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怎麼分?這是一個難題

2020-12-06 騰訊網

達爾文也不知道怎麼定義物種

物種是如何分類的?也許普通人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但是每一個人都會有意識地區別各種不同的物種。狗生狗,豬生豬,狗不會生出豬,豬也不會生出狗,所以豬和狗不是一個物種——這個常識甚至連上萬年前的養殖牲畜的人類就已經體會到了。

近代生物學發展之前人們認為物種是一直不變的——狗一直是狗,豬一直是豬,從未變過,那麼它們一開始從哪裡來的呢?沒有人知道,所以過去迷信的人類選擇相信它們是上帝創造的。達爾文的進化論的出現,才使物種不變論和神創論被推翻。

達爾文認為物種擁有共同的祖先,不同的物種是由它進化而來的。1859年11月24日,《物種起源》一書在倫敦出版,達爾文在書中詳細地闡述了生物進化理論。《物種起源》不僅開創了生物學發展史上的新紀元,進化論的思想更是滲透到各個自然科學領域,對人類歷史產生了巨大影響。

那麼,我們怎麼去定義一個物種呢?偉大的達爾文先生竟然也講不透徹,這個問題太難了。直至今日,不同領域的生物學家對於物種仍然有著不同的定義,這些定義互有利弊,有一句話很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關於如何定義物種這個問題,如果有人想從不同生物學家的理論中挑出較為合理的定義,那麼他將得不到答案。可見,「物種」的定義在生物學內部,可謂「眾口難調」。

各式各樣的物種定義

對於物種的定義,被譽為「20世紀的達爾文」的著名的進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邁爾的觀點佔據了當今世界的主流。邁爾認為:物種是在自然界中佔有特定生存環境的種群的生殖群體,和其他種群的生殖群體被生殖隔離分割開。這個物種概念被稱作生物學物種概念。

邁爾以「生殖隔離」作為區別不同物種的標準。如果兩種物種之間存在生殖隔離,意味著這兩種物種交配不能產生後代(例如貓和狗交配不能產生後代),或者交配產生的後代沒有生育能力(例如馬和驢交配雖然能生出騾,但是騾沒有生育能力)。

然而生物進化的進行是連續性的,形成生殖隔離的過程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給我們用生殖隔離來區別物種造成了困擾——形成生殖隔離的過程中會存在很多中間體,它們屬於什麼物種?是進化之前的物種還是進化之後的物種?生物學家曾經發現三種奇怪的鳥,A種鳥和B種鳥可以交配產生可育後代,B種鳥可以和C種鳥交配產生可育後代,但是A種鳥卻不能和C種鳥交配產生後代。根據生殖隔離的觀點,A種鳥和B種鳥是同一種鳥,B種鳥和C種鳥是同一種鳥,但是A種鳥和C種鳥卻不是同一種鳥,這肯定是不符合邏輯的。A種鳥和C種鳥肯定是不同的物種,但是我們用生殖隔離的方法卻不能正確定義B種鳥。

除了生物學物種概念之外,還有其他5種應用最為廣泛的物種概念——形態學物種概念、進化物種概念、系統發育物種概念、生態學物種概念和遺傳學物種概念,這5種概念分別從外觀形態、家譜世系、特徵狀態、生活環境和基因作為依據去區別物種。

例如形態學物種概念,它以外觀形態作為依據去區別物種:如果一群生物的某些形態特徵一樣,那麼它們就是同一個物種。這個定義能夠比較直觀地從外觀上區別物種,但也有不足之處:外觀不一樣的不一定是不同物種,例如兩翼果蠅生出的後代有四翼果蠅,這就不能夠把它們分為不同物種。

目前,關於物種一共有約30種定義,可謂種類繁多。每一種定義都有其優點與不足,這也是物種定義難以統一的原因。

物種定義的不統一造成的麻煩

物種定義的不統一造成了很多麻煩,首先體現在學術交流上。如果不同的科學家使用不同的標準,對生物分類的理解就會出現偏差,不利於學術交流。例如我們根據生物學物種概念統計,有蹄類哺乳動物的數量為143種,而如果根據遺傳學物種概念,有蹄類哺乳動物的數量變為279種,相差非常大。

除了學術交流,物種定義的不統一造成的麻煩也體現在了瀕危物種保護上——改變物種的分類依據有可能會改變物種的數量而涉及到物種多樣性的問題,這可能會對目前人類瀕危物種保護工作價值的評估產生影響。甚至有些人認為一些對瀕危物種的保護行為會危害到物種多樣性而建議停止保護。

例如瀕臨滅絕的中國大蠑螈,人類的保護工作是人工養殖再野外放生,以此增加野外中國大蠑螈的數量。但是有一個研究小組根據DNA檢測指出,中國大蠑螈一共有五個物種(而原先根據生物學物種概念,中國大蠑螈只有一種)。這樣分類使中國大蠑螈的野外放生工作的正當性遭到質疑——目前我們只識別出了一種中國大蠑螈,其他四種目前還沒有被人類發現。如果肆意放生我們人工繁殖的這種蠑螈到野外與其他另外四種蠑螈雜交,產生混血蠑螈有可能取代原來的野生蠑螈,從而導致其他四種物種的消亡,減少物種的多樣性。

也許我們應拋棄「物種」這個概念?

既然物種如此難以準確定義並且任何定義都會帶來爭議,那麼我們可不可以拋棄物種這個詞,從其他角度來進行生物分類?

2018年,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米什勒教授和約翰·威爾金斯教授提出了「進化支」生物分類方法,試圖取代人類幾百年來一直沿用的「界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方式,從而徹底避免物種這個詞的使用。「進化支」分類方法按照血緣和世系關係將生物的進化過程描繪成一個層層開支的的大樹枝,每一個獨立的分枝表示某個時期進化形成的某種生物群體,這個群體內的生物擁有共同的祖先。「進化枝」的基本單位是「最小的已命名和已登記的分枝」(SNaRC),而不再是物種。但這個最新的分類方法還得經歷時間的考驗,其缺點和不足也將會慢慢暴露出來。

但逃避問題可不是人類的天性,人類追求真理的步伐永遠不會停止。科學家們對於物種定義的討論和探索,必然將一直持續下去。

相關焦點

  • 物種怎麼分? 這是一個難題
    達爾文也不知道怎麼定義物種物種是如何分類的?也許普通人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但是每一個人都會有意識地區別各種不同的物種。狗生狗,豬生豬,狗不會生出豬,豬也不會生出狗,所以豬和狗不是一個物種——這個常識甚至連上萬年前的養殖牲畜的人類就已經體會到了。
  • 爆笑校園:5根香蕉分給6個小孩怎麼分?呆頭:掐死一個就行了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搞笑漫畫爆笑校園:5根香蕉分給6個小孩怎麼分?呆頭:掐死一個就行了狗刨中學。劉姥姥在講臺上擺了五根香蕉,於是他提出一個問題,現在有5根香蕉,要平均分給6個小孩子……這應該怎麼分呢?大家思考一下!
  • 三問籃網三巨頭:一個球怎麼分?誰來防守,陣容深度又在哪裡?
    在今天NBA誕生了重磅交易,哈登前往籃網與歐文、杜蘭特組成了最強三巨頭,從目前聯盟的格局來看,歐文哈登杜蘭特這三個人無愧為最強三巨頭的稱號,但隨之而來籃網也必須解決非常多的問題,在這筆交易中籃網送走了阿倫、勒韋爾、普林斯、庫魯茨,在場均得分前5的球員裡一下送走了2個,阿倫這樣的防守核心也離隊,
  • 面試官:4根香蕉分給5個客人,你怎麼分?姑娘巧妙回答,直接被錄
    小玲自從畢業後就留在了前一家公司,這一呆一年多,小玲逐漸發現公司的瓶頸很大,發展前景和薪資結構都不太滿意,所以經過慎重考慮後,小玲決定跳槽。做出決定後,小玲迅速辭職,給幾個好公司投了幾份簡歷,接到對方電話邀請面試後,小玲又精心準備了一番。經過一年的磨練,小玲再也不是當初的職場小白,對於職場面試小玲有充分的信心。面試當天,小玲和其他求職者一樣,在面試室外等候。
  • 為什麼地球上只有一個物種?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地球上只有一個物種,絕對沒有任何問題。原來大家都以為,生命起源極其困難,極其偶然,其概率之低,就如同一個恆河猴,隨便地敲擊打字機,竟然恰巧列印出了大英博物館的全部藏書內容。如果是這樣,那麼「一源」的現實,我們還能接受。
  • 地磚的種類怎麼分?地磚細分可分為哪幾種磚
    地磚是裝修中必備的主材之一,地磚選擇是否得當將會影響整個裝修效果,所以地磚的選擇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一般地磚簡單的就分為三大類:釉面磚、瓷質磚、拼花磚。但是現在很多的業內人士也會將地磚進行一些細分,像拋光磚、仿古磚、微晶石、瓷片、亞光磚、馬賽克等等。下面一起來看看:地磚的種類怎麼分?地磚細分可分為哪幾種磚?    地磚的種類怎麼分?
  • 這是一個有關達爾文和《物種起源》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達爾文是如何寫出《物種起源》這本書的,又如何用這本書改變了世界。達爾文出生在一個相當有錢的大家族。他的爺爺是當時非常有名的一位醫生,而外祖父則是很著名的陶瓷商人,因為在英國創立了工業化的陶瓷生產工廠,所以被尊為英國的陶瓷之父。
  • 取暖器「新物種」曝光,69元搞定全家取暖難題
    導語:美菱取暖器「新物種」曝光,不燒煤不用氣,69元搞定全家取暖難題。俗話說夏有空調冬有暖氣是最舒適的了,現在已是冬季最寒冷的時期,北方的小夥伴們早已經打開了暖氣片,對於東北地區的朋友熱炕頭暖氣屋是必需品,在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下,如果沒有暖氣的供應恐怕是很難生存了。
  • 我解決了世界性數學難題 想跟大學數學教授探討一下·都市快報
    蕭山製衣工胡師傅報喜: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 解開這道題就如步行上月球一樣不可能 記者 張超 昨天15:03,胡師傅來電:有一道世界性的數學難題,用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和一個圓規,如何把一個角平均分成三等份,科學家出示的證明是無解,但我卻解出來了,至於怎麼分,我不能告訴你,如果告訴你,大家都知道了。
  • 安徽發現一個新物種,這幾年頻現新物種,說明了哪些問題?
    安徽發現一個物種「鼩鼱」,它是老鼠的一種,近些年每年都會有發現一兩個新物種這樣的情況發生,這樣的情況說明有兩種原因。一種是預示著現在動物的生活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好,另一種這是動物,現在說面臨的環境問題越來越惡劣嚴重。
  • 這7種「龐然大物」,作為入侵物種所向披靡!
    這7種「龐然大物」,作為入侵物種所向披靡!在這世界上有許多體型遠超同類物種的生物,它們一旦因為各種原因進入其他地區以後,就會作為一種擁有無敵體型優勢的入侵物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龐然大物」吧!
  • 中國在發電站放了幾千隻羊,一個全球性難題,就這樣被羊給攻克了
    人類從學會直立行走後,就逐步與其他物種拉開了差距,在進化過程中,人類十分善於利用其他資源來發展自身,就這樣,人類成功的由農耕文明時代邁入了工業文明發展時期。人類進化得再聰明,也是地球億萬生物中的一份子,依賴地球而生,所以人類其實一直都在向地球母親索取資源。但地球資源也是有限的,尤其是石油這種不可再生資源。
  • 一個已滅絕的物種—白鱘
    ▲上圖是一隻白鱘,用黑白照片的形式表示這個物種已經滅絕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白鱘是一個已經滅絕的物種。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所以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個物種。 有一個案例:某年某月某日,長江上遊的一些漁民看見三隻白鱘被困在漁網裡,全身遍布傷痕,皮下全是淤血,試圖要拯救這些白鱘。但是這三條白鱘中只有一條倖存。
  • 「電車難題」,公平到底該怎麼做?一個法理上的難題
    他在這門課程的第一堂中提到當代思想史上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一輛剎車失靈的有軌電車的司機,應該選擇讓電車繼續前行、撞死軌道上的五個人,還是選擇轉動方向盤、撞死岔道上的一個人。桑德爾教授所追問的,就是半個世紀之前英國哲學家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提出的電車難題,它以極為生動的形式,對西方倫理學的基本立場進行了解讀和批判。
  • 這片水中森林,解決了一個世界級治理難題
    「法護綠水青山·大江大河」融媒體報導之三——重慶萬州站生態司法保護微視頻剛剛立冬,重慶這片土地往日的熱情絲毫未曾褪去,乘船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冬日的陽光灑滿整個江面,泛起星星點點的波瀾。兩岸山巒連綿,青峰滴翠,船隻來來往往,一片盎然生機。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研究人員還發現,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引起連鎖反應,使其他物種也容易遭受同樣的命運。也就是說:滅絕正在滋生滅絕!隨著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科學家們正在爭分奪秒,爭取在這些脆弱的生命消失前好好研究它們。
  • 古生物學家整理博物館時,發現神秘史前生物,這是一個全新物種!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來自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團隊,在整理博物館收藏的史前動物化石時,竟然發現了一個全新的物種——一種和翼龍有關的神秘物種。而且,通過研究,這塊翼龍顎片和此前發現的翼龍物種中的翼龍顎片,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最終通過辨認,研究者表示發現了全新的翼龍物種,這種新物種翼龍,它和其它物種翼龍相比,顯然有著很多截然不同的特徵。
  • 一個簡單的問題,地球上總共有多少物種,又有多少物種消失了?
    科學家現在已經在地球上發現和命名了約170萬種動植物,但實際上地球上的物種遠遠超過這個數。試圖減緩物種滅絕速度的科學家和決策者們在這樣一個謎團面前很沒面子:沒有人知道地球上到底生存著多少不同種類的動植物。
  • 地殼深處原來還有另一個生命世界,比地面還豐富,物種更特別
    動物在地上奔跑,鳥兒在空中飛翔,魚兒在海裡遨遊,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世界了。在地球上,生物的世界豐富多彩。不過,你是否相信,地球裡面的世界,更加豐富多彩?科學家也表示,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在地球的深處,竟然也有如此豐富的世界。
  • 進化論有4個問題,自然選擇一直存在,但這不是物種演進原因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沒有辦法進行推理,沒有辦法給出結論。進化論不會告訴我們,在森林中的猴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驗證他的結論!進化論所做的,是發現了一系列物種漸變的外形,然後做了一個說明和事後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