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瓜子、生蟹黃,中國學生發明不入流?任正非一言道破:要有梵谷

2021-01-15 騰訊網

上至99,下到剛會走,攥一把瓜子,看新聞得勁,看動畫片出神。

但,如果瓜子沒了殼,再吃,是不是就少了一些內味?

第三屆中國高校智慧機器人創意大賽上來自華東理工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馬新玲老師指導的作品「趣享吃」花生葵瓜子零食剝殼機分別獲得三等獎。

第三屆中國高校智慧機器人創意大賽於去年12月啟動,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部工程圖學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大賽旨在推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培養,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激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有效推動新工科人才培養。

還有一個一等獎的作品,咱們不多介紹了,主要針對這個爭議性比較大的剝殼機說一說

新聞一出,留言不少。

吃貨們的留言,多是趣味性的「討伐」:不用嘴嗑出來的瓜子,沒有靈魂,不香。

這類同學的心情可以理解,畢竟在他們心裡沒有比吃更重要的,要捍衛自己吃貨的本性。

還有一類人「憂國憂民」,言語犀利,也充滿著嘲諷:

華理學生針對目前市面上堅果剝殼機器體積龐大、效率低下、功能單一、脫殼率低、價格昂貴,人工剝殼費時費力的問題,團隊耗時兩年,通過多次改良成功設計出了一款多功能零食堅果剝殼機。

獲獎是因為實物樣機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效率高、剝殼率高、適用性強、清潔環保等特點,而非網上簡易的剝殼機。

但如果你只是看到一個簡易脫殼的機器,那麼吐槽只是無知的表現。

剝殼機背後的技術和原理是不是可以遷移、改造?

是不是改造之後,可以用於工業化的質檢、篩選?

幾名學生在取得成績以後,是不是還有另外方面的研究?

同樣討伐還有......

前一段時間,杭州二中高二學生李依庭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上,獲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優秀小科學家」。

她在論壇上分享的課題是《中華絨螯蟹精巢連接蛋白innexin的基因克隆與分析》,研究無脊椎動物精子發生的安全性精子如何能正常成熟

通俗點說就是從生物學角度選育產膏量多的大閘蟹,讓它吃起來口感會更好。

小姑娘還說,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連接蛋白 兩者在進化上具有同源性,因此研究innexin連接蛋白對於當下社會壓力過大引起的人類生殖方面的問題或許有參考意義。

聽聽,你能看明白啥事?

結果評論區,還是不少人說,中國人就知道吃!

咋滴,不吃還要餓死?

30年前,我們研究怎麼吃飽,沒人吱聲。30年後,我們研究怎麼吃好,咋就不行了呢?

也有人質疑作假,結果人家父母壓根不是這個領域的人士。出席此次大會的還有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近140位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

李依庭不僅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還與論壇副主席萊維特(諾貝爾獲得者)全程英文交流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萊維特先生的讚揚。

期間萊維特饒有興趣地跟李依庭談論了該課題並指導李依庭:

他建議我可以從innexin蛋白的組織特性和病理藥理等方面做進一步研究,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們不能僅僅是建造基礎科學這一空中樓閣,應該將研究成果應用到實用科學中去。

也不知道咋滴了,當下輿論怎麼有點「萬般皆下品,惟有晶片高」的導向。

這樣真的好嗎?

製造一顆高端的晶片需要幾百道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現代工業技術的最高水平。我們的晶片業目前的落後不但是市場決定的,還是我們的科研水平,教育體制,甚至是思想文化決定的。

這是一次危機,卻也是一次機遇。

但如果光解決一個晶片,那麼危機還會持續不斷。這就需要我們提升整體的科研水平,改善當下的教育體制,當然與我們、整個社會而言,也需要給一個尊重、鼓勵的氛圍。

我覺得任正非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

科學家要把「鐵鏈」甩了,要有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研究。要讓自己飛翔起來,誰知道飛的東西最後會不會有用?現在特別不主張去問高校的科學家:「這個東西有什麼用啊,對國家有什麼貢獻啊?」 這樣科學家把錨都錨在地下,就飛不高了,我們要允許幾個「梵谷」存在。

當下可能受到設備、材料的制約,但我們科學家、我們的孩子的思想不應該受到制約。

要有獨立,自由,純粹為了好奇心的研究。

-End-

相關焦點

  • 我們要允許梵谷的存在,科學創新最主要的是寬容
    日前,華為老總任正非造訪了北大並進行了現場演講,期間,發表了一些非常獨到的觀點,句句戳中中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國家不僅要重視科學理論、工程技術的研究,也要重視一些不以應用為目的的純研究。不然我們怎麼能向上捅破天呢?我們這麼大的經濟總量,允許一部分人是「梵谷」應該是可以的。
  • 宛若一隻流著蟹黃的夾心麵包
    麵包蟹本身繁殖能力強,且歐洲各國都有嚴格的捕撈限制,比如英國只允許捕撈體寬大於14釐米的蟹。所以麵包蟹的種群資源一直保持在一個穩定水平。麵包蟹的全球捕撈量每年都維持在大約4萬至5萬噸,其中半數以上來自英國,英國捕撈的麵包蟹主要以鮮活的形式出售給了法國和西班牙。誘捕麵包蟹的網籠。
  • 大廚教你蒸螃蟹,記住這2點,螃蟹不掉腿不流黃,味道好吃還不腥
    有句話叫「秋風起,蟹腳肥」。說的就是現在,入秋以後,螃蟹最為肥美了,連蟹腳裡都長滿了蟹肉。然而很多人在做蒸螃蟹時,都會出現掉蟹腿和流蟹黃。蒸好的螃蟹,不僅賣相差,味道也不好吃。那麼為什麼蒸螃蟹會掉腿和流黃呢?
  • 楊瀾對話丘成桐:任正非應建「中國貝爾實驗室」
    丘成桐在節目中回憶了和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往事,建言任正非打造中國的貝爾實驗室,談及30多年來不領分文幫助中國發展數學事業的原因,他深情的說,「我和數學的交融,已經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建言任正非:打造中國的貝爾實驗室 數學為什麼重要?人們生活中所有高科技一點的東西,都和數學有關。
  • 任正非20歲世界名媛女兒曝光,愛不愛抹口紅都是謎!誰會接班華為?
    >· · ·11月24日結束的巴黎名媛舞會上,有一個來自中國的女孩子Annebel Yao以亞洲豪門的身份,▲任正非小女兒參加巴黎名媛舞會並接受採訪有資格受邀的名媛不能光有一副空皮囊。一定要有高學歷,要在藝術、慈善、學術這其中一個方面有所建樹。
  • 央視「點名曝光」的海鴨蛋,一戳就流「油」,美味程度堪比蟹黃!
    每一枚都是一戳就爆油,香味瀰漫,從裡面流出來的蛋黃油刺激著視覺神經,從其香,到其色,無不都在挑逗著你的味蕾,仿佛在和你說,來,吃我啊!自從吃了廣西海鴨蛋後,立馬就將超市裡買的鹹鴨蛋給扔掉了。因為這些鹹鴨蛋都很鹹,我還一直以為鹹鴨蛋就是這樣的。直到遇到了這枚海鴨蛋……它那軟糯油亮的蛋黃,醇香綿密,肉質沙黏,美味程度堪比蟹黃!油多不膩,著實叫人胃口大開!
  • 南京這家藏在巷子的小店,蟹黃包公認正宗,每天八九個員工包不停
    南京是美食之都,這裡的美食不光有鴨子和鴨血粉絲湯,還有小籠包,餛飩,湯圓,酒釀圓子等,除此之外,南京的蟹黃包蜚聲國內,很多外地遊客來南京必定要吃這正宗的南京蟹黃包,現在市面上魚龍混雜,想要吃到正宗的蟹黃包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剝橘子、剝慄子、剝糖,英文均不同,一帖讓你翻譯「剝」不再頭疼
    媽媽幫你剝……吧。這句話翻譯成英文,並非都是let mommy peel the … for you,剝的東西不同,英文也不同。1. Peel 剝或削水果和蔬菜等通常來講,如果某物的皮和去皮後的部分是緊緊貼合的,用peel。
  • 任正非:華為不會跨界,邊界在以電子流為中心的領域
    1月17日晚間消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多家國內媒體採訪。在採訪中,記者提問:「任正非,您講過「接下來的智能世界可能會有非常非常多的機會」,華為在多個領域已經成為了領導者,從晶片到伺服器、雲端,在全球也沒有一家可以對標的企業了。華為在業務上有沒有邊界,邊界在哪裡?
  • 華為任正非談管理理念:跳芭蕾女孩要有一雙粗腿
    最新出版的《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一書中,任正非的各種比喻俯首皆是。  任正非似乎很喜歡拿動物或者山川河流作比喻。據該書作者之一吳春波回憶,任正非與美國合益資訊公司的一位女士會談時,談論的話題是各種動物。  「跨國公司是大象,華為是老鼠,華為打不過大象,但是要有狼的精神。」任正非說這話時是1997年。
  • 樂平市斯濤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蟹黃味瓜子仁、烤肉味瓜子仁不合格
    2020年12月31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告食品不合格情況,通告顯示,滑縣光洋百貨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的標稱樂平市斯濤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蟹黃味瓜子仁、1批次烤肉味瓜子仁,酸價(以脂肪計)(KOH)檢出值分別為6.0mg/g、6.2mg/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3mg/g。
  • 僅靠21000元起家,今市值超過4000億美金,任正非是如何做到的?
    任正非雖然出生在農村,但他有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這為任正非一生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時,能上學的人並不多,但任正非的父母仍然堅持讓孩子上學。19歲時,他不負眾望,考上了重慶郵電大學。臨走前,父親對任正非說:「知識就是力量,不管別人學不學,自己都要堅持學習,不能隨波逐流。」
  • 任正非:我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並不覺得我的生命有那麼重要
    小的組織我也不願意去,就游離在外面。 5、記者:您大學時候學的建築工程,怎麼參軍了呢?任正非:因為周恩來總理引進了法國德布尼斯.斯貝西姆公司的化纖設備,要調很多地方隊伍建設這個工廠,但軍隊沒技術力量,地方上也沒有哪個單位願意出工程師給軍隊,軍隊就把我們這些懂一點技術的「半罈子水」學生重用了。
  • 任正非:不做小商品,2012實驗室要瞄準未來
    任正非也曾在內部有過一次講話,說華為的前18年裡,每年堅持投入銷售收入的10%以上在研發上,資金投入都維持在每年70億~80億元以上,但卻沒有一項原創性的產品發明。有一次,華為研發部門的負責人在向任正非匯報研究成果時,任正非卻說:「你什麼時候可以不讓公司交這幾億美元了,再到我這裡來吹牛吧!」
  • 華為任正非1兒2女,為啥姓都不一樣?背後原因是他的辛酸創業史
    那麼我們今天來關注一下和華為有關的不一樣的事情——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三個孩子為什么姓氏各不相同。為什麼華為任正非的三個子女,姓氏都不同?原來真相是這樣的。任正非一共三個孩子,分別叫孟晚舟、任平和姚安娜,之所以為什麼兩個女兒為什麼沒有跟著父親姓任,這件事情,要從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婚姻史上說起。
  • 任正非最深的憂慮
    但是中國的個人所得稅比外國高很多,如果來到中國,要多繳這麼多稅,「雷鋒」精神是不可持續的,雷鋒是把一切都獻給國家、獻給黨。但是,畢竟這些頂級專家是從外國回到中國,不僅沒有優惠,稅收還高很多。最近聽說大灣區可以降到15%,實施措施是什麼?是不是要在大灣區有戶口,是否要在大灣區有工作?換一個地方就不行,這個政策有什麼用?
  • 任正非在清華北大的內部講話:中國聰明人很多,但同質化就缺少活力...
    、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學校與部分科學家、學生代表座談時的發言,題為《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國家不僅要重視科學理論、工程技術的研究,也要重視一些不以應用為目的的純研究。不然我們怎麼能向上捅破天呢?我們這麼大的經濟總量,允許一部分人是「梵谷」應該是可以的。 我國的經濟總量這麼大,這麼大的一棵樹,根不強是不行的,不扎到根,樹是不穩的,萬一刮颱風呢?我們擰開水龍頭就出水的短、平、快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 尼泊爾裔學生街市買菜學粵語 入大學中文辯論隊
    原標題:尼泊爾裔學生街市買菜學粵語 入大學中文辯論隊   自小在港生活的尼泊爾裔學生Chandan Rai(右)和巴基斯坦裔學生Sadia(左),能說一口流利粵語,也能看中文書。《明報》   中新網7月13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少數族裔語言不通,窒礙他們融入香港社會,有尼泊爾裔青年從到街市買菜開始,學得一口流利沒鄉音的粵語,現已成為大學中文辯論隊成員,畢業後計劃考公務員,冀以身作則力證少數族裔也可向上流。
  • 蒸螃蟹時,這3點要牢記,蟹黃一點都不漏,不會掉腿還更鮮!
    蒸螃蟹時,這3點要牢記,蟹黃一點都不漏,不會掉腿還更鮮!現在又到了吃螃蟹的季節了,這個時候的螃蟹是很肥美的,不管是大閘蟹還是海蟹,都非常的好吃,只不過價格賣的太貴了,不像泰國的海鮮,價格賣的都很便宜,如果是在泰國的話,每天吃螃蟹吃到飽都沒問題,螃蟹最正宗的做法就是清蒸,蒸螃蟹的時候,這3點要牢牢記住,蟹黃一點都不漏,而且螃蟹的腿也不會掉,看起來是很完整的,味道吃起來也更鮮。
  • 《離岸流》:逐浪而生的敘事
    ——結果不是幾篇,而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書名叫《離岸流》。歲月如流沙掩埋了太多的記憶,我不記得這個學生了。凌嵐1991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留學北美,期間一直用英文寫非文學,直到2015年才開始她所說的「高強度漢語寫作」,寫詩,寫專欄,「終於」寫小說,猶如井噴。但我想把這件事看成是一個象徵或一個隱喻。想起一句古人的話:史統散而小說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