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大家分享了一篇玩樂高的文章之後,後臺留言裡不少媽媽都表示自家壓箱底的樂高又可以拿出來重出江湖了,也有很多媽媽跑去剁上一單了,果然大家都是五星級陪玩師,剁得了手,學得了玩經。
那麼我就再貢獻一個大招吧,除了樂高之外,小顆粒積木、磁力片這兩種建構玩具也是我的心頭愛,玩法很豐富。我家的小顆粒積木和磁力片已經「默認」是開發孩子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演繹能力的教具了。
購入的時候因為不想浪費這麼好的玩具,就在網上搜集了不少的陪玩資源,再加上平時又鑽研出了一些玩法。
第一部分、反覆抓握,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大家都知道,寶寶通過反覆抓玩具可以進行手部精細運動的鍛鍊,但我還想提供幾個有趣的,特別的玩法,適用於寶寶和這些建構玩具初次破冰,幫助寶寶鍛鍊手部肌肉的同時,愛上這些「小玩伴」。
搭配長畫紙和粗頭顏色筆——線條障礙賽
難度
準備一張稍長的畫紙,把積木平鋪在畫紙上,寶寶必須拿著筆繞開「障礙物」以S型的方向前進。方法很簡單對不對,但是彎彎繞這個過程很鍛鍊寶寶手腕動作的靈活性呢。
玩具壘高高
難度
利用建構玩具壘高高是個不錯的玩法,大家可以和寶寶互相比賽,來一個時間賽的壘高高。
用小顆粒積木壘高高考驗的是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通過調整積木的位置,保持積木不倒下。
用磁力片壘高高除了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之外,還要考驗他們動腦筋想想要如何用有限的積木疊得更高。
搭配粘土
難度
黏土是很實用的教材。讓寶寶在抓捏把玩的過程中體驗如何創造世界。黏土的功能太多了,比如可以增強觸覺感受,增加小肌肉的耐力,強化雙側協調,提升整合能力和手眼協調,還可以激發寶寶的想像力。
加上小顆粒積木可以這麼玩:
藏積木,即把積木用力塞到黏土裡;找寶物,即用力挖出藏在黏土裡的積木;蓋章,用積木在黏土上用力壓;黏土造型, 搭配積木還可以做出很可愛的恐龍,毛毛蟲等動物造型。
第二部分、七種建構玩法,巧妙進行數學啟蒙
孩子在認識世界的時候,所能感知和體驗的事物有限,他們的認識是一個小小的點,通過動手拼湊,可以幫助孩子把一個個獨立的「點」聯繫起來,這個過程相當於幫助孩子系統整合和構建知識體系。這種串聯的過程也是發散性思維和創新的基礎。引入實物也會更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
拿數學啟蒙和英語啟蒙來說,要解決的首要難題是如何建立起孩子對概念的聯想。只要動用可以「拼湊」的建構玩具,可以幫助孩子順利攻破這個難題。
建 立 對 形 狀 的 認 知,初步建立「形狀」的概念
難度
像磁力片或者一些牌子的小顆粒積木,本身已經有幾種不同的形狀,而這些玩具的組合同樣可以拼出三角形、四邊形、梯形、六邊形、八邊形等多種形狀,大家可以用積木或者磁力片作為教材,帶寶寶認識各種形狀以及不同形狀的特徵,並讓寶寶在生活中指出同樣形狀的物品。
給建構玩具找朋友
難度
媽媽們也可以用畫筆把玩具的形狀描在紙上,然後讓孩子把相同形狀的積木放在紙上。
蒙眼猜形狀
難度
配對遊戲玩得很溜之後,可以讓孩子挑戰更高階的遊戲——蒙眼猜形狀。從一個相同形狀的玩具開始,媽媽可以先做示範,用不透明小罐子把同一個類型的積木或磁力片裝在罐子裡,然後伸手抓進去猜猜摸到的玩具是什麼形狀的。等孩子熟悉遊戲規則後,即可進行。當孩子還不太會說話時,可以引導他用手指出相同形狀的玩具。
當孩子逐漸熟悉這個遊戲和玩法之後,可適當增添被猜玩具的形狀類型。
帶著孩子進行形狀的組合和設計
難度
孩子在一開始接觸建構玩具,特別是磁力片時,會主動地擺弄和拼這些建構玩具。當孩子對形狀有一定的了解後,帶著他們有意識地進行形狀的組合和設計,這樣會加深他們對形狀的理解和記憶。
而且,無論是小顆粒積木還是磁力片,它們的形狀組合的方式有非常多,可拓展的空間很大,媽媽可以先帶著孩子熟悉組合的方法,對照著圖紙上的形狀把圖案拼出來,再放手讓孩子自己拼,假以時日,他一定玩得比你還溜。
網上有不少學習卡可以引導孩子拼形狀,卡片裡會告訴孩子需要用到幾塊什麼樣的積木去拼一個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挺有意思的,媽媽們也可以考慮自製這些學習卡,讓寶寶按照圖紙去拼圖形。
更多更複雜的圖形拼法,會帶給孩子們更多啟發。靈活的圖形組合會讓拼積木變得更加有趣味,孩子拼出了新的圖案,大家也記得及時送上鼓勵哦。
學 習 數 數 與 認 數 字
學數數
難度
建構玩具也可以拿來教孩子數數。
磁力片開箱之後,我們可以把它們歸類疊放好,讓孩子數出相同形狀或類型的磁力片一共有多少個。我們可以給每一款磁力片單獨拍一張照片,列印出來,放在旁邊給孩子對照著數數。
隨意拼出一個圖案,然後讓孩子找出相同形狀的玩具一共有多少塊,以此鍛鍊和考驗孩子的數數能力。
認識數字和數量
難度
孩子一歲起就可以慢慢讓他們認識數字了,最普通的方式就是使用數字的認知卡,但我們也可以在使用數字認知卡的時候,放上同等數量的積木,和孩子反覆進行這樣的對話遊戲:
「這是數字1」,「我們有1塊積木」,「寶寶幫我拿一塊積木好嗎?」把認識數字和他們玩積木的經驗結合後起來,就是一場有效的教學了。
沒有認知卡,也可以嘗試對號放物的方法,但操作難度稍微大一點。在相應的數字卡片下放上同等數量的積木片,數字清晰又易懂。
製作下圖一樣的表,可以讓寶寶自己在相應數字和形狀那一欄放上對應的形狀和數量的積木。
嫌卡片不夠精美?
可以拿積木拼出0-9幾個數字,絕對震驚寶寶的三觀。
學習加減法
難度
利用一些小道具加積木做遊戲,學數學的途中也不會太悶。下圖是網上一位媽媽用紙盒和紙筒「發明」的一個加法小遊戲。
① 準備兩個紙卷黏在紙盒最上方,塗上不同的顏色;
② 然後掛上一張小卡片,往紙筒裡面投積木;
③ 最後在紙盒的下方數數。這個小遊戲可以讓孩子明白「加」和「加法」的概念。
減法可以在這個玩法的基礎上做適當的調整。
① 先拿一個紙盒裝上0-10數量的積木,
② 在底部開兩個可以合上的洞,
③ 做減法的時候就往洞裡面扔積木,看看最後留下多少積木。
認識分母
難度
對於比較難理解的分數,用積木這麼一拆解,是不是變得形象易懂好多?
第三部分、建構玩具「小心機」,英語啟蒙變容易
認識24個字母
難度
邊播放字母歌,邊帶著孩子一起拼出24個字母,孩子一定會感興趣的!
動動手就能學英語的學習卡
難度
網上有一些積木+英語的學習卡,孩子既可以按照卡片上的圖案去拼湊積木,也可以邊看英文單詞和句子邊對照積木和團。在動手的過程中,孩子也培養了聯想能力。
第四部分
N種組合方式,給孩子花樣藝術啟蒙
建構玩具所組合的無論是圖案,還是立體結構,都需要孩子用想像力和創造力加上試驗和經驗完成,反覆拼湊是一種培養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過程,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給孩子做好藝術啟蒙。
拓印畫
難度
孩子近1歲時,可以開始抓握畫筆了,大家可以試著讓孩子在玩具表面塗上一層顏料,然後蓋在白紙上。不一定要求孩子要拼出什麼樣的圖形來,讓他們自由發揮,塗塗按按個痛快即可。
拼造型
積木和磁力片可以拼湊的造型太多了,用小顆粒積木可以往平面的造型發展,而磁力片平面造型和立體造型都可以兼得。(p.s. 今天頭條開團的磁力片鼻祖Magformers套裝造型有多酷炫我就不多說了,你們快去頭條看)
順便一提,創意手冊Magformers 一直是公開提供,感興趣的媽媽們可以前往去查看。
小顆粒積木的話,在這裡先提供幾款比較複雜的拼法,平時拿著這份圖紙去拼圖,就不用擔心太耗費腦力,來來去去只懂得幾種拼法,豈不是浪費了一次提升審美的好機會?
還有一個小小的技巧想要分享的,剛剛和孩子拼湊出一個美麗的花紋,可是推散後忘記怎麼辦?教大家一個小方法,把積木的形狀,用不同顏色的色筆畫在A4紙上,這就成為了你和孩子的專屬教材。在下次拼積木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按照圖上的筆記,重新拼湊出圖案來。
第五部分、為角色扮演提供「真實的幻想世界」
建構玩具可以搭建角色扮演所需要的場景,我們家就經常用磁力片搭建各種各樣的幻想世界。比如說哥哥拼了一座立體的房子,就會有一個很動聽的故事:「我要開房間,打開窗,敲一敲,小朋友們就可以一起玩了。」
有時候他會在心裡用素材給自己鋪墊一個隧道和火車站,並且結合他的託馬斯車,在演繹著自己心中的「童話故事」。其實也不用過多的引導,孩子都會自發地開始利用建構玩具玩起他們的角色扮演遊戲。
昨天看到一個科普群媽媽的朋友圈,說她家孩子給遊戲創立了一個規則,紅色的磚上騎滑板車,藍色的磚要遊泳,黃色的磚是沙灘只能步行……媽媽都被這些遊戲的內驅力和想像力徵服了。
這些都是通過遊戲所衍生出來賦予玩具全新的價值:鼓勵人們在真實社交中走近彼此。
積木也是如此,通過拼成一副故事畫,我們可以用它結合繪本一起「演繹」故事。
比如說,孩子看了一本《我要當海盜》的繪本,就萌發出了想當海盜的夢想,那麼我們可以用積木拼一個小人,一艘小船,一張小小的藏寶圖,一張報紙疊的就可以開始一次海上歷險記了。
挑出孩子最喜歡的場景,一邊念繪本,一邊做遊戲,孩子在故事演繹和角色扮演中得到自信心的滿足,社交能力、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想像力和創造力都能通過這場積木+繪本的演繹得到滿足。
關注我的老朋友都知道,我家孩子從小接觸建構類遊戲,逐步從基礎玩法到加入自己的概念,再到搭建場景並進行假想遊戲,都是一個一個「一路打怪循序升級」的過程。我把引導哥哥學習建構遊戲的內容整理了出來,再搭配專家的指導,籌備了#我的第一場私享live課#,已經報名參加的媽媽記得今晚九點半來聽講座哦!
講了這些玩法就是想拋磚引玉,鼓勵更多有玩心的媽媽和我一起把建構遊戲做起來。玩是孩子的頭等大事,這件大事,一旦辦好了,不就等於包辦了孩子整個童年的幸福感嗎?
今天的文章來自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作者萌芽是兩個男孩的媽媽,也是世界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創辦了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研發了孩子的第一門百科動畫課、0-5歲的早教啟蒙課、正面管教課、情緒管理課等針對孩子或父母的系列課程,在各大知名育兒平臺均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同時也是噹噹排名第一的育兒暢銷書《教養力》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