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熱核聚變實驗核心部件「合肥造」 「PF6線圈」運抵法國ITER現場

2020-12-05 合肥在線

合肥在線訊(記者 王旭)6月29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法國當地時間6月26日上午11時,在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總裝現場ITER計劃極向場6號超導線圈(PF6線圈)抵達歡迎儀式上,由該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研製的PF6線圈正式交付至法國ITER現場。

「科學島PF6線圈」運抵法國ITER現場

在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經過6年的自主創新,總重超過400噸,外徑超過11米的PF6線圈於去年研製成功,今年3月由合肥始發,通過海運發往法國南部的卡特拉舍ITER現場。在克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國際物流嚴重受阻、人員防控制約等重重不利影響的因素下,近日PF6順利抵達交付目的地。PF6線圈是ITER裝置主機的最重要部分之一,位於ITER裝置超導磁體的底部,是目前國際上研製成功的重量最大、難度最高的超導磁體。

F6線圈的順利交付,為ITER計劃2025年第一次等離子體放電的重大工程節點奠定了重要基礎,對於ITER整個計劃的進度具有積極的提速推進意義。未來通過更大程度更為廣泛地參與ITER總裝和運行,我國將會在ITER計劃乃至世界聚變工程技術領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ITER計劃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多邊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之一,由中國、歐盟、俄羅斯、美國、日本、韓國和印度七方30多個國家共同合作,其目的是通過建造反應堆級核聚變裝置,驗證和平利用核聚變發電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可行性, 是實現未來商業用聚變能的關鍵一步。ITER計劃對從根本上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能源問題、環境問題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相關焦點

  • 「合肥造」給力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
    【解說】近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校正場首批線圈暨法國WEST裝置偏濾器關鍵部件竣工,正式交付法方。這兩大核聚變裝置重要部件的成功研製,標誌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取得了又一新的重要進展。
  • 我國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成功研製大型超導磁體線圈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是通過建造反應堆級核聚變裝置,驗證和平利用核聚變發電的可行性, 是未來實現聚變能商業的關鍵一步。9月20日,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研製的ITER計劃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現場。據介紹,這座重量相當于波音747飛機的PF6線圈,是決定ITER裝置運行成敗的最重要線圈之一。
  • 中國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ITER校正場首批線圈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網站 圖新華社合肥9月23日消息,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 中國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我國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新華社合肥9月23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並於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建設現場。
  •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最大的超導磁體順利抵運法國
    法國當地時間6月26日上午11時,在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總裝現場,總幹事Bernard BIGOT主持舉辦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極向場6號超導線圈(PF6線圈)的抵達歡迎儀式。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研製的PF6線圈正式交付至法國ITER現場。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法聚變國際合作取得重要進展——ITER校正場首批線圈暨法國WEST裝置偏濾器關鍵部件竣工交付
    昨晚(22號),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校正場首批線圈暨法國WEST裝置偏濾器關鍵部件竣工交付儀式在合肥科學島舉行。這意味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法聚變國際合作又取得重要進展。安徽臺記者王瑩報導: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也就是ITER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ITER裝置是一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託克馬克,俗稱「人造太陽」。
  • 我國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新華社合肥9月23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並於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建設現場。
  • 我國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新華社合肥9月23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並於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建設現場。
  • 我國核聚變研發躋身世界一流!中科院研製的PF6線圈通過驗收測試
    近日,法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線圈測試現場傳來喜訊,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研製的ITER PF6線圈一次性通過所有驗收測試項目,即將作為磁體系統中首個線圈安裝至ITER主機中,為ITER計劃2025年第一次等離子體放電的重大工程節點奠定了重要基礎,對於ITER計劃進度具有積極的提速推進意義
  •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要部件研製成功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並於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建設現場。ITER計劃是當今世界規模大、影響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我國於2006年正式籤約加入該計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了多項ITER採購包研發任務。
  • 每日一詞∣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 ITER project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7月28日在法國該組織總部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指出,十多年來的積極探索和實踐充分證明,開放交流是探索科學前沿的關鍵路徑。2020年6月26日,中國生產的極向場6號線圈(PF6線圈)運抵法國ITER現場。(圖片來源:中新網)【知識點】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它旨在模擬太陽發光發熱的核聚變過程,探索受控核聚變技術商業化可行性。歐盟、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印度和俄羅斯共同資助了這一項目。本次啟動的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託卡馬克裝置安裝工程。
  • 中國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成功研製大型超導磁體線圈
    新華社合肥9月20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由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研製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大型超導磁體線圈——極向場6號線圈(簡稱「PF6線圈」)20日在合肥竣工交付,並將於本月底海運至法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簡稱ITER計劃,是全球最大的多邊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之一。
  • 中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
    我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新華社合肥9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超導託卡馬克有「人造太陽」之稱,是一種用於可控熱核聚變能研究的大科學裝置。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近期成功為法國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WEST」研製出關鍵部件偏濾器,並於日前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進行安裝。建造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對驗證利用核聚變發電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可行性具有重要作用。
  • 中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
    我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新華社合肥9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超導託卡馬克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近期成功為法國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WEST」研製出關鍵部件偏濾器,並於日前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進行安裝。建造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對驗證利用核聚變發電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可行性具有重要作用。
  • 全球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組裝 中國參與核心部件製造
    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在法國南部舉行安裝啟動儀式,開始了為期5年的組裝工程,這標誌著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核聚變項目進入到了新的階段。我國也承擔了該項目多個方面的重要工作。
  • 我國成功研製ITER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
    新華社合肥9月23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製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並於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建設現場。
  • ...託卡馬克|超導託卡馬克|人造太陽|聚變|east|iter|法國|阿齊莫...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日前正式在法國開啟工程安裝工作。人們把可控核聚變實驗裝置稱為「人造太陽」。ITER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計劃。歐盟、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和印度在內的34個國家和組織參與了這個計劃。
  •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實驗裝置關鍵部件中國造!我國成為當今唯一實現批量生產鎢銅部件的國家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9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研製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校正場首批線圈竣工交付,即將運送至法國ITER現場。
  • 科學家開始組裝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實驗裝置
    這個瘋狂的項目被稱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磁約束等離子體物理實驗設施,是目前正在建設的世界上最大的實驗性託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4月,從義大利和日本運來了前兩個環形線圈和超導磁體,它們各重360噸。6月下旬,合肥製造的環向場線圈運抵。
  •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校正場線圈「合肥造」
    合肥晚報訊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取得重要進展。9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研製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校正場首批線圈竣工交付,即將運送至法國ITER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