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苑副刊:河南大學首任校長和接任者是誰

2021-01-20 河南大學新聞網

在河南大學百年誕辰來臨之際,提出這樣的問題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因為,這在大量的歷史資料及河南大學多次修訂的校史中早就有了定論:「首任校長為林伯襄先生……林伯襄校長因對時局不滿而辭職,繼任校長為丁德合先生。」(《河南大學校史》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明白得不能再明白的校史常識,隨著一件反映當年歷史的《公報》的出現,成了一個急需重新認識的問題。

一份《河南教育公報》2011年10月,歷史文化學院的張祥雲博士送給我一沓子他複印的資料,其中有份《河南教育公報》(見圖一右)引起我特別的關注。這些材料是他在新鄉市圖書館查閱其他史料時看到的,其中有河南大學前身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的一些內容。他知道我正在挖掘這方面的校史資料,便專門複印下來。

《河南教育公報》是1912年9月16日由河南行政公署教育司在省會開封創辦的一個半月刊,主編為教育司長李時燦。民國二年(1913)11月1日第四期中刊登的一則「法令」和一則「文牘」,揭示了河南大學校史中一些鮮為人知的事件,講到了河南大學首任校長林伯襄及其接任者。重要的是,所列內容在現行使用的《河南大學校史》中從未提及,這自然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重視。

林伯襄原名「林襄」

這則「法令」刊登在《河南教育公報》第四期第八頁的「法令」欄目中,題目是「令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校長林襄」。(見圖一中)儘管「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校長叫林伯襄」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文獻中出現的名字卻沒有「伯」字。我們不能只沿用後來的叫法或習慣的稱呼,而要實事求是,分別對待才是。

在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成立之前,河南教育界九位知名人士曾聯名發表一個《籌備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公啟》,刊登在《大中民報》1912年4月29日第1版上。2002年版的《河南大學校史》全文轉載了這份公啟,最後為「發起人:林維鎬、林伯襄、劉鳴晟、王敬芳、龔肅健、房瓚先、王印川、萬鴻圖、劉名勳」,也是習慣地把名字中間加進了一個「伯」字,免得有人疑惑。其實,原件中的名字就是「林襄」。(見圖二:1912年4月29日《大中民報》公啟局部)筆者認為:出於引用歷史原件的嚴肅性,就是另加註明,也不應修改。高韋伯先生在《河南著名教育家林伯襄先生》一文中寫道:「河南大學前身河南省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校長林伯襄先生,名襄,字伯襄,河南省商城縣南溪鄉後灣村人……」(議政網http://www.kfzx.gov.cn/index.asp)儘管當年姓林名襄,後以字行為林伯襄,且時間長影響大,但以上《公報》和《公啟》都證明,在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成立前後首任校長的名字是「林襄」,這是應當尊重的事實。

接任者不是丁德合上面所提第八頁中刊登的法令,內容是:「□務廳教育司 案呈該校長送請辭職應即照準遣缺已委教育司第三科科長王尚濟接充仰該校長將□□事宜交代清楚再行解職此令 河南民政長張訓令九月三十日。」(筆者註:「□」為原件中辨認不清的文字)如果說文中「交代清楚再行解職」表明林校長並沒有離校,但同日頒布的另一條委任令,證實王尚濟被委任為歐美預備學校校長也是事實。該委任令刊登在《河南教育公報》同期第十二頁「文牘」欄中:「令王尚濟歐美預備學校校長林襄辭職遣缺派委教育司第三科科長王尚濟接充此令河南民政長張委任令九月三十日。」(見圖一左)這裡清楚地傳達出信息,「歐美預備學校校長林襄辭職」,「教育司三科科長王尚濟接充」,而不是丁德合繼任第二任校長。

第二任校長王尚濟王尚濟,字海帆,清光緒七年(1881)4月16日生於河南省商丘縣勒馬鄉王樓村。五歲識字,1899年為縣學生員,1907年考入河南優級師範,同年又考入京師譯學館(丁級),學習法文,成績最優。1912年畢業回河南,任河南教育廳編譯科長。1913年1-5月任河南圖書館館長。(據河南圖書館史《歷任黨政領導幹部一覽表》)9月任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校長(見圖一)。同年冬結束任期出國,赴法入巴黎大學,跟隨法國數學家古爾薩等專攻數學。

1918年,王尚濟從巴黎大學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1919年回國,1920年重回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任副教授,他以法文原版書為學生講授解析幾何、高等數學。20世紀30年代曾先後任河南大學、北平師範大學數理系教授、數學系主任。(據《河南大學校史》2002年版)王尚濟教書十分認真,課前必先做好充分準備,講課一絲不苟。學生對他十分敬重。他把古爾薩的原版高等數學教材譯成中文本三冊作為教材,並由國立北平研究院出版發行。(見圖三:王尚濟譯《解析數學講義》)當時,國內各大學理科用的教材均是英文本。自王尚濟教授翻譯古氏原著後,我國大學理科才有了第一部中文數學教材。「舅舅海帆先生……在北大數學系教學期間翻譯了微分方程巨著,對把這門於近代科學發展有重要影響的數學科目引入中國傾入很大的精力。」(錢理群嚴瑞芳主編《我的父輩與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王尚濟為了發展我國的科學事業,提高中國青年的文化素質,常常徹夜不眠地譯文、備課。他的妹夫徐旭生曾多次勸他注意節勞休養,但他說:「我沒有其他可以救國的本領,只是盡力譯書、教書而已。」王尚濟譯書育人,嘔心瀝血,勤奮不息,數十年如一日,終於積勞成疾,於1934年9月27日凌晨2時在北京協和醫院與世長辭,享年五十三歲。(據《商丘文史資料》第1輯,1987年12月第1版)至今未能找到他的照片《河南大學報》在2011年3月20日(總第998期)曾刊登過《最後「露面」的校長》一文。那是我歷經二十多年苦心尋找和挖掘,終於能夠全部呈現出《河南大學校史》中所列各位校長圖片後的「得意之作」。誰想隨著這份《公報》的出現,我激動的心情一下平靜了許多。

我通過各種渠道瘋狂搜索,在網絡上找到了他的女兒、北京大學哲學系第一名女生王碧書的照片,找到了他的女婿、北京大學教師魏建功的照片,找到了他的妹夫、北京大學教師、河大校友徐旭生的照片,找到了他的妹夫、1938年經濟部農村司司長錢天鶴的照片,找到了他的外甥、《我的父輩與北京大學》一書的作者錢理群的照片,找到了他的外孫《巍巍上庠百年星辰———名人與北大》一書的作者蕭超然的照片,唯獨沒有找到他本人的照片。宣傳部長李文山聽了我的匯報後,堅定地說:「繼續找,通過校友到北京找,一定要找到老校長的照片。」

我為此文未能附上王尚濟校長的照片感到惋惜,同時也期盼他的親友、我們的校友和所有熱心讀者能夠伸出援助之手,讓老校長的照片回到母校。

選自《河南大學報》1026期

相關焦點

  • 武大首任校長王世傑女兒憶父親
    長江商報消息 他曾要求墓碑只寫「武大創辦人」王秋華本報記者 趙端 攝他(王世傑)曾經和我們說,他離世後,墓碑上不要寫他的官職,只要寫他是武漢大學的創辦人就好。——王秋華本報訊(記者 黃敏)武漢大學120周年校慶,武大首任校長王世傑的女兒王秋華也從臺灣趕來,她回憶父親曾在政府擔任要職,但感情最深的還是武大,曾要求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只寫自己是武大創辦人。今年88歲的王秋華,是武漢大學首任校長王世傑的小女兒,小時候曾隨父親在武漢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前往美國求學,50多歲時回到臺灣,是一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
  • 雙一流鄭州大學級別提高了嗎?為何校長劉炯天院士是副部級幹部?
    比如清華、北大就是副部級高校,而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卻是正廳級高校。一般來說,本科大學應該是廳級、高職大專是副廳級高校。而高校的校長和書記的級別跟學校的行政級別是匹配的,也就是清華、北大等校長和書記是副部級的,而湖南大學校長、書記是正廳級。一、鄭州大學是正廳級大學。我們知道鄭州大學屬211大學,雙一流B類大學,行政級別屬正廳級大學。
  • 給河南人點讚!施一公校長:西湖大學捐贈名單,河南企業家最多
    西湖大學是由施一公、饒毅、潘建偉等一批有崇高理想的科學家共同發起籌建的,借鑑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規模和史丹福大學的辦學理念,秉承"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聚焦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等方向設立生命科學學院、理學院、工學院等3個學院,堅持"有限學科"定位,注重學科交叉,力求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方面有所突破。
  • 如何看待華中理工大學首任校長黃樹槐教授在任期內的工作?
    對於一所大學而言,校長承擔著掌舵者和帶頭人角色,重要性不言而喻,優秀的校長是一所大學的招牌和旗幟,賦予了一所大學的氣質和靈魂。在中國近百年的現代高等教育歷史上,湧現出了很多傑出的校長,比如說浙江大學的竺可楨,北京大學的蔡元培等。在中國高等教育版圖上,湖北高教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來,華中科技大學發展非常迅猛,與武漢大學分庭抗禮,甚至躋身全國前十之列。
  • 河南對人才多上心?看7個月遴選鄭州大學院士校長的過程就知道了
    在談到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躋身雙一流後,河南方面是這樣評價二校躋身雙一流的重大意義的: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被列入其中,結束了河南長期沒有布局國家重點建設大學的歷史,實現了全省高等教育裡程碑式的重大突破。鄭州大學三任好校長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起,河南就確定了重點支持鄭州大學建設的方針。而鄭州大學也不辱使命,在曹策問、申長雨和劉炯天三位校長的帶領下,積極向上,奮發圖強,總體呈現穩中向上的發展態勢。但這些優秀的校領導並非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河南在善於培養、善於發現和善於等待中尋找出來的。
  • 河南大學的雄起、沉寂與復興
    入學要求年齡在13至16歲之間,會國文和算術。報名踴躍,首次招生即擴錄。學校開設外語和普通知識課程,大多數課程採用外文原版教科書,課業負擔重。林襄校長之後,王尚濟校長為學法語出身,丁德合校長為留日歸國,李敬齋、張鴻烈校長為留美。林襄、李敬齋、張鴻烈掌校時間較長,工作賣力,把學校辦得很好。學校聘有外籍教師十來人,其他也為海歸或國內名校畢業,薪酬較為優厚。
  • 大學校長和教育廳長,都是「一把手」,誰的級別更高、實權更大?
    大學校長和教育廳長,都屬於是相應的教育行業中的「一把手」。那麼,這兩種「一把手」,到底誰的級別更高一些,到底誰的實權更大一些呢?現在,就讓我們通過不同角度的比較,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大學校長的級別,和教育廳長的級別,到底誰更高呢?
  • 尊重科學——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這樣詮釋偉大抗疫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改平帶領精幹研究團隊,自覺擔負使命,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啟動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和檢測技術研究工作,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鄭州大學、河南農大等高校返校復學工作中,張改平團隊的試紙成果成為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利器」,為復工復學發揮了積極作用。
  • 臺大校長李嗣涔一行赴河南濟源參訪
    臺大校長李嗣涔一行赴河南濟源參訪   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一行赴河南濟源參訪。圖片來源:濟源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4月22日濟源消息 日前,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一行赴河南濟源參訪。4月20日,濟源市委書記趙素萍、市長何雄會見了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一行。濟源市委副書記薛興國、市政協主席任傳國、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白玉成、市人大副主任崔丙亮、市政府副市長胡漢陽、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趙學通等參加了會見。
  • 河南大學——被拆得最慘的高校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倚天既出,誰與爭鋒。河南大學是銜著金鑰匙出生的。辭舊迎新,清政府關上了科舉的大門,河南大學則破殼而出,羽化成蝶。1912年,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成立,成為當時中國的三大留學培訓基地之一,與北方的清華大學和南方的上海交大共同擔負起公派留學生的重任,一出生就躋身三甲之列(存疑,待考)。袁世凱,河南項城人,1911年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1913年被選為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1915年稱帝,1916年病逝。
  • 河南人,施一公,他的爺爺今年高壽110歲
    施一公,現在是西湖大學校長。上世紀80年代,18歲的施一公從河南省實驗中學畢業,被保送到清華大學讀書。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讀生物物理學及化學博士學位。霍普金斯大學畢業後,施一公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工作,直到評為終身教授。
  • 河南大學舉辦「氮高效與豆科生物學前沿論壇」-河南大學新聞網
    國家傑青、長江學者、河南大學副校長王學路教授擔任論壇主席 在國家「十四五」即將開局、河南大學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紮實推進的關鍵時期,11月12日,「氮高效與豆科生物學前沿論壇」在我校金明校區中州頤和酒店一樓學術報告廳舉行。
  • 西湖大學理論科學研究院成立!著名數學家田剛擔任首任院長
    9月24日,西湖大學理論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著名數學家田剛教授受聘為研究院首任院長。  作為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自成立以來,始終將基礎科學研究作為重中之重。  「像西湖大學這樣小而精的大學,首先要做好理論研究。」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成立儀式上提到,學校自成立以來,在基礎研究領域積極布局,已經開始取得了一些突破,產出了一些成果,今年以來有三項新冠病毒研究方面的重要進展受到世界關注,基礎研究實力開始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關注和認可。
  • 如何利用大學時光重塑人生?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這樣對新生說
    9月17日,在河南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本科生軍訓動員大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8526名本科生、4709名研究生新同學相聚一堂,聽校長宋純鵬以「大學時光」為題,為他們開啟入學第一課。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展現2020級新生的使命擔當?如何度過大學生活這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如何在河大塑造新的人生?
  • 【金榜題名】全國報紙副刊散文一覽無餘
    ★河南日報中原風副刊發表作者鄭彥英散文《蘭考,一個引人向善的地方》 ★大河報河南副刊發表作者汪葆夫散文《嫂子,你還好嗎?》 ★西安日報西嶽副刊發表作者閆群散文《又到一年粽香時》 ★南陽晚報星光副刊發表作者史恆臣散文《舊物》 ★三門峽日報伏牛副刊發表作者常幫娃散文《紀念屈原》 ★南陽晚報星光副刊發表作者王曉建散文《夏至時節》
  • 南方科技大學三位大咖校長:曾是中科大、北大、清華校長!
    南方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歷屆校長南方科技大學,目前為止,歷經三位校長,履歷都很亮眼,第一位校長是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教授,第二位校長是原北京大學副校長陳十一,第三位校長是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教授。
  • 北中醫校長在《科學》雜誌發論文被指「花錢買版」
    昨天,北中醫校長徐安龍和《科學》雜誌國際協作、運營與出版副總監吳若蕾回應北京青年報記者稱,北中醫確實出資贊助了一份《科學》雜誌中有關傳統醫學的專刊,專刊刊有徐安龍文章一篇,但徐本人文章的發表與是否贊助無關。北青報記者證實,該篇文章確實未經雜誌編委會評估,但經過「同行評審」。」
  • 於洪濤任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12月17日,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華裔生物學家學會董事會成員於洪濤已到任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至此,西湖大學三大學院院長全部到位。此前,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已空缺22個月。公開資料顯示,於洪濤,Serena S.
  • 宋純鵬:大學的魅力 ——在河南大學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但是,作為校長,我和你們一樣也是一年級,我將和新世紀誕生的千禧一代,共同在這裡探索教育的真諦和奧秘。在這個特殊時刻,面對求知若渴的新一代河大人,如何辦好河大,在我腦海裡縈繞著許多問題,但是最為關鍵的仍然是:大學魅力何在?河大精神魅力何在?如何教化來這裡求學的代代優秀學子?什麼是大學?大學似天堂,延續和升華人類思想。這是一個太大的問題,答案延續千年而至今仍在發展。
  • 這些知名大學的校長都是我們浙江人!
    1978-1983年擔任復旦大學校長。蘇步青創立國際公認的浙江大學微分幾何學學派,主要從事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在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高維空間共軛理論、幾何外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