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DNA半保留複製的實驗證據

2021-02-08 生物樹

 

DNA結構的發現,是科學史上的重要篇章,在DNA發現的背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如果想了解DNA結構背後的故事,就猛戳32 江湖紛爭/看科學界中無與倫比的逆襲之戰,今天藺磊老師的微課再度來襲,幫助大家理一理,DNA半保留複製的實驗證據。

 自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沃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裡克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後,他們緊接著又提出了遺傳物質自我複製的假說:DNA的半保留複製。1958年,美國科學家馬修·米西爾遜(Matthew Meselson)和福蘭克林·斯塔爾(Franklin Stahl)以大腸桿菌為實驗對象,運用同位素標記法、氯化銫密度梯度離心法設計了巧妙的實驗,成功證實了沃森和克裡克的假設。

藺磊老師最近有多個微課作品,不斷來襲,希望這些微課作品,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藺磊老師的作品,就為他打Call吧!

        想了解更多微課作品,請關注小樹,小樹長遠目標,將高中生物所有的重難點都以微課形式推出,目前遺傳定律(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減數分裂、伴性遺傳等)已經全部推送完成,有小夥伴需要的話,可在騰訊和優酷下載!

往期微課:

微課|光合作用速率曲線的解讀

微課|美女老師帶你重溫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微課|葉綠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

微課|染色體結構變異

微課|來自老外的微課:ATP——看後將對ATP了如指掌

微課|染色體變異中傻傻分不清的三體和單體

14  微課首發/ 手把手教你做遺傳題(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二)

15  驚蟄/ 把最基礎的知識用最好的方式講給你聽(分離定律和概念辨析)

16   微課下載/我相信只要你看就會有收貨(自由組合定律)

19 精華補充/ 看了這些,你還會再說難嗎?(常規分離比和特殊分離比)

23 微課/減數分裂,難否!小樹來幫你巧學吧!

30 微課/,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送給大家的大禮)

微課|染色體變異中傻傻分不清的三體和單體88 終於來了:必修三第一章微課

如果你喜歡就掃描二維碼關注吧!

相關焦點

  • DNA半保留複製的另一實驗證據
    猛一看,這裡面的每一字我都認識耶,好棒好棒!↓【假說】:DNA是半保留複製。↓【演繹】:假如DNA分子真如我們假設的那樣是半保留複製,那在經吉姆薩染料染色以後,染色體應該呈現出如上圖所示的染色情況。↓【實驗驗證】:
  • DNA的半保留複製與複製子
    關於DNA複製的基本機制,即半保留複製(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沃森和克裡克在1953年5月就已經根據DNA的雙螺旋結構提出(Nature. 1953;171:964–67.),與其發表雙螺旋模型論文僅隔一個月。
  • 一輪複製:DNA的複製
    DNA複製方式的探究歷程在 DNA 雙螺旋結構模型公布後不久,科學家就提出了DNA 以半保留方式複製(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的假說,即以原有 DNA 雙鏈分子中的2 條單鏈分別作為模板,根據鹼基互補配對複製出另一條單鏈,產生的子代 DNA 雙鏈分子中,一條單鏈是完整保留下來的母鏈,另一條單鏈是新合成的互補鏈。
  • 高中生物說課稿:《DNA的複製》
    (2)教學難點:DNA複製的過程,特別是半保留複製。4.教材處理及課時安排根據教材的重難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內容只安排一個課時。教學順序是「推測-實驗證據-複製過程」 進行。然後才引出沃森和克裡克對DNA複製過程的推測,從而得出DNA 的半保留複製過程。
  • 岡崎令治與DNA的半不連續複製
    #梅塞爾森和凱恩斯等人證實了DNA的半保留複製機制。但是,關於DNA鏈延伸的具體機制,還存在一個「延伸方向悖論」,即所有DNA聚合酶均以5』-3』方向合成,而實驗觀察中兩條反向平行的DNA鏈又都是連續延伸的。也就是說,下面的兩個模型都缺乏實驗支持。
  • DNA分子的複製學習
    3、實驗結論DNA分子的複製是半保留複製要點二:DNA的複製——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1、場所:繼續在無放射性的培養基中培養時,由於DNA的半保留複製,所以DNA分子一半含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個染色單體含一個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單體含放射性。
  • BrdU染色下的半保留複製驗證試題解析
    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1個DNA複製3次所產生的DNA分別位於2條染色體上B.b圖每條染色體均有1個DNA的2條脫氧核苷酸鏈都含BrdU   C.c圖中有2條染色單體的所有脫氧核苷酸鏈都不含BrdUD.若再進行分裂,第4次分裂中期則只有1條染色體出現深藍色【答案】B【解析】根據DNA分子半保留複製的基本原理
  • 生化名詞解釋:半保留複製,別構效應,核酶,操縱子,SD序列
    半保留複製(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在DNA複製過程中鹼基間氫鍵先破裂並使雙鏈斷開,然後每條鏈可作為模板在其上合成新的互補鏈。在此過程中,每個子代分子的一條鏈來自親代DNA,另一條鏈則是新合成的,這種方式稱為半保留複製。2.
  • DNA複製
    ,能與DNA單鏈結合的蛋白質是:A 【2011-130,生物化學,B型題】具有催化短鏈RNA分子合成能力的蛋白質是:D題目解析:考查要點:DNA複製【2014年西醫綜合大綱「生物化學部分(三)基因信息的傳遞」中的第2個知識點】解題思路:
  • 誰是兇手,DNA在說話——法醫實驗室DNA鑑定的那些事兒
    我們看到通過dna檢測方法,可以立即鎖定犯罪嫌疑人,而收集犯罪嫌疑人的證據只需要一根棉籤。儘管這些虛構的犯罪現場調查(csi)技術像變戲法一樣不可思議,但近年來csi證據收集領域,特別是dna提取和純化方面,的確取得了一些技術突破。
  • 有關DNA的複製的所有問題都在這裡(含新舊教材比較)
    Watson和Crick緊接著發表了第二篇論文,提出了半保留複製假說,想要驗證假說就必須要進行實驗,尋求證據。,首次在分子水平上成功地證明了DNA的半保留複製。實驗驗證的重要性。圖13 半保留複製與全保留複製(圖片來源:Wikipedia)新版必修Ⅱ的圖太糊了,這裡就沒有放上去主要是想讓大家知道什麼是全保留複製 新教材關於DNA複製的過程的插圖更加科學合理
  • 高中生物必備知識點:DNA的複製
    1、全保留複製:新複製出的分子直接形成,完全沒有舊的部分;
  • 探究DNA複製的過程是如何測定的?
    試題:下列有關「探究DNA的複製過程」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培養過程中,大腸桿菌將利用NH4Cl中的N合成DNA主鏈的基本骨架B.將大腸桿菌放在以15NH4Cl為唯一氮源的培養液中培養若干代,所獲得的大腸桿菌的核糖體中也含有15NC.通過對第二代大腸桿菌DNA的密度梯度離心,得出DNA複製的特點為半保留複製
  • Cell:從拓撲學角度揭示DNA複製之謎
    但是,DNA雙螺旋中那兩條熟悉的鏈是如何在沒有纏繞的情況下成功複製的,這就很難解釋了。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從拓撲學角度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研究了這種雙螺旋形狀對DNA複製的影響。通過使用真核生物作為模型系統,他們發現染色質(由DNA、組蛋白和非組蛋白等成分組成)的內在機械性能決定著染色質纖維如何纏繞。
  • DNA複製、轉錄、翻譯的比較
    DNA複製、轉錄和翻譯的比較(以真核生物為例)遺傳信息的傳遞
  • 人類首次拍攝DNA複製過程 每條單鏈高度獨立複製
    近日,來自美國加利福尼大學的科學家Stephen博士在頂級雜誌《Cell》上發表成果稱,所在團隊創奇蹟般的攝錄了單個DNA分子複製的近距離高清無碼影像。事實證明人類半個多世紀以來「臆想」的模型是何其錯誤百出,此發現徹底改寫我們高中所學的生物知識。
  • 什麼是B肝病毒dna 它是怎麼檢查的
    但是B肝病毒dna大家都不怎麼了解。那麼,什麼是B肝病毒dna呢?B肝病毒dna檢查是怎樣的呢?檢查需要空腹嗎?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B肝病毒dnaB肝病毒dna是判斷B肝病毒有沒有複製的指標,主要是來判斷人的身體內B肝病毒的多少和傳染的程度。如果檢測值大於1000或者1.0e+ 003拷貝/ML。
  • 第三期微課:通往高分路上的十個浮力實驗
    除了能夠扭轉孩子錯誤的前概念,還能幫助孩子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浮力問題。當在學校學到浮力時能很快進入狀態,少走彎路。去聽一個暑假的物理課,不一定記住多少,但動手參與的實驗會記一輩子。 實驗1、沉沉浮浮的奧秘-1(浮力的定性實驗)實驗2、此起彼伏葡萄乾(進一步探究沉沉浮浮的奧秘)實驗3、「蓮蓬」鼓鼓(物體側面受到的壓力)實驗4、越深壓力越大
  • DNA的複製、轉錄和翻譯(上)
    DNA複製是生物遺傳的基礎,是所有生物體中最基本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是半保留複製,是以最開始的雙鏈分子中的一條作為模板進行DNA複製,產生兩個完全一致的DNA分子。細胞水平的校正和糾錯機制能確保非常精確地複製DNA的拷貝。DNA複製發生在基因組的特定位置也就是起始點,DNA分子在起始點形成複製叉開始複製。
  • 釋疑|DNA複製的方向為何總是5′→3′?
    DNA半保留複製時,DNA的兩條鏈都能作為模板,同時合成出兩條新的互補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