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在日本海岸發現了一種新的喙鯨

2020-12-04 紮起生活結

新物種以驚人的圖案出現在地球上,但大多數時候它們很小,如螞蟻和狼蛛。現在,日本科學家已經設法找到了一種新的鯨魚。這種新物種名為Berardius minimus,體長在6.2至6.9米之間,大部分為黑色,缺陷較小。

科學家在日本北海道最北部海岸發現的6個標本中發現了這一標本。有趣的是,當地的捕鯨者早就講過這種奇怪的動物的故事,但他們被認為屬於一個已知的物種,貝拉迪斯貝爾迪。

這些標本由北海道大學、日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巖手大學和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研究。雖然牠們與已知的動物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但有足夠的差異將牠們歸類為一個全新的物種。

新描述的物種小牛(上)和相關的已知物種伯拉迪烏斯(以下)。

科學家們發現B.minusus比B. bairdii小,它的體長可達10米。 B.微小的身體形狀也不同,痰較短,顏色較深。該團隊還通過分析新動物的頭骨,骨骼和DNA發現了許多其他差異。

這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松井隆(Takashi Matsuishi)說:「我們對微小雙歧桿菌還不太了解。」我們還不知道成年雌性微小雙歧桿菌長什麼樣,而且在物種分布上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希望繼續擴大對微小芽孢桿菌的了解。」

然而,這可能不是附近發現的最後一個新物種。當地人也描述了另外一條在卡拉蘇地區的鯨魚。研究人員說,日本北部可能還生活著另外一種新物種。

相關焦點

  • 日本海域發現罕見朗曼喙嘴鯨 全球僅確認5頭存活
    由於日本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島國,因此其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擁有漫長的海岸線以及豐富的漁業資源。由於日本人有吃鯨魚肉的習慣,每年都會捕殺數量驚人的鯨魚在國內銷售食用。最近,據日媒報導,在本國西南海岸發現了一頭被衝到岸上擱淺了的鯨魚,經過研究發現,這頭鯨魚屬非常罕見珍稀的鯨種,不過不幸的是,由於擱淺時間過長,這頭鯨魚在被發現時已經死亡。
  •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的鯨魚種類:喙鯨將成為巨型哺乳動物新成員
    :全新的喙鯨。專家們通過圖片、視頻和聲音記錄表示,這種海洋哺乳動物並不為人類所知。如果被證實,喙鯨將成為巨型哺乳動物的新成員。    研究人員立即開始追蹤聖貝尼託群島附近不同種類的稀有喙鯨,目前他們已經拍了了許多照片,視頻和錄音。聖地牙哥斯克裡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傑伊·巴洛教授說:「毫無疑問,我們發現了新的物種。」
  • 柯氏喙鯨擱淺,腹中發現4公斤塑膠袋
    據BBC在6月21日一篇報導,近日在蘇格蘭西海岸Skye島附近發現一頭擱淺巨鯨。解剖後發現,它胃中囤積的塑膠袋重達4KG。上圖:從這頭柯氏喙鯨胃部扯出的部分塑膠袋。圖片來源:BBC這是一頭6米長的成年雄性柯氏喙鯨,從外部看,形態完好,死因不詳。
  • 墨西哥西部太平洋發現3條喙鯨 疑似發現新品種
    墨西哥西部太平洋發現3條喙鯨 疑似發現新品種(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國際環保組織海洋牧人協會(Sea Shepherd)周二(8日)宣布喜訊,稱上月中在墨西哥西部的太平洋沿岸考察時,發現3條喙鯨。
  • 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團隊在南海發現神秘喙鯨
    文章分析了該研究團隊於2019年4月—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中,目擊到三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認為可能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據了解,不論是銀杏齒中喙鯨還是德氏中喙鯨,此前人類在海上從未確切看到過它們的活體個體,對這些動物的了解僅來源於對少數幾頭擱淺死亡個體的認識。李松海團隊表示,此次發現可以確定是全球首次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清晰目擊。
  • 喙鯨:被天敵逼出來的動物界潛水冠軍,在人造聲納面前卻不堪一擊
    但是在鯨魚家族中,還有一種隱藏的王者,喙鯨,這種長著短短的喙的鯨能潛到2900米的深度,潛水持續時間長達137分鐘!因此,喙鯨才是當之無愧的潛水冠軍。喙鯨之所以經常被人們忽略,是因為這個物種很難被發現,由於其難以捉摸的習性和對海洋深處的偏好,它們仍然是科學界最不為人所知的鯨類之一。
  • 軍方聲納實驗,威脅到柯氏喙鯨的生存?
    科學家發現,柯氏喙鯨刷新了哺乳類動物的深潛紀錄。柯氏喙鯨能憋氣85分鐘,下潛至1900米的深海,打破了抹香鯨保持的1200米深潛紀錄。但讓科學家無法解釋的是,作為對海軍聲吶試驗的響應,這些冠軍有時竟會死於一些讓人類潛水員痛苦不堪的減壓疾病。一個新的數學模型推測,聲吶通過複製另一種天敵發出的聲音,迫使柯氏喙鯨採用了一種危險的潛水模式。
  • 神秘喙鯨現身南海
    李松海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深海所)研究員李松海團隊在《整合動物學》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稱,該團隊於2019年4~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目擊到3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可能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此次發現是全世界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首次清晰目擊。
  • 科學家發現鯨魚集體擱淺的原因,可能是被潛艇聲納嚇著了
    2018 年 8 月到 9 月之間,大量鯨魚像因導航系統失靈而墜毀的飛機,集體衝上了愛爾蘭和蘇格蘭的海岸。事後統計,兩個月內有超過 75 頭喙鯨擱淺,當時有 45 只喙鯨死亡並腐爛於蘇格蘭的赫布裡底群島,另外 22 頭在愛爾蘭不同的海岸線上靜候死亡降臨。
  • 喙鯨打破哺乳動物潛水紀錄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當地時間9月24日報導,喙鯨以令人驚嘆的4小時水下潛水打破哺乳動物潛水紀錄。根據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數據,庫維爾喙鯨的平均潛水時間通常為一個小時左右,深度為1400米。
  •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世界上最唯美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
    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據專家介紹,目前國際上發現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鯨落,而且該鯨落尚處於第一個階段,其長期的觀測價值不言而喻!
  • 柯氏喙鯨能憋氣3個多小時
    即便你使出渾身解數,柯氏喙鯨憋氣超能力也讓你望塵莫及。這些鯨魚潛水的深度和時間都超過其他哺乳類動物,但新研究表明它們的漫長潛水甚至比之前認知的還要久。當科學家在近日研究數千頭鯨魚潛水的數據時,他們發現其中的潛水健將之一能屏息超過3小時,打破了此前報導的超1小時的屏息紀錄——此前的紀錄也是由柯氏喙鯨(Ziphius cavirostris)保持的。
  • 科學家又發現鯨魚新品種
    所以當聽到科學家們居然又發現新品種的鯨魚,電視機前的觀眾都發出了驚嘆聲。關於這種新鯨魚的線索首先出現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日本,那時捕鯨者報告說他們抓住了一頭陌生的劍吻鯨。然後在2004年,一頭死去的鯨魚被衝上阿拉斯加的海岸,它看起來似乎有點印象。
  • 菲律賓海岸現喙鯨屍體 胃中塑料垃圾達38千克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8日報導,近日,在菲律賓達沃市的一片海灘上,人們發現了一具柯氏喙鯨的屍體在接受採訪時,達沃市骨博物館創始人兼館長達雷爾•布拉奇利(Darrell Blatchley)表示,他沒有想到該喙鯨的胃部居然有將近40公斤的塑料垃圾,其中包括米袋、雜物袋、香蕉種植袋和各種普通塑膠袋。由於鯨是從捕獲的食物中吸取水分,當它們誤把塑料以及其他垃圾當作食物時,可能會死於脫水和飢餓。
  • 神密喙鯨亮相南海
    科學研究工作人員目擊到的鯨露出水面吸氣,其人體輪廊與典型性的喙鯨外觀設計類似。本次發覺是全球對水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物個人的初次清楚目擊。該科學研究畢業論文在國際性上初次對這種神密喙鯨的魚體色方式、傷疤圖案設計以及河面個人行為開展了敘述。
  • 中國研究團隊在南海首次發現神秘喙鯨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發布消息,中科院深海所李松海研究團隊於2019年4至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中,目擊到三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認為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不管是銀杏齒中喙鯨還是德氏中喙鯨,此前人類在海上從未確切看到過它們的活體個體,對這些動物的了解僅來源於對少數幾頭擱淺死亡個體的認識。此次發現是全世界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首次清晰目擊。喙鯨喙鯨是鯨目齒鯨亞目喙鯨科動物的統稱,目前認為共計6屬22種,約佔已知現存鯨類物種的25%,是所有海洋哺乳動物中最鮮為人知的動物。
  • ...的小學生前來參觀工人蜀黍的現場作業——屠殺並肢解一隻喙鯨...
    為了慶祝2014年捕鯨季的開始,當地時間6月26日,日本千葉市屠鯨廠組織當地兩所小學的小學生,現場觀看捕鯨工人屠宰肢解鯨魚的過程。  喙鯨是一種適應深海生活的鯨類,平常很難見到,喙鯨有較長的喙,而牙齒通常比較退化。喙鯨主要分布於溫帶到熱帶的各大海域,在深海中捕捉烏賊等為食,人們對其所知甚少,其中貝氏長喙鯨可見於中國臺灣沿海區域。  雖然日本人將這種野蠻的獵鯨作為一種所謂光榮傳統,不過屠鯨廠拉一群小學生看這種血流成河的肢解場面居心何在呢?
  • 歐洲海岸大規模鯨魚擱淺,人類真的在「引爆」生物大滅絕?
    該鯨魚名叫「喙鯨」。而這種鯨魚是一種適應深海生活的鯨類,平常很難見到。主要分布於溫帶到熱帶的各大海域,在深海中捕捉烏賊等為食,人們對其所知甚少,所以在歐洲海洋突然發現,這是令人比較驚訝的。並且大家要知道,這麼多年來,科學家們對喙鯨的數據說明也是搖擺不定,是相當難以觀察,其中數種尚未發現活體,僅有少數相關性物種有較深入的研究資料。關於喙鯨的分類一直也是暫時性與未定,常有新種發表或舊種的改正,現生種共計有6屬20餘種。
  • 歐洲海岸大規模鯨魚擱淺!人類真的在「引爆」生物大滅絕?
    該鯨魚名叫「喙鯨」。而這種鯨魚是一種適應深海生活的鯨類,平常很難見到。主要分布於溫帶到熱帶的各大海域,在深海中捕捉烏賊等為食,人們對其所知甚少,所以在歐洲海洋突然發現,這是令人比較驚訝的。並且大家要知道,這麼多年來,科學家們對喙鯨的數據說明也是搖擺不定,是相當難以觀察,其中數種尚未發現活體,僅有少數相關性物種有較深入的研究資料。關於喙鯨的分類一直也是暫時性與未定,常有新種發表或舊種的改正,現生種共計有6屬20餘種。
  • 科學家首次發現世界最稀有鯨魚
    在這之前,此類鯨魚只留給了科學家幾根骨頭。 起初,它是一匹被披上了「羊皮」的「狼」:2010年,當一些活著的鯨魚在紐西蘭的海灘上第一次被發現時,當地政府將它們誤認為一種常見的鯨類。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這些動物是一種罕見的鯨魚物種。之後,有兩條鯨魚死去,相關部門提取了一些組織標本,並埋葬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