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有多高?《自然醫學》定義6種糖尿病前期亞型

2021-01-14 中國生物技術網

中國人口糖尿病發病率可謂是一年更比一年高。

根據2020年最新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數據顯示,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達到12.8%,糖尿病前期比例為35.2%,糖尿病患者總數1.298億。基本上10個人裡就有1個是糖尿病患者。這一比例著實驚人。

已知糖尿病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稱為「高危人群」,主要是指年齡大於45歲、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常年缺乏運動以及血糖、血脂異常等;第二個階段稱為「糖尿病前期(也叫前驅糖尿病)」,第三個階段就成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了。

在血脂異常但還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階段,就是我們今天主要探討的第二階段,即糖尿病前期。

血脂異常的狀態表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進一步升高。然而,當前對糖尿病前期的臨床定義並沒有反映出病理生理學的差異,也無法預測未來的代謝軌跡。也就是說,糖尿病前期患者會不會發展成2型糖尿病是無法預測的。

近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德國圖賓根大學和德國糖尿病中心(DZD)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根據一項25年的研究數據,確定了6種不同的糖尿病前期亞型。這6種亞型在發展為2型糖尿病時具有不同的風險水平,這將有助於臨床醫生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並控制糖尿病前期和隨之而來的其他問題。

這項概念驗證研究表明,病理生理異質性存在於2型糖尿病診斷之前,並強調了一些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沒有迅速發展為顯性2型糖尿病的情況下增加併發症風險的可能。

在這項涵蓋25年的研究數據和899名個體的分析中,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共同的生物標誌物對確定了這6種亞型。這些標誌物包括血糖水平、肝臟脂肪、體脂肪分布、血脂水平和遺傳風險。

研究通訊作者、圖賓根大學醫學院、DZD的教授Hans-Ulrich Hring說:「對於糖尿病前期患者來說,到目前為止還無法預測他們是否最終會患上糖尿病並面臨嚴重的併發症(如腎衰竭)風險,或者只是一種無害的血糖水平略微升高。」

在確定的6種糖尿病前期亞型中,1、2、4型代表著較低的糖尿病風險:這一類型的患者體重正常,或者超重但代謝相對健康;3、5、6型患者面臨較高的糖尿病和併發症風險。

其中,3型患者自然產生的胰島素過少,同時也顯示出其他生物標誌物異常,如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增加;5型患者中包括對胰島素抵抗增強和肝臟脂肪含量較高的人;6型患者體內特定類型的體脂肪(內臟脂肪和腎竇脂肪)水平更高。與3型和5型患者相比,6型患者患糖尿病的風險較低,但死亡率較高,患腎功能障礙的機率也較高。

3型:高糖尿病風險、高心血管疾病風險、高腎病風險;5型:高糖尿病風險、高心血管疾病風險、高腎病風險、高死亡率;6型:相對低的糖尿病風險、高腎病風險、高死亡率

該研究第一作者、DZD的糖尿病學家Robert Wagner說:「與顯性糖尿病一樣,糖尿病前期也有不同的類型,它們在血糖水平、胰島素作用和胰島素分泌、體脂分布、肝脂和遺傳風險等方面都存在差異。」

為了進一步驗證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將他們的數據與在英國另一個研究中收集的6810份記錄進行了對比分析。通過使用相似的標誌物和方法,研究人員在這些記錄中也發現了相同的亞型。

研究人員表示,與把每個患者都歸為同一個類型相比,理解他們在患糖尿病和併發症可能性方面的差異會帶來很大不同。針對特定的風險人群可以採取特定的治療方法。

DZD的糖尿病專家Andreas Fritsche說:「接下來,在前瞻性研究中,我們將首先爭取確定這些亞型在多大程度上適用於將個體劃分入特定的風險群體。」

患糖尿病的人數不斷增加,到2045年,全世界可能有多達7億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且這種疾病每年正在造成數百萬人的死亡,因此我們必須儘快採取行動。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1116-9

相關焦點

  • 新研究揭示前驅糖尿病可分為6種不同的亞型
    2021年1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所有的前驅糖尿病(prediabetes,也稱糖尿病前期)都是不一樣的:在處於2型糖尿病初期階段的人中,有6種明顯可區分的亞型,這些亞型在疾病的發展、糖尿病風險和繼發性疾病的發展上都有所不同。
  • 血糖多高算糖尿病前期?哪些人是高危群體?逆轉糖尿病,該這麼做
    據了解我國目前有1.2億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其中還有一半人處於糖耐量受損的狀態,也就是糖尿病前期的情況。同樣在國外,比如美國也面臨比較嚴峻的顯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患糖尿病,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不知道自己患病,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處於糖尿病前期的狀態。
  • 三項研究證明食物種類和吃飯順序都會影響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2019年8月3日訊 /生物谷BIOON /——三項新的研究表明,你吃的食物種類,甚至你吃的順序都會影響你患2型糖尿病的機率。這些提交給美國營養學會的研究發現:轉向以植物為主的飲食(但也包括肉類和奶製品)可以將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60%。
  • 糖尿病前期很重要,不能大意,教你這6招,定有機會逆轉糖尿病
    隨著生活和飲食方式的改變,2型糖尿病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其實除了糖尿病患者以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群空腹血糖或者餐後血糖是偏高的,但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這個階段稱為糖尿病前期或糖耐量異常。據2010年全國範圍內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佔總人口的50.1%,即將近5億人,所以對糖尿病前期進行幹預,以防止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任務非常艱巨,形勢相當嚴峻,需要結合當前國家健康中國戰略,上下齊心,共同努力。那麼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應該如何應對,以延遲或預防2型糖尿病的發生呢?
  • 1型、1.5 型、2 型、3c... 糖尿病分型最新盤點!
    與既往的 4 個糖尿病分型相比,除了刪除  T1DM   和  T2DM   的亞型、更新了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特定遺傳缺陷單基因糖尿病、孕期糖尿病的命名方法外,亮點就是新增 2 個分型分別稱為混合型糖尿病和未分類糖尿病。
  • 患糖尿病最多能活多久?專家2型壽命縮短10年,1型縮短20年
    穩糖君經常遇到別人問:患糖尿病最多能活多少年?糖尿病有能活過30年的嗎?這些人可能是對自己的病抱著沮喪又悲觀的心情,也有可能只是想知道一個答案。糖尿病影響人一輩子的事,那它會影響壽命嗎?患上糖尿病是不是熬不過30年?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預期大概壽命是多少?
  • 新的模型旨在預測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赴美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來自雪梨大學工程學院項目管理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模型,旨在預測ii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該模型被發現具有較高的預測精度,其範圍為79%至88%。這項研究展示了機器學習在醫學上的潛力,通過使用複雜的患者數據集,並將它們彙編起來,找出導致疾病發生可能性更高的風險因素。全世界有近5億人患有2型糖尿病,這是一種進行性疾病,身體會對胰島素的正常作用產生抗性。
  • 什麼是2型糖尿病?早期症狀有哪些?冬天血糖不易控?醫生告訴您
    以前的時候由於1型糖尿病多在兒童時期發現,被俗稱為兒童糖尿病,2型多在成年人中發現,被稱為成年糖尿病,但現在發現越來越多的兒童也會有2型糖尿病發生,這可能跟兒童肥胖越來越多有關。2型糖尿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人體對胰島素有抵抗,人體的細胞對胰島素沒有反應了,無法將糖分攝入,這多處於2型糖尿病早期;另一個是人體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這多處於2型糖尿病中後期。這樣的情況下,葡萄糖會大量在血液中存在,而人體也沒辦法利用血糖,結果導致血糖長期升高,就形成了2型糖尿病。
  •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糖尿病|hba1c
    高血糖的藥物治療要點生活方式幹預和二甲雙胍為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線治療。生活方式幹預是2型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應貫穿於治療的始終。若無禁忌證,二甲雙胍應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中。一種降糖藥治療而血糖不達標者,採用2種甚至3種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聯合治療。也可加用胰島素治療。
  • 1型糖尿病他19歲患上1型糖尿病,為什麼還可能恢復?
    2周之後,他去醫院檢測,發現空腹血糖為218 mg / dL(正常值約為70 — 100 mg/dl),糖化血紅蛋白HbA1c為9.2%(正常值4%~6%)。最終確診為1型糖尿病,醫生隨即就讓他嘗試外源胰島素來控制病情,並且吃傳統的糖尿病飲食,即每天6餐,每天含有240g碳水化合物。
  • [ADA2016]吡格列酮延緩2型糖尿病進展
    結果差異主要與高危人群(包括糖尿病前期患者及胰島素抵抗嚴重和代謝症候群患者)風險降低相關。此研究並非第一次揭示吡格列酮降低2型糖尿病風險的研究。2011年一項研究顯示吡格列酮可使糖耐量受損人群2型糖尿病進展風險降低72%。最近這些人群的隨訪顯示,參與者停藥至少1年,仍觀察到吡格列酮的保護作用。
  • 我國每14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 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多少
    令人擔憂的數據是,目前,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經位居全球第一。今年4月,中國研究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BMJ在線發表中國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文章,調查結果顯示,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診斷標準,中國成年人總糖尿病患病率為12.8%,糖尿病患者總數約為1.298億(男性為7040萬,女性為5940萬);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35.2%。
  • 醫學手繪動畫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如何區別
    醫學手繪動畫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如何區別 2020-04-17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英研究人員發現,"超級豌豆"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人員說,在麵粉中加入一種"超級豌豆"以預防糖尿病發表在《自然食品》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一種皺褶的豌豆可能有助於控制血糖水平和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風險。科學家說,以整個豌豆種子或麵粉的形式將"超級豌豆"加入食物中,可能幫助解決全球2型糖尿病流行。研究的重點是一種天然的皺紋豌豆,雖然在基因上與超市冷凍食品通道中通常發現的普通光滑豌豆相同,但由於自然突變,含有更高數量所謂的抗性澱粉。
  • 1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最早可能在子宮中就開始了?
    」 截圖來源:Diabetologia 目前已知26個新生兒糖尿病基因。但在6月齡內就確診的糖尿病患者中,還有10%-15%並不攜帶上述26種基因變異之一。那麼,有無可能是其他的病因,比如多基因遺傳問題引起的1型糖尿病?
  •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潛在發生指標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潛在發生指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6:44:13 德國蒂賓根大學慕尼黑亥姆霍茲中心糖尿病研究與代謝疾病研究所Robert Wagner研究組,發現2型糖尿病高風險個體的基於病理生理學的亞表型
  • JCEM: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或存風險
    「這些數據與既往大量證據(觀察到接受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轉歸較差)一致。」作者們指出。  該研究第一作者、英國卡迪夫大學Craig Currie博士表示,對於2型糖尿病,「胰島素不再是終極治療手段。目前治療選擇越來越多,藥物製造商的目的是鼓勵儘早開始治療。
  • 16年隨訪:運動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低1/3
    近日,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2020年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運動水平提高與全因死亡風險顯著降低25%到33%有關。研究中納入了4859名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詳細信息,其中男性2389名(49%),平均年齡為59.5歲。統計發現,與那些沒有運動習慣的人相比,具有更高運動能力的人的全因死亡風險要低得多。進行中等量運動(每周消耗0-800kcal)的患者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了25%,而運動量較高(每周消耗超過800kcal)的患者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了32%。
  • Science:非編碼區DNA與2型糖尿病有關
    發表在《自然·遺傳學》的一項研究揭示了這些作用因子是如何影響人們的患病風險的。2型糖尿病影響了全球超三億的人口。遺傳因素的影響早就已經被認定為一個人患2型糖尿病風險的重要因素,同時還有體重、飲食和年齡因素。已有很多研究指出基因組中某些區域的變化與糖尿病的發病相關,但是這些區域的功能現在還不清楚,這使研究者很難深入的了解糖尿病發展的原因及機制。
  • 糖尿病前期增加死亡和心血管病風險!廣東學者BMJ發表Meta分析
    分析顯示,在一般人群中,中位隨訪9.8年期間,與血糖正常的人相比,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中全因死亡、心血管複合事件、冠心病和中風風險分別增加13%、15%、16%、14%,絕對風險分別增加7.36/千人年、8.75/千人年、6.59/千人年、3.68/千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