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隨訪:運動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低1/3

2020-10-06 糖尿病便秘腸炎管理

近日,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2020年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運動水平提高與全因死亡風險顯著降低25%到33%有關。


這項研究數據源於中國臺灣地區的健康資料庫,在2001年、2005年、2009年和2013年進行的調查中,收集了受試者的社會經濟狀況、健康行為和運動習慣等信息;同時,記錄了他們在2000年-2016年期間的健康狀況。


研究中納入了4859名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詳細信息,其中男性2389名(49%),平均年齡為59.5歲。統計發現,與那些沒有運動習慣的人相比,具有更高運動能力的人的全因死亡風險要低得多。進行中等量運動(每周消耗0-800kcal)的患者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了25%,而運動量較高(每周消耗超過800kcal)的患者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了32%。


圖片來源:Pixabay


這一獲益的潛在機制可能包括,運動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抑制炎症細胞因子分泌。


研究小組表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運動水平高的人的全因死亡風險顯著降低。進一步的研究應關注最有助於促進健康和延長壽命的運動類型和運動量。」


參考資料

[1] Study links higher level of exercise to 25% to 32% lower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Retrieved September 23, 2020,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9/d-slh091720.php



註: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SGLT-2抑制劑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結局
    2018年美國心臟病學學會年會(ACC)於3.10-12日在美國順利召開。會上公布的CANVAS及CVD-REAL 2最新研究數據均顯示,SGLT-2抑制劑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結局。坎格列淨的心血管獲益根據日前2018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年會(ACC )上公布的CANVAS研究結果,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坎格列淨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心衰住院風險降低相關
  • JCEM: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或存風險
    ,外源性胰島素治療使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癌症及死亡風險增加。  該研究第一作者、英國卡迪夫大學Craig Currie博士表示,對於2型糖尿病,「胰島素不再是終極治療手段。目前治療選擇越來越多,藥物製造商的目的是鼓勵儘早開始治療。在英國,接受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數量在過去20年已從3.7萬增至27.7萬。這要比患病率的背景變化大得多。」
  • 拜耳Finerenone用於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
    2020年10月26日,拜耳公司在美國腎臟病學會2020年腎臟周期間召開全球媒體溝通會,介紹和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慢性腎臟病的危害,以及在研藥物Finerenone最新發布的FIDELIO-DKD III期臨床研究結果。
  • 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有多高?《自然醫學》定義6種糖尿病前期亞型
    中國人口糖尿病發病率可謂是一年更比一年高。根據2020年最新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數據顯示,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達到12.8%,糖尿病前期比例為35.2%,糖尿病患者總數1.298億。基本上10個人裡就有1個是糖尿病患者。這一比例著實驚人。
  • 中文解讀 | 失眠可增加卒中患者死亡風險:一項對首次卒中發作患者的6年隨訪研究
    失眠在卒中後人群中的發生率大約為12%~57%1,2,對卒中後的預後有著重要影響。有不少研究只關注了睡眠時間與卒中後死亡風險的關係,目前尚缺少睡眠質量與卒中後死亡風險的關係研究。本文納入了中國大陸56家醫院收治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卒中)患者,收集了患者的人口學資料、病史及臨床特徵資料,以卒中後1年內患者有無失眠及卒中後6年的死亡為主要觀察指標,對有無失眠的卒中患者進行了長期隨訪,其中4次隨訪在卒中後的第一年期間進行,最後一次隨訪在6年後進行。本研究結果顯示失眠症基線發生率為38.4%(489/1273)。
  • [ADA2016]吡格列酮延緩2型糖尿病進展
    結果差異主要與高危人群(包括糖尿病前期患者及胰島素抵抗嚴重和代謝症候群患者)風險降低相關。此研究並非第一次揭示吡格列酮降低2型糖尿病風險的研究。2011年一項研究顯示吡格列酮可使糖耐量受損人群2型糖尿病進展風險降低72%。最近這些人群的隨訪顯示,參與者停藥至少1年,仍觀察到吡格列酮的保護作用。
  • 從循證證據看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管理
    2007—2008年全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餐後血糖升高比例佔80%,其中單純餐後血糖升高比例為46.6%;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單純餐後血糖升高患者的比例甚至高達70.7%。可見,若不採用餐後血糖診斷可漏診我國近5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國心臟調查還發現,我國約80%的冠心病患者漏診糖代謝異常。
  • 糖尿病前期增加死亡和心血管病風險!廣東學者BMJ發表Meta分析
    7月15日,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心內科黃裕立等發表在BMJ上的一項Meta分析提示,糖尿病前期顯著增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在已有心血管病的患者中尤其明顯。研究者指出,該研究結果說明,糖尿病前期的篩查和適當管理應納入心血管病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中。
  • 糖尿病患者要不要運動?怎麼運動?這裡說全了
    一項在超重/肥胖成人中的研究3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低運動量低強度組、高運動量低強度組、高運動量高強度組,結果顯示:高運動量低強度組運動60分鐘和高運動量高強度組運動35分鐘的總運動量相同;高運動量高強度組的腰圍較基線顯著降低,顯著優於對照組,但三個運動組之間差異不顯著;高運動量高強度組的餐後
  • 攻克1型糖尿病,我們在路上
    1型糖尿病相對於2型在治療上更加的複雜,患者「三多一少」症狀更為典型,急、慢性併發症(如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腎病等)的發生率更高,病情進展更快,患者的預後和生存質量也更差,且以年輕患者居多。研究發現,接受這種治療的患者最多可以脫離胰島素治療達3年以上,平均緩解時間為16個月左右。該時期就有專家團隊提出,短期間充質幹細胞(MSCs)治療可以有效阻止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改善視力、心絞痛及脂肪肝等方面的病情,說明MSCs對於改善糖尿病併發症也有一定作用。
  • 恩格列淨可延長2型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患者預期壽命
    在50歲、60歲、70歲和80歲患者群體中,使用恩格列淨和安慰劑的平均生存期差異分別為3.1年、2.5年、2年與1年。[1] EMPA-REG OUTCOME® 試驗的主要結果於2015年9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結果顯示,在3.1年的時間裡,使用恩格列淨較安慰劑可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相對風險達38%,可降低全因死亡的相對風險達32%。
  • 另一個視角看糖尿病患者強化降糖治療與心血管風險的關係
    ACCORD研究是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該研究探討了強化降糖治療與標準降糖治療對CVD事件風險的治療差異是否取決於受試者結合珠蛋白表型。該研究對5806例白人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Hp表型檢測,根據表型分為Hp2-2組和Hp1組。用分層Cox回歸模型的校正危險比(aHR)來量化2種不同Hp表型組的強化降糖治療與心血管疾病臨床結局的關係。
  • B肝韓國隨訪研究,每隔3至6個月隨訪1次,HCC風險顯著相關
    B肝韓國隨訪研究,每隔3至6個月隨訪1次,HCC風險顯著相關在關注慢性B肝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期間,研究人員認為,通過定期臨床隨訪是最佳的監測抗病毒作用和肝細胞癌的先決條件。但是,事實上在實踐過程中,通過堅持定期隨訪的比例很低,本項研究調查了慢性B肝患者定期隨訪是否與降低肝癌死亡率相關。
  • 王寧薦教授: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是否和NAFLD進展相關?| 2019...
    作者:Hitomi
  • 2型糖尿病患者應注重ASCVD的危險評估與管理
    三成以上糖尿病患者至少有一種心血管疾病,而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是其中發病比例最高的,需要尤為關注和預防。預防ASCVD,降低ASCVD的發生與發展,減少因ASCVD導致的傷殘與死亡,是糖尿病治療的關鍵點。 2型糖尿病之所以更容易發生ASCVD,與糖尿病的自身特點關係密切。
  • 患糖尿病最多能活多久?專家2型壽命縮短10年,1型縮短20年
    穩糖君經常遇到別人問:患糖尿病最多能活多少年?糖尿病有能活過30年的嗎?這些人可能是對自己的病抱著沮喪又悲觀的心情,也有可能只是想知道一個答案。糖尿病影響人一輩子的事,那它會影響壽命嗎?患上糖尿病是不是熬不過30年?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預期大概壽命是多少?
  • 新的模型旨在預測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赴美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來自雪梨大學工程學院項目管理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模型,旨在預測ii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該模型被發現具有較高的預測精度,其範圍為79%至88%。這項研究展示了機器學習在醫學上的潛力,通過使用複雜的患者數據集,並將它們彙編起來,找出導致疾病發生可能性更高的風險因素。全世界有近5億人患有2型糖尿病,這是一種進行性疾病,身體會對胰島素的正常作用產生抗性。
  • 1型、1.5 型、2 型、3c... 糖尿病分型最新盤點!
    這兩組 T1DM 以前也被稱為 1A 型「自身免疫型」和 1B 型「非免疫型」糖尿病,但這一術語不常使用,在臨床上也沒有幫助。因此,新版指南僅提及 T1DM,不包括 WHO1999 年分類中使用的亞型。
  •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糖尿病|hba1c
    合併ASCVD或心血管風險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論其HbA 1c 是否達標,只要沒有禁忌證,都應在二甲雙胍的基礎上加用具有ASCVD獲益證據的GLP-1受體激動劑或SGLT2抑制劑。合併CKD或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論其HbA 1c 是否達標,只要沒有禁忌證,都應在二甲雙胍的基礎上加用SGLT2抑制劑。
  • JAMA子刊:月經周期不規律的女性,將來患糖尿病風險更高
    全球有4.3億的糖尿病患者,其中1/4在中國。胰島β細胞功能失常導致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共同特徵之一,許多患者需要終生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人類的月經周期,就是每月一次的子宮內膜(endometrium)的脫落、再生和重塑的過程。這一現象幾乎只在人類中出現,除了人類以外,只有類人猿、舊大陸猴等極少數動物中有類似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