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發射衛星的過程,很這裡討論的稍有不同,但也很接近。比如我們會儘快讓火箭飛到一個足夠高的高度上,然後再讓火箭改變飛行角度以獲取足夠大的「水平」方向的速度。儘快飛到足夠的高度,能夠給火箭節約燃料,因為地球表面的大氣是很密集的,對太空飛行器的運行會產生非常大的阻力。
慢慢飛不僅可以飛出地球還可以飛出太陽系,但是這裡有個前提,慢慢飛是在燃料發動機持續提供動力的情況下,並且需要有一個垂直向上的速度。一旦動力消失,而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沒有超過一定數值,則會重新被地球拉回來,或者被太陽,月球或其它星球吸引過去。
宇宙速度定義和物體是否能夠逃脫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條件。宇宙速度是指物體除了萬有引力之外不受任何其他作用力的情況下,在地球表面附近能夠逃脫地球引力的最小速度(需要說明的是,是滿足其他條件下的最小速度,其他條件主要包括速度方向是垂直於運動物體和地球球心連線。如果速度是正對球心,只會撞到地球);而樓主所說的逃脫地球方式,完全和此無關。樓主的方式是在逃脫過程中不但地給與物體施加了力。
在實際中,還有太陽。上面的討論忽略了太陽的引力,其實是說太陽對物體的引力基本保持不變。所以物體始終還受到太陽的引力,所謂「離地面無窮遠」其實不是真正的無窮遠,相對太陽來說位置變化仍然很小。可以將上面的討論用於物體和太陽,就可以知道,物體速度達到更大的速度,即所謂第三宇宙速度時,就會擺脫太陽的引力。
這裡需要更正一點——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是無法脫離地心引力的。只有達到第二宇宙速度,物體才能夠無動力脫離地球引力。第二宇宙速度=11.2公裡/秒,是第一宇宙速度的根號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