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把宇宙的形成過程分作幾個階段,也非常好理解。
首先是在未連混沌都不存在,物質,時間,空間都沒有時候,只有太上老君存在。太上老君漸漸向四周溢出各種概念,物質,時間等等存在。這段時期,沒有名號,這和太上老君的描述也挺相符的,老君也沒有名號,只是被人強行曰為「道」。過了很久很久之後,八表之外,漸漸始分,下成微妙以為世界,而有「洪元」。
「洪元」是道教創世紀的第一大世紀。也是開天闢地的紀元。「洪元」之時,亦未有天地,空虛未分,清濁未判,玄虛寂寥之裡。而後有一大神開天闢地,但是開天闢地,並非一蹴而就的過程,「洪元」一治至於萬劫。洪元」既判,而有「混元」。這個時期對應道教三清神的元始天尊,也有元始天尊和盤古是一體兩面的說法。
「混元」是天地演化的時期,一治萬劫,至於「百成」。百萬亦八十一萬年,而有「太初」。這個時期對應道教三清神的靈寶天尊。
「太初」是道教創世紀的第二大世紀。這時太上老君又從空虛而下,為「太初」之師,「口吐《開天經》」以教「太初」。這時才分別天地,這個天地,個人覺得並非是指現在的高天與大地,更多是指空間時間等。這個時期,對應的是道教三清神中的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
可能會有人疑惑,怎麼三清神之上有太上老君,三清神中,還有一個太上老君呢?其實,在道教神話裡面,三清神是三位一體的,都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此外,太上老君還有八十一化,其中記載非常詳細。
「太初既沒」便進入了道教創世紀的第三大世紀「太始」。之後便是太始→太素→混沌→九宮→元皇→太上皇→伏羲→女媧→神農等久遠的神話史詩。我們在小說中了解到的,世界是在混沌中創立,其實混沌之前,還有有規模更宏大的神話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