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錄取智商在130以上的孩子?--兒子入小學考試記

2020-11-26 搜狐網

  北京育民小學今年在招生時,有媒體說該校只錄取智商在130以上的孩子。多多在此講述的正是她6歲的兒子報考育民小學的一番經歷。

  5月的一天,一位朋友從網上發了一條消息給我:北京育民小學今年招收「少兒班」,30多名孩子將用4年時間讀完小學,然後升入北京八中讀4年中學,14歲考大學。朋友鼓勵我讓兒子去試試。

  回家一說,丈夫反對:這是一個實驗班,孩子壓力太大,會不會對心理發展造成影響?萬一兒子將來跟不上,四年後被刷下來,重回普通小學該上幾年級?

  我卻覺得能不能考上是另外一回事,能讓兒子多見點世面,豈不更好。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讓他早點接受競爭,挺好。

  周日,我帶兒子去報名。為了不給兒子造成心理壓力,去之前我對兒子說:「你要上學了,要去參加入學考試,所有的小朋友都經過考試才能入學。」我的目的是儘量讓他覺得這是一次正常的考試,沒有什麼特別的。他很爽快地接受了,儘管這是他人生遇到的第一次考試,但他根本就不知道考試是怎麼回事。

  去的那天,是開始報名的第二天,9點多到了學校,我們領到排名300多位的小號,稍晚一些到的家長被告知小號已發完。據說,前一天已有400多名孩子報了名。我還發現在學校旁邊的小照相館排起了長隊,很多沒帶照片的孩子在拍照片。

  教學樓的樓道裡排滿了人,大家按號被分批召進教室。兒子很興奮,在教室裡躥來躥去,摸摸課桌、爬爬窗戶,挺新鮮。別的孩子也都沒閒著,在黑板上畫畫的,唱歌的,打鬧的,沒事兒人一樣。家長們則填表、諮詢問題,忙得滿頭大汗。

  5月20日,兒子參加初試。這天,校門外停滿了車,很多父母雙雙來校後被攔在門外,因為只允許一名家長帶孩子入校。操場上,站滿了孩子的家長,學校共設了34個考場,而學生的考號也編到了2000多。孩子們排成隊,由老師帶著進入教學樓,兒子像個兔子似的一蹦一跳地跟在老師的後面,進樓門之前,回過頭說:「媽媽,再見。」呀,這一刻我突然覺得兒子長大了。

  9:30至11:30是考試時間。家長們都在操場上等著,也藉機交流著經驗。

  很多家長都是遠道而來,因為自己住的周圍沒有好小學。大多數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聰明的,這正好是個機會。何況若能升入八中,不僅免去了一筆可觀的贊助費,而且還逃脫了小學升初中時電腦排位的惡運。有的家長為能進入育民,已經提前給孩子訓練了很多智力題。我聽了,心一緊:兒子沒有做過任何訓練,豈不是吃虧了?趕忙給丈夫打電話,他卻說:上這樣的班,孩子的智力必須夠用,否則訓練了半天,智力不行,早晚也得淘汰,這樣反而害了孩子」。我一聽,此話有理,連忙給自己調整心態。

  12點,兒子拿著半瓶礦泉水,夾著鉛筆盒從考場出來了。

  「考得怎麼樣?」

  「挺難的,都是推理題」。

  「推理?」我第一次從兒子嘴裡聽到這詞。

  兒子給我舉例子:「天平的左邊放3個蘋果,右邊放9個桃子。左邊有一個蘋果時,右邊的桃子是幾個?」

  「還有,兩張圖畫,在公園裡,湖上有人划船,旁邊有樹木花草,讓你找出兩副畫有幾處不同。」

  「媽媽,沒有迷宮圖,我最喜歡走迷宮了。」兒子有些遺憾。

  兒子還說第一節課考了63道題,他只答了58道,沒時間了。然後休息、喝水、上廁所。第二節課又答了3張紙,全是圖形。再問,兒子就煩了,躲到一邊看《機器貓》去了。

  過了幾天,我們收到通知書,兒子進入複試。

  6月17日,這天的孩子明顯少了。一問老師才知道,複試的孩子已減到263名,進入複試的名額並沒有事先的人數限制,而是由分數決定。比如,如果初試孩子的平均分是80分的話,進入複試的孩子分數則翻倍,即160分以上。

  兒子在操場的攀登架爬上爬下,我突然發現這天來的孩子大都是「挺顯大的」,本來在幼兒園裡已經是「大哥大」的兒子,在這裡只能算中遊。我對丈夫說:「都說發育早的孩子沒後勁,可是看看眼前這些『人高馬大』的孩子,誰敢說在他們中間不會出現少年大學生」據說,「少兒班」的孩子上課的方式與眾不同,孩子們圍成一圈聽老師講課,而且是老師與學生互動交流式的講課,充分調動孩子的潛質和思考的積極性。這一點是最讓我羨慕的,這對於淘氣的男孩兒來說格外合適。

  12點,兒子又是提著礦泉水、夾著鋼筆盒走出教室。

  「媽媽,今天有迷宮圖,我一下就走出來了。還有空間想像力的題。」

  「你會空間想像力呀?」

  「就是模糊的感覺,你在腦子裡先把圖像模糊了,就好像眯著眼睛看東西一樣,把你看到的東西看成模模糊糊的,再想像就行了。」

  兒子的理論讓我也模糊了。

  「還有短時間記憶力的題。我考考你,18567———你馬上倒過來念一遍」。

  「還有,左邊一個圖形,右邊有一串跟它差不多的圖形,讓你找出來哪個和它一樣。」

  好嘛,都夠難的!我立刻帶兒子去吃「艾德熊」,我對他說「你這次要是通過了,下次媽媽還帶你來。」說完,馬上覺得自己的心理太陰暗,怎麼這樣急功近利。兒子卻在大聲應著:「行啊,行啊。」

  幾天後的下午,我得到了通知,兒子沒有進入再複試。回家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想:怎麼把這個消息告訴兒子,他會不會受打擊?

  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小心翼翼地說:「兒子,你這次複試沒有通過。你知道沒有通過是什麼意思嗎?」

  兒子很響亮地怪笑一聲:「沒通過就是刷下來了唄」。

  「你想上育民嗎?」

  「不想。」

  「為什麼?」

  「媽媽你不知道,廁所離教室太遠,上廁所可不方便」。

  ———瞧這小夥兒!

  說實話,我沒有兒子這麼瀟灑,我甚至有一絲遺憾,我希望兒子能夠進入複試。再複試是教師和學生一對一的考查,兒子如果在那時被刷下來,我可能會心悅誠服地「死機」———因為兒子曾經跟我說過這樣的一個細節:

  「媽媽,今天的加法題我沒做」。「為什麼不做?是不會嗎?」

  「我在幼兒園都做過了,在學校就不用做了。」

  有時候,孩子的思維方式就是這樣不可思議,可這完全是缺乏考試經驗的緣故。

  這是兒子的第一次考試,從此兒子將開始他的學習之旅,也可以說是某種程度上的考試之旅,成敗的可能都有存在。兒子雖然沒上育民,但是我是多麼的希望育民那種互動的教學方式能夠為更多的學校所借鑑。

  編輯的話: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李強曾主持做過一項研究,收集大量數據來研究影響一個人一生經歷的因素。後來他們發現,再多的數據也無法證明人的生長過程中究竟受哪些因素影響,因為變量實在是太多。考察那些真正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愛因斯坦、魯迅,早期並沒有表現出什麼超常,成名其實很晚。智商只是影響人們發展的變量之一,與成功並沒有必然關係。

  李強說:

  「中國人望子成龍的欲望十分強烈,希望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宏圖大志,比如說用『抓周測試孩子將來的事業就是這種心態的反映。但人們的學習是有階段的,一個年齡段的兒童適應於他這個年齡段的知識體系。如果把後一年齡階段的知識體系過早的強加給兒童,比如兩歲就識字,從一個角度看,人們覺得他很特殊、很優秀;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一般孩子到了七歲就都可以達到,早幾年識字只是說明受教育早,並不證明他真正有創造力、想像力,或是能比別人多做出什麼事情來。」

  人遲早都要到正常的社會中,從特殊環境到普通環境,這個人的行為表現和別人肯定都會是不一樣的。李強說,我們希望任何社會上絕大多數作為主體的人應該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各方面達到一個平均值,這才是一個正常的人。

  有專家介紹,超常班的教學確實讓孩子加速了學業進程,但這種學業的成功更多的恐怕是來自超常班老師不俗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而不是因為班上有多少「神童」。

  隨意舉出一例來說,北京8中少兒班雖然將正常的6年教育縮減到4年,但惟獨體育課的課時增加了一倍多。他們除了按國家規定每周在校內操場上2課時的體育課之外,每周還有半天的「自然體育課。在滑冰、騎自行車、登山、定向越野及運動旅遊中,孩子們也經受了風雨雪等自然力的鍛鍊,對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是很好的歷練。最強的師資,寬鬆的教學環境,活潑的教學手段,專家們指出,即使是資質中等的孩子,在這種條件下學業也可以得到很大飛躍。

  正如多多在文中所期盼的那樣,更值得推廣的不是超常班,而是超常班上「超常」的教育思路。(多多)

相關焦點

  • 揭秘門薩俱樂部會員:智商130過目不忘 運算神速(圖)
    原標題:揭秘門薩俱樂部會員:智商130過目不忘 運算神速(圖) 2012年門薩中國年會合影(前排右二為方茂萱)方茂萱(左)和門薩會員合影門薩會員玩遊戲,賭注是「門薩幣」  原標題:智商130的神秘遊戲 門薩俱樂部吸納5名聰明武漢人  作為國際認證的高智商俱樂部,加入門薩首先需要智商達到130以上,據統計,全球僅有約2%的人滿足這一條件。
  • 十張高智商才看懂的圖片,看懂五張說明智商超130,你厲害嗎?
    原標題:十張高智商才看懂的圖片,看懂五張說明智商超130,你厲害嗎? 「十三五」國家全面實施教育綜合改革,實行全新的學業水平考試,並將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錄取參考,突出對學生的多元評價錄取。
  • 武漢5人加入門薩俱樂部:智商130打牌穩贏(圖)
    門薩會員玩遊戲,賭注是「門薩幣」  作為國際認證的高智商俱樂部,加入門薩首先需要智商達到130以上,據統計,全球僅有約2%的人滿足這一條件。  2011年兒子降生,在智力方面遺傳了他和妻子的特長。「他快滿2歲,能熟練拼接積木,還會朗讀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做簡單的加減法。」方茂萱說,孩子在邏輯和語言方面的天賦,讓他和妻子開始思考如何適度地進行培養。  2012年,方茂萱和妻子同時通過門薩官方網站,報名參加並成功通過入會考試,成為國內少有的「門薩夫妻」。
  • 為什麼孩子智商130,成績卻不好?
    杭州某小學的學生小娟,平日非常乖巧,回到家就做作業、看書,但成績卻一直在班上穩居中下水平。父母帶著她去看了某醫院的學習困難諮詢門診後發現,小姑娘的智商130,比平均值高出了30,屬於很優秀的水平。但同時也發現她得了「非典型性多動症」。她的「多動」不在行動,而在思維上。
  • 「兒子的智商遺傳自媽」?扯淡!
    以智商IQ來表示,正常人的IQ在80~120之間,其中80~90屬於中下,90~110屬於正常,110~120屬於中上。70~80屬於低常,70以下屬於智力缺陷,120~130屬於超常,130~140屬於智力極高,140及以上屬於天才。正常人的IQ在80~120之間
  • 期中考試成績出爐 杭州七醫院測智商的孩子多了三成
    兒童心理科主任周國嶺告訴記者,杭州大部分學校期中考試成績單剛出爐,不少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成績不滿意,擔心孩子智商不夠高,所以就想來做個測試,看看孩子的學習成績究竟跟智商扯不扯得上關係。  據醫院初步統計,近期到醫院來測智商的孩子比往常增加了三成,而且後面還排著許多預約號。  孩子的學習成績優劣是否和智商高低成正比?盲目測智商是否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影響?
  • 美國5齡童智商高達130可比霍金
    擁有天才兒童特徵    4歲那年,馬森在學校學前班中接受了一項「維切斯勒學前和小學等級智商測試」,測試內容包括考驗語言技巧、組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一名負責測試的心理學家震驚地發現,馬森的智商竟高達130,他的智商已經是同齡人中2%的佼佼者,達到加入門薩頂級智商俱樂部的標準。
  • 4歲被判低智商兒現讀博士 智商測試之惑
    孩子4歲時被高校心理專業的師生判定為低智商,孩子因此深受打擊。好在孩子小沒有記太久,而父母則一直用努力來勉勵孩子前行,現孩子在港讀博士。其實,國內的智力測驗多數不規範,父母不要輕易被左右,當孩子沒有與其他小朋友太大不同時,不要在孩子很小時去測。
  • 他們是智商超過130的"天才" 對話南京"門薩"成員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英國一位11歲少女智商高達162,比愛因斯坦智商還高2點,故而被一個叫「門薩」的天才俱樂部招收為會員。據了解,只有智商130以上,全球人口2%的人才有資格進入該俱樂部。而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京也有7位門薩會員。這是一個高智商的群體,他們是一群沉迷於智力廝殺的腦力題愛好者,還是喜歡炫耀高智商自視甚高的討厭鬼?生活中的他們又是什麼樣子?
  • 這幾道小學題目,難倒很多大學生,老師:全對的人智商200以上!
    許多小學考試題目也高深莫測,難度堪稱高考試題,讓許多家長也束手無策,21世紀的小學生可真不得了,每天的作業堆積如山,還要去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就連作業都不是一般的難度。一般的小學生的題也不能拿我們成年人的思維做,而這些題的解題方法總是讓人出乎意料,有些看似很簡單的題總是難倒大部分家長,不知從何下手,對於不懂得變通的的家長更是燒腦。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難倒大學生的小學題目。
  • 夫妻同為門薩俱樂部會員 兒子兩歲會加減法[圖]
    原標題: 夫妻同為門薩俱樂部會員 兒子兩歲會加減法  作為國際認證的高智商俱樂部,加入門薩首先需要智商達到130以上,據統計,全球僅有約2%的人滿足這一條件。  作為國際認證的高智商俱樂部,加入門薩首先需要智商達到130以上,據統計,全球僅有約2%的人滿足這一條件。
  • 00後天才少年,8歲踏入高中,10歲被一流大學錄取!
    題記:00後天才少年,8歲踏入高中,10歲被一流大學錄取! 古代中國出現了許多智商超出常人的 「神童」,曹操的小兒子七步之內完成千古流傳的「七步詩」,這些異於常人的「天才」,他們在學習上的領悟能力超出常人想像。
  • 英國「小升初」壓力大 考試近乎智力測驗
    十一歲孩子就要面對考試和升學壓力在英國,相當於小學升初中的優才選拔被稱作「11+考試」,其難度令人「聞風喪膽」。只有高分通過考試的孩子才有資格入讀教學質量明顯高出一籌的文法學校,其他孩子則只能就讀普通公立學校或昂貴的私立學校。英國正在展開教育改革大討論,11+考試的合理性正是熱點議題。
  • 世界智商排行榜,中國竟只排
    十八、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人的平均智商為81,孩子6歲開始接受免費初等教育,在那裡不同性別的孩子不能一起學習,當他們上高中時,男孩可以自由選擇科學或文學專業,一些學校會訓練他們從事農業技術研究和商業方面的職業。
  • 小學考試成績只看合格率和優秀率,那及格不了的孩子怎麼辦?
    成績能反應一個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小學階段的成績更是如此。很多老師和家長都特別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甚至於很多學校還是按照考試成績對老師進行排名。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小學階段對於成績的排名主要根據考試的及格率和優秀率。
  • 如何讓超級智商的孩子成為真正的天才呢?
    放學回家閒來無事,偶然翻了一下小學1~6年級的數學書,發現裡面好多知識點可以直接銜接初中知識模塊和高中知識模塊,這裡面應該有一個啟發,就是可以編寫只給天才或熱愛思考的人的一套教材,從小學直達高中。就那負數來說,到初中才學,其實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也是完全能接受的,這樣就跨越了4年,科學的引導,會讓他們獲得更高的智力發展,這相對於難以延長的壽命來講,無疑是間接延長了壽命。
  • 私校入學考CE考試將全面取消!
    這個考試相當於擇優錄取的英國私校的統考,為有志衝刺牛校的孩子們設計,至今已經有1個世紀的歷史啦。學生通常在11歲或13歲的時候參加CE考試。 對於CE考試來說,沒有所謂不及格的分數,當然大部分學校會制定自己的錄取門檻,一般要求學生排名高於60%-70%以上。
  • 矮胖孩子智商低?高智商孩子的八項特徵,一般情況下很準
    但是我想說這只是家長的一廂情願,其實孩子聰明與否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明白的,甚至還有專家表示,孩子的身材都會影響孩子的智商。矮胖孩子智商低?高智商孩子的八項特徵,一般情況下很準莎莎和老公兩人個子都不高,夫妻兩人結婚後唯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身高,生怕孩子受影響,也長不高,於是孩子出生以後兩人只要對孩子生長有幫助的,花再多錢也不含糊。
  • 青測智商人數上升 2%兒童得分超130屬極超常
    一般來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適當的家庭刺激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也會有益於孩子智商的發展和定型;而社會教化則包括後天學習、考試刺激和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王教授表示,即使像心算這樣可以考察人天生對數字的敏感以及邏輯推理的測試,也可能因為孩子後天受過的數學培訓而獲得高分。所謂測試題可以看做是固態智力測驗。「很多孩子小時候的智商高,實際上是固態智商高。
  • 智商基因在X染色體 兒子智商由媽媽決定?
    網上一度盛傳著一種說法,說是媽媽對孩子的智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智商的八對基因全部都是位於X染色體上面,而男生是XY, X來自媽媽,Y來自爸爸,因此男生的智商全部都是來自母親的遺傳。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