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薦教授: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是否和NAFLD進展相關?| 2019ADA
2019-06-17 來源:醫脈通
作者:Hitomi Saito
醫脈通現場報導,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風險更高,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NAFLD是其進展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危險因素,而NASH可進一步發展為肝纖維化和肝細胞癌,需要引起大家重視。本次ADA大會上有很多入選的中國研究學者的壁報展示,來自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的壁報研究有關於2型糖尿病和NAFLD的相關研究,在現場我們採訪了本壁報研究的負責人王寧薦教授,以下是專訪內容。
醫脈通: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您今天壁報的主要內容?
王寧薦教授:本次ADA大會上,我們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團隊一共有三個壁報展示,今天我主要向大家介紹一下壁報222-LB的相關內容。
本研究主要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的C-肽以及胰高血糖素水平與進展階段的NAFLD,比如非酒精性肝炎(NASH)、肝纖維化之間關係的研究。本研究納入約5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來自於上海的黃浦區和浦東新區。
2型糖尿病患者中罹患NAFLD的比例很高,但是更重要的是2糖尿病還是NAFLD進展階段(比如NASH、肝纖維化)的危險因素。NASH現在已經是美國第二大肝移植的原因了,肝纖維化作為NAFLD的一個病理類型,是關係到NAFLD遠期生存率最相關的一個病理特徵,那麼2型糖尿病患者中NAFLD進展所包含的炎症和肝纖維化,是否與2型糖尿病相關呢?也就是反映2型糖尿病胰島功能的β細胞功能下降(即C-肽水平下降)和α細胞功能異常(即胰高血糖素分泌異常)是否和NAFLD進展階段有關,這是我們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研究NAFLD診斷標準基於美國肝病協會的指南,NAFLD人群如果合併有代謝症候群的話,它的NASH的風險會大大升高,那麼我們將它定義為可能的NASH。此外,肝纖維化的定義也是基於美國肝病協會的指南,根據 NAFLD纖維化評分指數來確定其是否存在肝纖維化。
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的C肽水平與炎性進展相關,從沒有NAFLD,到單純NAFLD,再到很可能合併有NASH的NAFLD人群,其C肽水平是逐漸上升的,而且比值比也在上升,到合併NASH這個階段的話,比值比達到了4-5的水平,已經是非常高的數值了。然後代表a細胞功能的胰高血糖素水平和NAFLD的進展卻是負相關的關係,也就是說到了NASH階段,胰高血糖素反而是下降的。然後從纖維化進展來看,C肽水平又和前面提到NASH的相關性相反,本來在NASH裡面,C肽跟NAFLD進展到NASH階段是正相關的,但是進展到肝纖維化階段,它反而與C肽呈負相關,非常有意思。但是胰高血糖素和纖維化進展沒有顯著相關性。
在這個研究裡面,我們主要發現了C肽和胰高血糖素分別代表的β細胞功能和a細胞功能與NAFLD病變進展的關係,這個顯著的相關性可能對我們以後臨床上的個性化的用藥有一定指導意義。
醫脈通:您對本次會議的哪些領域的學術內容最感興趣?
王寧薦教授:我個人對大會第一天的D2d研究很關注,也就是大劑量補充維生素D是否可以預防糖尿病前期進展為2型糖尿病。這個研究我們非常關注,因為我們團隊之前也發表了一些文章關於維生素D和2型糖尿病之間關係的研究。我們的研究採用的是孟德爾隨機化的方法,在1萬多個人群裡面做孟德爾隨機化研究,發現維生素D並不導致2型糖尿病的發生。
在D2d研究中將維生素D作為幹預措施,D2d臨床試驗納入了2000多名人群,隨機分成兩組,納入的都是糖尿病前期人群(也就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之後給予的維生素D劑量是非常大的,每天給予4000單位維生素D。隨訪2-5年,平均隨訪時間是3年左右,這個研究隨訪時間和以前的一些維生素D補充相關研究相比,是屬於比較長的。結果發現維生素D組和對照安慰劑組2型糖尿病的發生沒有顯著性的差異,這個結果和我們前面發表的研究結果是吻合的。
該研究結果是陰性的,如果D2d研究結果是陽性的話,應該是有很好的具有公共衛生水平上的意義,因為維生素D相對比較便宜,而且在超市中都能夠買到,如果補充維生素D預防2型糖尿病有效的話,這個意義就非常大。雖然D2d研究得出的結果是陰性的,但是也有人認為它的研究人群選用的是維生素D相對來比較充足的人群,這部分人群維生素D水平在50nmol/L以上,在這個基礎上再給予大劑量維生素D去看預防效果,有些人認為應該在維生素D缺乏的人群裡面去進行補充,然後再看預防效果,這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專題連結>>>2019ADA專題報導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