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所需要的地表大規模基建能力是中國的強項而不是美國的強項。
美國的電信覆蓋率遠低於中國,正是因為他們實行的是完全商業化的運行模式。
站點服務範圍越來越小,這也是未來5G的發展趨勢。
"
編輯/小王
據美國聯邦政府相關文件顯示,網際網路巨頭亞馬遜最近提出了一個全球網絡解決方案構想:建立一個由3236顆衛星組成的網絡。
這一名為「Kuiper」的全球網際網路接入計劃,代表著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雄心勃勃的太空夢想:
「它將發射一組低地球軌道衛星,為世界各地未被服務和服務不足的社區提供低延時、高速度的寬帶連接。」
「這是一個長期項目,旨在為數千萬無法接入寬帶網際網路的人提供服務。我們期待著在這一計劃中與我們有共同願景的公司合作。」聲明中這樣說道。
不僅如此,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也提出過類似的網絡計劃。
據報導,北京時間5月24日上午10點30分,馬斯克旗下的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將60顆Starlink衛星發射升空,其雄心勃勃的「星鏈(Starlink)」計劃拉開了組網序幕。
這項2015年提出的計劃,規模極其巨大,總計要在2025年前發射近12000顆衛星。
有自媒體認為,該計劃表示美國將在太空中建立下一代寬帶網絡,繞過5G,直接升級到6G,並據此認為「6G並不遙遠」。
美國企業頻頻提及6G,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最近鬧得火熱的華為危機。目前,全球能夠有能力提供5G網絡服務的,只有中國的華為與美國的高通。
單從實際情況來看,華為的5G網絡能力,已經遠遠領先高通。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表示,只需將一個手提箱大小的基站掛在建築物外,就能夠實現區域大範圍的5G網絡覆蓋,不但節約成本也提高了安裝效率。
美國顯然不希望華為成為5G通訊的龍頭老大,所以才會出現這麼多躍躍欲試的美國企業試圖通過衛星網絡通訊,直接繞過5G升級到6G。
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
1、5G所需要的大規模基建能力是中國的強項而不是美國的強項。
如果美國強行推廣,將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等真正能夠落地商用,需要等多久呢?
2、6G的特點是以衛星為基礎組建網際網路,而非光纖和基站。
基建工作主要在太空完成,而且主要是衛星發射和部署工作。毫無疑問,美國是一個航天強國,深空探測、遙感、操控技術都很發達,火箭重複利用技術也日趨成熟。但幾千顆衛星布局,花費實在太過巨大,企業能否承擔這樣巨大的成本?
3、用全年不間斷飛行的無人機代替低軌衛星?
目前,波音公司的太陽能無人機相對成熟,可以全年不間斷的飛行,似乎可以取代低軌道衛星。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無人機向地面提供的信號覆蓋半徑約為100公裡,其航速約為100公裡/小時,這個半徑100公裡的信號覆蓋區是高速移動的,你必須以100公裡/小時的速度跟著無人機跑才能持續上網。
或者每隔200公裡就安排一架無人機,讓它們排著隊依次飛行。顯然,這種接力工作模式很不靠譜。
微博知名KOL「HW前HR」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第一、室內無法使用
衛星通訊最大的問題就是要視通,如果看不見是無法使用的,而人類90%時間是在室內活動,絕大多數時間無法使用,要麼要用室外天線,太囉嗦了,難以移動。
第二、容量
目前每顆衛星的通訊容量為17-23Gbps,按3G標準、就不說4G和5G標準了,也就是2000人使用。一萬個衛星也就是2000萬人用,在全球人口九牛一毛,就算加10倍放大,也就是2億人,在全球人口還是九牛一毛。
第三、免費
別扯淡了,必然大量廣告,看一段廣告接入一下。這在很多國際機場的免費WIFI就這德行,非常噁心。
第四、範圍
全世界80%以上是海洋沙漠冰雪等無人區,真正有效的衛星覆蓋要去掉一大半。會出現太平洋的沒人用,城市的擁塞。
也就是說,這個根本就不是全世界使用,更不是什麼已經是6G這種天方夜譚。
當然,也不是一無是處,能幹什麼呢?
所以,這個給美軍用、給航海用、給飛機用,給稀少人煙區域和覆蓋不好的地方用,很不錯。
但是一定不是什麼世界人民免費上網的好東西。
照理說,常規的科研項目要經過技術論證,稍有疑點就要進行反覆論證,以確保所有技術環節的科學原理都成立,而且有足夠可靠的工程方法。
然而,近年來,美國興起了IT創投思維,跟常規的嚴謹科研不同,它的基本套路就是講故事、賣情懷、拉投資,稍微搞出點成果就大肆宣傳,目的是拉來更多投資。
這種報喜不報憂的網際網路套路,掩蓋了實際存在的大量技術障礙,因此這些項目失敗的機率極大,投資人的錢也會跟著打水漂。
從2014年開始,美國科技人士似乎就為全世界人民的上網問題「操碎了心」,搞的計劃形形色色,有用衛星的、有用無人機的、有用熱氣球的,總之就是往天上搞,核心賣點就是要覆蓋足夠大、用戶足夠多。
那麼,到底如何才能讓老百姓正常上網?
正確的操作方式是縮小站點範圍,把站點資源分配給更少的人群,每個人得到的資源就更多。
到目前為止,全球一共有600多萬座4G的基站,而中國就佔據其中的80%,剩下的基站被美國等190多個國家共同擁有。
可以確定的是,在全球範圍內看來,中國的電信網絡覆蓋率絕對是第一,而且遙遙領先於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所謂的發達國家。
在保證廣大偏遠貧困地區的電信覆蓋率方面,中國也走在了全球的最前列。中國幾乎所有的偏遠山村、鐵路沿線和國道兩邊都能夠接收到網絡信號。
實際上,美國的電信覆蓋率遠低於中國,正是因為他們實行的是完全商業化的運行模式。
在逐利的原則下,運營商顯然更喜歡在經濟發達的人口密集區建設基站,因為那裡賺錢多;不願意在人口稀疏的偏遠地區建站,因為收取的通訊費用可能連基站的電費都不夠付。
所以,美國著名的黃石公園裡是收不到網絡信號的,這在中國絕對無法想像。
說到底,美國企業大肆宣揚的「給全世界人民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口號沒有多大實際意義,倒不如先把國內的基站鋪設起來。
從最近的社交媒體上看,很多人對我國電信業建設的巨大成就毫無認識,反而把美國的這些「口號式」創新當神一樣崇拜。
就連馬斯克自己也公開承認,他心目中的航天英雄阿姆斯特朗和尤金賽爾南都公開反對他的「全球聯網計劃」。
其實,不僅這兩位,很多美國行業專家都很清楚馬斯克計劃存在著大量技術問題,只是因為一些原因他們沒有站出來說話而已。
當然,我們不能說馬斯克的這個計劃一無是處,但確實也應該冷靜分析、客觀看待,沒有必要一味熱捧,更沒必要妄自菲薄。
資料來源:
《一箭60星發射升空!美國準備跳過5G,直接升級到6G?中國顫抖了?》
《3000多顆衛星即將覆蓋全球,6G時代,再也無需翻牆了!》
微博:奧卡姆剃刀、HW前HR
相信未來
擁抱未來
添加微信
collapse06
xiao122391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