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層越厚 溫室效應越嚴重

2020-11-25 飛華健康網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雲層不會將人類從氣候變暖中拯救出來,有可能還倒推了一把。雲層對於氣候變暖的作用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熱點,它既有可能加劇(雲層中富含的水蒸氣),也有可能抑制(反射和折射作用)全球變暖。

這篇發表在美國《自然》雜誌上的文章認為,雲層對於全球變暖的放大效應,相較抑制作用更明顯。因為近地大氣層主要成分是溫室氣體和飽含水汽的雲層,這使得地表溫度升高;而溫度升高加劇了冰川融化,削弱了地表反光作用,使得更多熱量被吸收,氣候變得更加溫暖。

研究總結,不要指望雲層來調控全球變暖,行之有效的方式應該是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

相關焦點

  • 什麼叫做溫室效應?
    溫室是一間用玻璃蓋成的小屋,用來種植花草。太陽照射玻璃時,會使室內溫度升高,屋頂及牆壁又能保溫,使得花草在冬天或夜晚不會被凍傷。這種利用溫室來達到保溫的效果,就叫做『溫室效應』。  地球的大氣層和雲層也有保溫的功能,使地球在夜晚仍能維持相當的溫度不至於太冷。像月球沒有大氣層,日夜溫差可達幾十度哩!地球正處於一個嚴重的溫室效應中喔!
  • 隱形眼鏡是不是度數越高鏡片越厚?
    一般佩戴框架眼鏡,度數越高鏡片就越厚,那麼隱形眼鏡也是如此嗎?是不是度數太高的隱形眼鏡戴起來就不舒服了呢?隱形眼鏡的中心厚度可分為超薄型、標準型和厚型,它會隨著度數的變化而產生變化,度數高的話,鏡片確實會更厚一些。不過,因度數而增加的厚度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並不會對佩戴的感受產生什麼影響。
  • 金星:有幾十公裡厚的雲層,但永遠不會下雨,還毀壞了9個探測器
    金星:有幾十公裡厚的雲層,但永遠不會下雨,還毀壞了9個探測器在太陽系當中,宜居帶上面有地球、金星和火星,如果就外部條件來說的話,這三個星球都有著誕生生命的可能性,但是就目前的探測結果來說,只有地球存在著生命,當然,我們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於這兩個星球的探索,但是很明顯,也有區別對待
  • 溫室效應究竟有多嚴重?
    溫室效應,應該是近些年最為嚴重的問題!不知為何這幾年被慢慢淡化了,但不可否認,全球升溫是不可磨滅的事實!溫室效應究竟有多可怕呢?我們來探究一下!溫室效應南極融化隨著溫度的持續升高,南極融化幾乎成為了必然!
  • 溫室效應後果嚴重科學家提出治理對策
    一份有關地球大氣溫室效應的報告預測,到下個世紀末,地球氣溫將升高0.8到3.5攝氏度,洪水、饑荒和瘟疫將增加。這份厚達30釐米的報告是目前溫室效應研究領域中最具權威性的文件。它是由世界30個國家的2500名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彙編而成的。它的目的是為各國政府提供解決氣候變暖問題的答案。    報告用量化指標具體描述了未來世紀中溫室效應將對人類產生的影響,並提出了相應對策。
  • 溫室效應的形成及影響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溫室效應的形成及影響。溫室效應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糧食短缺,以及因爭奪土地、淡水和自然資源而引發戰爭,這些是氣候科學家對地球文明的未來所做的可怕預言。
  • 溫室效應如何作用於全球?
    紅外線對溫室效應來說是一個特別關鍵的概念。地球接收到太陽光的照射變得非常溫暖,其中紅外射線反射到大氣層及外太空,同時也降低了地球的溫度。在大氣層當中存在這樣一些氣體,它們能夠把紅外線吸收並反射回地面,這樣就減慢了地球表面降溫,使地表溫度提高。
  • 溫室效應的變化超出人想像,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而這匹無比兇惡的惡狼,就是溫室效應!所有人都要重視起來!也許有些讀者還不知道溫室效應是什麼,如果知道,你可以直接看下一部分。我們都知道,地球有大氣層,而地球的大氣層就像是一個棉襖。當陽光穿過大氣層,熱量傳播到了地面,又反射回去時,一部分會被大氣層遮住。而大氣層越厚,大氣越多,我們地表的熱量就會越多。
  • 八大行星中金星溫室效應最嚴重,地表溫度最高,它是如何形成的?
    金星被周圍濃密的大氣和雲層包裹著。雲層在大氣層的頂端,厚度約20~30千米,它是由濃硫酸液滴組成,其中還摻雜著硫粒子,所以它的天空看起來是橙黃色的。大氣層位於雲層之下,它的主要成分為約佔96%的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氮氣。
  • 城市「熱島效應」新解:氣候越溼潤地表越粗糙 效應越明顯
    原標題:城市「熱島效應」新解:氣候越溼潤地表越粗糙 效應越明顯   中國江蘇網7月16日訊(通訊員 賈冰 徐珍 記者 王靜)你知道嗎,假設停車場使用淺色的材料,可以有助於減緩城市熱島效應。
  • 溫室效應已經讓人類苦不堪言,但此星球上的溫室效應更加瘋狂!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在金星上溫室氣體吸收大量太陽熱量,同時又阻擋熱量的逃離。
  • 知識點 | 什麼是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後向外放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太陽的短波輻射能夠透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使地表增溫;同時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又能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減少地表熱量的外散,使氣溫升高。
  • 八大行星中金星溫室效應最嚴重,地表溫度最高,它是如何形成的?
    金星被周圍濃密的大氣和雲層包裹著。雲層在大氣層的頂端,厚度約20~30千米,它是由濃硫酸液滴組成,其中還摻雜著硫粒子,所以它的天空看起來是橙黃色的。大氣層位於雲層之下,它的主要成分為約佔96%的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氮氣。在金星表面的溫度高達485℃,最低溫度465℃,平均溫度475℃。
  • 氣候越溼潤「熱島效應」越明顯?
    原標題:氣候越溼潤「熱島效應」越明顯?通常認為由於城市植被覆蓋減少,使得蒸散耗熱減小是導致城市熱島效應的主要原因,人們也一直認為「熱島效應」的強度主要受城市結構控制,比如城市大小、建築物高度、人口密度等。   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環境中心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量化了不同因素對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認為城市的當地氣候背景對於「熱島效應」的影響要大得多,打破了人們此前關於城市熱島效應的不少「定論」。
  • 金星在八大行星中溫室效應最嚴重,地表溫度最高,你知道原因嗎?
    金星被周圍濃密的大氣和雲層包裹著。雲層在大氣層的頂端,厚度約20~30千米,它是由濃硫酸液滴組成,其中還摻雜著硫粒子,所以它的天空看起來是橙黃色的。大氣層位於雲層之下,它的主要成分為約佔96%的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氮氣。在金星表面的溫度高達485℃,最低溫度465℃,平均溫度475℃。
  • 地理乾貨丨常見的地理效應之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煙塵粒子同樣具有強烈的「陽傘效應」。據相關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包括人類活動在內,所產生的煙塵粒子造成的「陽傘效應」,其降溫值相當於全球大氣溫室效應升溫值的20%。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煙塵粒子的「陽傘效應」,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變暖幅度將更大。
  • 失控溫室效應比之前預計更易發生
    一種可讓行星升溫不可控、海水蒸發的失控溫室效應,可能比之前人們認為的更容易產生,這是《自然—地球科學》上一項研究的結論。
  • 溫室效應導致金星變成死亡星球
    金星上失控的溫室效應金星快車紫外相機拍攝的金星南半球圖像更糟糕的是,金星大氣被高濃度二氧化碳所籠罩,氣壓是地球大氣壓的92倍,而在完全窒息的雲層下,則是一片硫酸的世界。這一切現狀的罪魁禍首則是失控的溫室效應。從以上信息中可以對金星有個初步的印象,也可以明白對這樣一個行星的探測任務是異常艱巨的,就像木星強大的輻射足以使探測器失控。
  • 孩子越管越叛逆?是中了「海格力斯效應」,「以柔克剛」是上策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肯定遇到過和親戚類似這樣的現象,孩子做得不好時,父母越管教孩子,孩子就變得越叛逆。孩子越管越叛逆,這是因為父母中了"海格力斯效應"。化解"海格力斯效應",父母不能"以硬碰硬",而是應該"以柔克剛"策略。
  • 談「溫室效應」色變?我們都錯怪了溫室效應,它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礎!
    溫室效應、地球變熱答案很簡單,就是地球的大氣層(大氣的溫室效應起主要作用)。相比於人類在冬天穿的厚衣服,大氣層就是地球的一件天然保暖服,但近幾十年來,大氣層的溫室效應幾乎已經成了眾矢之的,似乎什麼異常都是它引起的,果真如此嗎?首先我們先對大氣層簡單了解一下有多朋友會認為大氣層離咱們很遠,是天上的「東西」,比如新聞報導上就經常說:太空人乘坐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會因為大氣摩擦發光發熱,最後降落地面。於是不少人就認為大氣層離咱們很高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