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沉寂8個月的校園重新煥發出青春氣息,顯得生機盎然、充滿活力,這才是真正的大學校園。」9月17日,在河南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本科生軍訓動員大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8526名本科生、4709名研究生新同學相聚一堂,聽校長宋純鵬以「大學時光」為題,為他們開啟入學第一課。
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展現2020級新生的使命擔當?如何度過大學生活這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如何在河大塑造新的人生?
關於理想
要充滿理想,追逐夢想。理想信念是人類所特有的精神現象。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夠啟迪心智,點燃激情,引領我們在驚濤駭浪中奮勇前行。大學的理想使我們堅信,大學教育更深層次的目標,雖歷經千年從未改變、從未消失,因為它的意義至關重要。大學擴展並發展了人類潛力,使人類智慧與文化代代相傳,並創造出影響未來的知識。
「前幾天,河大微信朋友圈被河南日報的《烽火壯歌》刷屏,重現了河大的辦學歷史。在炮火連天、顛沛流離的辦學『小長徵』中,河大師生長途奔波,忍飢受凍,甚至獻出生命,但他們依然苦讀不輟、吟誦不絕。」宋純鵬說,同學們請記住,我們追憶的不是繁榮歲月,而我們的後人將樂於回顧並非安逸與富足的年代,而是勇敢抵禦艱難困苦的歲月,因為這正是理想大放異彩的時刻。作為新一屆河大學子,希望你們將這種理想主義色彩、追逐夢想的精神,熔鑄於靈魂,志存高遠,仰望星空,為人生立目標,為生命定方向,並為之馳而不息,奮鬥不止。
關於情懷
要胸懷天下,涵育家國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流芳千古的名句,正是對胸懷天下最精闢的闡釋,與「明德新民,止於至善」校訓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不謀而合。河大辦學之初就奠定了致力「救民族危亡、致國家富強」的辦學基因,這種家國情懷已經融入河大人的精神血脈,代代相承,生生不息。
著名投資專家、河南大學1986級體育系校友但斌先生,畢業後在充滿風險的投資領域幾經磨難,艱苦創業,仍不忘校情師恩,前不久捐巨資在學校設立「高山創新基金」,鼓勵後輩潛心學術、崇尚創新,體現出一位企業家的社會擔當和家國情懷。大年初二,河南大學兩個附屬醫院的52名「白衣勇士」逆行出徵,馳援武漢,他們與死神賽跑,同病毒抗爭,演繹出感天動地的抗疫故事;河大師生第一時間創作《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深情激蕩的旋律唱響大江南北,「濟濟多仕、風雨一堂,繼往開來揚輝光」的河大精神,在抗疫鬥爭中得到完美詮釋。
「每次再現這些畫面,聆聽這激越的旋律,我會情不自禁熱淚盈眶,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正是河大人家國情懷的生動體現。希望你們以學長為榜樣,鑄民族之魂,樹愛國之情,立報國之志,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業中建功立業。」宋純鵬說。
關於追求
要追求卓越,成就輝煌人生。卓越是一種境界,一種追求,更是一種人生態度。熱愛學習、追求卓越是河大一直以來的校風學風。剛才提出兩個大學時光,一個大學時光學好專業,另一個擠出所謂「閒暇」的大學時光,讀人類的經典。成就人生的道路千萬條,唯有與經典為伍、同經典結伴,方能讓我們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行穩致遠。
「哪些經典要讀呢?我認為,任何專業的同學都要讀那些學術經典、思想經典、文學藝術經典,還有那些思想高度縝密,難於細察本質,或因原創性強,而表述獨特深奧,公認難懂的經典。」宋純鵬說,這些經典或長或短,或深奧晦澀,或微言大義,或石破天驚,但無一例外都是思想深邃、旨意豐富而深遠。這些鴻篇巨製極富營養,難以消化吸收,需要名師高人指點,否則就讀不進,更看不懂。但在人類發展史上,這些經典是一種種文明開天闢地的奠基之作,不斷啟迪思想,構建文明,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在大學裡,同學們要培養心平氣和的讀書愛好,悠遊從容,在書香氣息濃鬱的河大校園裡,漫步經典,相遇名著,享受讀書的愉悅,沉醉於看似枯燥卻是享受的讀書生活。在有限的時間裡最大限度拉長你們的大學,從容充實大學時光。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新的未來。宋純鵬寄語學子:「希望你們在河大歲月裡,樹立遠大理想,涵育家國情懷,不斷追求卓越,譜寫你們壯麗的大學時光,實現止於至善的至高境界,在河大重塑更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