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女孩,確診乳腺癌,提醒:身體出現「兩變,兩腫」,警惕乳腺病變了

2020-11-30 騰訊網

乳腺疾病目前非常普遍,是女性患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我國目前每天就有三十萬人死於乳腺癌。

早期的乳腺癌症狀比較隱匿,隨著病情的發展,乳腺癌會逐漸的「露出馬腳」!

但乳腺癌的可怕之處就是,一旦癌細胞發生轉移,波及全身,就幾乎失去了治癒的可能性,甚至會隨時復發。

23歲的小萌,一個人躺在病床上,眼淚止不住的流,就連醫生也不禁感嘆,應該是花一樣年紀的的姑娘怎麼就患上乳腺癌了呢?

坐在病床旁的父母更是心都碎了。

小萌是一名大四的學生,平時沒什麼愛好,唯一一點就是小萌從小到大都是班裡最胖的女孩,之前因為小也不在意,但是自從上了大學以後,慢慢的就也學會了打扮。

但是想要漂亮,首先就是要先把肥給減了,節食,運動這些方法小萌都試過,可是往往難以堅持。

最後小萌聽同學介紹了一種減肥藥,說是效果很好,一個月能瘦十多斤。

於是小萌從大一便開始吃,確實效果不錯,但是到後期不吃,體重就會有所反彈,所以導致小萌也不敢停藥。

最近因為要畢業找工作,小萌著急趕論文,每天都很忙,出現了乳腺疼痛和溢液,她也沒有在意,一直以為是沒休息好。

直到有一天直接暈倒在寢室,才被送往了醫院。

現代女性都是很愛美的,經常喜歡使用一些化妝品和護膚品來美裝自己,其實很多的化妝品中含有大量的激素,會影響乳腺健康。

還有一些女性為了身材苗條會長期使用減肥藥,減肥藥中含有的激素成分也是相同的,長期使用會誘髮乳腺癌。

另外長期吃避孕藥的人患上乳腺癌的風險也會大大的增加。

提醒:身體出現「兩變,兩腫」,乳腺病變了:

兩變:

一、乳腺顏色改變

患上了乳腺癌之後,乳房的皮膚顏色就會變深,還會出現刺痛和紅腫,皮膚溫度升高。

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認為可能是乳腺炎造成的。

其實不然,乳腺癌中有一種叫炎性乳腺癌,炎症只是假象,這種類型的乳腺癌發展迅速,預後極差。

二、乳腺皮膚改變

正常健康的女性乳房皮膚應該是光滑並且平整的。

但是如果出現了乳腺癌變,胸部的皮膚就會失去彈性,不光滑,還會有一些橘皮樣的褶皺。

還會出現一些小凹陷看起來很不美觀,感覺像老人的肌膚紋路。

兩腫:

一、乳房內有腫塊

乳腺癌很重要的一個臨床表現就是乳頭內腫塊,一般發生的部位在於乳腺的外上部位,在早期疼痛感不明顯。

乳房內出現腫塊一般形狀沒有規律可循嗎,差距很大,並且摸不到邊緣,呈不規則的形狀。

在乳腺癌的早期可能腫塊的位置可移動,但是到了晚期就是不能推動的了。

二、淋巴腫脹

隨著乳腺癌病情的近一步發展,腫瘤會侵犯到淋巴管,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區轉移。

其中,較為常見的淋巴轉移部位是同側腋窩淋巴結。

並且這種結節會從小變大,數量也會逐漸變多,起初腫大的淋巴結可以移動,隨著病情的發展到最後會互相融合、固定。

保護乳腺,預防乳腺癌,常用兩種小植物泡水喝:

1、蒲公英根

蒲公英,隨處可見,其根莖的藥用價值極高,尤其是在乳腺方面,古書中早已有記載。

《本草經疏》中認為,蒲公英「主婦人乳癰腫乳毒」;《本草正義》認為,蒲公英「治乳癰乳療,紅腫堅塊,尤為捷效」;

現代研究也表明了蒲公英對乳腺的明顯效果,蒲公英可解毒消腫、散結止痛。

有乳腺增生者,可以將其發酵後,炒製成蒲公英根紅茶,每日飲用,可幫助改善乳腺增生,使其慢慢消除。

2、赤玫花

點擊播放 GIF 0.7M

赤玫花,就是野生的小玫瑰花,用其泡水喝,可以改善乳腺增生。

其實很多的乳腺疾病,都與女性的不良情緒有關,而用赤玫花泡水,可疏肝解鬱,調節情緒,改善心情,有益改善乳腺健康。

女性保護乳腺,儘早改掉三個習慣:

一、長期神經緊繃

現在女性,大部分都壓力較大,焦慮等情緒長期積累,是患上乳腺疾病的重要原因。

女性除了要工作,還要兼顧著家庭,尤其是中年女性,上有老,下有小,並且女性的抗壓能力還沒有男性強。

所以這就提醒女性要學會自我控制情緒,可以培養一些自己的愛好,或者是常常和朋友談心,總之不要讓不良情緒長期積累。

二、長期喝咖啡

不管是速溶咖啡,還是現磨咖啡,都是現代都市女性離不開的一種解壓神器,但是這些東西真的好麼?

其實咖啡、可可等,含有大量的黃嘌呤。而黃嘌呤,會刺激乳腺增生,使增生變嚴重。

因此,女性想要乳腺健康儘量遠離這些食物,尤其是已經查出了有乳腺增生的患者,更要戒掉。

三、從不體檢

大部分的乳腺疾病,如果有定期檢查的習慣,在早期就都能夠檢出,但是如果沒有體檢習慣,等出現了症狀,往往已經是晚期。

尤其是患有乳腺增生的朋友,要注意定期檢查。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北醫三郎嶽:乳房疼痛是乳腺腫瘤的症狀嗎
    乳腺腫瘤是女性常見疾病,而乳腺癌的高發病率,以及發病年齡年輕化的趨勢,更加重了大家對乳腺癌的恐懼!除了定期做檢查外,乳房有哪些變化需要警惕?  乳腺疼痛是乳腺腫瘤的徵兆嗎?  乳痛是不是病,應先分清楚乳腺本身的疼痛是生理性疼痛還是病理性疼痛。有些女性朋友一發現乳房疼痛就很緊張,生怕患上乳腺癌。
  • 乳腺結節離乳腺癌有多遠?遠離乳腺癌,重點在於早做預防
    25歲,本應該是一個女孩散發著青春、有著很多美好幻想的年紀,但對於小文來說,她的25歲卻只有恐懼和難過。小文三年前總是乳房疼痛,用手觸摸胸部,還能摸到硬塊,於是趕忙去做了檢查,檢查結果為乳腺結節。在小文的認知裡結節都是可以放任不管的,所以之後也沒怎麼在意它,也沒有進行任何的治療,但就在今年,小文被查出了乳腺癌。看著自己左胸的傷口,小文流下了悔恨的淚水。很多人都認為乳腺結節不嚴重,一般對身體沒什麼影響,但是乳腺結節也有不同的類型,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乳腺癌高發的四類人群 濟南乳腺病醫院專家:反覆人流要注意
    而乳腺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女性患病率和死亡率顯著高於男性。乳腺癌的發病多在40-60歲,絕經期前後的婦女發病率較高。濟南乳腺病醫院專家:提醒,這4類人,若有以上表現,要警惕:第1類:有乳腺癌家族史英國科學家一項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因基因遺傳而致病的。第2類:乳腺增生多年不愈乳腺增生,是很多困擾很多女性的問題。
  • 關愛女性健康 預防乳腺疾病,對於乳腺癌的防治,我們能做什麼?
    怎麼預防乳腺癌?一級預防改變生活方式:限制脂肪攝入、增加體育活動、控制體重;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線照射;鼓勵母乳餵養;更年期避免長期使用雌激素;積極治療乳腺癌的癌前病變;控制不良情緒,避免熬夜。二級預防二級預防主要包含普查、自檢和專科醫生檢查。
  • 28歲確診乳腺癌,只因半年內一直在做這件事!
    「自己平時挺注意保養身體的,我還這麼年輕,怎麼會得乳腺癌?」年僅28歲的張女士一臉疑慮,怎麼都不相信自己會患上這種病。 醫生了解她的情況後分析,這可能與她 長期食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有關。
  • 「粉紅絲帶 女性關愛」系列科普|乳腺結節、乳腺增生、乳腺癌,你真...
    體檢的時候,很多女性都會查出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在胸部B超的檢查結果中,也可能會看到「多髮結節」的字眼,繼而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懷疑自己已經半隻腳跨入乳腺癌的大門了。 那麼,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乳腺結節、乳腺增生、乳腺癌是三個相同的概念嗎?三者之間又是否有所關聯?希望本期文章能夠為大家答疑解惑,正確看待自身的乳腺問題。
  • 【乳腺】總是懷疑乳腺有毛病,該做哪一些檢查?
    乳腺|科普 乳腺疾病都有哪些症狀,懷疑乳腺有疾病,應該去做什麼檢查呢?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乳腺常見的疾病有乳腺增生,纖維腺瘤,乳腺癌,乳腺炎,乳腺囊腫,乳腺葉狀腫瘤等等。 如果乳腺有疾病了,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 年僅20歲,作息規律,卻被確診乳腺癌!醫生:幸虧來得及時
    王佳今年20歲,2個月前,她發現乳房有「小酒窩」的凹陷,除此之外身體也並無不適,就沒有在意。後來發現左乳有液體溢出還夾雜著鮮血,王樂有點嚇到了,把情況告訴家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醫院檢查。檢查結果下來了,王樂被確診為乳腺癌。
  • 50歲大媽乳房腫大以為乳腺增生,醫生檢查後卻說是乳癌!
    李女士今年50歲,來自湖北黃岡,去年10月發現自己右側乳房腫大,抬手臂時有痛感,去到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右側乳腺增生伴頸椎病,醫生對症進行了治療。可幾個月過去了病情仍不見緩解。於是,李女士來到省醫院就診,做了B超、穿刺活檢等多項檢查後,被確診為乳腺癌。
  • 體檢發現「乳腺增生」、「乳腺結節」,會癌變嗎?出現哪些症狀要警惕?
    》顯示: 我國城市中乳腺癌的死亡率增長了38.1%,乳腺癌已成為對婦女健康威脅最大的疾病。也正因為如此,醫院門診中出現了越來越多前來諮詢乳腺疾病的患者,其中詢問「乳腺增生」、「乳房腫瘤」和「乳房結節」的最多。
  • 全球首次確認:新生兒吸入母親癌細胞羊水,出生即確診肺癌
    1月7日,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宣布,患宮頸癌的產婦在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了腹內嬰兒,已發現兩名男童確診肺癌。其中一個病例是一名23個月大的幼兒,咳痰2周後,CT掃描發現雙肺支氣管散在多個腫塊,經肺活檢後顯示為肺神經內分泌癌伴局灶性腺體分化;另一個病例為6歲男童,因左側胸痛就診,CT掃描顯示左肺門區一個直徑6cm的腫塊,確診為粘液腺癌。
  • 預防乳腺癌 不必切乳腺
    而且,美國乳腺癌家族史關聯性很強,但中國乳腺癌發病率以散發為特點,家族聚集性沒有那麼強,再加上陽性率低,這樣的技術在廣大人群中推廣的意義就不大。  郭永軍還強調,想做這項檢查的女性,建議在婚育後儘快去做,因為基因突變與其他體檢項目不同,不是查已經出現的病變,基因突變與年齡無關,不必等到35歲或者45歲以後再去查,20多歲檢查就可以。
  • 23歲女孩一月不換內褲,查出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有多大機率成癌?
    23歲的芳芳(化名),在兩個月前就發現自己肚子脹痛,私處有灼燒感且還有東西流出。一開始芳芳以為自己只是有普通的炎症,所以沒多大在意。 殊不知隨著時間推移,她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芳芳的生活,由於症狀持續加重,芳芳被轉移到武漢某三甲醫院。
  • 該如何鑑別乳腺導管擴張症與乳腺癌?
    且本病多好發於乳頭及乳暈周圍;乳腺內的各種病變,壓迫乳管;導管擴張症可能與厭氧菌感染有關,膿液普通細菌培養均陰性。 漿細胞性乳腺炎:乳腺導管擴張症又名漿細胞性乳腺炎,它是以乳暈處集合管明顯擴張,炎性細胞特別是漿細胞浸潤為特徵的慢性炎性疾病。本病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與其它乳腺疾病,特別是乳腺癌較難以區別,易導致誤診。
  • 乳腺癌如何能早期發現?
    乳腺癌已經從親睞散發成熟魅力的女性逐漸擴大到年輕女性。愛美的媽媽、準媽甚至年輕女孩都需要做好預防乳腺癌的工作。 那麼這種疾病前期有沒有預兆可以早發現早治療呢?今天來聊一聊。 胸部過多接受電離輻射 我們在門診中常發現,有些二三十歲的患者拿著在基層醫院做的鉬靶檢查報告單來就診,其實除非是高度被懷疑有患乳腺癌的可能,一般40歲以下的女性都不建議常規做鉬靶檢查等可能導致乳腺接受射線照射的檢查。
  • 【中原乳腺名醫】對話崔樹德:乳腺結節並不能真的乘風破浪!
    乳腺結節是在乳腺內發現不同於周圍組織的局部病變,沒有明確的定義。是一個俗稱。乳房腫物 乳房腫塊等均可稱為乳腺結節。臨床表現多樣患者對此有會變癌的恐懼感。其實絕大多數是良性疾病他包括乳腺炎、乳腺囊腫、導管擴張、脂肪壞死、纖維腺瘤、乳頭狀瘤等當然也可能有乳腺惡性腫瘤。
  • 盤點常見的四種乳腺疾病,預防方法今天一併告訴你
    目前,我國約有80%的成年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疾病,其中以未生育或未哺乳過的女性佔的比例最大,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越高的女性患乳腺疾病的比例也越高。 值得引起重視的是,乳腺疾病患者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會高出正常人群3~20倍。幾種常見的乳腺疾病多見於25~50歲的女性,常見的有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乳管內乳tou狀瘤、乳腺癌等。
  • 發現乳腺鈣化灶,就是得了乳腺癌嗎?
    發現乳腺鈣化灶,就是得了乳腺癌嗎?大家對乳腺癌的關注越來越高,但對疾病本身還是一知半解。乳腺鈣化灶有這麼可怕嗎?發現乳腺鈣化灶到底該怎麼辦呢?乳腺癌篩查首選:乳腺X線攝影(鉬靶)這是檢出、評估乳腺鈣化灶的首選及規範方法。
  • 乳腺癌仍是中老年女性「頭號殺手」
    乳腺癌仍是中老年女性「頭號殺手」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9.10.18 星期五     56歲的趙女士平素身體狀況良好。
  • 如何分辨乳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
    前者在姨媽前出現或加重疼痛感,姨媽之後便會消失或減輕;後者分為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僅20%可能會發展成惡性病變。乳腺結節是乳腺組織在影像學儀器中表現出的一種形態學改變,也是一種影像學普遍存在的徵象。簡單地說,乳腺結節只是一種現象,而並不是疾病本身。 乳腺結節類型不同,疾病不同,許多乳腺的病變都可能表現為「結節」。比如乳腺增生、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炎、脂肪壞死或組織損傷、乳腺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