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系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 連線北京天文館館長
80%代表投票同意更改最後草案 與會代表、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通過電話介紹,超過80%的代表投票同意更改最後草案,就行星和太陽系中的其它天體定義達成共識。 最終決議把行星和太陽系中的其它天體定義為三類,即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
-
發現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雜誌》研究員巴蒂金和布朗表示,他們通過數學模型和電腦模擬發現了一顆新的太陽系行星。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距離太陽超過900億公裡,比第八行星海王星遠了20倍,該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需時1萬至2萬年。如果該天體真的存在,將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這一天體被證實,就重現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過程。當年海王星也是先進行計算,從理論上發現,後得到觀測證實,所以被稱為「筆尖上的發現」。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人們為了方便研究宇宙,把它劃分成許多區域,比如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等。我們人類的地球是屬於銀河系中的太陽系的。長期以來,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中,一直被認為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教科書上也是這麼寫的。但到2006年,太陽系九大行星被改為八大行星,沒有冥王星了。那么九個行星為何變成八個了?冥王星哪去了?
-
太陽系真的只有八顆行星嗎?
太陽系真的只有八顆行星嗎?在遙遠的黑暗之地我們是不是真的能找到一顆新的行星?人類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 這顆行星的母恆星周圍被巨大的行星環環繞,這些行星環都是行星碎片,而HD106906b就在這個行星環的最外圍,我們無法想像這顆行星是怎麼形成的,只知道這顆行星所處的系統很特別,這個行星系統的母星是雙星系統
-
八大行星將變成九大行星?太陽系即將出現新的行星?
八大行星將變成九大行星?太陽系即將出現新的行星? 文/蠟燭 是人都會犯錯,曾經在對宇宙的研究過程中就出現過一次錯誤,冥王星,曾經這些科學家認為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不過後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對宇宙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後來終於看清了冥王星的面貌,它並不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而那時的九大行星也變成了八大行星。
-
太陽系的行星, 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
(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自行星之列中除名。)[1] 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而天王星是在軌道上橫滾的。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
-
巴西天文學家: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或再次出現
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會決定,由於冥王星過小(比月球還小),「開除」了冥王星在太陽系行星中的「星籍」。如果「X星」真的存在,它將成為太陽系新的第九大行星。小行星偏離軌道系「X星」作用?攝動是指由於另外一個(或一些)天體的吸引使某一天體的運行出現與其計算軌道的偏差。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然而當時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觀念都已經深入人心,好多科學雜誌甚至地理教材都已經將冥王星稱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想再次修改冥王星的天體類型也顯得十分麻煩,僅以天體直徑大小判定冥王星不屬於太陽系九大行星也沒有說服力。所以,冥王星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也就一直保持了下來。
-
第九大行星出世?NASA:巨大行星暗藏太陽系
現在,美國宇航局(NASA)給出了他們的看法,這個自冥王星退位以來就一直爭論不休的第九大行星確實存在。NASA強調,他們已經獲得了一些指向這個神秘的第九大行星的證據。研究人員解釋道,這可能是一顆未知的行星。有可能就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顆行星的引力會會使得整個太陽系平面擺動,這些星體軌道的擺動也是由他帶來的。
-
太陽系九大行星可能變十二大
環球在線消息:近日,來自全世界的2500多名天文學家齊聚國際天文學大會討論太陽系行星新標準的問題。8月16日,一份決議草案提出把太陽系行星由目前的9顆擴充至12顆,天文學家們將於24日對該草案進行表決。一旦該草案獲得通過,全世界中小學使用數十年的教科書將被改寫,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將成為歷史。
-
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或再出現 暫被稱為「X星」
人類尋找太陽系家族其他成員的腳步一直未停。 巴西天文學家羅德尼·戈梅斯日前在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指出,在海王星以外運行的小型冰塊軌道出現攝動,表明太陽系邊緣存在一顆未知的、體積相當於四個地球大小的行星。這是戈梅斯通過計算得出的,也是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暫時被稱為「X星」。
-
不是冥王星,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被除名恢復行星無望,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
太陽系究竟有幾顆行星?
太陽系中有多少行星?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我只是要提醒你,這是個富有爭議的話題。當你問太陽系有多少行星,是八大,十大還是更多的時候,有些人會相當暴躁。我能給你保證的是,我們再也不會回到九大行星的時代了。在我們很多人小的時候,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它就像我們腦海中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作為孩子,記住這個行星的順序是早期書呆子值得驕傲的事情: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
太陽系的七顆矮行星
美國小行星中心證實了它的存在,它有望成為太陽系的第7顆矮行星。科學家還推測,太陽系可能有數十顆,甚至超過100顆矮行星尚未被發現。 2005年7月29日,美國天文學家麥可·布朗宣布,他的團隊在太陽系柯伊伯帶發現了一個新天體2003UB313,暫起名為齊娜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將現身,瑪雅預言又靈驗了?
早在2006年,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發布的太陽系行星新定義,冥王星被剔除出太陽系行星行列,降級為矮行星,理由是冥王星體積太小、無力「清空」軌道周圍。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也變為了八大行星。而在前不久,美國NASA公布了最新發現,疑似是太陽系的「第九行星」被發現,直徑在3600公裡左右,最後經過討論,還是被歸為「矮行星」的行列!有意思的是歐洲航天局的天文學家埃德爾在研究中發現,太陽系的邊緣地帶,有十幾顆小行星軌道發生變動,而這顆NASA發現的行星就在附近,而且質量要比地球大5倍,直徑比預期的3600公裡還要大得多,由於太陽系邊際昏暗難測,預估體積也會比地球大3倍左右。
-
太陽系九大行星將變 「十二大」?(組圖)
16日,一份決議草案提出把太陽系行星由目前的9顆擴充至12顆,天文學家們將於24日對該草案進行表決。一旦該草案獲得通過,全世界中小學使用數十年的教科書將被改寫,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將成為歷史。屆時,按照距離太陽的從近到遠,太陽系的新「十二大行星」將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穀神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卡戎以及齊娜。
-
太陽系發現「第九顆行星」蹤影?八大行星變成九大行星?
在我們的常識裡,一直都會認為太陽系中只有九大行星,但其實當時科學家因為錯誤,把冥王星也算在內了,隨著科學家對宇宙的深入了解,漸漸的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並且並不受制於太陽星系,就把冥王星降為矮行星,所以才有了現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依序為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
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新華/法新 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20日發表文章說,第九大行星回來了。不過,這一次可不是要拯救已被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的冥王星,而是天文學家新發現了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的證據。
-
九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內行星
九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2006年被科學家降為矮行星)。(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自行星之列中除名。)
-
新行星定義意在彌合傳統行星概念與新發現差距
新華網北京8月24日電(記者楊駿)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4日投票決定,不再將傳統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視為行星,而將其列入「矮行星」。許多人感到不解,為什麼從兒時起就一直熟知的太陽系「九大行星」概念如今要被重新定義,而冥王星又因何被「降級」? 「行星」這個說法起源於希臘語,原意指太陽系中的「漫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