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核彈頭數量達中國數十倍,卻無氫彈可用?于敏構型有多神秘?

2021-01-09 滄海天下

只有中國有氫彈的傳言當然是假的,中國雖然進步神速,但是核武器研製基礎和總體水平其實和美俄還有差距,說只有中國有氫彈,不是蠢就是壞。實際上全世界的戰略飛彈無一不是安裝的氫彈,而且美俄核彈頭核彈頭數量都在5000枚以上,是中國的數十倍。以美國最先進的三叉戟2飛彈為例,它能夠攜帶8枚47.5萬噸的W-88型核彈頭。而W88核彈頭的重量只有360公斤,但是爆炸當量卻達到了47.5萬噸,幾乎是目前核彈頭小型化的最高水平,之所以能做到這一程度,正是因為W88型彈頭是氫彈。

核武器也是分為三六九等的,最初級產品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原子彈,它是以核裂變作為主要能量釋放方式,主要有槍式和內爆式兩種構型,但不管是什麼構型,都是利用炸藥爆炸壓縮鈾235、鈽239等核裝藥,使其達到臨界質量,從而發生鏈式核裂變反應,最後瞬間釋放巨大能量。原子彈的結構相對氫彈而言非常簡單,一個中等體量國家只要獲得足夠純度的核材料就基本可以保證造出原子彈,因此原子彈也被稱為核武器入門彈,但是入門彈就跟入門功夫一樣,天生就不可能擁有太大威力。

▲上為槍式結構原子彈,下為內爆式結構原子彈

如果想要提高原子彈的威力,那麼必須不停加裝核材料和炸藥,然而原子彈內核裂變材料利用率非常低,通常很難超過40%。例如廣島小男孩原子彈一共裝填了64公斤鈾235,但是最後真正發生裂變反應的只有約600克,即便是採用了效率更高的內爆式結構的長崎原子彈,其核材料利用率也只是剛剛達到20%,所以即便是把原子彈加到幾十噸重,威力也不會有多大。

▲小男孩原子彈重達4.4噸,卻只有2萬噸TNT當量

更尷尬的是,武器級核裂變材料在堆積到一定重量時,由於中子密度增加,會導致自發核裂變反應,也就是說原子彈的核材料不能無限堆積,因此威力是有上限的。目前全世界威力最大的原子彈為美國在五十年代常春藤計劃中試爆的MK18型原子彈,這發原子彈的TNT當量接近50萬噸,但是重量卻高達7.8噸。與之相比,美國B83熱核炸彈的重量只有不到1.1噸,但是爆炸當量卻高達120萬噸,原子彈與氫彈的差距顯而易見。

▲鏈式核裂變反應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擁核國家中,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都只擁有原子彈技術,所以他們的核武器威懾能力實際上非常有限。印度最先進的烈火5飛彈,號稱射程超過5000公裡,但是可搭載的戰鬥部質量只有約1噸,由於造不出氫彈,在保證足夠威力的前提下,只能搭載一枚不超過10萬噸當量的原子彈頭。小威力單彈頭設計和五常分導式多彈頭動輒數十萬噸的TNT當量相比,簡直弱爆了。

▲印度烈火飛彈介紹,分彈頭基本屬於意淫

隨著各大國紛紛建立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分導式多彈頭帶來的高突防性能顯得尤為重要,要實現分彈頭技術,那麼必須要在保證足夠殺傷力的情況下,把核彈頭小型化,而這一重任只能由氫彈擔當。氫彈利用的是輕原子核聚變能量,單位重量核裝藥核聚變產生的威力是核裂變的4倍以上,並且還擁有高出好幾個華萊士的能量利用率,完全不是原子彈所能相提並論。全世界威力最大的氫彈為蘇聯在1962年試爆的沙皇炸彈,這枚炸彈的重量只有27噸,但是爆炸威力卻相當於5000萬噸TNT,比當量高達1850噸TNT/公斤,而廣島原子彈的比當量只有5噸TNT/公斤,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沙皇炸彈和廣島長崎原子彈威力對比

正是因為氫彈可以做到很小,同時殺傷力又可以保持很大,所以玩轉核武器最長時間的五常幾乎沒有人玩原子彈,包括東風、白楊、民兵、巨浪、圓錘、三叉戟在內的所有戰略洲際飛彈都採用的是熱核彈頭(也就是氫彈)。以我國的東風5B為例,它的戰鬥部重量也就是兩噸左右,如果使用原子彈,威力很難超過10萬噸級TNT,但由於氫彈的使用,它可以選擇單枚500萬噸當量,也可以選擇4到6枚40到50萬噸當量分導式核彈頭,無論是突防能力,殺傷半徑,都遠遠高於原子彈。

▲分導式核彈頭

我國在建國初期就面臨西方嚴格封鎖,進入60年代以後更是和美蘇同時決裂,因此核武器完全是依靠自力更生發展而來,所以從結構上自然擁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我們的第一枚原子彈就採用了先進的內爆式結構,比美蘇的起步都要高,而氫彈則採用了著名的于敏構型,其設計更緊湊,上手難度更低,還更為可靠,于敏構型和TU構型是目前唯二的氫彈構型,知道其中秘密的人兩隻手都能數出來。

▲網友猜測的于敏氫彈構型

于敏構型雖然厲害,但是它並不能減少氫彈的維護成本和延長使用壽命,無論是TU還是于敏構型,其內部結構雖然不盡相同,但是原理卻基本相同,核裝藥也都是採用的氘化鋰6。氘化鋰6是一種化合物,並不存在所謂的衰變期,無論什麼構型都沒法改變其本身的物理和化學屬性,因此也就沒有什麼延長壽命一說。實際上氫彈的壽命主要取決於其電子、塑料、橡膠等易老化零部件,而這些零部件的壽命主要取決於自身材料以及加工工藝,美國在這方面優勢相當明顯,其熱核彈頭的平均壽命接近30年,而包括中俄在內的其他國家平均只有約15年,所以只有中國有氫彈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美軍核彈頭維護

相關焦點

  • 全世界僅存30枚氫彈都在中國?于敏構型不是萬能,美俄氫彈超千枚
    相比於原子彈,氫彈的核聚變材料沒有自發鏈式反應的擔憂,因此理論上的威力可以無上限,歷史上威力最大的氫彈是前蘇聯在1961年試爆的沙皇炸彈,它的威力足足有5000萬噸TNT當量,是威力最大原子彈的100倍!
  • 研製氫彈有多難?中國獨有構型原理,保存世界僅存的30顆純正氫彈!
    早期原子彈在朝鮮宣布成功引爆氫彈後,這款武器再次被世人關注。作為曾經五常的專屬法寶,氫彈有多大的威力?研製氫彈到底有多難呢?中國第一枚氫彈模型而 氫彈是利用原子彈爆炸的能量點燃氫的同位素氘、氚等質量較輕的原子的原子核發生核聚變反應瞬時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稱聚變彈、熱核武器。之所以稱為熱核武器,是因為它們的連鎖反應需要更高的溫度啟動。
  • 僅中國擁有30枚氫彈?世界氫彈構型僅兩種,于敏構型是其中之一
    氫彈是一種熱核武器,它的威力比原子彈還要具有殺傷力。技術也更加複雜,有關消息稱只有中國擁有世界僅存的30枚氫彈。因為氫彈被製造出來後,需要大量維護人員和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所以造成了氫彈的維護和後期保養費用極高,而氫彈的壽命又非常短,漸漸很多核大國就開始不再研製型的氫彈。
  • 美俄紛紛銷毀自家氫彈,為何中國卻保留?一大優勢讓美俄比不上
    現在,根據公開資料,在五大核國家中,只有中國擁有世界上僅有的30枚可使用的氫彈,至於印度、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嘛,根本沒有過氫彈。眾所周知,氫彈是一種核聚變武器,和原子彈的核裂變爆炸完全不同,威力則是原子彈的幾十倍,甚至上萬倍,但是,其結構非常複雜。
  • 氫彈中的于敏構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對氫彈研究如此重要?
    「于敏構型」是我國氫彈研製的重要構型,這一構型的提出,大大加快了我國氫彈研製的步法,相對於美國的「T-U構型」更具實戰優勢;有關于敏構型的詳細資料,都是國家最高級機密。理論說起來很簡單,實際操作有重重困難;比如外圍原子彈的爆炸,必須非常均勻地向內擠壓,稍有偏差都無法使熱核反應被點燃;而且直接用原子彈引爆還不行,必須加強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條件。氫彈研製的關鍵瓶頸,就是氫彈構型的設計,如何才能使熱核材料的利用更充分,然後發揮出巨大威力,我國氫彈研製就在這裡卡住了。
  • 國際上是如何知道中國氫彈是獨特的「于敏構型」的?
    核武器的威力讓我們看到了它的威脅,所以我國也是提出砸鍋賣鐵也要研製核武器的口號,如今世界上有核武器的國家也僅有5個,而中國便是其中之一,核武器是國家的機密,那麼世界是如何知道中國的氫彈是「于敏構型」呢?
  • 氫彈于敏構型阻礙中國核武研發?揭示中子彈進展
    這兩天,論壇上圍繞著于敏獲獎這個話題,很多的網友在討論一些問題,更多是爭論一些技術上的話題。大家提出來說,目前國際上的氫彈有兩種構型,一種是TU構型,一種是于敏構型。  TU構型出自於美國,而于敏構型是我們國內于敏獨創的一種氫彈構型,正是這種氫彈構型使我們在氫彈研製上以世界第一的速度,僅僅不到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由原子彈到氫彈的過程。
  • 世界氫彈僅兩種:美國T-U構型和中國于敏構型
    中國著名核物理學家、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傑出領軍人之一的于敏院士榮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也是此次唯一獲得該獎項的科學家。  于敏是新中國氫彈研究中的關鍵核心人物。他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1965年10月,在于敏的親自組織和部署下,氫彈理論得以突破。
  • 于敏構型更先進?其實聯合國五常都擁有氫彈
    現在只有東方大國還有30枚氫彈?假的,好多年的老謠言了,可竟然還有很多人信。其實,聯合國五常都有氫彈,而且地球上只有這5個國家才擁有氫彈。以美俄為代表的核大國,裝備的還是氫彈中的三相彈,只有印巴這種沒有能力製造氫彈的國家還在裝備原子彈。影響氫彈壽命的是製作工藝及所使用的核材料。氫聚變反應中使用氘和氚,其中氚有放射性,並且半衰期只有12年,所以才有氫彈不能長期儲存的說法。然而現在氫彈中普遍填充的是氘化鋰—6,這種材料很穩定。
  • 全球到底有多少枚核彈頭?美俄兩國數量不少,中國數量讓人意外
    而核武器的直接表現形式,就是核彈頭了。那麼,全球到底有多少枚核彈頭呢?據日本共同社6月13日報導,日本長崎大學發表了一份關於核武器數量的報告。根據報告結論顯示,截至今年6月,全球大約有14450枚核彈頭。據介紹,這份數據只是以全球專業的核機構的參考文獻為主要依據,通過估算得出來的數字。
  • 中國有世界僅存30顆氫彈?中國氫彈無需保質期?你們都被騙了!
    關於氫彈的話題經常被炒起來,其中包括一組以「中國有世界僅存的30顆氫彈」為首的流言,還有「」中國的氫彈構型很特殊,考慮到中國的經濟實力不足,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通過一種特殊的技術路徑,即實現了與美國T-U構型氫彈一樣的威力,而且能夠長期保存,不需要考慮保質期。」
  • 何祚庥憶于敏:當之無愧的氫彈構型最主要發明者
    >> 于敏是怎樣被請來參加氫彈理論研究的?為什麼中國從原子彈到氫彈比其他國家少用2年多?真實的情況是,氫彈的「預先」研究從1960年12月就決策上馬乾了。1960年,國家科委和國防科委在聶榮臻副總理領導下,起草了「科研工作14條」。
  • 我國僅有30枚氫彈,一枚爆炸威力有多大?氫彈之父親口認證
    只殺傷敵方人員,對建築物和設施破壞很小,也不會帶來長期放射性汙染,儘管從未曾在實戰中使用過,但軍事家仍將之稱為戰場上的「戰神」──一種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戰術武器。】一枚氫彈爆炸的威力有多大?答案遠超預估雖然氫彈最早並不是我國研製的,但是現在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成就毫無疑問是領先的,這跟我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的貢獻是分不開的,他成功突破了很多技術問題,還創造出了獨特的構型,對於氫彈的威力,于敏院士曾親口認證,氫彈爆炸的威力遠超預估。
  • 全球僅存30枚氫彈都在中國,美俄只有羨慕的份,爆炸威力遠超想像
    美國和俄羅斯是世界上擁有核武數量最多的國家,但是,這些國家並沒有氫彈,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軍事專家認為,二戰末期,美國投放在日本廣島、長崎的2枚原子彈,只能算作是半成品,它們還不足以顯示核武的真正威力,原子彈本身就是初代核武,後期各國製造出來的氫彈比原子彈威力更猛、破壞力更強。現階段,世界上僅存的30枚氫彈都在中國,單枚氫彈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我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曾親口證實,其爆炸威力遠超想像,比同當量的原子彈厲害的多。
  • 中國有全球僅存的30枚氫彈,真相究竟是什麼?原來我們都被誤導了
    在氫彈領域,有一位核物理學家的貢獻突出,他就是于敏,被譽為「氫彈之父」。當初,在研製氫彈的過程中,在構型設計上遇到了很大的瓶頸,關鍵時刻,于敏提出了一種大膽的設想,專家認為,中國的氫彈採用于敏構型,可以對氫彈長時間保存,這一消息讓外界誤認為只有我國可以對氫彈進行長久保存,只有我國擁有30枚氫彈。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在2018年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于敏: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28載隱姓埋名,填補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實現了氫彈突破和武器化——于敏,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對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曾28載隱姓埋名
    1961年,于敏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並取得了我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在2018年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他是誰,他就是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的于敏!
  • 極限條件下,地球最多能承受幾顆氫彈的轟炸?
    地球的引力結合能:2.45×10^32J如果換算成TNT當量的話,大約需要:5.86×10^22噸全球各國的氫彈儲備到底有多少?估計準確數量可能是個謎,畢竟各國不可能將自己的核武庫一清二白的公諸於眾,不過就公開的資料來分析,大致也不會差得太離譜!中國保留全球30枚氫彈的說法是真的嗎?
  • 央視今天為他慶祝92歲生日 獨創"于敏構型"氫彈
    他用2年8個月的時間,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顆氫彈,用時比美蘇英法都更短;他隱姓埋名28年,默默為中國鑄造核武盾牌維護和平,淡漠名利不求聞達;他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技獎,但當外界稱讚他是中國「氫彈之父」時,他卻謙虛地婉拒。
  • 中國目前到底有多少顆核彈頭?真實的數量讓國人感到吃驚
    眾所周知,目前世界上核彈頭數量最多的國家就是俄羅斯,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強大的軍工實力,目前擁有核武器的數量大概是9000多枚,美國向比較俄羅斯而言,少了一千多枚,大概也有八千多枚,這是世界上核彈頭數量排行第一和第二的兩個國家,那麼排行第三的中國到底有多少顆核彈頭呢,下面筆者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