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卡部落長達九十米的巨畫,謎底已隨同繪製者一起埋入地下

2020-11-25 百家號

納斯卡部落長達九十米的巨畫,謎底已隨同繪製者一起埋入地下

正當考古學家在地面大踏步邁進時,航空攝影對於考古又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

1930年,P·C·馬迪拉和J·A·梅森乘飛機到中美洲原始森林上空,拍攝了照片,繪製了地圖,由此弄清了林中迄今不為人知的許多瑪雅居民點。大約就在同時,羅卜特·史皮和喬治·R·詹森在秘魯也做了一次空中旅行,他們選擇從古老的印加首都庫斯科地區的主要廢墟上空飛過。當飛到北部沿岸的上空時,他們在聖河河谷發現了一道被稱之為「秘魯長城」的遺蹟——馬丘比丘城。

幾年之後,美國人保羅·科佐克,開始以極大的熱情對古代秘魯展開空中考古調查。當然,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納斯卡極為罕見的地面標誌上。他從空中細細地考察了這片平原,然後稱自己發現了「世界最大的天文學書籍」納斯卡位於秘魯南部一片荒涼的平原。在這片荒原上,卵石砌成的線條縱橫其間,勾畫出巨大的鳥獸和幾何圖形。它們有的相互平行,有的交織在一起,或呈放射狀,筆直延伸數公裡;或呈鳥、魚、鷹、姍蜴、蜘蛛和猴子等動物形狀;或呈螺旋形、梯形、和三角形等不可思議的幾何圖案。由於這些圖案非常巨大,以至於人們在地面上根本無法察覺到它們是一幅幅地上巨畫。這些巨大的圖形只有從1000英尺高空才可以看清全貌,因此,顯得十分神秘。看吧,這是一幅長達90米的巨大的鳥形圖,它靜靜的伏臥在地上。長而大的喙,像是箭魚的嘴;羽毛豐滿的翅膀以及肥碩地張幵的尾翅,也與大魚的尾鰭頗為相近。整體上看起來,則像是一架大型客機。有趣的是,這隻巨鳥在翅膀的後面伸出兩隻手,每隻手都只有四個手指。看到這幅巨鳥畫,除了鳥的形象以外,還有一種頗為怪異的動物,有時看起來像猿猴,有時像個變異的人體,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除了四條腿和尾巴以外,在臀部多出一條腿足。而那個變異的人體,尾巴甚長,捲成一個由九根複線組成的圓渦紋,人們多稱其為半人半獸的怪物。另外,像蜘蛛一樣的爬行昆蟲,造型也頗為準確、工謹,線條流暢,左右圖形的對稱把握得也十分嫻熟。其他的一些圖案同樣格外醒目。

如今人煙稀少的荒原,難道曾經是納斯卡部落文娛活動的場所?他們為什麼要在這裡挖掘規模如此巨大又極為複雜的溝道?這些圖案又有什麼含義?許多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考察和資料發掘,意圖說明其中的奧秘,結果卻是各執一詞,難以統一。從1952年起,考古學家就開始對這一地區進行調查發掘,出土了大量絢麗多彩的陶器和精美的紡織品。上面刻畫的紋飾圖都是神話傳說中的神奇怪獸和鳥、魚等動物圖案,與地面繪製的動物圖案相似,故推測其年代屬於同一時期。有關專家推定,這些圖案的繪製年代約在公元100年到800年之間,然而納斯卡圖案的謎底已經隨同其繪製者一起埋人地下,成為永久的秘密。

納斯卡印第安人在人類能夠飛上藍天以前,竟在這荒涼之地砌成只有從空中才能看清的巨大圖形,這些圖形有什麼意義呢?有人提出,這些圖形是來歷不明的外星人所作。由於這個地區的地形侵蝕狀況與太空船測出的火星情形相似,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還曾派專家研究過這個地區,作為火星有無生命的研究工程的一部分。繼科佐克之後,德國數學家及天文學家瑪麗亞·內切獻出畢生的精力從事研究和保存納斯卡圖形的工作。經過30多年的研究,她認為,納斯卡人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曆法圖。說起來,她還是第一位認識到納斯卡巨畫秘密的人。一天,內切獨自在繪製她曾注意到的一組標誌圖樣,她發現一些螺旋狀的不規則線條同這組標誌連結在一起,當她意識到它們構成一隻卷尾巴的猴子時,她禁不住放聲大笑起來。隨後,她以極大的熱情發現了一個又一個形象。在後來的日子裡,她把餘生都用來說明和繪製這些線條。她經年累月地出沒於這一地區,騎著一輛自行車到鎮上購買補給品,或乾脆住在附近廢棄的房子裡。納斯卡的居民起初以為她有神經病,但隨著時光流逝,納斯卡居民不僅尊重她、敬佩她的執著精神,而且待她就像對待一位忘卻凡事的聖人。

內切認為:在那放射狀直線的中部的邊長為4米的正方形中,延伸出三條直線,兩條直線分別代表冬至和夏至,一條朝著日出的方向,表示春分和秋分。印加人以此圖案作為天文觀察器,決定植物的播種和收割,以調節灌溉用水。至於螺旋形、三角形等圖案,則象徵著天體的運行。動物代表星座,猴子代表北鬥七星。此外,鳥、魚圖案在納斯卡地區出土的文物上頻繁出現,可能是古代印加人藉以表達對天上眾神的虔誠和尊敬。然而,秘魯天文學專家運用空中攝影,測量了納斯卡的圖形,另一方面又重新製作了一幅若干世紀前的天體圖,以判定納斯卡那些符號到底是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圖。1960年以後,霍金斯曾用電腦進行核對,所得結果與納斯卡圖形是天文用途的看法並不吻合。納斯卡地區有一百多個巨大的鳥獸及植物圖形,這些圖形佔地總面積大約有200平方公裡,圖形之大令人驚嘆。每砌一線條,勢必就要搬運幾噸重的小石頭,位置也必須依照精心計算的設計圖進行。當時的印加人是否有這樣的技術和能力,引起人們的紛紛猜疑。眾多的學者對納斯卡圖形進行了種種的解釋,卻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瑞士人丹尼肯甚至認為,從空中望去,納斯卡平原像一個飛機場,而這些圖形儼然像飛機跑道,它旨在向外星人發出著陸的信號,以便他們順利著陸。但地球上真有外星人光臨嗎?納斯卡平原的神秘圖案究竟是外星人創造的,還是屬於印第安人的納斯卡人部落創造的?這些圖案的含義和真正的用途到底是什麼?這些奧秘直到今天仍然沒有揭開。

與納斯卡圖案同負盛名的,是在納斯卡附近巴拉卡斯半島上古墓地中出土的納斯卡人的木乃伊。巴拉卡斯有兩處當地稱之為「尼克羅波裡斯」的墓葬區,在這兩處墓葬中出土了近400具以上的古代木乃伊。這些木乃伊葬在沙地中挖成的墓坑裡,身裹花毯,頸戴飾珠,頭上插有羽毛頭飾。儘管已有2000多年,但其形體基本完整,保存完好。遺體身著的織物多種多樣,原料為棉花和駝毛,品種包括刺繡、花毯、織錦、薄紗、條紋布等,花紋的色調差別多達190種,體現出十分精細的製作技術。有的木乃伊出土時身上還裹有多層的棉布,因此可以斷定,這兩處墓地所葬的木乃伊都是貴族和祭司。考古學家們在對木乃伊進行清理的過程中,發現其中50多具木乃伊頭部均曾實行過腦顱手術。更為有趣的是,在一件毛織物上的刺繡圖案中,發現一個頭戴防風帽的男子形象,其風帽的樣式與今天飛行員的風帽別無二致。而且他的身上系有多根繩帶,整個形象就像從空中飄然而降。這引起了學者們的濃厚興趣,有人聯繫到納斯卡平原發現的巨大圖案,認為當時已經有可能發明了類似今天氣球一類的飛行器械,可以做短時間的升空飛行。

但是,怎樣解釋木乃伊製作、腦顱外科手術、氣球升空這些高水平的技術,與納斯卡人原始的石器農耕技術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不協調的矛盾,是使學者們感到費解的難題。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尋找納斯卡巨畫
    鷹尾40米,喙長100米,翼長90米,而且,禿鷹的喙與一條長達1700米的筆直的溝相接。納斯卡谷地向考古學家們展現了它謎宮的一角。就在考察隊準備全面清理時,珍珠港事件爆發,考察工作就此中斷。只有科遜克留了下來,他在當地女教師瑪麗亞·拉亞赫的協助下,組織人開始清理紛雜的地上畫。1959年科遜克去世後,拉亞赫繼續清理。
  • 神秘納斯卡巨畫又添新發現,嗜血文明離奇消失,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陸續發現的納斯卡巨畫一共有數百個圖案,面積達450平方公裡,線條總長度達1300公裡,最大一個跨度達370米,其它的如蜂鳥長93米,禿鷹長134米,猴子93X58米,蜘蛛47米等。古代太空人造的?納斯卡地區雖然是高原,但相對平坦,從附近的山丘看這些圖案也不明顯,所以長期以來一直沒有人發現這些精美的巨大線條畫。這些線條深度為10到15釐米,通過去除紅棕色氧化鐵巖石層,露出下面灰黃色的底土製成,寬度在30釐米到1.8米之間。
  • 俄科學家欲解「納斯卡」巨畫謎團的困擾(圖)
    納斯卡文化以其荒原巨畫聞名於世,在方圓500平方公裡的荒原上,石子鋪成了巨大的線條、幾何圖形、動物和植物的形象,其中最大的圖形佔地達5平方公裡,然而只有在至少300米的高空才能看見這些巨畫的全貌。神秘的納斯卡文化遺址吸引了眾多考古學家,多位秘魯和外國學者已在這一地區進行了幾十年的考古工作。
  • 傳言是外星人造訪地球最有力證據—納斯卡巨畫,大到衛星才能看清
    傳言外星人造訪古代地球最有力證據—納斯卡巨畫美洲三大文明,除開最出名的瑪雅文明之外就到了印加文明了!要說印加文明其實他們是沒有文字的,理論上這個文明是處於非常原始的狀態,但是他們的時代卻製造出了令今天都無法解開的謎之巨畫—納斯卡巨畫(不一定是他們製造的,但是和他們相關)。
  • 大型體驗式拓展項目--納斯卡巨畫主題團建
    百人大戰拓展遊戲之納斯卡巨畫。一場考驗配合與智慧的拓展,百人齊畫,一場與藝術的別樣碰撞~納斯卡巨畫介紹納斯卡巨畫一般指納斯卡線條。納斯卡線條是一種巨型的地上繪,有著廣大寬闊的直線,看起來就像機場跑道一樣,描繪的大多是動植物。位於南美洲西部的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上,是存在了2000年的謎局:究竟是誰創造了它們並且為了什麼而創造,至今仍無人能解,因此被列入十大謎團。
  • 南美洲最令人不解的謎——秘魯納斯卡荒原上的神奇巨畫
    納斯卡本來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在20世紀中期突然聞名於世。其中有一隻揮動翅膀的鳥,光是翅膀就有50米長,身子長達300多米。這些圖案不僅層次分明,甚至有人說他們像是從一個模子裡製作出來的,精細度極高。隨著太陽不斷升高這些巨畫逐漸隱匿起蹤影,消失不見。這便是巨畫最為神奇的地方。巨畫外面滿是沙粒石塊,圖案線條內部卻是平滑整齊,在兩千多年還沒有文字的農業社會裡,如此巨大之圖形在沒有空中鳥瞰之助如何能刻畫出來?而且為什麼要刻這些巨型圖案?又是誰刻的?
  • 納斯卡線條:50000米的巨畫,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
    但是你相信有人會將大地作為畫板,畫出一幅需要在宇宙中才能欣賞的巨畫嗎?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納斯卡線——外星人造訪地球最有力的證據。
  • 筆墨飛揚,揮灑青春——納斯卡巨畫
    納斯卡巨畫背景納斯卡——人形圖形納斯卡巨畫以由納斯卡線條為原型,活動中全體隊員利用顏料、畫筆等材料,在畫布上描繪出一幅代表企業文化的巨型圖畫。納斯卡巨畫的價值如何權衡團隊中的個人價值,這相信是很多企業面臨的問題。
  • 不可思議的奇蹟-智利的納斯卡巨畫
    在大千世界眾多的未解之謎中,位於秘魯首都利馬東南約400公裡一片荒漠中的納斯卡巨畫,可能是最令考古學家難解的謎團之一。這些鐫刻在納斯卡遼闊荒原上的巨型線條,長几十米、幾百米,最長的甚至有兩三千米。從500米以上高空俯瞰,這些線條有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半圓形、螺旋形,不一而足。
  • 神秘巨畫究竟作何用途?世上最大的天書!納斯卡線條試解密
    對於如此巨大的圖案,人們無法解釋,於是就用「納斯卡線條」來給它命名,也有人稱之為「納斯卡巨畫」。在遼闊的荒漠上,這些網狀線條大多交匯成飛禽走獸的巨型圖案。根據科學家鑑定,它們出現於約公元1世紀。在這些千奇百怪的圖案中,有一幅著名的蜘蛛圖。它由一條單線構成,是一隻長達45.7米的巨大蜘蛛。
  • 兩千多年前的「納斯卡巨畫」真的是外星人訪問地球留下下的嗎
    南非秘魯的納斯卡高原上,有一個至今都令科學家們困惑的謎團。在這個高原的地面上有一些巨型的畫,需要在很高的空中才可以看到,而這些就是著名的秘魯納斯卡巨畫。幾十年來,無數科學家付出了許多心血,卻依然解決不了這個世界級的謎題。
  • 兩千多年前的「納斯卡巨畫」真的是外星人訪問地球留下下的嗎
    南非秘魯的納斯卡高原上,有一個至今都令科學家們困惑的謎團。在這個高原的地面上有一些巨型的畫,需要在很高的空中才可以看到,而這些就是著名的秘魯納斯卡巨畫。科學家們也通過碳14測定納斯卡巨畫的繪製時間大概為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後300年之間。這些巨畫的總面積達到了50萬平方公裡,有的僅僅一條直線就超過800米,其中包含了300多個幾何圖案以及70多個生物的形態圖。
  • 納斯卡巨畫教程
    《納斯卡巨畫》課程是一個側重企業文化和團隊分工的課程,在課程操作過程中,小組之間的分工是完成巨畫項目的最重要的基點,經過數小時的工作,小組間充分的協作,完成一個完全屬於自己公司概念的團隊活動。
  • 秘魯的納斯卡平原新發現貓咪圖案,關於這些神秘巨畫的謎團更多了
    近日秘魯的考古學家又在納斯卡平原的一座山丘上發現了一幅貓咪圖案,整幅圖案約有37米長,與其它線條略有不同的是圖案中的貓咪線條比較粗糙,風格有點類似現代畫作中的印象派,專家認為這隻貓咪大約製作於公元前200年左右,屬於納斯卡線條中較晚出現的作品,人們是通過無人機才發現掩埋在土層下的這幅圖案,不過貓咪圖案的出現也證實了數千年前的美洲人就開始養貓當寵物了,不過隨著而來的疑問也更多了
  • 荒原上的精美圖案——納斯卡巨畫之謎
    在秘魯共和國西南沿海,有座名字叫「納斯卡」的小鎮,「納斯卡荒原」就位於在這座小鎮與安第斯山之間。自古以來,在這塊不毛之地上,就寸草不生,鳥獸難棲,人跡罕至。例如有的三角形圖案大至幾千米,而它們的角度很精確,誤差僅僅在0.1米以內;有些縱橫交錯的線條好似今天飛機場跑道和標誌線的圖案,這些跑道即使在越過狹谷或橫貫小丘時,方向也一絲不變,有些跑道旁每相隔約500米,殘存有類似哨所或瞭望臺的廢墟。
  • 考古學家大膽的猜測:神秘的納斯卡巨畫之下,埋藏著印加人的寶藏
    沿著安第斯山脈向西,便到了秘魯南部的納斯卡高原。根據氣候學家的估計,這裡已經有一萬年沒有下過雨了,聯合國將此地區列為不適宜人類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某些遠古時代的遺蹟得以保全。就在這片不毛之地上,分布著許多卵石與碎石砌成的長壟,有些呈直線,有些則莫名其妙拐了彎。早在16世紀,徵服南美的西班牙人就已經發現這些石頭長壟的存在,但他們並不知道這是幹什麼用的,因此也沒有注意。時至20世紀,人類藉助機械有了飛行能力之後,於空中鳥瞰,才意識到這些石頭並不是隨意堆砌,而是一幅幅巨型線條畫。
  • 納斯卡線條:以神之筆,塗鴉荒原
    神秘線條到底畫了點啥   納斯卡線條是一種神秘的地畫,主要由線條、幾何圖形和多種圖案構成。這些鋪陳在秘魯南部納斯卡荒原的線條有粗有細,粗的有幾十米寬,基本上就是一塊小操場,細的卻只有40多釐米寬,但一個人在上面走綽綽有餘。大多數線條的深度在10釐米到15釐米左右,好似地面上的淺溝槽。
  • 走近神秘遺蹟|納斯卡線條:以神之筆,塗鴉荒原
    納斯卡線條是一種神秘的地畫,主要由線條、幾何圖形和多種圖案構成。這些鋪陳在秘魯南部納斯卡荒原的線條有粗有細,粗的有幾十米寬,基本上就是一塊小操場,細的卻只有40多釐米寬,但一個人在上面走綽綽有餘。大多數線條的深度在10釐米到15釐米左右,好似地面上的淺溝槽。而且這些圖案幾乎都是一筆畫成的,一個人沿著線條走一遍就可以走完整個圖案而無需重複任何一段路徑。
  • 每一個企業品牌都需要一幅屬於自己的「納斯卡巨畫」
    【關注悅工場·團建更精彩】一個項目就可以讓企業員工深度理解公司的企業文化,不需要企業創始人大費周章地講解培訓;從項目前期的圖案設計到項目執行,個人操作了很多場納斯卡巨畫項目,這個項目非常適合大型企業團隊的團建
  • 秘魯---納斯卡大地畫奇觀
    納斯卡巨畫又稱納斯卡線條畫,位於南美洲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上,它已存在2000多年;1939年美國人保羅博士乘坐飛機沿著納斯卡平原上的古代引水系統飛行,偶爾的一次低頭卻有了此震驚世界的發現。納斯卡線條是一種巨型的地上繪,有著廣大寬闊的直線或曲線,綿延幾公裡的線條,構成各種幾何圖形或生動的動植物圖案,鑲嵌在大地之上,在地面上只能看到眾多線條,基本見不到完整的圖案,而在高空(300米以上)鳥瞰則場面宏大偉岸,圖案清晰逼真。究竟是誰創造了它們?為什麼要創造它們?它們代表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