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郝春梅
第五屆「二中·半島杯」學生記者中英文徵文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為了給學生和家長提供切實的寫作指導,繼12月17日舉辦青島市中小學語文教學名師研討會之後,12月22日上午,青島市中小學英語教學名師研討會在半島都市報社融媒體中心舉行,青島實驗初中、青島三十七中、青島三十九中等十餘所島城著名中小學的英語教學名師參加,共同探討英語教學和學習中的方法和路徑,青島實驗初中英語教研組副組長於海芹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和學校的一些經驗做法。
積極探索體現素質教育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
於海芹老師對半島搭建平臺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給教學提供交流平臺表示感謝。於海芹老師說,青島實驗初中在英語教學中積極探索體現素質教育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快樂、平等、尊重、寬容、批判」為特徵,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疑為主軸,動為主線,創為主旨」為原則;以」科學性、導向性和人本性「的價值取向為評價標準;以學生「戰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為最終培養目標,不斷深化減負增效的理念與實踐,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在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等方面卓有成效。
多年來,青島實驗初中英語組教科研氣氛濃厚,碩果纍纍。學校教研組參加及主持的國家級、省級、市級課題五項,發表過大量研究成果;開發的校本課程《英語口語交際》被評為青島市精品校(園)本課程並由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
聽說讀寫不能割裂,需齊頭並進
於海芹老師說,英語教學需要聽說讀寫齊頭並進,不能割裂開來,聽、讀是重要的輸入活動,說和寫是輸出活動,如果沒有大量語言輸入,那麼高質量的輸出就實現不了。
於海芹老師在研討會現場就實驗初中英語教學的三個方面進行了交流。
以「興趣」引領,建設科學、完善的校本課程體系
於海芹老師說,基於學校「快樂育才」的辦學理念,以「多彩·多元·多快樂」 為課程建設及發展方向,構建 Colorful English 課程體系,以課程類型多樣、教學目標多元、學生獲得更多快樂為目標,基於學科拓展類課程開發「RSD」課程群,RSD 課程群落以英語學習興趣培育為落腳點,以「Reading」 「Speakout」「Drama」三組課程為支撐,通過閱讀、流利的口語表達、表演,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形成初步語感、孕育興趣、打好基礎。
重視閱讀,青島實驗初中這樣做
據了解,閱讀方面,青島實驗初中在2015-2017年開發了初一、初二、初三三個年級的校本分級閱讀「Reading English for Fun」《英語快樂閱讀》叢書做為課外補充材料,探究如何實現課內外閱讀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學校用兩年半的時間對學生實施英語原著閱讀實踐探究,從原著的選擇到閱讀方式到評價方式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青島實驗初中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來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於海芹老師說,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為學生的語言實踐和自主學習提供更大的平臺。
如在七年級開展的英語趣配音活動、學唱英文歌、朗誦、英文書法展覽、手抄報等;在八年級開展的演講比賽、戲劇表演、選修課英美文化欣賞及外教連線課堂等;在九年級開展的英文原著閱讀讀書筆記展覽、原著閱讀分享等。定期開展的課外活動有助於良好學習環境的形成,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形成語感。學生通過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寫作教學立足於「思路、思想、思維」三個層面
於海芹老師說,英文寫作對所有的學生來說是一項重要和必要的技能。寫作不僅是中考考查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品質的體現,一篇優秀的英文寫作應當條理清晰、思想明確、主題突出。未來的國際交流中,學生需要具備能夠寫出觀點明確、邏輯清晰、語言通順、論據充分的文章的能力。
在英文寫作方面,青島實驗初中結合單元話題內容,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生活。如在學完九年級第一單元「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實驗初中英語組開展了「給七年級學弟學妹們寫一封信,結合自身經歷介紹如何學好英語及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習者」的活動,不僅給初一的學弟學妹們傳遞了關懷和溫暖,送去了寶貴的學習經驗,而且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在第學完第七單元的Mom Knows Best 這首詩後,整個級部開展了「配樂詩朗誦」和「給媽媽的一封信」兩項活動,同學們的詩朗誦堪比專業播音員,老師們在聽的時候都被深深地打動了;「給媽媽的一封信」活動也收到許多媽媽們寫的回信,同學們不僅體會到媽媽的愛和辛苦,並且和自己媽媽進行了很好的溝通。
課上和課下寫作相結合,實現能力穩步提升
除此之外,於海芹老師說,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寫作前有一個整體的規劃框架、發展段落、引申話題的構思過程。學生完成個人寫作之後,以小組為單位彼此交換寫作文稿,互相批閱。批閱前,教師呈現互評標準,引導學生在評價作文時關注篇章結構和文辭、以及文章是否緊扣主題,再以小組推薦優秀習作的形式採用「全班展示-同學評閱-教師點評」的步驟,幫助學生進一步調整結構,優化語言,修改習作。「但是僅僅是課堂上的寫作還是不夠的,所以每個單元檢測我們還有一次寫作練習,教師進行全批全改。通過課上和課下這兩種方式相結合,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穩步提高」,於海芹老師表示,以興趣為導向,以活動為平臺,以參與為目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最適合的教育,都能得到最個性化的發展,這是快樂教育最根本的教育需求。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