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終一定會採用戴森球方式升級到二級文明嗎?

2021-01-15 騰訊網

文明等級的劃分標準主要根據一個宇宙文明對能源的掌控使用情況!一級文明是行星文明,能夠掌控整顆行星的能源!

二級文明的含義是前蘇聯卡爾達肖夫想像了宇宙中以文明對於能源利用的方式來區分文明的等級,完全掌控行星能源的為一級,二級則能利用整個恆星能源,徹底利用整個星系能源則是三級!而我們人類大約處在0.7級左右!

而一般情況下,戴森球被認為是二級文明的象徵,如果一個文明能建造戴森球,意味著達到了二級文明!何為戴森球?

所謂的戴森球就是建立一個可以360°無死角完全覆蓋恆星的外殼,然後讓這個外殼收集恆星能量以此來供應人類文明,這個外殼就是所謂的戴森球。

戴森球聽起來好像挺簡單,但其實實施起來並不怎麼高效有用。首先恆星過於巨大,而建立一個完全覆蓋恆星的外殼那得需要海量的資源。

即便把地球拆了,還有點差強人意,因為太陽本身就是地球的130萬倍。第二,太陽溫度很高,所以建立戴森球的材料必須耐高溫,而這種材料很難得,用來建立戴森球真的有點浪費了。

不過,戴森球只是通向二級文明的方式之一,況且戴森球本身也是一個假象概念,未來的人類文明有很多種通向二級文明的但是,並不一定非得通過戴森球!

比如說,科學家們發現真空本身就蘊藏著巨大能量,而真空在宇宙中是最普遍的存在,如果我們能夠掌控這種真空能量,完全能夠進入二級文明甚至更高等級!

當然以能源利用方式分級有一定的科學性,畢竟人類從誕生到現代化就是一個能源利用的過程,很多朋友比喻人類的文明進程就是一個變著花樣燒水的過程,其實這還真沒錯。

即使在未來實現核聚變也同樣得燒水,然後蒸汽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出我們需要的電能!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絕佳的諷刺了我們能量轉換技術的落後,畢竟這樣轉換來轉換去就會有各種損失,最終到達用戶手裡也就30%到頂天了!燃氣輪機的效率比較高一些,但速度太快需要減速齒輪組!

相關焦點

  • 當人類文明邁向二級文明的時候,戴森球有可能被造出來嗎?
    從人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還會繼續,同時核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也會逐漸發展起來。由此可知,人類文明還達不到一級,充其量只有0.8級左右。而二級文明是恆星文明,這樣的文明已經能夠對整個恆星系的能源進行調用,後來有科學家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戴森球的概念。
  • 戴森球?宇宙二級文明?塔比星為什麼會如此神秘?
    雖然戴森球並不一定是一個文明發展的必經階段,但如果一個宇宙文明能夠建造戴森球,那這個宇宙文明一定非常發達!根據科學家們對宇宙潛在文明的等級劃分,想要製造戴森球,起碼是宇宙二級文明。二級文明:能夠建造戴森球,利用恆星的能量,甚至可以讓物質突破光速限制。三級文明:能夠掌握利用它們星系的全部資源的技術,可以進行星際飛行。對人類而言,三級文明就像上帝一樣。根據宇宙文明等級的劃分,人類文明大約相當於0.7級文明,可以說非常弱小!對於人類而言,我們的探測器甚至沒有飛出太陽系,而且目前也只是登陸了月球而已,甚至連地球自身的資源都無法利用完善。
  • 戴森球到底是個啥玩意,人類最終真有這個能力把它給弄出來嗎?
    我們想想,未來達到二級文明,能量需求是現在的19萬億倍,海水中的氘還能夠用億萬年嗎?這個理論的實質,就是為了解決人類文明升級所需要的能源,必須建造一個包圍太陽的球體結構,這個球體半徑約太陽到地球這麼大,也就是1.5億km。通過這個結構,能夠最大限度收集利用太陽能,將源源不斷輻射到太空浪費掉的能量捕獲起來,轉化為人類文明升級所需的能源。    這個能量達到二級文明所需能量,也就是恰為3.78x10^26J。
  • 戴森球到底是什麼?人類在未來有希望將它建造出來嗎?
    人類憑藉智慧的大腦,經過不斷的努力和發展,一步步走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建立了人類文明。人類文明又經過5000多年的發展,終於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成為了科技文明。科技不僅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且還極大地增加了人類的野心。我們已經不甘於屈居在小小的地球上,開始將目標放在地球之外的星空。
  • 二級文明是否存在戴森球理論?
    在最壞的情況下,人類還能在撞擊發生前撤離所在的星球。而且文明真的存在嗎?有科學家提出了戴森球理論來證明二級文明是否存在戴森球理論,那裡可以在一個恆星周圍建立一個像球一樣的環形結構,將恆星完全包圍中通過環形結構來最大化的吸收。
  • 150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存在?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這就意味著宇宙中大概率會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可是如果真的存在,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呢?為了找到地外文明,我們發出了信號,還將人類的有關信息發送到了宇宙裡,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接到任何回應。這裡可能有我們正在尋找的外星文明,因為距離我們太遠了,所以我們只能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在2009年,我們通過凌日法的方式觀測了上千個恆星系,最終確定了數百顆內地行星。
  • 150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存在?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相對應的人類的野心也越來越膨脹。不甘心在地球上度過卑微的一生,於是把目光放在了星辰大海。從上個世紀開始,我們就發射了一艘又一艘的探測器,可是這時人類失望的發現,原來宇宙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多了,太陽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熱鬧,而是安靜的讓人害怕。
  • 漫談戴森球,二級恆星文明必須要如此獲得能量嗎?
    ,為保證足夠的能源讓文明持續發展到足夠的高度,建造一個巨大的球體將恆星包圍在內,這樣可以最大化的獲得持久的恆星能源。他認為這樣的結構在宇宙中長期存在並且是其他上升文明的邏輯必然。那麼搜尋這樣的智慧生物造結構就能找到外星文明。今天,談談戴森球。不知是何時,初次聽到戴森球這樣的說法。我覺得很對,相當有道理。太陽輻射的能量只有二十億分之一到達地球。其餘部分任其揮灑到宇宙中,實在太浪費了。而文明的提升,人均能耗必然倍數增加。
  • 如果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還需要建造戴森球嗎?必需要走的路
    只不過核裂變會產生相當大的核輻射汙染,地球的環境以及生命一旦被核輻射,會產生非常大的變異危害,因此,核裂變是無法應用到全人類的科技發展事業上。核聚變是核能最強的一種能量釋放方式,人類將它應用到氫彈上。只不過氫彈只是核聚變不可控的一種應用方式。科學家一直探索研究的是可控核聚變,也就是將核聚變的能量通過可控的方式一點點釋放出來。
  • 別傻了,怎麼可能存在戴森球這樣的二級文明
    戴森球和三級文明戴森球,是弗裡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種理論。所謂「戴森球」其實就是直徑2億km不等,用來包裹恆星開採恆星能的人造天體。這是一個利用恆星做動力源的天然的核聚變反應堆。說到戴森球 就不得不說網上流行的「三級文明」,又叫卡爾達舍夫等級。
  • 宇宙二級文明被發現了?科學家在天鵝座找到證據,疑似「戴森球」
    人類的誕生與宇宙相比實在是微不可言,存在僅僅只有不過短短數百萬年的時間,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只有幾百萬年。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對地球和宇宙的研究也在不斷取得進展。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和推測,將宇宙文明等級進行了劃分。在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宇宙學家卡爾達肖夫基於文明可以掌握和利用的能源等級、總量假設出了宇宙文明的三級模型。
  • 作為實現第二宇宙文明的標誌,人類距離戴森球還有多遠?
    戴森球最早是由愛因斯坦的助手戴森在1960年提出的,這是一種大膽的構想,而現在,這種大膽的構想更是被人類當成了第二宇宙文明實現的標誌。不過人類距離戴森球這種想像中的能源獲取方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麼戴森球在未來是否有變為現實的可能?人類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真正擁有戴森球呢?我們要從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說起。
  • 作為實現第二宇宙文明的標誌,人類距離戴森球還有多遠?
    戴森球作為一種未來的高科技能源收集方式,其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提出了。戴森球最早是由愛因斯坦的助手戴森在1960年提出的,這是一種大膽的構想,而現在,這種大膽的構想更是被人類當成了第二宇宙文明實現的標誌。不過人類距離戴森球這種想像中的能源獲取方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關鍵的難點就在於製造,你相信戴森球最終會實現嗎?
    對於我們人類而言,實現第二宇宙文明就意味著能夠完全利用太陽能源,而第二宇宙文明實現的標誌就是戴森球。戴森球簡單來講就是一個包裹太陽的空心光伏球,其原理和現在所使用的光伏太陽能板頗為相像,但區別在於,在地球上所使用的光伏太陽能板由於距離遙遠,其所能夠收集到的太陽能量微乎其微,如果非要用數據來表達,那就是無限接近於0%。但戴森球不同,戴森球理論上可以收集太陽99%的輻射能量。
  •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地球上萬物的生長都要依靠太陽,太陽源源不斷的提供光和熱。因為有它的存在,萬物才恢復了生機。可以想像沒有太陽的日子,地球將陷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世界,估計一些生物將朝著惡劣的趨勢發展。
  • 人類能夠造出戴森球嗎?1000年之後或許能行
    戴森幻想,當人類科技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對能源的需求也就更大,人類或許需要建造一個巨型的人造天體,將太陽包裹起來,以此來獲取恆星的大部分能量。戴森建議搜尋這樣的人造天體,以便尋找超級外星文明的蹤跡。一級文明能夠控制整顆行星的能量,三級文明則可以控制整個星系的能量,而目前人類連一級文明都達不到。可見,人類目前還沒有能力建造戴森球。
  • 這個工程規模實在是太宏大了,人類要達到二級文明才可能建成
    目前我們太陽系內的各行星只能接受太陽輻射能量的十分之一,其中的大部分能量都無法被接受,從而浪費掉了,我們知道,我們地球的資源非常有限,加上現在的過度開採,能源遲早會被開採完畢,遠不足以支撐人類未來的發展。所以戴森提出了戴森環這樣一種假設——用一個巨大的球形結構將太陽保圍起來,從而來汲取太陽的大部分輻射能量,這樣才可以讓一個文明到達一個新的高度,長久不衰。
  • 戴森球是尋找外星文明的重要參考?恰恰相反,二者其實不能共存
    ,甚至是直接向宇宙深空發射探測器,人類從認識到宇宙的那一刻起,就在試圖尋找地球以外的生命與文明。根據卡爾達舍夫等級,宇宙文明可以劃分為三個級別,第一級文明可以利用所在行星以及衛星的全部能源,對於人類而言,就是能夠利用地球以及月球的全部能源,現在我們還無法做到。而第二級宇宙文明就是能夠利用所在恆星系統的全部能源,對於人類而言,就是能夠利用太陽所釋放出的全部能量。
  • 戴森球是什麼?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
    戴森球是什麼?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主要作用就是將恆星上的資源,通過戴森球轉化成為人類可以直接使用的新能源,戴森球就是一個輸出的方式。在近百年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太陽的能源是非常巨大的,它還可以持續燃燒四十幾年的時間,這個過程中所散發的能量是無窮無盡的,但是人類可以獲得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已經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太陽能和光能,如果把太陽上所有的能源全部都集中起來。
  • 塔比星存在戴森球?如果真的存在,會對地球產生威脅嗎?
    一級文明能夠利用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而一級文明實現的標誌就是可控核聚變,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進行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一般認為人類距離可控核聚變的應用還有百年左右的時間,所以現在的人類文明還沒有到達一級宇宙文明,如果非要給一個級別的話,那麼可以算作0.7級。而二級宇宙文明能夠利用所屬恆星系統中恆星的全部能源,而其實現的標誌就是戴森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