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文卡認為,有效的疫苗只能是控制新冠疫情的工具之一,「我相信我們既需要疫苗也需要藥物,因為這兩種方法都不會百分之百有效」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印度裔英國結構生物學家、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現場連線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圖/源自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主辦方
文丨記者 徐路易
「樂觀來說,經過批准的疫苗最快或許可以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上市。通常第一批疫苗未必是最好的。因此我們著實需要耐心,睜大眼睛,始終讓自己保有選擇的餘地,同時應該繼續抗病毒藥物的研發。」10月30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期間,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印度裔英國結構生物學家、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下稱「文卡」)與論壇現場連線,接受了財新等媒體的採訪,從公共衛生的角度分享了他對新冠疫情控制和新冠疫苗的看法。
文卡認為,如果依賴疫苗,那人們必須擁有非常有效的疫苗。疫苗在人群中的起效需要時間,因為一開始可能需要把疫苗優先給老年人、醫療工作者或者在養老院工作的人使用,也就是說高風險人群會首先使用疫苗,隨後再逐步推廣到其他人群。因此文卡推測,即便有批准的疫苗最快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其實際對控制疫情真正起效,也可能要到明年年中或明年秋天。人類歷史上,除了天花疫苗,大多數疫苗都不是百分之百有效的。
然而,開發藥物治療新冠肺炎等病症絕非易事。今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開展了名為「團結(Solidarity)」的大型臨床試驗,但根據近期WHO發布的報告,包括瑞德西韋等4種候選藥物的臨床試驗基本無效或療效甚微,四種候選療法全部以失敗告終。儘管抗病毒藥物比抗炎症等藥物的研發更加困難,文卡認為仍然需要迎難而上,目前對新冠病毒已經找到了很多重要的藥物靶點,這可能有點類似於人們對付愛滋病病毒,沒有非常有效的疫苗,但是可能會有好的藥物來控制它。「我個人的感覺是疫苗不是百分之百的解決辦法,它只能是控制新冠疫情的工具之一。」
由於對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文卡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核糖體被稱為細胞內蛋白質合成的分子機器,其功能是按照信使RNA(mRNA)的指令將遺傳密碼轉換成胺基酸序列,並由胺基酸單體構建蛋白質聚合物。在針對新冠病毒的研究中,人們對核糖體的認識也有了重要的應用。文卡解釋道,當新冠病毒感染細胞時,會編碼一種小的病毒蛋白,這種蛋白的作用是靶向並關閉宿主細胞核糖體。這樣,人體細胞中的這些核糖體就不能使細胞產生可以激發人體適當免疫反應的蛋白質。目前,許多實驗室正在研究新冠病毒是如何製造病毒蛋白來阻斷核糖體功能的。
為應對新冠疫情,英國於今年上半年啟動了一項新的科學倡議,分析來自世界各國的數據,確定可以減緩冠狀病毒傳播的重要因素,並為這一流行病找到長期解決辦法。作為這一倡議的一部分,今年4月,一個由高級別專家組成的委員會成立,間接為英國政府提供專家組建議,文卡是該委員會主席。委員會通過分析全國和全球的數據,來衡量公共衛生上不同的措施和策略分別會在社會和經濟層面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發展經濟的最佳方式是控制病毒,亞洲許多國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導致經濟崩潰的並不是封城這個策略,而是病毒本身,封城只是一個暫時的控制病毒的措施。」
……
(本文來自新聞原創付費網站「財新網」,點擊文末閱讀全文,關注財新網服務號即可閱讀全篇文章,閱讀更多精彩文章可直接訂閱。)
中國啟動新冠疫苗緊急使用超四個月,緊急接種人群再擴大。據財新記者了解,近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曾向留學生開放滅活疫苗緊急接種通道,部分預備出國留學的學生已成功報名並免費接種。
部分地方也已開始布局新冠疫苗緊急使用。10月15日下午,浙江省嘉興市疾控中心在其官方微信發布《新冠疫苗接種的有關說明》稱,「已在重點保障對象中陸續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後續將逐步開展一般對象接種。有緊急接種需求的市民,在自願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可到社區預防接種門診諮詢。」
該消息在次日得到省級部門印證,所涉新冠滅活疫苗系浙江省統一向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簡稱「科興生物」)徵訂。一名接近疫苗研發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所購疫苗數量為200萬劑。
聖誕季前歐洲又成全球疫情「震中」 每日新增感染20萬人 [2020-10-30]
歐洲的新冠疫情在進入秋冬季節後再度拔高。在享受了短暫的夏季「平靜期」後,由於防疫舉措逐步解除、校園重開後年輕人口恢復流動等等因素,歐洲多地又迎來了比前一次高峰更為洶湧的新一輪疫情暴發。
德國、法國等國為了保住聖誕節假期這一本年內經濟復甦的最後防線,被迫在11月重新實施全國「封城」。
根據Worldometers等多方的疫情數據統計,全球單日新增的新冠確診病例總數,在10月28日首次突破了50萬例。
中國正式參與全球新冠疫苗分配。10月8日,中國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籤署協議,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當日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國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優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
COVAX於今年6月由Gavi、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成立。其將作為一個平臺,支持各種不同新冠候選疫苗的研發、生產、協商其價格,並協調全球分配。一旦研製成功,所有參加國無論收入水平如何,都將有平等機會獲得疫苗。初期的目標是在2021年底之前提供20億劑新冠疫苗,預計足以保護高風險和弱勢人群以及一線醫護人員。
目前,COVAX計劃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多樣化的新冠疫苗組合,現已支持了九種候選疫苗,其中八種處於臨床試驗中,另有九種正在評估。據WHO官網,截至9月17日,全球已有超過170個國家和地區加入了該計劃,包括78個高收入國家和經濟體、及92個中低收入國家。美國政府則於9月表示不會參與,因為該計劃系由WHO等組織共同領導。
責編|馮禹丁
版面|趙今朝 王伯文
本文首發於財新網
我們堅持並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授權、投稿及爆料請聯絡財新健康管理員
郵箱:denghuiliu@caixin.com
恰詢:caixinhealth@ca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