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錢你都花了?你都幹啥了?你怎麼這麼敗家啊?……」
雖然我現在有錢,但是我不敢花。我害怕我花了之後被家裡知道後會說我,害怕那種失望的眼神,以及無助的樣子,對生活充滿了擔憂。
害怕我花了錢之後被認為我是個壞孩子,不務正業。
內心對自己很苛刻,把自己往可憐的樣子裝扮,越可憐越有快感,潛臺詞是:你看我都這麼可憐了,你可以關注我一下嗎?可以給我一點愛嗎?
小時候父母每次給我錢都不讓我亂花,說我們是窮人家,得省著點花,也不讓我跟別人打架,說我們賠不起。
每次我都做的很好,但是他們卻無視。
同樣的我考試考好了他們也不會誇我,主動做了家務他們依舊是一張面無表情的冷臉,後來我就習慣了,不再做這些無謂的表現,因為我知道我只是被寄養在這裡的,不再渴望得到他們的愛。
這樣一想反而好了很多,每天只要小心翼翼的不做錯事就可以了。
小時候姐姐多花錢被打的樣子至今還記得,我很害怕。雖然現在父母不會知道我的財務狀況,可內心依舊充滿了恐懼,他們憤怒的嘴臉,映照出我的不堪。
我現在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我有能力保護自己了,我有能力自給自足了。可是對於金錢我仍然有很深的恐懼。
記得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人用兇猛的鯊魚做了一個實驗,將鯊魚與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中,中間用一片強化玻璃隔開。一開始鯊魚不斷的衝擊玻璃但每次都總是弄得傷痕累累,好幾次渾身破裂出血。後來實驗人員把玻璃拿開放一些鯽魚來吸引鯊魚,但是每到玻璃附近它就停止追逐。因為鯊魚怕了。
我應該像一個永動機那樣,一刻不停的去工作,去賺錢,否則我就會認為我是在浪費生命。可有了錢之後我卻不敢花,認為自己不值得,不配擁有。
父母小時候對我的影響至今仍舊存在,只不過小的時候我沒能力面對,才拖到現在。
如今,我已長大了,再回顧當初,我可以陪著那個渴望愛卻得不到愛的孩子一起重新面對這個事實,並且接受它,然後放下它。
我的家庭、我的父母是我不能選擇的,我的原生家庭的影響是我改變不了的,可餘生是我的,我會一點點活成我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