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維生素B1 患抑鬱症風險上升

2020-12-04 39健康網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柯尊記研究組和林旭研究組合作,揭示出中國中老年人群中維生素B1缺乏與抑鬱症發病存在密切關係。該研究論文日前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營養雜誌》上。專家認為,該研究為今後進一步研究B族維生素在心理及精神疾病進程中的作用機制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和新思路。

  據介紹,維生素B1即硫胺素,在人體內以游離硫胺素、硫胺素單磷酸酯(TMP)、硫胺素焦磷酸酯(TDP)和硫胺素三磷酸酯(TTP)4種形式存在,其中TDP是最主要的生物活性形式。

  柯尊記研究組的丁涵青、林旭研究組的張賡等科研人員通過建立紅細胞維生素B1資料庫,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方法,檢測了1587名參加「中國老齡人口營養健康狀況研究」的京滬城鄉居民體內游離硫胺素、TMP和TDP的濃度,並將這些結果與抑鬱症進行了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隨著維生素B1濃度降低,罹患抑鬱症的風險顯著上升,提示維生素B1缺乏與抑鬱症發病存在密切關係。

相關焦點

  • 缺乏這種常見的營養素,可能會增加你的抑鬱風險
    因抑鬱症而自殺的事件常見報端,這些報導提高了人們對抑鬱症的重視程度,也促使人們對抑鬱症展開更廣泛更深入的研究。  以往的研究一般認為抑鬱症的發病常與遺傳因素、個性特質、內分泌變化、外部環境變化和軀體疾病等有關,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抑鬱症與維生素D關係密切:缺乏維生素D可能會增加個體的抑鬱風險。
  • 焦慮和抑鬱症同時存在或會讓大腦尺寸變得更大?多篇文章揭秘抑鬱症...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抑鬱症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 JAMA:近2萬人研究結果表明:攝入維生素D似乎並不能降低成年人患抑鬱症的風險!
  • 缺乏維生素D有何危害,身體會有什麼症狀,怎麼科學補充?
    根據2011年發表在美國《營養研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近42%的美國成年人缺乏維生素D。在全球範圍內,估計有10億人沒有獲得足量的維生素D。這其實跟維生素D攝取的特殊性有關。維生素D被稱為陽光維生素,很少有天然食物中含有。
  • 長期睡眠不足是導致年輕女性患抑鬱症的重要因素
    在年輕人中,抑鬱症確診率不斷上升,其中有20%在成年之前就患上抑鬱症,這使得許多地區格外重視加強抑鬱症預防、早期識別和治療的相關行動。 抑鬱會導致持續的悲傷,並使患者對日常生活失去興趣,影響患者的健康和幸福。人們通常將抑鬱狀態誤認為青春期短暫的「正常」階段,加上普遍存在的汙名化,導致了目前絕大多數患抑鬱症的年輕人沒有得到治療。
  • 三分之一的素食者可能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是真的嗎?
    這份研究報告是基於16萬份調研數據結果顯示,三分之一的素食者可能患有抑鬱症或者焦慮症。素食或者純素食主義者可能會增大患抑鬱症的風險,以素食為主的人群服用精神疾病處方藥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同時該人群更容易自殺。
  • 科學家:吸菸者患抑鬱症風險或翻倍 因尼古丁影響多巴胺分泌
    11月5日,據外媒報導,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心理醫學》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吸菸者患精神疾病風險幾乎是正常人的兩倍。眾所周知,吸菸會影響身體健康,而那些吸菸者往往會在心情不佳、鬱悶的時候抽更多的煙,那麼吸菸能夠影響情緒嗎?
  • 維生素缺乏竟會誘發多動症
    義大利科學家對妊娠早期體內缺碘的孕婦進行甲狀腺功能普查,孕婦體內缺碘會促使孩子患維生素缺乏多動症。因此,必須檢查孕婦在妊娠早期是否患有甲狀腺功能衰退,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科學家在10年內觀察了16名因缺碘患甲狀腺功能衰退的情況十分常見地區的孩子,結果發現其中11名孩子患維生素缺乏多動症,這組孩子中7名孩子的母親在妊娠早期被確診為甲狀腺功能衰退。
  • 科學家稱,空氣汙染的不斷增加導致了抑鬱症患病率的上升
    最近,英國完成了一項與空氣汙染有關的抑鬱症研究,並且發布在了《社會精神病學和精神病學流行病學》(《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雜誌上。與抑鬱症有關的研究有許多,但是把空氣汙染和抑鬱症聯繫在一起的研究目前為止這還是第一例。
  • 研究人員發現維生素D缺乏症會增加出現嚴重COVID-19風險
    資料圖越來越多的報導稱,一種我們在非大流行時期很少關注的維生素恰好可以降低COVID-19嚴重併發症和死亡的風險。許多人都患有維生素D缺乏症,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一點,除非他們真的接受了測試。來自比利時的研究人員最新發表的研究表明,維生素D的缺乏跟嚴重新冠肺炎病例存有關聯。
  • 兒童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易被忽視,應重點關注
    ,由於消化系統功能尚不完善,胃容量有限,且植物性食物來源轉化率低,很難通過日常膳食攝取到充足的維生素A; 感染性疾病(肺炎、腹瀉、麻疹等)導致肝臟維生素A儲存量快速下降,進一步增加維生素A缺乏風險。
  • 【科學闢謠】蚊子真的討厭維生素B1的味道?
    b1,即可。因蚊子害怕複合維生素B1的味道。真相維生素B1能驅蚊防蚊,是個流傳已久的網絡傳說。在國外的網站上也有很多關於它的討論,不過使用方法是每天服用100mg的維生素B1。若追根溯源,「維生素B1驅蚊」最早出自於上世紀40年代的西方國家。簡言之,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輸入型」流言。
  • 你的身體缺乏維生素嗎?應該怎麼補?一篇維生素作用大全告訴你
    對人體的作用其實從視黃醇這個別名就可以看出來,維生素A和視力、眼睛有關。它是合成視覺細胞中感光物質的關鍵,能夠維持我們的視力,此外,它也能發揮生長激素的作用,促進牙齒及骨骼正常生長。缺乏危害易出現視力減退、夜盲症等;兒童缺乏會影響身體發育;易出現皮膚乾燥、角質化異常等問題。
  • 自卑的人容易患抑鬱症嗎?
    抑鬱症會讓人身心疲倦、難以進行日常活動、食欲不振、睡眠不好。心理疏導和藥物是治療抑鬱的有效方法。臨床醫生在診斷重度抑鬱症患者精神狀況時,常把自卑作為一個可能的依據。醫生不會太關注患者到底是因為自卑導致抑鬱症,還是因為抑鬱症而感到自卑的問題。
  • 維生素D或可降低子宮內膜癌風險
    美國喬治敦大學研究人員9月21日報告說,他們進行的動物實驗顯示,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肥胖實驗鼠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 多吃什麼對抑鬱症病人有好處?
    來源:廣東藥科大學附屬三院丨精神科  人每天都有很多事情需要想,想的多了精神狀態差,而且又容易患上抑鬱症
  • 圍棋國手不幸離世,智商高的人更容易患抑鬱症?
    長期的中度或重度抑鬱症可能成為嚴重的疾患,患者會受極大影響。最嚴重時,抑鬱症可引致自殺。每年自殺死亡人數估計高達100萬人。抑鬱症患者比其他人群自殺率要高 20 倍,在自殺人群中,有 70% 的人患有抑鬱症。小時候,我也十分喜歡圍棋,為此也報了好多圍棋興趣班,在我眼中下圍棋的人一般都意志很堅定,同時也很理性,所以沒想到圍棋選手也有因為抑鬱自殺的。
  • 三項研究證明食物種類和吃飯順序都會影響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這些提交給美國營養學會的研究發現:轉向以植物為主的飲食(但也包括肉類和奶製品)可以將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60%。吃更多的維生素B2和B6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而在飲食中攝入更多的維生素B12似乎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你吃東西的順序似乎很重要。在吃肉或米飯之前吃蔬菜的人血糖水平較低,飢餓激素也有積極的變化。
  • 缺乏維生素a怎麼補充 維生素a的來源自哪裡
    維生素a對於寶寶的健康發育太重要了,不能長期缺乏,如果缺乏就會發育不良等一系列問題,那麼缺乏維生素a怎麼補充呢?你應該了解維生素a的來源自哪裡,補充維生素a要認準來源。【缺乏維生素a的常見表現】嬰幼兒以及兒童成長發育時期,都是很容易缺乏維生素a的,通常缺乏維生素a的孩子有這些表現:
  • 發現增加抑鬱症風險的基因突變 佔到4%的比例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iological Psychiatr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對來自一個與世隔絕村莊的人群進行研究發現,基因NKPD1的罕見突變或許和個體患抑鬱症風險直接相關;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理解引發抑鬱症分子病理學表現的分子機制,同時對於後期開發改善抑鬱症的診斷以及治療該病的新型療法或許也提供了新的線索
  • 維生素B1服用有六忌
    核心提示:飯後服用維生素B1最有利於其吸收。因為維生素B1是水溶性的,倘若空腹服用就會被快速吸收而進入血液,在人體利用之前便經腎臟等排出體外,這樣一來就使藥物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它以輔酶的方式參加糖代謝,能抑制膽鹼酯酶的活性,減少乙醯膽鹼的水解,主要用於防治維生素B1缺乏症(腳氣病),對多發性神經炎、小兒麻痺後遺症、小兒遺尿症和心肌炎等起輔助治療作用,以及消除運動後疲勞;該藥對解除某些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等引起的聽覺障礙有幫助,也可用於食欲不振、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