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逛菜市場的經歷,菜市場是許多人一日三餐所需食材的「大本營」。無論是肉類、蔬菜還是海鮮,都可以在菜市場找尋的到。一般菜市場分為早市和晚市,早市的特點是菜都比較新鮮,而晚市的特點是菜要比早市的便宜。特別是一些新鮮肉類,早市和晚市的價格往往相差好幾塊錢。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注意到這麼一個細節沒有,豬肉都是堆在案板上賣的,為啥牛羊肉卻要掛起來販賣?有啥不一樣。要說它們有啥不一樣,還真有,要知道不論哪個地方的菜市場,並沒有明文去規定哪些肉類需要掛起來售賣。也就是說,將肉掛起來售賣完全是老闆的個人意思。這又是為啥呢?
無非是考慮到這兩點,一是為了方便顧客自己挑選,畢竟一頭牛羊宰殺以後,一般都是按照部位來定價銷售的。顧客要哪一部位,老闆可以幫它及時切到哪個部位,相當的明了。而像牛肉在宰殺的時候,都會將牛皮割去。要是將割去牛皮的牛肉直接堆在案板上,不僅影響肉的質量,也容易讓顧客覺得這家不專業。而掛起來銷售就不一樣了,不僅容易割去牛皮,而且從哪個部位下刀老闆都心裡有數。
再者而言,菜市場上牛羊肉攤子和豬肉攤子是相鄰的,如果老闆不將牛羊肉掛起,許多顧客壓根就不知道這是家牛羊肉攤子,自然就沒人來攤前消費了。不過為啥豬肉攤上的老闆不掛起賣肉,而是牛羊肉攤子的老闆呢。答案其實很明了,豬肉和牛羊肉的屬性不一樣。
一頭豬身上的肥肉比牛羊肉要多,當我們去買肉時,如果自己不跟老闆說清楚要瘦肉,許多老闆肯定會將肥肉算做瘦肉價格賣給我們。而如果豬肉攤子的老闆將豬肉掛起售賣,這些肥肉就相對直觀地展示到了顧客面前,無形當中會讓很多顧客不願意購買豬肉。所以豬肉攤子的老闆和牛羊肉攤子的老闆,在銷售肉類的時候,是有不一樣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