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2節 DNA分子的結構

2021-01-21 生物銘師堂



拼DNA模型,學DNA結構


DNA的結構

1.DNA結構的「五、四、三、二、一」記憶

五種元素:C、H、O、N、P;

四種鹼基:A、G、C、T,相應地有四種脫氧核苷酸;

三種物質:磷酸、脫氧核糖、含氮鹼基;

兩條長鏈: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

一種螺旋: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1.DNA分子中的鹼基數量的計算規律

(1)在DNA雙鏈中嘌呤總數與嘧啶總數相同,即A+G=T+C。

(2)「互補鹼基之和」的比例在任意一條鏈及整個DNA分子中都相同,即若在一條鏈中(A+T/G+C)=m,在互補鏈及整個DNA分子中(A+T/G+C)=m(註:不同DNA分子中m值可不同,顯示特異性)。

(3)非互補鹼基之和的比例在兩條互補鏈中互為倒數,在整個DNA分子中為1,即若在DNA一條鏈中(A+G/T+C)=a,則在其互補鏈中(A+G/T+C)=1/a,而在整個DNA分子中(A+G/T+C)=1。(註:不同雙鏈DNA分子中互補鹼基之和的比均為1,無特異性)

記憶口訣為「不補倒數第一,補了全都一樣」。

2.進行鹼基計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單位是「對」還是「個」,這方面往往帶來數據成倍的錯誤。

(2)注意提供的數據是DNA雙鏈還是DNA的一條單鏈。

(3)解題時最好畫一下簡圖,比較直觀,減少因為思路不清引起的錯誤。

請點擊後面的「閱讀原文」進行測試。

(二)旁欄思考題

1.(1)當時科學界已經發現的證據有:組成DNA分子的單位是脫氧核苷酸;DNA分子是由含4種鹼基的脫氧核苷酸長鏈構成的;(2)英國科學家威爾金斯和富蘭克林提供的DNA的X射線衍射圖譜;(3)美國生物化學家鮑林揭示生物大分子結構的方法(1950年),即按照X射線衍射分析的實驗數據建立模型的方法(因為模型能使生物大分子非常複雜的空間結構,以完整的、簡明扼要的形象表示出來),為此,沃森和克裡克像擺積木一樣,用自製的硬紙板構建DNA結構模型;(4)奧地利著名生物化學家查哥夫的研究成果:腺嘌呤(A)的量總是等於胸腺嘧啶(T)的量,鳥嘌呤(G)的量總是等於胞嘧啶(C)的量這一鹼基之間的數量關係。

2.沃森和克裡克根據當時掌握的資料,最初嘗試了很多種不同的雙螺旋和三螺旋結構模型,在這些模型中,他們將鹼基置於螺旋的外部。在威爾金斯為首的一批科學家的幫助下,他們否定了最初建立的模型。在失敗面前,沃森和克裡克沒有氣餒,他們又重新構建了一個將磷酸—脫氧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鹼基安排在螺旋內部的雙鏈螺旋。沃森和克裡克最初構建的模型,連接雙鏈結構的鹼基之間是以相同鹼基進行配對的,即A與A、T與T配對。但是,有化學家指出這種配對方式違反了化學規律。1952年,沃森和克裡克從奧地利生物化學家查哥夫那裡得到了一個重要的信息:腺嘌呤(A)的量總是等於胸腺嘧啶(T)的量,鳥嘌呤(G)的量總是等於胞嘧啶(C)的量。於是,沃森和克裡克改變了鹼基配對的方式,讓A與T配對,G與C配對,最終,構建出了正確的DNA模型。

(三)思考與討論

2.主要涉及物理學(主要是晶體學)、生物化學、數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知識。涉及的方法主要有:X射線衍射結構分析方法,其中包括數學計算法;建構模型的方法等。現代科學技術中許多成果的取得,都是多學科交叉運用的結果;反過來,多學科交叉的運用,又會促進學科的發展,誕生新的邊緣學科,如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等。

3.要善於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經驗;要善於與他人交流和溝通,閃光的思想是在交流與撞擊中獲得的;研究小組成員在知識背景上最好是互補的,對所從事的研究要有興趣和激情等。

(四)模型建構1.DNA雖然只含有4種脫氧核苷酸,但是鹼基對的排列順序卻是千變萬化的。鹼基對千變萬化的排列順序使DNA儲存了大量的遺傳信息。

2.(1)靠 DNA分子鹼基對之間的氫鍵維繫兩條鏈的偶聯;(2)在DNA雙螺旋結構中,由於鹼基對平面之間相互靠近,形成了與鹼基對平面垂直方向的相互作用力(該點可不作為對學生的要求,教師可進行補充說明)。

(五)練習  基礎題1. (1)胞嘧啶;(2)腺嘌呤;(3)鳥嘌呤;(4)胸腺嘧啶;(5)脫氧核糖;(6)磷酸;(7)脫氧核苷酸;(8)鹼基對;(9)氫鍵;(10)一條脫氧核苷酸鏈的片段。2.C 。3.B。

拓展題

∵A=TG=C

∴A+G=T+C

∴A+G/(A+G+T+C)=T+C/(A+G+T+C)=50%

也可以寫成以下形式:A+G/T+C=(T+G )/(A+C)=(T+C )/(A+G)……=1

規律概括為:在DNA雙鏈中,任意兩個不互補鹼基之和恆等,並為鹼基總數的50%。

音頻來源:小甘老師


相關焦點

  •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結構》說課稿
    《DNA分子的結構》說課稿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DNA分子的結構》第1課時的內容。接下來,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合理的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首先,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結構》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概述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過程與方法】在建構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過程中,提析能力和動手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同人類對遺傳物質的認識是不斷深化、不斷完善的過程。二、教學重難點【重點】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難點】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構過程。
  • 教學乾貨|高中生物學科必修精彩案例展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
    優質的生物課堂教學應該是什麼樣?上海市行知中學閆白洋老師根據《普通高中新課程資源系列 生物學習指南(必修二)》第一單元《製作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這一任務開展了課堂教學解析,由新課程觀察整理,供一線教師實踐新教學借鑑參考。
  •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結構》試講示範視頻
    為幫助各位考生備戰教師招聘面試及特崗教師招聘面試,中公教師網整理了各學科說課示範及試講示範視頻,以下是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結構》試講示範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高中生物說課稿:《DNA的複製》
    高中生物必修2《DNA的複製》說課稿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三節,」DNA複製」這部分內容,接下來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這一節課。 2.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概述DNA分子的複製;探討DNA複製的生物學意義(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3)德育目標: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求知慾3.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DNA複製的條件、過程及特點。
  • 第二節 分子結構 - 專區 - 生物谷
    第二節 分子結構   所謂分子結構通常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分子中直接相鄰的原子間的強相互作用力,即化學鍵問題,分子的空間構型問題;分子之間還有一種弱的相互作用力,即分子間力問題;此外分子間或分子內的一些原子間還可能形成氫鍵。   本節主要簡介雜化軌道理論,有關氫鍵的問題留在下一節討論。
  • 科學生物與環境 知識點歸納第2節種群第3節 生物群落
    第2節種群A. 種群1. 物種:由一群形態、結構相似,並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孫後代的個體組成2.種群密度在一定範圍內生物個體的數量,其可用以下公式表示2.年齡結構1) 概念:一個種群內各年齡段的個體數量的比例2) 年齡結構類型a) 增長型:種群中幼年個體非常多,老年個體少,種群正處於發展時期,種群密度會越來越大
  • 第四節 DNA的三級結構與功能
    第四節 DNA的三級結構與功能   (一)DNA超螺旋   雙螺旋DNA進一步扭曲盤繞則形成其三級結構,超螺旋是DNA三級結構的主要形式。自從1965年Vinograd等人發現多瘤病毒的環形DNA的超螺旋以來,現已知道絕大多數原核生物都是共價封閉環(covalently closed circle,CCC)分子,這種雙螺旋環狀分子再度螺旋化成為超螺旋結構(superhelix或supercoil),如圖15-11所示。
  • 科學家建立一種新型的元DNA結構,開闢光電子以及合成生物學
    ,以及ASU生物設計研究所分子設計和仿生中心主任,剛剛宣布創建一種新型的元DNA結構,它將開闢光電子(包括信息存儲和加密)以及合成生物學領域。這項研究今天發表在自然化學--的確,元DNA自組裝的概念可能會徹底改變結構DNA納米技術的微觀世界。眾所周知,沃森-克裡克鹼基配對的可預見性以及dna的結構特徵,使得dna可以作為一種通用的構件,來設計複雜的納米結構和設備。
  • 高中生物必背知識點:DNA的結構和複製
    2、DNA複製:是指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來合成子代DNA的過程。DNA的複製實質上是遺傳信息的複製。 3、解旋: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兩條多脫氧核苷酸鏈配對的鹼基從氫鍵處斷裂,於是部分雙螺旋鏈解旋為二條平行雙鏈,解開的兩條單鏈叫母鏈(模板鏈)。 4、DNA的半保留複製:在子代雙鏈中,有一條是親代原有的鏈,另一條則是新合成的。
  • 【高中生物】 第3節 群落的結構
    1.群落的結構和種間關係2.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調查1.四種常見種間關係比較3.關注群落結構的2個易錯點(1)草坪中也存在垂直結構垂直結構是群落中各物種在垂直空間方向上的分布,是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合理利用資源或空間的空間配置格局,它應存在於所有群落(包括草坪群落)中。(2)垂直結構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種」在空間垂直方向上呈現「分層」現象,切不可將「同種生物」的高矮差異視作垂直結構。
  • 高中生物 新教材 必修2《遺傳與進化》學習重點
    第2章先從細胞學角度講述減數分裂、受精作用。由於染色體行為與基因行為具有驚人的一致性,科學家提出假說,並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當時已知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那麼基因到底是DNA還是蛋白質呢?第3章講述科學家證明DNA是遺傳物質、揭示其結構和複製方式的過程,並解釋了基因的本質。
  •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課後習題及答案 3.2DNA的結構
    第3章 基因的本質第2節 DNA的結構練習與應用(P52)一、概念檢測( )(2)在DNA的雙鏈結構中,鹼基的比例總是(A+G)/(T+C)=1。( )2.下面是DNA的結構模式圖,請寫出圖中①~⑩的名稱。
  • 精選丨高中生物必修一各章節知識概述,收藏必備!
    原標題:精選丨高中生物必修一各章節知識概述,收藏必備! Happy 生物姐今天給同學們帶來的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的各章節的概念匯總,馬上期末了,高一的同學們可以在看著這些概念的時候在心裡默背有關知識,接下來生物姐會給大家細細總結必修一的知識,最後祝大家期末取得好的成績~。
  • 第二節 分子結構
    第二節 分子結構   所謂分子結構通常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分子中直接相鄰的原子間的強相互作用力,即化學鍵問題,分子的空間構型問題;分子之間還有一種弱的相互作用力,即分子間力問題;此外分子間或分子內的一些原子間還可能形成氫鍵。   本節主要簡介雜化軌道理論,有關氫鍵的問題留在下一節討論。
  • 第1-3-8節 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 高中化學必修2
  • 關於高中生物的具體學習內容
    從今天開始準備進行高中生物學習的總結,給頭條上需要的條友一些幫助和指導,高中生物是高中理科中重要的一門學科,關於高中生物的學習,一定要結合教材強化知識點記憶,多練題,將知識點帶入,這樣對生物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幫助。那麼我們今天從生物必修一開始吧。
  • 高中生物DNA知識點整理
    高中生物DNA知識點整理高中生物教材中許多知識都可以量化,涉及到一些計算,是生物科學深入發展的標誌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DNA知識點整理,具體內容如下。
  • DNA、摺紙與分子馬達
    隨著研究人員對生物運動理解得更深刻,就能創造出越來越多可以模仿生物運動的機器,從宏觀尺度一直到最小的分子尺度。幾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能研究生物機器是如何驅動生物的方法。無論是收縮肌肉還是複製DNA,無論是物質運輸還是細胞分裂,在分子水平上,生命體的一切機械運動都依賴於能採用微弱到幾乎無法被檢測到的旋轉角度的分子馬達。
  •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課後習題及答案 3.3DNA的複製
    第3章 基因的本質第3節 DNA的複製練習與應用(P56)一、概念檢測1.DNA複製是在為細胞分裂進行必要的物質準備。據此判斷下列相關表述是否正確。(1)DNA複製與染色體複製是分別獨立進行的。( )(2)在細胞有絲分裂的中期,每條染色體是由兩條染色單體組成的,所以DNA的複製也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 )2.DNA複製保證了親子代間遺傳信息的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