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研究證明食物種類和吃飯順序都會影響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2020-11-30 生物谷

2019年8月3日訊 /

生物谷

BIOON /——三項新的研究表明,你吃的食物種類,甚至你吃的順序都會影響你患2型

糖尿病

的機率。


這些提交給美國營養學會的研究發現:


轉向以植物為主的飲食(但也包括肉類和奶製品)可以將患2型

糖尿病

的風險降低60%。


吃更多的維生素B2和B6可以降低患2型

糖尿病

的風險,而在飲食中攝入更多的維生素B12似乎會增加患2型

糖尿病

的風險。


你吃東西的順序似乎很重要。在吃肉或米飯之前吃蔬菜的人血糖水平較低,飢餓激素也有積極的變化。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紐約長老會和威爾康奈爾醫學中心(NewYork- presbyterian and Weill Cornell Medical Center)的內分泌學家Rekha Kumar博士回顧了這些發現。


她說:"這些研究表明水果、蔬菜和天然食品是治療2型糖尿病非常實用和簡單的方法。你的盤子裡應該有一半是綠色的,即使是在早餐的時候,比如你可以吃一份加菠菜的蛋清煎蛋卷。"


至於吃的順序,Kumar表示蔬菜、高纖維食物甚至蛋白質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離開胃,這可以減緩血糖水平的上升。


她說:"從理論上講,改變飲食順序可能會影響體重和食慾控制。"


優先考慮植物


第一項研究包括平均年齡為25歲的2700多人。其中40%是黑人,近60%是女性。他們的健康和飲食信息被追蹤了30多年。


研究發現,與那些飲食質量略有下降的人相比,那些在成年早期到中年期間飲食質量改善最大的人患糖尿病的機率降低了近三分之二。


什麼構成了高質量的飲食?研究人員說,這是一種含有更多"營養豐富,以植物為中心"的食物。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明尼蘇達大學聖保羅分校的博士生Yuni Choi說,以植物為中心的飲食富含"天然植物性食物,低加工過的植物性食物和動物性食物。"


因此,蔬菜、水果和全穀物得到好評,但白麵包和白米飯的評分較低。Choi說,這種飲食可以包括一些瘦肉和低脂奶製品。


Choi表示,平均而言,那些飲食改善最多的人每天吃四份或四份以上的蔬菜、兩份水果、1.5份堅果或種子、近兩份全麥食品、不到一份加工肉類和大約一份紅肉。


Choi和她的導師David Jacobs認為,植物食物中發現的多種營養成分有助於預防糖尿病。


維生素B可以讓你更健康


第二項研究觀察了15年來20萬美國成年人的飲食數據。


飲食中維生素B2和B6含量最高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約10%。據美國農業部稱,B2存在於雞蛋、瘦肉、綠色蔬菜和強化穀物製品中,如穀物和麵包。B6存在於魚類、瘦肉、水果(柑橘除外)、土豆和其他不含澱粉的蔬菜中。


雖然總的維生素B12攝入量與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無關,但當研究人員僅從食物來源研究B12時,患病機率上升了11%。他們發現,飲食補充劑中的B12不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他們說,這可能是因為食物中的B12通常來自動物產品。


第三項研究發現,你吃東西的順序會影響你的血糖水平。研究人員讓16名中國成年人(大部分是男性)按固定順序吃五頓實驗餐。每餐包括蔬菜、肉類和米飯,分量保持不變。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總的來說,當人們先吃蔬菜或肉類時,血糖水平會出現最小的峰值。按照這個順序,分別吃蔬菜、肉類和米飯可以降低血糖的升高,促進食慾激素的分泌。


該研究的作者、新加坡臨床科學研究所臨床營養研究中心主任Christiani Henry說:"我們吃東西和把食物送到嘴裡的方式可能會對我們的生理產生重大影響。"


Henry說,蔬菜中的纖維和其他營養物質似乎可以減緩食物的運輸時間,這也可能減緩進食後血糖水平的上升。


他說,先吃蔬菜是"一種簡單實用的方法,可以降低吃米飯時血糖的升高。"亨利補充說,有必要進行更多的研究,看看類似的變化是否有助於控制美國等地食用的食物的血糖峰值。


這三項研究於近日在巴爾的摩舉行的美國營養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

會議

上發表。會議上提交的研究通常被視為初步研究,還需要發表在同行評議的期刊上。(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英研究人員發現,"超級豌豆"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發表在《自然食品》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一種皺褶的豌豆可能有助於控制血糖水平和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風險。科學家說,以整個豌豆種子或麵粉的形式將"超級豌豆"加入食物中,可能幫助解決全球2型糖尿病流行。研究的重點是一種天然的皺紋豌豆,雖然在基因上與超市冷凍食品通道中通常發現的普通光滑豌豆相同,但由於自然突變,含有更高數量所謂的抗性澱粉。
  • 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有多高?《自然醫學》定義6種糖尿病前期亞型
    血脂異常的狀態表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進一步升高。然而,當前對糖尿病前期的臨床定義並沒有反映出病理生理學的差異,也無法預測未來的代謝軌跡。也就是說,糖尿病前期患者會不會發展成2型糖尿病是無法預測的。近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德國圖賓根大學和德國糖尿病中心(DZD)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根據一項25年的研究數據,確定了6種不同的糖尿病前期亞型。這6種亞型在發展為2型糖尿病時具有不同的風險水平,這將有助於臨床醫生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並控制糖尿病前期和隨之而來的其他問題。
  • JAMA Int Med:攝入超級加工食物或會增加機體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
    2020年1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商店裡買的雞塊、果凍甜甜圈和能量棒可能很好吃,但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巴黎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攝入過多此類食品和其它高度加工的攝入可能會增加機體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 1型糖尿病他19歲患上1型糖尿病,為什麼還可能恢復?
    Stewart本人事實證明,所有糖尿病都會導致胰島素產生的β細胞數量不足,但是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都確實殘留有β細胞。研究人員Longo教授說:「模擬禁食和正常飲食的周期性循環,可以將不產生胰島素的細胞,重新編程為產生胰島素的細胞,通過激活胰腺細胞的再生,我們能夠挽救晚期 1 型和 2 型糖尿病的小鼠」。
  • 研究:吃過多雞蛋或增加糖尿病風險
    許多研究已經評估了與吃雞蛋相關的潛在健康益處和後果。雖然圍繞這個話題仍有爭論,但普遍的共識是,偶爾吃雞蛋是有益處的,但吃太多可能不健康。關於這個話題的最新研究強調了這一點,並警告稱食用太多雞蛋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 年輕人和苗條人士注意了!2型糖尿病來襲
    如今研究者在許多年紀非常小的瘦人中也發現了2型糖尿病發病率的增加,這就打破了人們一直以來的想法,即年紀較大的肥胖個體往往患2型糖尿病風險高一些;研究者指出,我們不光要關注良好的飲食和鍛鍊,更應該知曉哪些群體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一些,這包括了許多種族的人群,比如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群體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群體等,在研究者的臨床實踐中,他們對青少年甚至7歲大的兒童進行過研究,同時還對亞洲
  • 富含花青素食物可降低糖尿病風險
    巧克力、茶和漿果類食物含有包括花色苷(又名花青素)和其他化合物在內的豐富黃酮類物質,最新研究認為,這類飲食減少慢性炎症的功能或許能夠降低我們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由英國東英吉利亞大學以及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他們的研究重點調查香芹、百裡香、芹菜所含有的黃酮以及常見於紅葡萄、紅酒和巧克力當中的花色苷給人體帶來的好處。
  • 患糖尿病最多能活多久?專家2型壽命縮短10年,1型縮短20年
    穩糖君經常遇到別人問:患糖尿病最多能活多少年?糖尿病有能活過30年的嗎?這些人可能是對自己的病抱著沮喪又悲觀的心情,也有可能只是想知道一個答案。糖尿病影響人一輩子的事,那它會影響壽命嗎?患上糖尿病是不是熬不過30年?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預期大概壽命是多少?
  • 新的模型旨在預測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赴美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來自雪梨大學工程學院項目管理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模型,旨在預測ii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該模型被發現具有較高的預測精度,其範圍為79%至88%。根據我們的研究,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更高。然而,誰將開發它並不總是明確的,測試和監測可能是耗時和昂貴的。」
  • 哈佛研究發現抗炎飲食可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風險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飲食中含有較多已知會導致慢性炎症的食物,會增加一個人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研究表明,某些促炎食物可能會產生放大心臟病發展的協同效應。新研究首先通過使用經驗性膳食炎症模式(EDIP)得分,根據單個食物增加或降低三種炎症生物標誌物循環水平的能力,計算出單個食物的炎症潛力。然後,研究人員整理了三項大規模縱向健康研究的歷史數據,涵蓋了20多萬名受試者,所有受試者都被跟蹤了幾十年。
  • Science:非編碼區DNA與2型糖尿病有關
    發表在《自然·遺傳學》的一項研究揭示了這些作用因子是如何影響人們的患病風險的。2型糖尿病影響了全球超三億的人口。遺傳因素的影響早就已經被認定為一個人患2型糖尿病風險的重要因素,同時還有體重、飲食和年齡因素。已有很多研究指出基因組中某些區域的變化與糖尿病的發病相關,但是這些區域的功能現在還不清楚,這使研究者很難深入的了解糖尿病發展的原因及機制。
  • JAMA子刊:月經周期不規律的女性,將來患糖尿病風險更高
    據估計,到2045年,糖尿病將影響全球近7億成年人。目前,將近20%的女性月經周期不規律且周期較長,一些研究表明,月經周期功能障礙與胰島素抵抗有關,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發病早期的關鍵特徵,月經周期不規律或過長是否與2型糖尿病相關呢?
  • 2型糖尿病是遺傳病還是生活方式病?看完你就清楚了
    我們的環境和生活方式可以在不改變遺傳密碼的情況下影響我們基因的功能,一篇綜述文章總結了過去十年的研究,展示了這對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影響。加入我們線下糖尿病管理群,獲取更多專業的糖尿病等健康知識指導,還有各種健康好禮! 一、生活方式會影響我們的基因表現嗎? 我們的基因對我們的許多特徵負責,但培育或環境影響肯定會發揮作用。
  • J Agric Food Chem:喝咖啡能降低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嗎?
    2型糖尿病的全球發病人數越來越多,導致越來越嚴重的健康問題。為什麼經常喝喝咖啡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較低?Ling Zheng,Kun Huang和同事們解釋說:之前的研究顯示喝咖啡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較低,而全球範圍內,2型糖尿病患者佔總的糖尿病患者的90%到95%。那些研究顯示每天喝4杯咖啡或更多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50%。在此基礎上,每多喝一杯咖啡,患病風險降低7%。
  • 糖尿病相關研究進展
    ,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33%。他們表示,基於這些藥物的工作原理,這種風險降低是有意義的,並指出其中的一種稱為拉米夫定(lamivudine)的藥物顯著提高了人細胞樣本和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胰島素敏感性。(在2型糖尿病中,身體失去了利用胰島素有效控制血糖的能力。)
  • JCEM: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或存風險
    >:5.967  英國一項觀察性研究顯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外源性胰島素治療使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癌症及死亡風險增加。研究在線發表於1月31日在線的《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雜誌》(JCEM)。  這並非首項得出上述結論的研究。「這些數據與既往大量證據(觀察到接受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轉歸較差)一致。」作者們指出。
  • Diabetes Care:每日補充葉酸或會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
    400-800微克的葉酸來降低後期胎兒神經管缺陷的風險,神經管缺陷是一種影響胎兒大腦和脊髓的出生缺陷。當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就會引發孕婦患妊娠期糖尿病,其會增加女性剖腹產及孕期血壓障礙的風險,同時還會增加女性後期患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對於胎兒而言,孕婦妊娠期糖尿病則會增加其較大出生尺寸及兒童和成年期患肥胖症的風險。
  • 什麼是2型糖尿病?早期症狀有哪些?冬天血糖不易控?醫生告訴您
    而做到這兩個原則,就要從飲食和運動下手,均衡飲食、增加運動量和減重,能夠避免人們將來患病,或者避免糖尿病患者出現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1、減肥一般來說如果體重過重的話,減少體重就能幫助人們預防糖尿病,有研究發現,如果減少肥胖者7%的體重,那麼患糖尿病的風險就能降低6成。
  • 16年隨訪:運動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低1/3
    近日,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2020年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運動水平提高與全因死亡風險顯著降低25%到33%有關。這項研究數據源於中國臺灣地區的健康資料庫,在2001年、2005年、2009年和2013年進行的調查中,收集了受試者的社會經濟狀況、健康行為和運動習慣等信息;同時,記錄了他們在2000年-2016年期間的健康狀況。
  • 研究發現,二甲雙胍可降低新冠肺炎和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
    根據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UniversityofAlabama At Birmingham)的一項種族多樣性研究,使用二甲雙胍--在新冠肺炎確診之前--與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三倍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