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I講座回顧│新手如何開始寫一篇SCI論文?

2021-02-07 國際科學編輯

Attitude is everything.

良好的心態是開始寫一篇論文的第一步。寫第一篇論文的時候往往容易泛怯,「好難啊,我不會」。但不要說好難就放棄了,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把每一句「我不會「都改為」我可以學「!

HIGHLIGHT

精彩回顧

BIO Integration在1月13日推出「SCI論文寫作與投稿策略」講座,由執行主編蔡佩娥(Phei Er Saw)教授帶來精彩的SCI撰寫攻略(偷偷告訴你,現在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還能看回放!)

為了便於理解(節省時間),BIO Integration為大家特別準備了講座核心要點解析專輯——

寫一篇論文就像寫一個故事,我們要以一個「編劇「的角度來構思我們的論文。那編劇是怎樣講故事呢?

在迪士尼熱門動畫「冰雪奇緣2」中,一開始,編劇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交代故事背景(Background),從阿倫黛爾王國公主艾莎的現狀和爸爸那段神奇的經歷開始講起,按照好萊塢、迪士尼這些講故事的老手套路,總是要製作各種各樣的衝突和矛盾。當艾莎與安娜終於獲得了曾經夢寐以求的生活,艾莎卻聽到了一個神秘聲音的呼喚——這聲音許諾將揭示她為何擁有冰雪魔法的真相,而這個神秘的真相也威脅著她的王國(What problem arises?)。因此,艾莎與安娜不得不再次踏上非凡的旅程,前往未知的魔法森林和暗海,去北方尋找父母遇難與自己魔力的真相(What did the main character do? )。經歷了一系列的旅途困難和沿途經歷(What did they encounter on the way? How did they solve the problem?)後,艾莎終於找到歸屬地, 成為真正的自己,與水靈馳騁在夢幻的魔法世界(Conclusion)。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跟我們常聽到的研究論文的結構有異曲同工之妙? 來看看論文幾段式結構:

前言(Introduction)→ Background 方法(Method)→ What did the main character do? 結果(Result)和討論(Discussion)→ What did they encounter on the way? How did they solve the problem? 總結 (Conclusion) 上文得出結論

在寫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要想好這個故事的「價值」在哪裡?可以為讀者/觀眾帶來什麼?所有的好文章都有一個核心要點,也就是我們小時候經常解讀名家名作的「中心思想」,想表達什麼?意義在哪裡?

對於科學研究,重要性、創新性和價值尤為重要。自然科學類性文章講求實用性,我的研究領域或內容是否很重要(Significance)?相比前人研究,有什麼創新點(Innovation)?能夠給社會民生、人類發展等帶來什麼影響?

有的人開始寫作時,總有滿肚子話或觀點想說,但是又不知從何說起,或者表述起來顛三倒四。那麼在寫之前,不妨給自己弄一個思維導圖(Mind Map),問問自己下面的問題:

What is the history / background of this research?

前言:研究背景/歷史?——研究的意義在哪裡?Significance在哪裡?

What has been done, what has not been done?

前言:既往研究做過什麼?還有哪些還沒有做?——Innovation在哪裡?

What did you do?

方法和結果:你做了什麼?

What are your observations?

討論:你的發現是什麼?

What is your conclusion

結論:總結做了什麼,Impact是什麼?

梳理自己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和各部分重點內容,細細琢磨我這篇文章還需要哪些圖表數據支撐論點?

對於有各種數據的研究型論文而言,第一步就是整理彙編自己的數據(Data compilation),將自己的數據按照將故事的順序彙編成一張張Figure組圖(哈哈,這就有點類似於編劇的「腳本」了)。腳本是故事的發展大綱,用以確定故事的發展方向,是根據故事所要表現的主題和思想創作的。只有在腳本確定之後,才進行劇本的編寫工作。

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寫這個故事呢?

Theranostics主編陳小元教授(H因子>110,累積引用超過46000次)曾推薦 「論文寫作的10個步驟順序(10 steps of Structuring a Scientific Paper)」

1. Prepare figures and tables (先彙編圖表,也就是說寫好「腳本「)

2. Write the methods (方法)

3. Write the results (結果)

4. Write the discussion (討論)

5. Write a clear conclusion (結論)

6. Write a compelling introduction (前言)

7. Write the abstract (摘要)

8. Compose a concise and descriptive title (最後對題目精雕細琢)

9. Select keywords for indexing*Important for citations(關鍵詞的選擇也很重要,直接影響要引用率)

10.Write the acknowledgement (致謝部分)

在寫腳本的時候,首先要想清楚你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可以列出很多很多,但是不要太貪心哦,不要想一篇文章解決很多問題,最好的策略就是一次解決一個問題。因此,一篇文章找到1-2個核心關鍵問題即可。 當你彙編圖表準備腳本的時候,要確保你已經獲得正文中最重要的圖表,已經獲得足夠的數據來支持你的假說或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黃源盛: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
    本次講座的主題是「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主講人為臺灣輔仁大學法律學系黃源盛教授。講座由本校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長陳景良教授擔任主持人,來自本校法學院的蔣楠楠老師及眾多法科學子參加了此次講座。講座伊始,陳景良教授對黃源盛教授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向與會者宣布黃源盛教授已正式受聘為我校「文瀾學者」講座教授,隨後黃源盛教授便正式開講。
  • 學術論文寫作指引(06):如何寫文獻回顧
    《船山先生》2015年7月11日,石頭攝於嶽麓書院   很多作者可能不了解,學刊編輯初選論文,有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來稿的文獻回顧。反之,如果你通過梳理文獻,發現了前人研究的局限與不足,那麼,你就可以據此確立新的學術生長點,進一步展開自己的研究,這就是學術對話點,就是潛在的學術生長點。從學科建設的角度看,系統進行文獻回顧可以避免重複的學術勞動,也是尊重同仁的學術貢獻。否則,每個人都自立山頭、從頭開始,就會陷入「學術內捲化」——儘管學術作品層出不窮,但是學術質量、學術觀點卻並沒有同步提升。
  • 如何寫好一篇SCI論文,並能夠快速發表
    這個問題掰開了揉碎了講可能都要寫本書了,篇幅有限,我把SCI論文每一部分的寫作要點列出來,你只要把我所說的要點都注意到了,你就可以寫出一篇合格的SCI論文了。如何寫好一篇SCI論文?1 摘要部分我們認為摘要部分是最難寫的一部分了,為什麼?
  • 如何搜索sci一區論文
    發表一篇論文,哪怕是一篇普刊,對於選題的創新性也是有要求的,更別說檔次很高的sci一區論文。所以,在定sci一區論文選題或者日常閱讀研究領域發展狀態文獻時,免不了要搜索sci一區論文。那麼,如何搜索sci一區論文?
  • 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sci論文在學術界很有地位,成為sci論文的作者,尤其是第一作者,是一項極大的榮譽。但查閱sci文獻後發現,第一作者人數並不一樣,反而讓我們很困惑,不知道安排幾個第一作者是好。那麼,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 一周文化講座│吳冠軍:2017熱點事件的「冷」思考
    上海生化與細胞所研究員)、李飄(新媒體人)、陳韻(媒體總監)、謝文菲 (編輯)等此次活動邀請了國內科學傳播領域的優秀同行,通過科學事件年度盤點活動,一起回顧這一年科學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從媒體角度如何看待公眾對科學事件的討論和新媒體時代下科學傳播呈現的特點和規律。
  • 一周文化講座│故鄉如何影響一個作家的寫作
    今天,當我們凝視一幅書法、一張水墨畫,如何在用墨的濃淡深淺中辨別童真和老辣?如何從運筆的一起一頓中觀看自然的呼吸?如何領悟作者酣暢淋漓的直抒胸臆,或者不曾點明的言外之意?走進筆和墨構建的奇妙世界,體味中國文化和藝術中流動的生命性。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發表sci論文有一定的用途時,比如評獎、評職稱等,要滿足相應的評審標準要求,否則會導致發表的sci論文達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發表sci論文有哪些規定
    與國際學術交流,證明自己的學術研究能力水準,很多人把目光放在了發表sci論文上。sci論文發表是有難度上,若你寫的論文達不到一定的水準,或者滿足不了發文的規定,哪怕是投稿也是被拒稿。那麼,發表sci論文有哪些規定?
  • 雙非院校讀研,有幸發了二區SCI論文,不讀博如何利用論文優勢?
    小西上午看到一個碩士生留下的疑惑:在雙非學校讀研期間有幸發了一篇二區的SCI論文,如果不準備去讀博的情況下,該如何去利用論文的優勢?不清楚這位學生所在的具體學科或研究方向是什麼,也沒有說清楚是中科院sci分區(指定閾值劃分)或是JCR分區(Q4均分)?
  • 別人家的學校:發一篇SCI論文獎勵60W!
    以此類推,大家應該知道,一篇好的SCI論文發表出來,成本基本都是隨影響因子越來越高的,但是,也別忘了,SCI論文並不是讓你賠錢的「買賣」,搞不好,賺錢也是極有可能的,更重要的是還能收穫一大波名譽話說,你們學校發一篇SCI獎勵多少錢?據學霸姐姐所知,現在各個高校都十分看重sci論文,只要你敢發,學校就敢獎勵!
  • sci論文比較好的翻譯方法
    發表sci論文,要匹配合適的sci期刊。而sci期刊目錄中,英文期刊最多,即我國學者發表sci論文,往往是先寫中文,再翻譯成英文,這需要作者掌握一些比較好的翻譯方法。對於我國學者來說,sci論文比較好的翻譯方法是增(減)譯法、正(反)譯法、轉換法。
  •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sci期刊屬於金字塔頂尖的期刊,對於錄用論文的標準非常高,導致論文投稿sci期刊相比較其他刊物來說,錄用率更低一些。至於具體到某一篇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是高還是低,與該篇論文的學術質量有關,質量越高,錄用率往往會越高。
  • 實用乾貨,關於醫學SCI論文的種類
    當然,要發表 SCI文章,首先要了解英文期刊論文類型,這裡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每種期刊的種類設置、比如研究內容的數據量等。很多人提到發論文,第一印象還停留在必須要做實驗、有了數據後才能寫文章和發文章。一篇review可以協助新手高效構建特定課題的知識框架體系。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完成文獻的整理和提取。因此,review系列論文寫作帶來的學術效果遠比review本身的價值高。3 Report/Short communication在國內,這種類型的論文一般稱為短篇論著或小論著。
  • 如何讀懂一篇學術論文?
    如何讀懂一篇學術論文?
  • Nature分享:如何寫好綜述論文?
    綜述類論文是科學家的重要資源。它們可以提供一個領域的歷史背景,以及關於該領域未來發展的個人看法。同時,撰寫這類文章可以為自己的研究提供靈感,還可以做一些寫作練習。不過,很少有科學家接受過如何寫綜述類論文的訓練,或者不知道一篇優秀的綜述文章是怎樣構成的。
  • 清華大學劉知遠:如何寫一篇合格的NLP論文
    一篇 NLP 論文的典型結構NLP 學術會議(甚至包括期刊)論文已經形成比較固定的結構。Abstract 和 Introduction 怎麼寫Abstract 可以看做對 Introduction 的提要,所以我們先介紹 Introduction 的寫法,然後再說如何寫 Abstract。Introduction 是對整個工作的全面介紹,是決定一篇論文能否被錄用的關鍵。
  • sci論文被拒該怎麼辦,早發表小編告訴你
    但是論文被退回,這該怎麼辦,早發表sci論文小編給大家講講:SCI論文1.文章包含某些有用數據和信息有審稿人抱怨,個別中國作者在論文被一家雜誌拒絕後又原封不動地寄給另外一家雜誌,而他們再次被邀請審稿並對此非常反感,論文理所當然地被拒絕。
  • 如何應對SCI論文無從下手的狀態?
    >的寫作,相信無從下手一定是大多數學術論文作家在一開始所處的狀態,畢竟學術論文作為一種學院和業界學術代表,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其中往往會包含許多信息,比如研究問題的確定,方法,以及方法分析等等,這絕對不是一蹴可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