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煤球為什麼加入黃土?有什麼作用?一代人的回憶

2021-01-09 科技晴

早期農村地區燒煤都是自己買煤灰,然後自己加工製作蜂窩煤(也就是俗稱的煤球)做煤球時都會在煤灰裡加一定的黃土,這個黃土有什麼作用呢?下面帶大家了解,了解的同時也能回憶那些年那些事的記憶!

做好的煤球

小時候家裡面燒煤,自己買了煤灰,然後父母都會去挖一定量的黃土。這個黃土並不是隨便找塊地挖的,是在水坑旁邊挖的黃土。然後把煤灰和黃土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加上水進行攪拌均勻。

正在製作煤球

煤灰本事是比較鬆散的,它不像黃土一樣加上水攪拌均勻會成型並具有黏性,煤灰是加上水混合攪拌均勻也不會成型,因為它幾乎沒有黏性。

而加上黃土的作用就是增加煤的黏性,讓它比較容易成型,加工製作比較的方便,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煤球(蜂窩煤)形狀。

同時它也能延長煤的燃燒時間,讓熱量散發更加的均勻,提高煤的利用率。做成煤球這種形狀比也較有利於通過空氣,更加有利於燃燒。

煤火爐

而這個黃土地加入量也是有一定的要求,加入過多會導致煤球不耐燒,發揮不了煤真正的價值。加入過少會導致煤球成型比較困難,燃燒比較快,不利於使用。

打煤

小編仍然記得小時候家裡做煤球(那邊又稱作打煤)每到冬天,煤球需求量就會大增。圖省錢便宜的都會自己買煤灰進行製作煤球,圖省事就會買商家做好的煤球。

製作煤球工具

那個時候家裡的父親為了省點錢,都會自己去買煤灰做煤。每次都會穿上大膠鞋,拿著鐵鏟站在煤灰和土裡進行混合煤灰和黃土,然後用專門打煤球的工具進行製作,非常的有趣。自己那個時候還不服氣非要拿著工具去做,可都是打不成,說著長大了要做。這一過去,再也沒機會去體會這種生活了!

煤火爐烤饅頭

那個時候燒煤,還用煤火爐進行烤饅頭吃,也是非常的美味。煤爐夜裡有時候總是筆滅,這個時候我就有活了。拿著新煤球和叔叔嬸嬸家換一塊著著的煤球,省得再去生火的麻煩。

煤火爐

而現在都在普及天然氣了,煤球自然也就沒了市場,很難再見到人工打煤球了!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家裡面做煤球或者燒煤球做過的有意思的事呢?

相關焦點

  • 糊窗戶、搖煤球、激酸菜,那時候的北京人這樣過冬
    人們開始數九,說什麼『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到了四九,地都凍裂了縫兒,北風像刀子似的猛刮,整天刮個不停。嚴冬的夜晚,幾顆像是沾滿了霜花的星星,周身閃著寒光,幽藍幽藍的天穹顯得更冷了。寒風像一把鋒利的劍在夜空裡飛舞,吹打著樹葉,發出尖厲的叫聲。」我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那時,北京人相信「未從水來先疊壩」,提早做過冬的準備,所以到了秋末,糊窗戶、搪爐子是必做的。
  • 黃土高原地表「支離破碎」和「溝壑縱深」的成因是什麼?
    在我國的地形單元中有四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高原地形應該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相對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廣闊地區。但是,在我國的四大高原中,有兩大高原地勢十分崎嶇,那就是雲貴高原和黃土高原。
  • 為什麼黃河清了,黃土高原綠了?答案沒有出乎意料!
    一個光禿禿的黃土高坡變成了如此美麗,令人嚮往的地方。為什麼黃河水能變清?為什麼黃土高原能變綠呢?1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的探索和實踐黃土高原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乾旱缺水、水土流失、廣種薄收。一方面缺水,一方面又把水流到別的地方。黃土高原生存的人口超過1億,人口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裡167人,比我國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還多24人。
  • 「黃土高原」的成因和「黃土地貌」的形成原因,分別是什麼?
    中國有四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中國的四大高原各有特色,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雪域高原。內蒙古高原是我國最為平坦開闊的高原,風吹草低見牛羊。雲貴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雖為高原但是地勢崎嶇。
  • 黃土可以告訴我們什麼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自研究的深入,不意間在相當高的層面上,在全球變化研究前沿,兩兩相遇,融會交集並互為佐證,不啻黃土創造的又一奇蹟,亦是青藏高原研究的福音。  那麼,這兩大領域從什麼時候、在哪一階段相遇,以何為紐帶使得彼此關聯密切起來?
  • 黃土養花加「一物」,啥花都能養,一點不輸營養土,不招小黑飛
    我們都知道,園土它的性質就是用的時候澆水以后土壤會淤積,長時間不幹,所以我們要保證把園土黃土調節成一種透氣性非常好的土壤就行了,我們在家庭中最常見的有兩種東西,一種就是河沙,河沙去河裡可以撈到,去建築工地上可以找到,它是一種顆粒,加到園土當中就能夠起到疏鬆透氣的作用。
  • 黃土的基本作用和功能
    黃土是指地質時代中的第四紀期間,以風力搬運的黃色粉土沉積物,分為原生黃土和次生黃土。原生黃土是原生的,成厚層連續分布,掩覆在低分水嶺,山坡,丘陵,常與基巖不整合接觸,無層理,常含有土壤層及鈣質結核層,次生黃土是原生黃土地層在受風力以外的應力搬運,主要是洪積,坡積,衝積形成,有層理,很少夾古土壤,垂直節理不發育,不易形成陡壁。黃土氣味甘,平,無毒,主要治療瀉痢赤白,腹內熱毒絞結痛,能下血,還可解各種藥毒,各種肉毒,各種椒毒,野菌毒。
  • 毛烏素沙漠已經被「制服」,為什麼黃土高原現在還塵土飛揚?
    這個時候小夥伴們就非常的好奇,既然毛烏素沙漠都已經被「制服」了,可為什麼黃土高原現在還是塵土飛揚呢?現在的人們不僅僅喜歡消遣,而且更加關注民生問題和環境問題。至於黃土高原為什麼現在還塵土飛揚,我們首先應當看的不是如何治理黃土高原,而是看看黃土高原的成因。其實早期的黃土高原並不是現在這般模樣,而現在黃土高原塵土飛揚溝壑縱橫,大量的泥沙被衝入黃河也是有原因的。
  • 劉東生:黃土與環境
    有人曾形象地指出,新近時期古氣候環境的歷史是藏在大自然用密碼寫就的一本本「秘笈」當中的,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解釋和讀懂三本這樣的「秘笈」:一本是深海沉積,一本是南極和格陵蘭的冰蓋,還有一本則是中國的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具有全球意義的研究對象。 為什麼人們如此重視黃土高原?
  • 黃土高原的黃土從哪裡來?
    現在影響較大的有4種學說,它們是「水成說」「殘積說」「風成說」及「多成因說」。這4種學說的主要分歧點是黃土物質的來源及黃土本身的屬性等問題。 大多數學者都贊同「風成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魯迅也支持這種觀點。魯迅在一篇地質世界所有河流中最高的。逸文中這樣寫道:「中國黃土高原為第四紀初由中亞沙漠獨藉風力,揚沙而東形成,並引起河水變黃成為黃河。」
  • 黃土高原對陝西有什麼用呢?堪稱「蓄水池」給陝西帶來哪些好處?
    今日討論話題黃土高原對陝西有什麼用呢?難道只是大風颳過滿嘴沙嗎?提到陝西省,大家第一時間可能會想到很多方面,如果你喜歡歷史,第一反應可能是西安市多朝古都,延安是老革命根據地。如果你是一枚吃貨,那一提到泡饃和biangbiang面,估計你那邊就得流口水了。
  • 《黃土高坡》曲作者蘇越去世 記得那陣西北風嗎
    後來,還是安雯鼓勵他,並率先唱了《黃土高坡》。那時,安雯因出演87版《紅樓夢》中的晴雯,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也讓《黃土高坡》迅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成為內地樂壇被女歌手們翻唱得最多的一首歌。《黃土高坡》的誕生,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時,陳哲已經寫好了詞,而且已經譜了一個版本的曲,蘇越聽了後說「這歌詞不錯,曲一般,要不我來試試」。
  • 合肥中科院90多人集體離職: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
    我覺得,更值得我們去反思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過去那麼多年,事業單位、國企一直是這樣的體制、這樣的要求和這樣的待遇,就能留住人,現在卻不行了呢?想來想去,就想起了《走向共和》裡,李鴻章對梁啓超說的一句話: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
  • 為什麼我國有海拔3500米的黃土高原,是怎麼形成的?看完長見識了
    黃土高原是我國黃土區域面積最大的,同時也是四大高原其中的一個,它的總面積大約有64萬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大約有3500米,高原上的黃土是從無到有,估計現在黃土的厚度已經有160米到190米之間,那麼黃土高原這層豐厚的黃土是從哪裡來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
  • 黃土養花好不好,起什麼作用?
    >大部分都可以【劉浚棋】:@陽光哦,為啥買綠植的時候都讓使用腐熟土或者有機土,我上次在花卉市場買桂花,之前養了幾次桂花都養死了,店主告訴我黃土養,所以我想合適一下是不是有的綠植比較適合黃土,有的綠植適合用有機土,請教各位大神
  • 超導體 馬拉度納為什麼是一代人的偶像
    而在1986年,一個身材不高但技術意識絕佳的阿根廷人成為了一代人的偶像,他是迭戈-馬拉度納,一個天選之子,一位超級巨星,很多人記住他是因為那個狡黠的上帝之手,但相信更多人迷戀他是因為那記連過數人的單騎闖關。有些時候愛上一個人就是這麼簡單。在他之前,只有貝利被稱作「球王」,而在馬拉度納橫空出世並率隊拿下了世界盃冠軍之後,世界上從此有了2個球王。
  • 為什麼有的沙漠都可以變成綠洲,而黃土高原卻還沒有青山綠水呢?
    導語:為什麼有的沙漠都可以變成綠洲,而黃土高原卻還沒有青山綠水呢?我們都知道從上世紀開始國家的各個地方都出現了嚴重的沙漠化現象,因此在那個年代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整治這些地區的沙漠化,防止沙漠化繼續蔓延。
  • 獨一無二的中國黃土高原,它的黃土究竟從哪來?是大風颳來的嗎?
    黃土高原是我國非常壯麗的一道風景線,綿延千裡。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面對著黃土高原,或者吟詩作畫,或者抒發自己的滿腔豪情。人們對它充滿了敬佩和感嘆。但同時也會有人發出疑惑:這樣壯觀的黃土高原,上面的黃土究竟從哪裡來?難道真是大風颳來的?
  • 「想吃土的」都過來看一下 山西真有一種用黃土做成的美食
    說到「吃土」,相信不少剁手黨們都有心得:每次購物狂歡節過後,剁手黨們總要熬著餓綠的雙眼四處尋覓著,但凡有一丁點請客的苗頭或者飯店打折的消息都不會放過,恨不能天天「吃土」。不過說到吃土,那可真不是剁手黨的專利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山西真有一種用黃土做的美食——炒指。什麼味道?大夥趕緊了解一下。說到「鄉土」,大家一定會把它當成「懷念」的情愫,但一定不會把它當成「回味」的味蕾。炒指,這就是山西長治特有的食物,用黃土製作,即可懷念又可回味的鄉土情結。
  • 《南下南下》吳健「黃土」抹面「錢串兒」作伴
    為求完美,黃土蒙眼依然堅持拍攝。網易娛樂4月23日報導 由著名導演巴特爾傾力打造的青春史詩劇《南下南下》正在熱拍,日前劇組結束了在河北天漠片場的攝製工作順利返京。「黃土」做面霜每天得吃「2兩土」為了追求戰爭場面的真實和激烈,劇組特意選擇了河北境內叫天漠的地方當做外景來進行拍攝,時不湊巧,正趕上大風天氣,整個天漠一片「漫天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