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發燒就給孩子服用退熱藥?甚至用安乃近、阿司匹林?大多數家長的這種認知該扭轉了!
據央視財經《第一時間》報導,家長作為最先發現孩子發熱的人,在處理髮熱症狀時經常存在一些誤區。
兒科專家指出,由於幼兒中樞系統還未發育完全,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比成人更容易發熱,同時其他症狀不明顯,很多家長認為兒童發熱應立即服用退熱藥,其實這種做法只會掩蓋症狀,造成誤診。
高熱在沒查到病因時,如果不正確使用解熱鎮痛藥,會引起出汗過多、體溫驟降而導致患兒虛脫。
未超過38.5℃,應採用物理降溫
專家建議,患兒腋下體溫如果未超過38.5℃,精神狀態好,玩耍、學習、工作等活動不受影響的話,不需要用藥物去治療發燒,可以先選擇物理降溫,包括洗溫水澡、用溫溼的毛巾擦拭身體,少穿少蓋少包裹等。
一般情況下,低中度發熱不需要特殊處理,可居家觀察治療,適當補充水分即可。
在家觀察時,家長應每2~5小時給患兒測一次體溫,伴有腹瀉的患兒要留大便標本,並送到醫院化驗。避免給患兒蓋得過厚甚至捂熱,以防影響散熱降溫而導致嚴重後果。
「這幾種退燒藥,嚴禁給寶寶吃」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也叫乙醯水楊酸,是一種歷史悠久且價格便宜的解熱鎮痛藥,誕生於1899年,用於治感冒、發熱、頭痛、牙痛、關節痛、風溼病,還可用於預防和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肺梗塞、腦血栓形成,堪稱「萬靈藥」。
大人用或許沒事,不過如果用阿司匹林給寶寶退燒,則可能會讓寶寶喪命!
醫學研究表明,若兒童患流行性感冒、水痘等急性病毒感染且有發熱時,用阿司匹林有引起「急性腦病合併內臟脂肪變性症候群」的危險,此病又稱瑞氏症候群,多見於4個月——5歲的兒童。
兒童阿司匹林服用者比未服用者的發病率高出25倍,且與服用劑量關係不大,服用時間越長、年齡越小,越容易引發這種病。患兒可表現出過度疲勞、異常興奮、頻繁嘔吐、體溫升高和肝功能異常等症狀,死亡率達30%。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主張,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發熱的兒童不能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瑞氏症候群。
而我國制訂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治療方案」中有過告誡:對發熱兒童禁用阿司匹林。
註:
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賴氨匹林」也不能給寶寶用,因為它會引起胃腸道出血、血小板減少,還可誘發過敏性休克和哮喘重度發作。
除此之外,現在市場上含有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這兩種成分的退燒藥,也不能讓寶寶服用!例如:氨非咖(PPC)、克感敏(CPPC)、優散痛、去痛片/索密痛、散利痛、安痛定(複方氨基比林)等,都是兒童禁用藥,家長們千萬要謹記!
2安乃近
安乃近是曾經的「退燒之王」,在所有退燒藥中,它退燒最快而且價格還便宜。
但是,安乃近有個巨大的缺點,就是不良反應又多又嚴重,包括引發白細胞減少、腎功能損傷、急性造血功能停滯、致命性粒細胞減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蕁麻疹、剝脫性皮炎、大皰性表皮鬆解症等一大串副作用。
所以,直至1977年,美國正式禁用安乃近,並將該藥從市場上撤出。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個國家禁用此藥,包括日本、澳大利亞,乃至尼泊爾、奈及利亞。
一些小診所和藥店仍在銷售安乃近。所以,鑑於安乃近如此嚴重的副作用,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再給寶寶服用安乃近了!(包括成人也不推薦用!)
註:
含有安乃近成分的複合製劑還有重感靈片為中成藥,現在也淘汰了。該藥現如今僅在病患出現急性高熱、病情急重,又無其他有效解熱藥可用的情況下用於緊急退熱。
3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是一種非甾體類抗炎藥,可用於慢性關節炎(如骨關節炎等)的疼痛、手術和急性創傷後的疼痛、原發性痛經的症狀治療。但同時也有一定解熱作用,所以早期也用於退燒。
不過近年來,全球已發生多起與尼美舒利有關的重度肝臟損害的不良反應報導,所以目前此藥已禁止作為退燒藥使用。
而且早在2011年,我國食品藥品監管局就曾下發了一條《關於加強尼美舒利口服製劑使用管理的通知》。該通知規定:根據尼美舒利口服製劑不良反應監測報告,決定採取進一步措施加強尼美舒利口服製劑使用管理,調整尼美舒利臨床使用,明確尼美舒利禁止用於12歲以下兒童。
即便是成人使用,也應在至少一種其他抗炎藥治療失敗的情況下使用,且僅限於治療慢性關節炎的疼痛、手術和急性創傷後疼痛、原發性痛經等疾病。
「什麼退燒藥,可以給寶寶吃」
對寶寶安全的退燒藥有2種:
●對乙醯氨基酚
●布洛芬
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是美國兒科協會推薦適於兒童退熱的藥物。
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的差異
對乙醯氨基酚
布洛芬
●只有解熱、鎮痛效果,沒有抗炎作用
●有一定的肝臟毒性
●此藥有栓劑,用於拒絕服用藥物以及嘔吐的患兒
●可用於任何年齡的患兒
●有解熱、鎮痛和抗炎作用,降溫較對乙醯氨基酚快、持續時間長
●腸道反應比較明顯,建議隨飯服用
●不適合脫水患兒使用,會增加腎毒性
●10毫克布洛芬相當於15毫克的對乙醯氨基酚
●適於6個月以上患兒使用
對乙醯氨基酚
代表藥有泰諾林、撲熱息痛、必理通、小兒百服寧等。
它是迄今最常用的兒童退燒藥,適用於3個月以上的寶寶和成人。其退燒強度與阿司匹林相當(起效較快)但不良反應小,對胃腸刺激輕微,不影響血液凝固性,也不會引發瑞氏症候群,已被世界各國廣泛推薦和使用。該藥目前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兒童高熱首選藥。
註:
該藥使用不當的話會損傷肝臟,因為該藥經肝代謝,代謝產物中有極少量對肝細胞有毒性的羥化物,太小的寶寶肝臟解毒功能不全,應警惕會造成肝損害,所以服用該藥前一定要認真閱讀說明書,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布洛芬
代表藥是美林和芬必得。
布洛芬具有不良反應少、胃腸刺激輕的優點,對血象及腎功能的影響亦較小,退熱作用更為持久。平均控制退熱時間為5小時左右。對於39℃以上的高熱,布洛芬的退熱效果比對乙醯氨基酚好。一般用於6個月以上高燒難退的寶寶,6個月以下的寶寶要慎用。
不過,布洛芬的作用排序是消炎、鎮痛、解熱。因此,它的首要作用是消炎而不是退燒。所以,即便寶寶到了可以服用布洛芬的月齡,家長也應嚴格按照寶寶體重精確計算劑量。
許多爸媽一看到寶寶發燒就變得一驚一乍,其實在多數情況下,發熱是身體和入侵病原體作戰的保護性反應,是人體正在發動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過程,所以,不是所有寶寶發燒都需要使用藥物降溫。
在排除寶寶由於哭鬧、進食、運動、衣被過厚、室溫等因素的影響後,如果寶寶精神好,和平常一樣玩耍,可採用補充水分、降低環境溫度、溫水擦浴等物理降溫法。
只有當體溫達到38.5℃以上,才應當給予藥物治療。但患兒有高熱驚厥病史時,則應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服藥時,須配合物理降溫
發熱時解開衣物、通風,不要脫光衣服或進行包裹。適時可嘗試溫水搽浴、冷水或冰水袋冷敷等,可用於高熱或有熱性驚厥史患兒的家庭護理。
其中溫水搽身或溫水浴最常用,水溫度要稍低於體溫,塗搽大動脈所在部位,持續時間宜10分鐘以上。
當高度發熱伴有主觀不適且藥物無效的情況下,可試用冷水或冰水袋冷敷大動脈部位。任何年齡小兒均不推薦使用冰水或乙醇擦浴進行物理降溫。任何物理降溫要以兒童適應和改善兒童舒適度為前提。
孩子發熱這件事可大可小,作為醫生在幫助治療的同時,也要向家長們傳遞正確的護理方法,讓患兒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