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又一批常用藥「3歲以下禁用」,千萬別再給孩子吃了

2020-11-28 騰訊網

4月8日,國家藥監局發文,一批常用OTC說明書改了,嬰兒禁用:《關於修訂含硼酸及硼酸鹽藥品說明書的公告》

這次公告中涉及到的藥物,很多都是藥店或網上很容易就能買到的OTC類藥物,而且大都是皮膚外用類的。

可能平時我們在給寶寶吃口服藥的時候會非常謹慎,外用藥的話,有時就會有些許大意。

但這類藥物的使用,常常是大面積塗抹或溼敷。寶寶的皮膚薄、嬌嫩、血管豐富,藥物容易透過皮膚吸收,如果皮膚出現破損,更會導致藥物吸收增加,可能會導致全身毒性反應。

所以,為了確保兒童的用藥安全,此次公告中著重明確了這些藥物的禁忌年齡。根據公告,涉及藥品包括:

「硼酸」「水楊酸」

記住這兩種成分,3歲以下禁用

細心的媽媽觀察會發現,這些藥品中大多含有主要兩種成分:硼酸、水楊酸。

硼酸

硼酸為弱防腐藥,對細菌和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常用於治療皮膚、鼻腔、口腔等部位的細菌和真菌感染。硼酸無論是服用或外用,都證實是有毒性的。

據相關文獻報導:

172例硼酸中毒症中,有83例死亡,這其中又有37人是外用硼酸後死亡的。硼酸甚至能穿透完好的皮膚,但它一般容易被炎症或受損的皮膚以及通過黏膜被吸收。可由於大量吸收而引起急性中毒,嬰兒尤易致死。

我想,也正是因此,國家藥監局才發布了含硼酸及硼酸鹽藥品說明書的公告。

水楊酸

水楊酸是一種脂溶性的有機酸,具有一定的毒性,皮膚大面積使用可致全身中毒,表現為頭暈、神志模糊、呼吸氣促,持續性耳鳴、劇烈頭痛等。因可經皮膚吸收,健康皮膚也不宜長期使用,以防全身中毒。【摘自百度百科】

寶寶的皮膚厚度只有成人的1/3,皮膚屏障功能弱,更是難以抵擋住這些藥物中有害成分的侵襲。

所以,見到含有「硼酸」或「水楊酸」這兩種成分的藥品或護膚品,一定別給孩子用,尤其是3歲以下的寶寶。

不只是外用藥

還要警惕一些感冒藥中的水楊酸

早在2018年11月21日的時候,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調整後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修訂版)》,制定了最新診療方案。並特別提示:在治療兒童感冒時,應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藥物以及其他水楊酸製劑。

阿斯匹林,又名乙醯水楊酸。其他常用的含水楊酸製劑的藥物還有撲熱息痛片散利痛片等,主要作用解熱,鎮痛,抗風溼!

我們一直倡導,不要給孩子隨意服用感冒藥,不僅僅是因為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服用或不服用感冒藥,都需要一個機體的自愈過程。更危險的因素是,複方感冒藥中的成分複雜,不懂醫的媽媽們也基本不會去看它的每種成分和毒副作用,難免給孩子吃到一些不適宜嬰幼兒服用的藥物,而給寶寶身體帶來傷害。

不管給孩子服用哪種藥物,一定要遵醫囑使用,別盲目給孩子服藥,尤其是成分中含有「水楊酸」的藥物。

除了藥物

這些日用品中也可能含有「水楊酸」

雖然國家藥監局及時修訂了這些含硼酸、水楊酸的藥品說明書,並且明確標註禁止用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但是對於藥品,我們可以保持較高的警惕性,但對於日用品來說,又有多少媽媽習慣看寶寶日用品的成分表呢?!

所以,這裡要給媽媽們提個醒,除了上面說的這些藥品外,我們還應該注意以下這些常見的日用品:

水楊酸作為化妝品防腐劑,主要用在花露水、痱子水等水分化妝品中,起到防腐殺菌的作用。所以,花露水痱子水媽媽用的化妝水和護膚品中

成人用痱子粉中可能含有硼酸成分。某些爽身粉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硼酸,它的作用是消炎止癢。成人和嬰兒爽身粉主要區別就在於硼酸的含量。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布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

三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產品中不得含有硼酸,成人用品中含量不得高於5%。如果嬰兒誤用成人爽身粉或痱子粉,可能會發生中毒等不良反應。

我們不提倡給孩子使用痱子粉來預防和治療痱子,一是容易誤吸進粉末,刺激呼吸道。二是粉末還容易堵塞汗毛孔,傷害皮膚健康。

如果一定要給孩子用爽身粉或痱子粉,請一定注意產品的外包裝上,有沒有標註「適宜3歲以上」或「3歲以下禁用」的提示語,這些產品最好不要用於孩子身上。

秋冬季節,寶寶容易長溼疹;

春夏季節,寶寶容易起痱子;

再加上有時尿不溼更換不及時、或寶寶拉肚子,尿布疹又找上門來……

因為寶寶的皮膚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對於外界病菌的防禦能力弱,加上皮膚嬌嫩、易受刺激,難免被各種皮膚問題騷擾。

既然這些藥都不安全,那還可以給寶寶用點什麼呢

痱子、皮炎、尿布疹等問題

相對安全的藥物是「爐甘石洗劑」

之前冀連梅藥師曾給媽媽們推薦了一款能應對各種寶寶皮膚問題的神器,它就是——爐甘石洗劑,安全有效

爐甘石洗劑是皮膚科醫生常開的藥物之一,它不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兒童基本用藥清單,還被推薦為嬰幼兒優先使用的安全藥物。

爐甘石洗劑的主要藥物成分一般包括:爐甘石+氧化鋅+甘油,爐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鋅,具有止癢收斂的作用,氧化鋅的主要作用是吸溼、收斂、滋潤、護膚,甘油的主要作用是保溼。

因此寶寶的6個常見皮膚問題,痱子、蕁麻疹、曬傷、蚊蟲叮咬、尿布疹、間擦疹(俗稱「淹脖子」),只要皮膚沒有破損,都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進行止癢和收斂。

爐甘石洗劑雖好,但不是「萬金油」,如果寶寶是溼疹、或皮膚破損滲出、毛髮部位都不能使用爐甘石洗劑。而且在使用爐甘石洗劑之前一定要搖勻,不然作用也會大打折扣。

寶寶溼疹反反覆覆

一瓶潤膚霜就能搞定

雖然現在已經是春天了,但氣候依然很乾燥,不少寶寶還是經常起溼疹。

之前兒研所的皮膚科主任做客「拜媽」節目時說過,寶寶起溼疹,最大的原因就是皮膚太幹了!所以,治療寶寶溼疹,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保持寶寶皮膚的滋潤。

1.不嚴重的溼疹,大面積、足夠量的塗抹潤膚霜就夠了

寶寶長溼疹,多半是寶寶的皮膚屏障出了問題,60%的寶寶溼疹,都能用護膚霜治好。不管寶寶的溼疹有多嚴重,或者已經有乾裂破潰,都要堅持給寶寶塗夠潤膚霜!每天要抹4-6次,千萬別哪裡有溼疹就抹哪裡,而是要照顧到包括溼疹部位的周邊皮膚區域。

溼疹治療:每天用量35克,每周用量250克

日常護理:一個食指的「指尖單位」,可以抹自己2個手掌大的面積

2.如果寶寶溼疹嚴重,已經出現局部紅疹、結痂、滲出,就一定要介入激素藥物治療了。激素藥膏要遵醫囑使用。

相關焦點

  • 這種常用退燒藥18歲以下禁用,別再給孩子吃了
    常用的退熱藥有對乙醯氨基酚(如泰諾林)和布洛芬(如美林),前者適用於3個月以上的嬰兒,後者則適用於6個月以上的嬰兒、幼兒、兒童。在服用退熱藥的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患兒的情況。不主張用阿司匹林退熱,也不能將糖皮質激素作為退熱藥常規應用。如果連續高熱不退,應及時就醫。
  • 國家藥監局:18歲以下禁用這種感冒藥!複方甘草合劑、強力枇杷露...
    9月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禁止18歲以下青少年使用含可待因的感冒藥藥品。公告要求,對含可待因感冒藥藥品說明書進行修訂:將「禁忌症」及「兒童用藥」中相關內容均修訂為「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本品」。
  • 記住這幾種藥名!有致聾、致畸風險,千萬別給孩子吃
    說到生病就要說到用藥,今天主要想跟媽媽們聊聊兒童常用藥的安全性問題。還記得之前火遍全網的一則宣傳片嗎:每年約3萬兒童因藥致聾!兒童用藥安全的問題真的不容忽視!他們曾經都是活潑可愛、愛說愛笑的孩子,如今卻因用藥不當,永遠的陷入了無聲世界。
  • 央視曝光,致多名兒童死亡,這3種退燒藥千萬別再餵孩子吃了
    只要發燒就給孩子服用退熱藥?甚至用安乃近、阿司匹林?大多數家長的這種認知該扭轉了! 據央視財經《第一時間》報導,家長作為最先發現孩子發熱的人,在處理髮熱症狀時經常存在一些誤區。
  • 日本兒童感冒藥被召回775萬瓶,真的別再用這些感冒藥坑孩子了
    ,含有減充血藥的複方感冒藥6歲以下不推薦使用 比如止咳的可待因是一種強效的鎮咳藥,常用於止咳糖漿,但它有成癮可能。2018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規定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 比如抗病毒的金剛烷胺主要用於抑制A型流感病毒,大部分的A型病毒都已經對金剛烷胺耐藥了,它已經無法有效地防治流感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註明1歲以下兒童和新生兒禁用。
  • 一定要記住這個藥名,有致聾風險!千萬別給孩子吃
    前幾天,丁香媽媽編輯部在整理後臺時,看到一個讀者的留言,說寶寶腹瀉,醫院給開了慶大黴素,能不能吃。聽到這個藥名,頓時想起春晚火極一時的《千手觀音》。1999 年 5 月,衛生部就頒布了《常用耳毒性藥物臨床使用規範》,規定 6 歲以下兒童、孕婦及 65 歲以上老人,禁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 注意!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安乃近片!還有這些藥被註銷……
    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布重要信息 宣傳政策法規 提供政務服務 關注 注意! 安乃近禁用於兒童 ! 還有這些藥被註銷......
  • 國家食藥總局修訂「兒科神藥」匹多莫德說明書 3歲以下兒童將禁用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此前曾被廣泛質疑有效性安全性的「兒科神藥」匹多莫德今後將禁用於3歲以下兒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今日(3月9日)發布公告,要求各製藥企業修訂匹多默德說明書。新版說明書對其用法用量進行了3歲以下兒童禁用、兒童和成人使用均不超過60天的限制。
  • 注意!魚身上這個部位千萬別吃,有劇毒!
    控制抽搐、抗感染等對症治療,禁用對肝腎有損的藥物,如有溶血反應,則用維生素K1肌肉注射並輸注新鮮血液。有發生脫水和腎功能衰竭的,應早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300~500 mg或地塞米松20~40 mg分次靜滴,應用2~3 d,可減輕腎小管及各臟器對毒素的敏感性反應,消除腎小管上皮和間質的水腫,利於腎功能恢復。
  • 兒科常用抗過敏藥有嚴重神經和自殺風險!除了它這些藥兒童都需慎用
    沒錯兒,這個藥是兒科常用藥,不少家長會把這個當做家庭常備藥,用來預防過敏和治療感冒。 當這個消息一出,不少家長很慌亂,這麼嚴重的副作用,那還能給孩子吃嗎? 今天嘟媽就給大家講講除了孟魯司特鈉之外,還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藥物。
  • 這5種藥已被禁用,很多人卻當成常備藥!
    但你不知道的是,有些藥在香港和國外都是禁用的,有的都已經禁用了幾十年,我們出國攜帶入境,都屬於違禁品,甚至藥監局也通報過!很多人家裡都有「維C銀翹片」,屬於中成藥,很多人常用它治療感冒、咽喉疼痛等問題。感冒了、嗓子疼,吃點維C銀翹片就行了,這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人共識!
  • 女童誤吃降壓藥身亡,家中有常用藥,你要注意這幾點
    對待藥物態度要謹慎 孩子誤吃藥的情況並不少見,很多家長在孩子詢問吃的是什麼時,都不好好告訴孩子這是藥不能吃,非要故作神秘的說:「這是好東西。」「我在吃糖。」之類的以此引誘孩子,然後還故意不給孩子吃。 這樣孩子怎麼會不對藥物有好奇心,大多孩子便會在有機會的情況下去吃那個「好東西」。
  • 吃感冒藥吃出了肝衰竭?買藥吃藥「雷區」千萬別踩
    最近氣溫「大跳水」,感冒發燒的孩子一倒一大片,為了不跑醫院,不少家長會翻出家中的小藥箱給孩子餵藥。但你知道嗎?藥不能亂吃!即使是小小的感冒藥,「吃錯藥」也可能傷肝傷腎甚至丟了性命!27歲小夥幾種感冒藥同時吃,結果出現肝衰竭日前,微博上一個熱門話題,引起網友關注:27歲的梅州小夥劉某,感冒後自行買來感冒藥。吃了幾天,退熱作用不明顯,於是,他又買了幾種感冒藥,還加大劑量吃了幾天。結果導致肝腎功能衰竭、全身肌肉溶解、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原來,劉某服用多種感冒藥,導致一種藥物「對乙醯氨基酚」超量!
  • 兒科神藥「蒲地藍」走下神壇,這些感冒藥孩子都要慎用!
    除了中成藥,下面這些西藥,也不要隨便給孩子用:小兒偽麻美芬滴劑(艾暢):其主要成分是鹽酸偽麻黃鹼和氫溴酸右美沙芬。這兩種成分對於兒童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明。今年6月已經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註銷該藥的註冊批准!美敏偽麻溶液(惠菲寧):和艾暢的成分類似,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明,因此同樣別給孩子用。
  • 一代退燒神藥,被正式禁用,你說不定都用過!
    讓你每天學習常見病的治療 全世界有 30多個國家禁用此藥,因為它可能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主要副作用有:引發致命性粒細胞減少症、腎毒性、胃腸道出血、嚴重皮疹等。 3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官網一連發布了3條公告,正式官宣:一代「退燒神藥散列通」安乃近,正式被禁用。
  • 藥不是糖果,警惕幼童誤食藥物!已有孩子不幸身亡!
    ♦ 千萬不要說「藥是糖」萬一孩子真當真了,很可能真把藥當糖吃了!♦ 藥物一定要放好家裡的藥物都要擰緊瓶蓋、包裝好,放在孩子觸及不到的地方。如果有藥櫃,一定要上鎖。記住,服藥後可別隨便放,要及時放好。♦ 別在孩子面前吃藥小朋友的好奇心和模仿力都非常強,但3歲前意識還沒完全形成。他們看到大人吃藥,很可能也會跟著學。等孩子大一點了,就可以給他做簡單的藥物科普。
  • 那些被禁用的兒童感冒藥,你還在用嗎
    文丨S.青從2005千手觀音當中因藥物致聾舞蹈演員,到2016年央視的公益短片「孩子不是你的縮小版」,再到2018年09月0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的禁用公告,以及最近的權健事件。兒童用藥安全問題,你,注意到了嗎?俗話說大病就醫,小病自治,小病當中最常見的就是感冒,咳嗽和發熱了。
  • 嬰幼兒不能吃牛黃解毒片?這份用藥黑名單每個家長都要知道
    從前,沒有這條說明的時候,我們沒少給孩子吃牛黃解毒片,以後就要注意了,長期服用可能會造成砷中毒。 因為嬰幼兒沒發育完全,用藥就比成人有更多限制,也更容易受傷,多有因錯誤用藥帶來藥物傷害的案例,安全用藥知識必須持續更新。
  • 3歲以下兒童禁用,國家藥監局修訂了多烯磷脂醯膽鹼注射液說明書
    本品含苯甲醇,3歲以下兒童禁用,禁止用於兒童肌肉注射。三、【禁忌】項修改為:3歲以下兒童禁用。對本品成份及輔料過敏者禁用。本品含有苯甲醇,禁止用於兒童肌肉注射。四、【注意事項】增加:1.本品含有苯甲醇,有早產兒和新生兒(出生不滿一個月的嬰兒)在靜脈給藥後喘息症候群致命的報導,症狀包括呼吸急喘、低血壓、心律不齊和循環衰竭等。苯甲醇可能會透過胎盤屏障,不建議孕婦使用。2.本品可引起過敏性休克。
  • 驅蟲藥什麼時候吃最好 吃驅蟲藥需注意這些
    友情的提醒大家一下,沒有超過兩歲的孩子不要給他吃蟲藥,這是因為兩歲以下的兒童,肝臟發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數驅蟲藥中都含有影響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後會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損害,引起轉氨酶升高和厭食症。兩歲以下兒童防治腸道寄生蟲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生活衛生,切斷接觸蟲卵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