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天涯
萬物皆可用:二氧化碳有望變燃料,科學家聲稱找到新方法
溫室效應氣體是目前困擾著無數國家的危害性的氣體,雖然原本大氣中就存在著二氧化碳氣體,但因為人類不懂得保護地球,不斷開採地球資源,並往大氣中釋放有毒的危害性的氣體,這迫使得二氧化碳氣體的含量一直在增加。也促使了全球氣溫一直不斷上升,顯然這對於地球和生態萬物來說不是一個好趨勢!
如果某一天當科學家能夠找到一種新的方法,將二氧化碳氣體變廢為寶,也許人類就再也不用擔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一直在增加,該如何是好了。結果還真讓科學家找到了新的方法。
據說前段時間來自於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實驗室,就進行了一項新能源材料的實驗。參與實驗的兩位博士分別是 Rahman Daiyan 和 Emma Lovell !他們將這項研究的成果發表在了《先進能源材料》上。研究的成果主要是為了向大眾揭示二氧化碳氣體,也可以轉變成化工燃料。就像大氣中的一氧化碳、氫氣、氦氣等氣體一樣。
科學家在特定的條件和環境中可以實現氫氣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二氧化碳氣體同樣也是如此,不過得在更嚴苛的實驗環境中。
Rahman Daiyan 博士表示得用一種能夠達到2000℃以上的明火來製造氧化鋅納米顆粒。目的也是為了將二氧化碳變成和一氧化碳氫氣一樣的合成的氣體。最終根據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氫氣等氣體的佔比不同來生成酒精,甲醇柴油等礦產資源,這些都是化工產業中所必不可缺少的能源,可見二氧化碳氣體變廢為寶,成為了人類必不可缺少的能源氣體。
不過實驗的過程卻沒有文字中描述的那般簡單。不過這項新技術的能源材料確實很簡單的,而且價格也非常的便宜,倘若真的能夠運用到工業的生產製造中。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未來都節省了一大筆資金以及節約了很多礦產資源。且科學家還可以通過燃燒物的氣體佔比,來控制火苗燃燒的面積。
從根本上來說,科學家想出的方法並沒有阻礙溫室效應氣體的生成,但從另一程度上來說,科學家在合理的條件環境中,讓溫室效應氣體也在慢慢的減少。這正是科技發展帶來的人文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