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喀什湖曾經是我國西北最大的湖,千百年來挫折不斷
世界的湖泊,你們去了多少個呢。西北這還有一個的湖泊,歷經風霜還能生生不息,想不想和小編去看一看呢?
巴爾喀什湖是世界名列前茅的大湖,它的面積將近2萬平方千米,是青海湖的四倍。在1961年時面積它的面積增大了,超過了2萬平方千米。巴爾喀什湖的主要水源河流是我國新疆的伊犁河,最後水流注入巴爾喀什湖的西南部,湖水注入量高達80%,千百年來一直孕育著這個大湖,我們今天才有運氣目睹這大湖的風貌。說起伊犁河,這以前還在巴爾喀什湖邊打造出近八千平方公裡的三角洲地區,建設了兩千多大大小小個湖泊。伊犁河一個土地資源極其豐富,而且土地肥沃,是很多生物的家園,造就了這裡豐富的生物資源,但因為後來哈薩克斯坦修建了卡普恰蓋水庫,這裡的生態環境就進入了人類的領域了,由於人們的過渡開發利用,這裡的生態環境不斷開始惡化。也恰恰因為伊犁河向巴爾喀什湖注入了大量的水量,導致了巴爾喀什湖的水質有所變化,出現西淡東鹹的狀況,也就是說這個湖分為鹹水和淡水兩種,在世界上那麼多湖泊中,它是極其罕見的,因為它出現了含鹽量極度不均的現象。
現今哈薩克斯坦重要的工農業經濟區是巴爾喀什湖,相當於哈薩克斯坦總流域面積的1/8,而哈薩克斯坦總人口的1/4都在這裡生活,是當地的重要工農業經濟基地和人口聚集地。歷史總是曲折的,要說起巴爾喀什湖的歷史,總會讓人產生一種不期而遇的挫敗感。在一百多年前這個稀罕的巨大湖泊還完完全全的是我們中國的領域,如今我們卻只能嘆息這個湖泊已經成為他國領域。從西漢時期開始巴爾喀什湖就一直屬於我國,劃歸當時的漢朝西域都護府管轄,聽命於漢朝中央政令。到唐朝時,又劃歸安西都護府管理。到了清朝就由伊犁將軍管理。18世紀中葉,沙俄發動大規模戰爭,侵略哈薩克草原還有屬於伊犁將軍管轄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直到19世紀中葉,因為清政府腐敗無能,妥協了《中俄北京條約》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清政府將中國西邊的境內的巴爾喀什湖,齋桑泊和伊塞克湖加上周圍廣大地區,面積達到44萬多平方公裡的領土劃分給沙俄,從而使我國失去了寶貴的領土。蘇聯解體後,這些湖泊流域就劃歸給哈薩克斯坦管轄。
我國新疆一帶和中亞地區是一樣的,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於遠離海洋或是地形阻擋導致乾燥少雨,非常缺乏水汽資源。但是巴爾喀什湖恰恰相反,為其提供良好的水汽補充。巴爾喀什湖水產資源豐富,盛產大量的鮮美的魚類資源,而且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在湖泊沿岸分布了不少工業城市。
歷史總是那麼的可惜,巴爾喀什湖千百年來塵歸塵,土歸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