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究表明:為啥你易生病?或因不夠聰明!

2020-11-30 網易新聞

(原標題:英國研究表明:為啥你易生病?或因不夠聰明!)

據《每日郵報》27日報導,蘇格蘭一項研究表明,人體處理疾病的能力和智商之間存在基因聯繫,聰明人比智商相對低的人更健康。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國際研究團隊在英國生物樣本庫內選取約10萬人的樣本,並對比每個人的智力測試數據和基因組(染色體組)。研究結果顯示,疾病特徵和思維能力都受到基因影響。人類的受教育程度和口頭數字推理能力與阿茲海默症、冠狀動脈疾病和中風等疾病之間的基因聯繫呈負相關。也就是說,受過良好教育、善於解決問題的人更不易得病。

研究發現,二型糖尿病患者多是那些過早退學、口頭數字推理能力低的人;而受教育水平低的人更易患高血壓。此外,人的體重指數和口頭數字推理能力也呈負基因相關,換言之,聰明人更不易出現肥胖現象。

不過,聰明的人也有自己的煩惱,那就是他們容易患精神分裂、抑鬱狂躁型憂鬱症和孤獨症。

研究者稱此次調查發現了認知能力、與健康相關的遺傳基因(身高、血壓)和生理及精神疾病三者之間的重合之處。但該研究團隊也表示,這些基因聯繫可能存在多種解釋。

中國日報特稿(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本文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英國最新研究:容易生病?可能因為你不夠聰明
    研究結果顯示,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更不易患病(圖片來源:《每日郵報》)中國日報網1月28日電(孫若男) 據《每日郵報》27日報導,蘇格蘭一項研究表明,人體處理疾病的能力和智商之間存在基因聯繫,聰明人比智商相對低的人更健康。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國際研究團隊在英國生物樣本庫內選取約10萬人的樣本,並對比每個人的智力測試數據和基因組(染色體組)。研究結果顯示,疾病特徵和思維能力都受到基因影響。
  • 英國科學家研究表明:長相較醜的人更易成功
    【英國科學家研究表明:長相較醜的人更易成功!】人們都認為長得漂亮更能成功,長得醜的人往往心理壓力大,人生發展灰暗,但根據英國最新研究表明,長得醜的人才更容易獲得成功,因為醜陋的相貌使一個人需要更大的努力才能說服他人,久而久之,這種人的各方面能力會更加突出。
  • 狗狗可能不是動物界的學霸,英國研究表明,豬比它們聰明多了
    有很多朋友想要養狗狗,他們都會想要找一種更為聰明的狗狗來飼養。因為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越為聰明的狗狗就能更好地理解人類的指令。但這樣的想法只是人們的一廂情願,因為影響狗狗聽不聽話的因素並非是狗狗的智商,而是狗狗的服從性。
  • 為啥串串狗就不容易生病?這和品種還有關係?獸醫解釋其中的講究
    為啥串串狗就不容易生病?這和品種還有關係? 其中,「最健康」這點,獸醫小明真是深有感觸 誰讓串串狗是最不容生病的呢?
  • 研究表明:個子越高越聰明
    2014年2月20日,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Behav Genet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Common Genetic Variants Explain the Majorit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eight and Intelligence: The
  • 測溫槍為啥測不準體溫?精度易受外部環境影響
    測溫槍為啥測不準體溫?A- 測溫槍為啥測不準?可能一開始就錯了……「你的體溫36.2℃」「你的體溫35.3℃」……這是記者進入工作場所和回到住家小區時,測得前額體溫的常態。我們知道,健康成年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約為37℃,因測試部位、時間、季節及個體差異等因素影響略有差異,當體溫超過正常值時被稱為發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體溫超過37.3℃的須如實報告,並自駕車或聯繫120救護車到發熱門診就診。
  • 說明你太聰明了!
    研究發現:工作中易走神的人智商更高。斯迪凱斯是一家通過對神經科學家和認知研究者的調研結果進行分析,為企業提供人力管理解決方案的公司。他們調查了17個國家,一萬多人,發現其中有近一半的人都表示難以集中注意力工作,」在容易走神這件事上,聰明人跟普通人差不多,甚至不如普通人。」
  • 做好三件事,輕鬆解決溫室龜易生病易死亡問題
    關於應激反應是如何造成溫室龜生病或死亡的,請點擊連結參閱《闢謠:溫室龜易生病是因體質差?這是不了解龜特性,錯誤飼養所致》一文,這裡就不再重複論述。綜上所述,正是由於「恆溫」、「密閉」,在藥物控制下的溫室環境,使得溫室龜對溫差和各種致病原等都缺乏抵抗力,也容易因環境變化過大而產生應激反應,這是其容易生病或死亡的原因。
  • 研究表明:運動使你健康,還能讓你變聰明
    許多研究早已表明,體育運動有益於我們的身體健康。然而,科學家們最近還發現,體育運動對我們的大腦也有影響!6月24號,世界著名生物醫學期刊《eLife》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Exercise-induced enhancement of synaptic function triggered by the inverse BAR protein, Mtss1L》的研究論文
  • 雙語閱讀 | 表明你比普通人聰明的跡象
    A Sign That You AreSmarter Than Average表明你比普通人聰明的跡象
  • 闢謠:溫室龜易生病是因體質差?這是不了解龜特性,錯誤飼養所致
    一旦環境變化過大,就容易因不適應新環境而產生應激。剛買回家不久的溫室龜,之所以經常出現腐皮腐甲、拒食、腸炎等疾病,甚至「吐血」、「暴斃」而亡,並不是因為龜體質差,這是嚴重應激反應帶來的結果。其實這就是典型的因新老環境變化過大而產生的應激反應,只要設置一個陰暗的躲避處,供烏龜躲藏,一般即可安靜下來。如果環境一直不穩定,應激反應就會持續下去,直至引發疾病或死亡,其原因與烏龜體內的物質和能量分配機制有關。
  • 研究表明:全美這些場所最易感染新冠
    華輿訊 據維加斯新聞報報導 一項新的模型研究表明這項研究周二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研究表明,減少此類場所(包括餐廳、健身房、咖啡廳和酒店)的最大容量,可以大大減慢疾病的傳播速度。研究人員在研究中寫道。萊斯科維奇在周二的通報會上表示,該模型預測,「感染的發生率非常不均勻,大約有10%的目標場所佔所有感染的80%以上,這些地方面積較小、人群較多,停留時間更長。」
  • 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看看有你知道的嗎?
    豬比狗聰明雖然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是科學研究表明,豬確實是比狗還要聰明的動物。它們能感知廣泛的情感,能用批判性的思維來解決問題,甚至具有個性。還有一些研究表明,豬的某些認知能力與具有相似的智力的動物,例如:狗、黑猩猩甚至人類相同甚或更高。不過這些研究信息的大部分仍未完全揭開,因為人類不願意承認自己每天吃的食物實際上是有高度智能的。
  • 研究表明,如果你生得又笨又有錢,比窮又聰明的人更容易成功
    我們知道,很多人寧願生下來就聰明、有錢(而且迷人,有一頭光澤的頭髮,還有動人聲音)。但如果你必須選擇呢?很有可能,你的答案取決於你是否認為——對於一生的成功而言,才智和抱負比你的出身環境更重要。研究發現,從長遠來看,聰明的孩子比富有的孩子賺得更多。布魯金斯的論文研究了美國政府在1979年開始追蹤的一群年輕人的大腦、動機和經濟流動性之間的關係。論文中說:如果他們聰明且有動力,貧窮的孩子就有相當大的機會成為中上層階級,或者更好。在軍隊入伍資格測試中得分在前三分之一的低收入青少年中,超過40%的人在成年後進入了收入最高的比例為五分之一。
  • 「肉老虎」會被同齡人落下,還易增加生病風險
    孩子從小就很聰明,吃飯的時候,在蔬菜和肉類之間進行選擇的時候,他們會本能地更傾向於美味十足的肉類,對於蔬菜總是冷落,人們也總會稱這些孩子為「肉老虎」,然而有研究顯示「長期吃肉會降低智商」,其實這一說法並不是天方夜譚。
  • 寶寶出生時多少斤最健康聰明?
    你生下來的時候多少斤?快回憶一下,因為科學家說出生體重可能影響你的智商高低、身材胖瘦,甚至可以影響你一生的健康——比如說,你將來是不是更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壓、呼吸疾病、精神疾病……甚至是癌症。別以為我「忽悠」你,這是有研究證據的。
  • 男性比女性更聰明?荷蘭研究結果惹爭議
    荷蘭伊拉斯謨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男性的大腦比女性大,智商測試成績平均比女性高近4分,不過女性在記憶力測試中成績更佳。這項研究結果引起爭議。  研究人員藉助磁共振成像掃描(MRI)技術掃描896名22歲至37歲志願者的大腦,評估他們的智商水平。結果顯示,大腦總體積、灰質體積和白質體積存在性別差異,男性的大腦平均比女性大14%左右。
  • 研究表明:對什麼事都很敏感的人,智商也更高
    經研究發現,人群中每5人就會有1個人高度敏感。什麼叫高敏感呢?指的是個體對外界的微弱刺激,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都極易產生明顯情緒反應的人格特徵。 就像內向型會在公眾場合表現得相當安靜;反應過激型,會因一些小事產生巨大的情緒波動,如憤怒、怒吼等;容易焦慮型,因不被理解壓抑自我,變得自我認同低下,極易變為討好型人格。 高敏感型人格 研究表明,30%的高度敏感型人群,在社交中表現得很活躍。
  • 研究發現,鴉科動物聰明是有原因的
    據《科學》報導,研究人員發現,與人類相似,正是因為有父母耐心的教導才使得鴉科鳥類如此聰明。鴉科鳥類大腦強健,它們能使用工具、識別人臉,甚至能理解物理學。有些研究人員認為,烏鴉的聰明程度可與猿類匹敵。它們還同人類一樣過著群居生活,與親緣和非親緣個體組成了互動密切的社會群體。人類在童年時期受到父母的保護和餵養,大腦在其間發育並建立認知能力。
  • 美國研究發現,吸血蝙蝠生病時會保持社交距離
    據英國LADbible網10月31日報導,美國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當其中一隻吸血蝙蝠生病時,吸血蝙蝠之間會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可能是為了防止傳染病的傳播。這篇發表在《行為生態學》雜誌上的論文說:「當動物生病時,它們接觸的個體往往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