都很高,你完全可以它當鏡子照,但花費上百億美元的存儲技術僅用來當鏡子肯定是不切實際的。做為一種載體,拉攏足夠多的內容提供商,就像擁有了貨源,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好萊塢內容提供商們就是最好的貨源,它們態度將最終決定BD、HD DVD的生死。索尼、飛利浦擁有的DVD+R格式慘敗也正是因為沒有得到好萊塢內容提供商的支持。進入藍光時代,好像態勢完全和DVD時代相反:雖然BD的出現是為了高清視頻的錄製,但索尼更重視CE對藍光的態度,而東芝的HD DVD則在一開始就得到了微軟和Intel公司的認可,甚至微軟還為HD DVD開發了一套功能強大的iHD互動技術。


Montevina將同時提供對HD DVD和BD的原生支持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秋季IDF 2007上,Intel CEO Paul Otellini宣布,08年發布的第五代迅馳平臺「Montevina」將同時提供對HD DVD和BD的原生支持。Intel的態度已經很明顯,已經不在參與格式之爭,兼容更低格式、更好的功能還才晶片技術的王道。當然,從側面也能夠看出,Intel感覺不到BD、HD DVD誰能夠最終獲勝,為了面子放棄50%的用戶顯然是不合理。當然就算Intel中立,HD DVD陣營方還有看似更為強大的微軟。但在這3年力挺HD DVD的日子裡,我們沒有看到那個在IT界強勢的微軟,顯然它也不願意為了一個不是自己的技術付出太多。如果Xbox360能夠提前內置HD DVD光碟機,那將是一個什麼結局,現在誰也不敢想像。

    好萊塢片商的態度更是可以用「牆頭草」來形容,目前好萊塢七大片商除了華納兄弟外都分別有了自己的隊伍:索尼、迪斯尼、20世紀福克斯、獅門都表示支持BD,環球、派拉蒙則表示支持HD DVD。但目前有小道消息稱,華納可能在明年CES大展之前表面自己的態度,而華納的決定將極有可能是放棄中立而改為支持BD。華納的決定能否影響現有的局勢,HD DVD因此會走向滅亡嗎?筆者認為華納的策略不足以決定HD DVD的生死,畢竟環球、派拉蒙仍然有很大一部的支持者。任何一項技術的出現並不是取決它有多少的先進,它有多麼的強勢,更重要的是市場以及用戶的認可。今年很長一段時間裡,CE市場上HD DVD陣營方僅有一家硬體廠商支撐(只是東芝自己),內容方面也僅有環球、華納、派拉蒙三家支持,但就在這樣的環境下,HD DVD仍然挺到了現在,同時硬、軟體銷量也不比BD陣營少太多,而索尼的BD陣營為了這些可觀的數字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如果沒有PS3的賠本大甩賣,形勢將會完全不同(《贏了藍光 輸了自己 PS3命運走向何方?》)。當然如果華納真的支持BD,那麼東芝和HD DVD在08年的日子肯定將更不好受。


派拉蒙的獨佔支持HD DVD,讓擁有PS3的TF迷大為惱火

    我們說好萊塢片商是牆頭草一點也不為過,就拿派拉蒙影業為例。2005年10月2日,原本獨佔支持HD DVD的派拉蒙影業宣布中立,同時支持BD和HD DVD。到了2007年7月,HD DVD陣營又迎來了一個巨大的驚喜,那就是派拉蒙的回歸——從中立又轉變成獨佔支持HD DVD。同樣華納兄弟也是如此,也是在2005年10月,華納從獨佔支持HD DVD轉為了中立,現在看來華納還想有一些小動作。

    做為一個旁觀者,做為用戶,我們無法估測廠商和片商們的想法,它們的決定是基於什麼樣的目的,能夠實現什麼樣的利益我們也不可能知道,但可以看出,片商對於BD、HD DVD的態度仍然是曖昧的,而且都不是很徹底。

● 07年國內光存儲市場分析

    相對於發達國家而言,國內的光存儲市場可謂冷淡之極。不論是在北美、歐洲還是日本,BD、HD DVD口水戰幾乎天天發生,但在中國絕對有超過一半的光存儲代理商、零售商不知道「藍光」是何物。有產品沒有價格、有價格沒有產品、有產品有價格但沒有人購買……藍光在國內光存儲市場仍然是一片盲區。07年,國內市場上一共宣傳過7款藍光新品,它們分別是先鋒和華碩的藍光Combo、LG 雙規格刻錄機GGW-H20N/L和雙規格康寶GGC-H20N/L、明基第二代藍光刻錄機BW1001和藍光只讀光碟機BR1000以及索尼第二代藍光刻錄機BWU-200S,但有幾款真正上市了?


BDP-LX70是國內唯一一款行貨藍光影碟機

    在CE市場,「高清」的確是個不錯的賣點,但僅僅是針對顯示設備。不論是液晶還是等離子,不論是720p還是1080p都在07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春天,然而作為「高清」來源的影碟機在國內幾乎無人問津。據我所知,索尼、松下等一些日系廠商的藍光影碟機曾在國美、大中、蘇寧等一些家電賣場裡出現過,但也僅僅是為了展示而已。唯一在國內正式銷售的藍光影碟機則是先鋒BDP-LX70,不過這款由於缺乏C區藍光電影也使得這款售價超過萬元的機器處於尷尬的地位。

    也就是說,07年國內光存儲市場仍然是紅光DVD處於絕對的統治地位。規格、價格仍然是國內光存儲市場討論最多的話題。

■ 規格在變,價格循環

    從年初16倍速機型、到倍速質疑的18倍速、再到年末的20倍速,我們能看到雖然產品規格在不斷提高,但主流產品的價格一直在259元~299元之間徘徊,甚至所有廠商都用清一色的全兼容機型主打市場,可以說光存儲同質化問題到了07年已經抵達了巔峰,很多產品我們都可以從型號上猜出它的性能。


光雕發展的似乎並不理想

    記得06年底綜述裡我們提到,「全兼容299元」、「光雕299元」、「全兼容+光雕299元」,在06年我們能夠看到各廠家之間還存在規格之爭,它們會在光雕、全兼容之間做出選擇,到年底全兼容光雕格式出現後,規格之爭正式宣布結束。到了07年,全兼容規格的DVD刻錄機已經一統天下,縱觀2007年,不論是PC用半高型、NB用超薄型,只要能看到的DVD刻錄機均採用全兼容格式,而光雕技術也僅僅是附屬在全兼容上的一項技術而已。造成這樣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成本價格問題。目前MTK、NEC、松下、瑞薩主流晶片都已經支持全規格DVD光碟,讓刻錄機支持全兼容格式在生成成本上已經不需要再額外負擔任何費用。但支持光雕則需要付出額外的費用,一是光學定位頭,二是HP的權金,這兩項的總費用不可能低於1美元,問題是消費市場上的用戶已經不可能再為這1美元買單,那麼成本更高、銷量不好的產品很難再得到廠商的認可。曾在全球首推光雕機型的明基,2007年在國內市場就推出過一款光雕機型DW2010,可惜北京市場至今仍未到貨。

    當16速DVD刻錄機降到299元的時候,光存儲廠商為了獲利推出了更高倍速的18倍速機型,當18速機型從299元將至259元的時候,它們又推出了20倍速機型……這就是所謂的規格在變,價格循環。18速~20速的升級沒有給我們帶來任何驚喜,幾乎沒有多少人真正去用20倍速去刻錄數據文件,甚至很多刻錄軟體也不支持20倍速刻錄,20倍速仍然被業內人士扣著「噱頭」的帽子。


16×DVD+R DL有望在08年興起

2007年最吸引人眼球的規格:16×DVD+R DL、12×DVD-R DL

    如果說20速DVD±R刻錄是一個「噱頭」規格的話,那麼針對D9盤的速度升級則更為業內人士看好。今年4月,DVD+RW聯盟在最新V1.2標準中通過了16×DVD+R DL,而DVD論壇則在去年通過了12×DVD-R DL標準。容量高達8.5GB的D9盤在藍光未普及之前是最廉價高清的解決方案,但在此之前D9的刻錄速度仍然是它最大的瓶頸。如果D9盤真的能夠實現16倍速寫入,那麼保準8.5GB的數據文件也僅僅需要10分鐘而已。目前MTK最新款主控晶片已經可以支持該速度,(《支持16速DL寫入!三星新品刻錄機洩密》)相信明年的北京奧運會對高速雙層刻錄盤應該有很大促進意義。

● 08年光存儲廠商怎麼活?

    20速已經是DVD刻錄機的終極速度。相信08年光存儲廠商不可能有膽量敢推出22倍速或者比之更可怕的機型。那麼光存儲廠商08年該怎麼活呢?

■ DVD怎麼活?

    按照現有的形勢發展,08年光存儲將不再有格式之爭,在藍光沒有普及時,DVD刻錄機也只能通過提高速度來獲得賣點,20倍速DVD±R刻錄已經到了極限,剩下來可以提高的還有有DVD±R DL、DVD-RAM和DVD±RW,目前看來針對D9盤的提速將最有可能,也是最切實際的方法,而且已經有廠家開始投入生產了。同時,08年北京奧運會將全部採用高清信號轉播,業內人士估計全球D9盤將可能出現100~200%的增長,那麼16×DVD+R DL寫入將是用戶最希望看見的。


傻瓜型DVD刻錄機肯定能夠得到發展

    除了D9盤提速外,「傻瓜型DVD刻錄機」在08年將可能遇到前所未有的商機。由於近兩年來DV價格的持續下滑,家庭用戶擁有數碼攝像機的比例已經越來越高,如何刻錄DVD光碟顯然已經成為家庭用戶所要解決的問題,會使用DV的用戶並不一定會使用電腦,那麼「一鍵刻錄」、「DV直連」將有望成為08年光存儲廠商最大的獲利增長點。

■ 藍光產品的規格路線?

    在寫這篇文章之初,筆者和國內很多光存儲商家曾聯繫過,想從它們中獲得一些08年產品規劃或者與之相關的資料。但很可惜,除了明基透露在明年3月將主推BR1000全球首款只讀型藍光光碟機外(《輕鬆享受1080p 明基首款只讀藍光評測》),其餘都一無所獲。明基對於藍光的態度將代表一個集團(建興、飛利浦、明基),而索尼則也有可能推出類似藍光Combo的產品甚至BD-ROM,先鋒也是如此。也就是說,在藍光刻錄機沒有獲得更好增長點的時候,也許很多廠商會把目標鎖定在成本更低、推行更為的簡單的只讀驅動器上,其實這符合光存儲行業的發展之道。


韓國企業更喜歡全兼容雙規格

    LG和三星這兩家背後是全球第一、第二的光存儲代工廠HLDS和TSST,從技術層面出發,這兩個有生產藍光任何規格的驅動器包括BD-ROM、HD DVD-ROM、BD-RE、BD Combo、BD&HD DVD全兼容產品。LG已經在07年表明了它「ALL in one」的態度,而從東芝和三星的曖昧關係上我更能肯定三星在對待藍光的策略上也將會是全兼容,而三星其實也有這樣的驅動器(三星藍光雙規格影碟機BDP-UP5000就是採用半高型驅動器)。

    東芝HD DVD陣營在08年則會推出相應的PC用HD DVD光碟機或者刻錄機,從目前的形勢來看華碩將會是國內HD DVD光碟機最主要的支持點。(《全國首臺!華碩靜音王HD DVD-ROM發布》《明年上市:東芝發布PC用HD DVD刻錄機》)

■ 多少家公司會離我們而去?

    從CD到DVD,每逢技術變遷總會有很多知名的光存儲公司離開我們的視野。浦科特,這個在CD、DVD時代都擁有絕對人氣的公司,2008年將極有可能退出光存儲市場。其實在2007年1月,國外就有傳聞稱,浦科特將光碟機業務產量削減到最高產能的10%,「Plextor」品牌會繼續保留,用在工業級產品和數字播放產品上。雖然只有母公司(Shinano Kenshi)公開「闢謠」稱,它們只是創建一個新的重組計劃,但並沒有打算放棄光碟機業務市場。不過07年浦科特沒有一款自主產品只能說明那段傳聞背後的真實性,它們在07年沒有研發過DVD刻錄產品,一個單純靠代工同時買成「天價」的浦科特是所有用戶所不希望看到的。


08年,我們還能看到浦科特DVD刻錄機嗎?

    在公司沒有增長點,甚至負增長的時候,我們很難想像08年還會有哪些光存儲廠商要離我們而去。雖然我們不希望看到,但08年肯定會有支撐不下去的光存儲廠商。

    上面有很多內容都是筆者的臆測,關於光存儲廠商的發展和去留在CES2008大展上(08年1月7日~1月10日)都基本上有一個規劃,屆時我們都會為大家做出更詳細報導和分析。<

相關焦點

  • 閩侯檢察·壹周簡訊(2020.08.03-08.07)
    閩侯檢察08.03-08.07△ 省檢察院舉辦「檢察大講堂」視頻講座△ 縣檢察院開展新提任中層副職集體談話△ 縣檢察院張春檢察長做客人民網福建頻道△ 縣檢察院上半年公益訴訟檢察辦案量位列全市第一侯檢[ 第448期 ]文案丨林 程編輯丨《法制頭條》新媒體中心徐慕寅審核丨林桂鋒溫馨提示,本文為原創作品,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原標題:《閩侯檢察·壹周簡訊(2020.08.03
  • 國外各遊戲廠商 2021祝福大集錦
    2021年的開篇,作為遊戲圈在過去的2020年中確實有不少衝擊,受疫情影響諸多遊戲也無奈的延長了發售日期,但還是希望在2021年能有一個好的開始
  • 90%市場被國外廠商壟斷 光刻膠國產化急需提速!-半導體,光刻膠,CPU...
    2011-2017 年,國內光刻膠需求複合增速達 14.69%,至 2017 年底已達7.99 萬噸;國內光刻膠市場規模複合增速達 11.59%,至 2017 年底已達 58.7 億元。從產量來看,2017 年我國光刻膠產量達到 7.56 萬噸,2011-2017 年複合增速 15.83%;本土光刻膠產量達到 4.41 萬噸,2011-2017 年複合增速 11.87%。
  • 天大吳水林教授團隊【綜述】光響應材料在抗菌領域的應用進展
    近日,天津大學材料學院吳水林教授團隊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高水平期刊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上發表題為「Photoresponsive Materials for Antibacterial Applications」綜述論文
  • 長飛、光迅等三廠商中標上海聯通2020年分光設備集採
    導讀:近日,上海聯通公示2020年分光設備採購項目中標候選人結果,本項目2020年11月11日發布招標公告,2020年12月2日進行了開標,2020年 12月3日完成評標,經評標委員會評審,中標候選人有欣諾通信、光迅科技及長飛光纖光纜等3家廠商,
  • 傳統存儲複製技術八大痛點
    觀點綜述:同步複製的技術原理決定了生產中心和採用同步複製的同城災備中心的數據改變是一致的,在存儲底層複製單元以上的錯誤,例如邏輯上的錯誤,同步複製會將錯誤一併複製到災備中心,為此出現此類錯誤,是同步複製為之所痛的地方,如何防範呢,我們希望廠商能夠採用多副本的機制例如頻繁的快照技術提供可追溯的災備解決方案,儘量減少發生此類故障時的損失
  • 光刻機發展分析:光刻機國內外主要廠商與市場現狀分析
    集成電路裡的電晶體是通過光刻工藝在晶圓上做出來的,光刻工藝決定了半導體線路的線寬,同時也決定了晶片的性能和功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半導體產業突破技術封鎖,要想開發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就必需要有先進的光刻機。 近期,關於光刻機,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虹先後傳來好消息。
  • 07-08賽季意甲夏季轉會動態
    英超聯賽-搜狐體育 07-08賽季意甲夏季轉會動態 1977-08-20 後衛
  • 《JACS》綜述:量子光引發劑——邁向新興的光固化技術!
    它們具備靈活的光譜可調性、化學穩定性和可觀的光催化效率,其功能特性取決於多個參數的複雜影響,包括成分、尺寸、結構、表面塗層和環境條件等。已有研究證明了量子約束的半導體納米晶體可作為自由基聚合的光引發劑(PI),並為其光催化作用機理提供了見解。然而,早期的一些工作效率低下,並需要高強度光照射,這限制了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 光迅、旭創、泰瑞創、烽火等14家廠商入圍上海聯通光模塊與無源波...
    導讀:2020年中國聯通上海市分公司光模塊與無源波分公開招募項目招募結果公示:經評審,共計有14家廠商入圍。 7/28/2020,光纖在線訊,2020年中國聯通上海市分公司光模塊與無源波分公開招募項目招募結果公示:經評審,共計有14家廠商入圍。
  • 黃維院士、朱紀欣教授課題組綜述|電化學能量存儲中生物質衍生碳材料的結構調控工程
    文章深入探討了生物質衍生碳材料的類石墨結構、層級孔結構、表面官能團結構、異質原子摻雜結構和複合結構的調控方法,針對生物質衍生碳材料在電化學能量存儲設備中所存在的存儲位點少與擴散動力學差等問題和潛在的解決方案進行分析和討論,並對未來發展提出展望。
  • 消息稱EMC與存儲設備廠商Isilon進行收購談判
    網易科技訊 10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EMC在與存儲設備廠商Isilon進行收購談判,擬以逾20億美元收購後者。據悉,這一交易將於今年完成。上周收盤時,Isilon市值約為18億美元。
  • 廣東工業大學綜述大分子光引發劑
    University of Haute Alsace的Xavier Allonas教授在《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ic and multifunctional photoinitiators」的綜述論文
  • Rev.綜述超薄二維光催化劑在促進CO2光還原方面的基本原理...
    文章背景目前二氧化碳光還原存在著光轉換效率低、產物選擇性差的問題。對於二氧化碳光還原如何通過優化光吸收效率、載流子分離效率和氧化還原效率這三個關鍵參數來提高光轉換效率和產物選擇性,目前關於此方面還沒有一個全面的綜述。因此,本文對該方向進行了系統地綜述。
  • 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TOP15
    而在晶圓製造設備中,光刻機、刻蝕機、薄膜沉積設備為核心設備,分別佔晶圓製造環節設備成本的30%、25%、25%。  儀器信息網結合美國的半導體行業調查公司VLSI Research發布的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的銷售額排名,對半導體設備廠商進行了簡要梳理。
  • 綜述:金屬納米材料誘導的可見光催化
    ,而開發高效的可見光(約佔太陽光能量的43%)響應材料是目前光催化領域所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近些年興起的以Au, Ag, Cu等金屬光吸收為驅動力的光催化為解決寬帶隙半導體(Eg>3.0 eV)在可見光區域的響應問題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並已逐步發展成為光催化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關於金屬納米材料敏化半導體或增強其已有活性以達到高效可見光響應的機理已有較多研究,其中金屬納米顆粒的「熱電子」注入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模型(見圖)。
  • 四川省成都市2018-08-07 18:00發布黃色暴雨預警
    龍泉驛區氣象臺08月07日17時57分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如下:預計我區山泉鎮、柏合鎮、茶店鎮、萬興鄉6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10毫米/小時以上)可能持續。
  • 方磊《Chem》綜述:多孔網絡梯狀聚合物
    近日,美國德州A&M大學化學系方磊課題組在《Chem》期刊上發表題為「Porous Ladder Polymer Networks」的研究綜述論文此類材料通常擁有高比表面積,化學和熱穩定性,低密度,孔結構易於調控和功能化等一系列突出優勢,並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氣體存儲分離,異相催化等諸多領域。與此同時,共軛梯狀高分子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在各類應用中顯示出其獨特的光學和電學性質,以及優越的高溫及化學穩定性。近十年來,將兩種材料相結合催生了對多孔網絡梯狀聚合物的研究熱潮,該類新型材料理論上可同時具有多孔網絡聚合物和梯狀高分子的特有優勢。
  • 方磊《Chem》綜述:多孔網絡梯狀聚合物
    近日,美國德州A&M大學化學系方磊課題組在《Chem》期刊上發表題為「Porous Ladder Polymer Networks」的研究綜述論文。德州A&M大學化學系博士生車賽為該論文第一作者。
  • 華為成全球唯一入選領導者象限中國廠商,獨家深耕高端存儲將登頂
    當網際網路巨頭為賣菜纏鬥時,華為卻在埋頭苦幹,奮力鑽研高端存儲。近日,國際調研機構Gartner發布2020年主存儲魔力象限報告,華為OceanStor存儲連續第四年進入領導者象限,成為全球唯一入選領導者象限、且唯一能做高端存儲的中國廠商。好消息背後,華為存儲獨步江湖的秘籍,更值得業界、巨頭和廣大網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