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曆 天文臺 林清 北京時間 紫金山 回歸線 公轉 紀年 南半球...

2020-12-04 東方網

  東方網12月21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今年冬至究竟是12月21日還是22日?不少人發現,不同的日曆、手機萬年曆對今年冬至日的顯示結果不同,有的是21日,有的是22日。不少市民為此感到困惑。

  

  「冬至還會變來變去?」對此,中科院上海天文臺林清博士解釋,「冬至」是指太陽垂直射向南半球南回歸線的時刻,並不固定在哪一天,而是一個「時間點」的概念。由於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是365日5時48分46秒,與一年365日的紀年方式並不完全一致,因此,這個時間點具體落在哪一天、幾點幾分,每年都會略有變動。  

  「我國的萬年曆通常以紫金山天文臺的測算為準」,林清說道。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檯曆算室計算,今年冬至是北京時間12月22日01時11分左右。

相關焦點

  • ...12月22日 回歸年 攝動 12月21日 公轉 地球 行星-上海頻道-東方網
    不過根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公布的消息稱,今年正確的冬至日應為「12月22日」。  冬至往往是上海市民祭掃的正日子。然而今年不少市民在準備行程時卻發現了一個問題,檯曆上的「冬至」居然出現了不一致的狀況,既有「12月21日」,也有「12月22日」。記者調查發現,在市面上通行的掛曆和檯曆中,的確有兩種標識。  誰對誰錯?
  • 【中國新聞網】紫金山天文臺:御夫座流星雨浪漫來襲
    【中國新聞網】紫金山天文臺:御夫座流星雨浪漫來襲 2020-08-31 中國新聞網 楊顏慈 > 中 小】 語音播報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在南京的紫金山天文臺,我們就可以通過天文望遠鏡解天體變化。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 葛永良:天文望遠鏡是這個,有的是直接用眼睛看,有的它並非是用眼睛看。而是後面有一個接收設備,接收設備有的是照相、有的是測光的光電頭、有的是色譜儀,這些都是終端設備。
  • 中國天文臺巡禮--紫金山天文臺
    紫金山位於南京城幾何中心,又稱鐘山,自古被譽為江南四大名山,紫金山天文臺位於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城遺址附近。
  • 紫金山天文臺:御夫座流星雨浪漫來襲
    中新網南京8月30日電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30日消息,御夫座流星雨將於31日迎來極大期,成為八月天宇演出的壓軸之作。天文學家介紹,御夫座流星雨的活躍期在每年的8月28日至9月5日,通常在8月31日到9月1日前後,該流星雨將迎來極大。不過,從歷史記錄來看,御夫座流星雨的極大持續時間短,並偶有爆發的情況出現。
  • 紫金山天文臺:御夫座流星雨浪漫來襲
    中新網南京8月30日電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30日消息,御夫座流星雨將於31日迎來極大期,成為八月天宇演出的壓軸之作。天文學家介紹,御夫座流星雨的活躍期在每年的8月28日至9月5日,通常在8月31日到9月1日前後,該流星雨將迎來極大。
  • 【中國新聞網】紫金山天文臺:5月全球天幕將上演流星雨和月掩軒轅...
    【中國新聞網】紫金山天文臺:5月全球天幕將上演流星雨和月掩軒轅十四 2017-05-01 中國新聞網 朱曉穎   記者5月1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本月,全球天幕將上演寶瓶座η流星雨極大、月掩軒轅十四等天象。寶瓶座η流星雨尤其值得期待。  據天文專家預計,寶瓶座η流星雨的極大,將出現在北京時間5月6日上午10時。雖趕上盈凸月,但月球會在輻射點升起前落下,對觀測沒有影響。  每年活躍的流星雨很多,但是流量較大且很穩定的屈指可數。
  • 琅琊臺是最早天文臺 膠南時間是北京時間
    膠南時間曾經是正宗「北京時間」        琅琊臺之謎追蹤       專家論證:琅琊臺是中國最早的天文臺       早報訊 昨天上午9時,由膠南市琅琊旅遊文化周組委會舉辦的中國天文曆法高層學術論壇在膠南市豐澤山莊大酒店舉行
  • 地球公轉的影響
    近日點會出現在每年的1月初,此時公轉速度快。遠日點是在每年的7月初,此時地球公轉速度慢。原因:地球要在相同的時間裡掃過相同的面積。公轉的平面:我們把地球公轉的軌道面稱之為黃道平面,因為地軸本身是傾斜,這就使得黃道面和赤道面形成了一個夾角,我們稱之為黃赤交角,而且這個夾角基本是不變的,大約為23°26'。
  • 繪製中國人的銀河畫卷——紫金山天文臺90年
    這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座現代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的前身。  這年年底,所長高魯領導完成對臺址的踏勘測量,並做出天文臺的設計。但它的建設直到1931年才動工。經費短缺成了最大難題。那年日軍侵入東北,南方遭遇洪災……直到1934年,天文臺才建成。  如今,最早一批天文儀器仍置放在風景如畫的山巔,但多用於科普目的。2017年紫金山天文臺入選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
  • 紫金山天文臺:火星「逆行」迎來絕佳觀測季
    中新網南京8月31日電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31日消息,在即將來臨的9月,天宇中的閃閃「紅星」——火星將「提早」升起,且亮度增加,迎來絕佳觀測季。同時,火星將迎來為期兩個月的「逆行」,帶來相對「靜止」的絕佳觀賞窗口。
  • 繪製中國人的銀河畫卷——紫金山天文臺90年-新華網
    這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座現代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的前身。  這年年底,所長高魯領導完成對臺址的踏勘測量,並做出天文臺的設計。但它的建設直到1931年才動工。經費短缺成了最大難題。那年日軍侵入東北,南方遭遇洪災……直到1934年,天文臺才建成。  如今,最早一批天文儀器仍置放在風景如畫的山巔,但多用於科普目的。2017年紫金山天文臺入選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
  • 一年有356分日出,地球的公轉才有了春夏秋冬
    極晝天數 北極,極晝天數是186天 南極,極晝天數是179天 極晝北京天數比南極多7天,極夜正好相反,故而就有了北半球的極晝多於南半球,北半球的極夜少於南半球。
  • 紫金山天文臺建築群 毛石砌成莊重樸實
    原標題:紫金山天文臺建築群 毛石砌成莊重樸實 遠望紫金山,山上幾個半圓形建築在陽光下閃著銀光,這就是聞名世界的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1934年建成時為「國立紫金山天文臺」。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國立紫金山天文臺舊址位於南京郊外紫金山第三峰。
  • 這個夏天,我來到了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但唯有呲臨鐘山的紫金山天文臺,我依然繞有興趣想再次登臨,不僅僅是為看點綴於紫金山巒的那幾座漂亮的天文臺,還想去再近距離拍攝古天象觀測儀,以彌補之前的缺憾紫金山天文臺於民國時期建成。八十年代末,由於紫金山地區天空光源汙染,已無法承擔更精確的觀測任務,故成了科普基地。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UFO研究專家王思潮逝世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UFO研究專家王思潮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龔菲 2016-06-17 17:41 來源:澎湃新聞
  • 紫金山天文臺:流星雨拉開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消息,新年伊始,象限儀流星雨3日晚將迎來峰值。隨著「許願流星」划過夜空,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就此拉開。象限儀流星雨與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工程師胡方浩介紹,象限儀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牧夫座內,在北鬥七星鬥柄下方。3日晚,月球升起時間早於輻射點升起時間,因此月光對流星雨觀測影響較大,觀測時可以選擇背向月球,避免月光進入視線。「以南京地區為例,月升時間為21時29分,象限儀流星雨輻射點升起時間為23時18分。可以選擇後半夜觀看流星雨。」胡方浩說。
  • 「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紫金山天文臺迎來新臺長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官網消息,11月23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來紫金山天文臺組織召開主要領導調整宣布會議,分院分黨組書記朱懷誠同志宣讀了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有關任免通知,趙長印同志任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官方簡歷顯示,目前,紫金山天文臺臺長、黨委書記已由趙長印「一肩挑」。
  • 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紫金山天文臺坐落於南京紫金山西山腰上,是一個兼顧科研與科普遊覽功能的天文機構。很多人可能覺得紫金山天文臺一定能體驗天文望遠鏡吧?很遺憾,紫金山天文臺的天文觀測儀器僅供部分參觀,嚴禁觸碰。圖為圭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期便開始使用,古人能依據投射其上的日影長短來推測一年(回歸年)的時間長短及劃定不同季節的節氣。圖為天球儀,古稱渾天儀,球面上鑲有1449顆恆星,還能演示星座的周天運動。圖為地平經緯儀,能夠用來測定天體坐標。紫臺大院內有一個隕石博物館,陳列著十幾件天外飛石,可供遊客參觀。圖為橄欖隕鐵。圖為橄欖石鐵隕石。
  • 知識梳理:地球公轉
    公轉周期是一年。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是傾斜,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即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面之間總保持66.5°夾角,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季節的變化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這樣,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地球表面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就不完全相同,便產生了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