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持續低迷,不同的企業也有不同的應對。近段時間,無論是在業界盛會——上海車展上,還是在其他市場推廣活動中,湖南獵豹汽車和海南海馬汽車,都引起市場和消費人群的較高關注。
2019上海車展,獵豹汽車展臺
十幾年前,獵豹汽車在越野車和SUV市場引領潮流,風光無兩;而海馬汽車也在家用MPV和中級轎車市場狂飆猛進,堪稱標杆……因此,無論是捲土重來的「獵豹」,還是再掀波瀾的「海馬」,都是汽車市場不容小覷的堅實力量。那麼,在總體車市不振的背景下,獵豹、海馬們到底有沒有市場機會,又有著怎樣的機會呢?
2019上海車展,海馬汽車展臺上的新車——海馬8S
首先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容量巨大,有足夠的空間供不同的企業和品牌任由施展。
近年來,儘管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先是出現增速放緩,繼而小幅下跌,但其背後不容置疑的卻是:自2009年起,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連續10年蟬聯世界第一,總量也已持續多年接近3000萬輛。自2016年起,國產車銷量分別為:2802.8萬輛、2887.9萬輛和2808.1萬輛,加上每年100多萬輛的進口車,妥妥的3000萬輛新車市場。即使是在乘用車市場,也有近2500萬輛的市場規模。其中,SUV和轎車市場的規模都已達到千萬輛級(不含進口車,2018年分別為999.8萬輛和1152.8萬輛);而MPV市場也有其發展規律和市場空間,如2018年,儘管MPV市場總體萎縮,但發動機排量在2-2.5升的車型依然快速增長。
因此,在SUV、MPV和轎車市場分別佔有一定先發優勢的獵豹汽車和海馬汽車,沒有理由不放手一搏。
其次是中國汽車產業市場集中度不高,遠未形成其他汽車發達體幾家壟斷局面。
中國汽車市場巨大的體量是為數眾多的汽車企業共同奉上的,並不僅僅是幾家汽車寡頭的貢獻。2018年,國產汽車銷售前三位——上汽、東風和一汽的銷量累計為1426.2萬輛,市場佔有率僅為50.8%。其中還包括這「三大」與大眾、通用、日產、豐田、本田等十幾家跨國公司合資企業的銷量。因此,在我國,汽車產業並未產生類似於德國(大眾、戴姆勒和寶馬)、日本(豐田、日產和本田),以及美國(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的業界「三大」。即使是像長安集團這樣連續多年緊追「三大」的行業第四名,也因為2018年超過25%的負增長,瞬間跌落至行業第六。
正所謂,帝王將相,寧有種乎?因此,只要具有一定的實力,每家企業都會認為自己有機會,誰都不會輕言放棄。否則,更無法理解為什麼還有眾多的「新勢力」要以各種方式「入行」,做PPT、買資質、求代工……
第三是作為曾經的細分市場頭部企業,獵豹、海馬都有紮實的功底和豐厚的積澱。
1950年成立的獵豹汽車,有近70年的輝煌歷史,一度打造成國內數一數二的越野車製造企業。自2012年重新回歸整車主業,開始其艱苦的「二次創業」,短短幾年時間就達到近13萬輛的年銷量。在不久前結束的上海車展上,獵豹汽車攜全新品牌LOGO以及戰略級全新車型高調亮相,以全新品牌、全新產品、全新技術和全心服務四大體系演繹「獵變」精神。
獵豹汽車發布的全新品牌LOGO
在最近的一次交流中,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康林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我們一直在變革創新中發展。之前部隊企業造車的有200多家,現在能活下來的只有兩家,獵豹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獵豹汽車要緊跟時代步伐,把握市場規律,順勢而為,因勢而變。
同樣,作為一家歷經車市浮沉30載的企業,海馬汽車堅持在產品、技術、營銷等層面持續發力,並取得了較大進展。也是在本屆上海車展上,海馬汽車將其最新力作「強動力智能SUV」——海馬8S、最新動力總成路線BOOST BLUE深藍動力、京東無界零售合作等進行了展示和分享。
海馬汽車2018年報
「五一」之前,海馬汽車的2018年報出爐。在整個汽車市場下行下,海馬汽車也出現了戰略性虧損,但企業的經營現金流淨額由負轉正。令人鼓舞的是作為海馬汽車創辦人——景柱回歸汽車主業。同時,景柱和海馬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高潮被推薦為海馬汽車非獨立董事候選人,這也被看成海馬汽車的重大利好。對此,陳高潮頗有信心地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說,我們一直堅持「品類戰略」,主要聚焦在強動力的SUV,多功能的家庭車和長續航的電動車,由此,海馬汽車勢必迎來屬於自己的品牌新生。
汽車市場大勢下行,任何企業都難言輕鬆。但有著數十年有形與無形的巨大投入、技術和知識的豐厚積累,承擔當地或本系統的GDP責任,動輒數千上萬人的就業人口拉動﹍﹍相信經歷過市場大起大伏的獵豹汽車、海馬汽車,都能夠找回屬於自己的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