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小知識:恆星與星團

2020-11-23 天文在線

恆星和星團

在一個晴朗的夜晚,用肉眼可以看到數千顆星星。藉助雙筒望遠鏡和強大的望遠鏡,我們可以看到如此多的星星,以至於我們從來不指望去數清它們。

重訪創生之柱

NASA/E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重新審視了它最具標誌性和最受歡迎的圖片之一: 鷹狀星雲的創生之柱,一個恆星形成的巨大區域。柱中的灰塵和氣體被來自年輕恆星的密集輻射燒焦以及來自附近大質量恆星的強風侵蝕。即使每顆單獨的恆星都是獨特的,但所有的恆星也有很多共同點。太陽,作為到達地球的幾乎所有光、熱和能量的來源,是最近的恆星。我們知道恆星誕生於星際氣體雲,由於核聚變而發光,並且最終死亡,有時候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

恆星的誕生

恆星誕生於寒冷的星際雲團,比如獵戶座星雲和鷹狀星雲。在這些恆星的孕育區,緻密區域經歷重力坍縮,形成一個旋轉的氣團。當氣團崩潰時,溫度和壓力會增加並且它會旋轉得更快。這導致了球狀體有一個位於中心的核心和一個環繞在周圍的扁平的塵埃盤。中間的核心最終成為恆星,而塵埃盤可能合併成行星和小行星。坍縮的過程會持續一萬到一百萬年。

平衡中的生命

昴宿星疏散星團

昴宿星,一個由大約3,000顆恆星組成的疏散星團,位於距離地球400光年(120秒差距)的金牛座中。它也被稱為「七姐妹」,或天文名稱NGC 1432/35和M45。昴宿星團的彩色合成圖像是由帕洛瑪48英寸施密特望遠鏡拍攝的。恆星的生命是引力和壓力這兩種對立力量之間的長期鬥爭。一顆恆星只有不斷地產生能量來取代它向太空輻射的能量,才能維持它的內部壓力。這種能量主要來自於輕元素轉換為重元素的核聚變,通過核聚變,一顆恆星可以發光數百萬年或數十億年。

所有恆星一生中都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將氫聚變成氦。恆星生命的這一階段被稱為主序列。主序星的例子有太陽、織女星、天狼星和角宿一。當恆星核心的氫耗盡時,恆星的外膜會急劇膨脹,從而變成一顆紅巨星。紅巨星的例子有參宿四、大角星、畢宿五和心宿二。

由於一顆恆星的核心物質有限,它不能永遠依靠熱能來抵抗重力,它的最終命運取決於除了熱壓力以外的其他東西能否阻止重力的不斷擠壓。

恆星的死亡

恆星在重力和壓力之間掙扎的結果完全取決於它誕生時的質量。質量小於5個太陽質量的恆星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會膨脹成紅巨星,之後外膜作為行星狀星雲噴射出來,而核心會變成一顆白矮星。行星狀星雲的例子有環狀星雲、愛斯基摩星雲、旋渦星雲和貓眼星雲。

球狀星團M80

這個星團是M80 (NGC 6093),是銀河系147個已知球狀星團中密度最大的星團之一。M80距地球約2.8萬光年,包含數十萬顆恆星,它們都因相互的引力而聚集在一起。球狀星團對研究恆星演化特別有用,因為星團中的所有恆星都有相同的年齡(大約150億年),但涵蓋了一系列的恆星質量。質量超過太陽質量5倍的大質量恆星會以更劇烈的方式結束生命。大質量恆星的強大引力將其核心壓縮到更高的溫度,因此,這些恆星比小質量恆星要明亮得多。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它們繼續聚變出更重的元素,直到用盡所有可能的聚變源。當聚變停止時,重力推動核心發生內爆,導致巨大的超新星爆炸,留下一個中子星或黑洞。超新星殘骸的例子有船帆星雲、蟹狀星雲、面紗星雲和超新星1987A。

星團

大多數恆星被認為起源於星團。星團有兩種:疏散星團和球狀星團。

疏散星團

疏散星團是由相互引力聯繫在一起的物理相關的恆星群。在銀河系和其他星系中,疏散星團與瀰漫性星雲的分布區域大致相同,它們可以在天空中的銀河系的旋臂上被發現。大多數開放星團作為恆星群的壽命都很短。當它們沿著軌道漂移時,它們的一些成員由於與其他物體的潮汐相互作用而產生的速度變化而逃離星團。疏散星團的例子有M37和M52。

球狀星團

球狀星團是由大約一萬到一百萬顆恆星通過引力聚集而成,其直徑在幾十到200光年之間。它們被認為非常古老,估計它們的年齡在120億到200億年之間。球狀星團的例子有M13和M28。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curious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宇宙廣闊無垠,夜空繁星點點,且看恆星、星雲和星團
    它們的殘骸——氣體和塵埃——散布在星系中,然後被回收到其他恆星、行星,甚至可能是其他生命中去?閱讀下文,幫助您熟悉恆星、星雲和星團。恆星圖解:夜空中繁星滿天。球狀星團,也簡單地稱為球狀星,是聚集了大約一萬到一百萬顆非常古老的恆星的星團。它們作為衛星被重力和軌道緊緊地束縛著。它們大約是銀河系中已知的150個球狀星團,還有更多尚未被發現。右邊顯示的Messier13是一個著名的球狀星團。開放星團,也稱為星系團,集中最多幾千顆恆星。這些恆星的年齡相仿,構圖相似。
  • 疏散星團Blanco 1的「小尾巴」
    疏散星團經常被認為是研究恆星動力學的實驗室。最初的恆星分布是由母分子雲和恆星形成過程決定,隨著星團演化、恆星蒸發、恆星之間相互作用,以及受到外部因素(如潮汐作用、與分子雲碰撞等)影響,疏散星團結構發生變化,既反映出內部恆星分布情況,也反映出內部動力學演化過程。
  • 宇宙中有星雲、星團、星河,那你聽說過恆星「託兒所」嗎?
    宇宙中有星雲、星團、星河,那你聽說過恆星「託兒所」嗎?科學家們在宇宙中對恆星做了無數的觀測研究,在不斷的擴展我們對宇宙的認知和探索的範圍,雖然已知的宇宙範圍直徑有930億光年,但也只是一個理論的數據,不過也是能夠看到上百億光年外的恆星。
  • 天狼星背後藏著個神秘星團
    隱藏在天狼星身後的神秘星團由於這對雙星離太陽較近,大約只有8.6光年,因此是地球夜空中最亮的恆星。明亮的天狼星在給予天文學家充足光譜數據的同時,也遮掩掉了它附近的許多天體。但蓋婭探測器藉助其空間優勢和技術優勢,發現了這個隱藏在天狼星身後的星團。這個星團因此被命名為「蓋婭1星團」(此外還有「蓋婭2星團」)。
  • 中國天文學家研究發現巨分子雲中首個星團可能起源
    國家天文臺 供圖徐金龍介紹說,宇宙中絕大多數恆星以成團的模式形成,而星團則是在巨分子雲中形成,母分子雲散去後,留下的就是光學波段可見的星團。處於演化早期的星團中恆星年齡十分相近,它們幾乎是同時形成,這就要求大量氣體在星團形成位置快速堆積。
  • 球狀星團為什麼不會塌陷?
    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說法,因為星團中的10萬多顆恆星,每一顆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它們的軌道會相互影響,這也是星團呈現球形的原因。如果星團中恆星軌道的分布遵循了某種相同的規則,那星團就會被拉長,變成盤狀(就像我們從側面看到的旋渦星系那樣),而不會呈現完美的球形。
  • 梅西耶93 - NGC 2447開放星團
    其中一個星雲被稱為梅西耶93 (Messier 93),這是一個位於離地球約3600光年的Puppis星座的開放星團。星系團直徑為20到25光年,與天狼星位於相同的天空區域。在晴朗的夜晚或用雙筒望遠鏡結合亮度比較容易發現它。描述:M93中最亮的恆星懸掛在大約3600光年外的太空中,覆蓋了將近25光年的區域,它們是B9型的藍色巨星,年齡估計大約在1億年左右。
  • 仙王座"恆星寶寶"誕生區或揭示恆星形成全過程
    科學家正在研究一個名為Cep OB3b的年輕星團,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正在形成中的恆星和行星。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最新研究表明,超過半數的普通恆星(包括太陽)形成於巨大的星團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剛形成的這些恆星最終會各奔東西。美國託萊多大學的科學家Thomas Allen正在研究一個這樣的恆星形成區域。  觀察恆星的誕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形成像我們太陽類似的恆星需要數千萬年的時間。
  • 天文小知識:仙后座,夜空中的北方女王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在十二月的晚上,面向北方天空,你可以看到著名的「女王」——仙后座。十二月初,仙后座在當地時間晚上七點左右直接掃過北極星。仙后座(Cassiopeia),有時也被稱為「椅子上的女士」,呈W或M形。
  • 趣知識;宇宙的味道、宇宙的聲音及哈勃望遠鏡發現的最大星團
    三,哈勃發現的最大星團。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有160000個星星的星團,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個星團被發現了。星團是指恆星數目超過10顆以上,並且相互之間存在物理聯繫(引力作用)的星群。(球狀星:由上萬顆到幾十萬顆恆星組成,整體像圓形,中心密集的星團。)(疏散星團形態不規則,包含幾十至二.三千顆恆星,成員星分布得較為鬆散.)(當星星星聚集成團時,更是無比的璀璨和美麗。)
  • 天文知識小課堂:你知道宇宙中的流浪恆星是如何取名字嗎?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非常有意思,但是不那麼天文的話題,怎麼給流浪恆星名字,首先我們要肯定的一點就是,名字肯定不是亂取的,雖然有很多小行星的名字選用了,發現者的名字或者非常好玩的名字,但是這些都是少數,而且不那麼重要的小行星帶中的單個行星。
  • 天文知識——星團和星雲
    星協含有約數十顆恆星,除了恆星數目較少外,其他方面都和疏散星團相似。疏散星團 疏散星團主要位於銀河系內,所以也稱作銀河星團。疏散星團的形狀和恆星的集中度不規則,恆星數量從不足一百到數千顆,直徑一般不到幾十光年。
  • 天文小知識:星雲的奧秘——什麼是星雲?
    這些區域的密度逐漸變得更大,恆星就可以從這些壓縮的原料中誕生了。這裡有很多關於不同種類星雲的信息。許多星雲沒有真正的誕生或消亡狀態,也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它們是分散的星雲。其他種類的星雲在垂死恆星的爆發中被製造出來,這些星雲被叫做超新星的遺蹟。還有一種有軌道的星雲,是由瀕臨死亡的紅巨星因質量虧損而製造的。
  • 多貢人的天文知識來自天狼星人?
    非洲的多貢部落擁有來自天狼星人傳授給他們的天文知識。圍繞多貢部落所掌握的天文知識,自然有許多不合理的現象。
  • 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團隊在Nature主刊發表論文挑戰傳統...
    大質量星團,尤其是它們當中特別年老的球狀星團,被認為不再是由單一星族構成的,而是由年齡範圍分布廣泛的不同星族構成。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對銀河系周邊大麥哲倫雲星系中的NGC1651星團進行了觀測研究,並在Nature主刊發表研究結果表明:中等年齡的大質量星團可能依舊是由單星族構成的
  • 恆星系可以為雙星、三星等,那麼一個恆星系最多能有多少顆恆星?
    ;由3-7顆恆星組成的系統為聚星;由8顆及以上的恆星組成的系統為星團。半人馬座α星(南門二)是一個三星系統,由半人馬座α星 A和半人馬座α星 B相互繞行(近時11個天文單位,遠時36個天文單位),另一顆半人馬座α星 C星在遠處1.5萬天文單位外圍繞著A和B星繞行。A星和B星是黃矮星(太陽也是),C星為較小的紅矮星。C星也叫比鄰星,是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恆星,約4.22光年。
  • 宇宙五顏六色而美妙的天文景觀
    天文物理它展示了RCW 38和它周圍明亮發光的氣體雲的細節,黑暗的塵埃捲軸穿過這個年輕的恆星聚集的明亮的核心。這張照片顯示了星系團RCW 38,這是安裝在智利ESO超大望遠鏡(VLT)上的HAWK-I紅外成像儀拍攝的。通過觀察紅外波長,HAWK-I可以研究像RCW 38這樣的塵埃覆蓋的星團,提供了一種無與倫比的恆星內部形成的視角。這個星團包含了數百顆年輕的、熾熱的、巨大的恆星,距離船帆座5500光年。
  • 《天文星球:我的第一本太空知識繪本》出版
    你知道什麼是行星、恆星、超新星嗎?這些天體是由什麼構成的?它們靠什麼存活?為什麼會出現日食和月食?為什麼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提出,人類用了近1400年的時間?你知道嗎?其實恆星也像人類一樣有出生衰亡?
  • 一組精美天文圖片
    M106 是一個由恆星和氣體組成的旋轉圓盤,其外觀以藍色螺旋臂和星系中心附近的紅色塵埃通道為主。M106 的核心在無線電波和 x 射線波段發出明亮的光芒, 一個不尋常的中央輝光使M106成為賽弗特星系類別中最接近的例子之一。在那裡, 大量發光的氣體被認為掉進了一個中央巨大的黑洞。M106 也稱NGC4258,距離約2350萬光年,直徑6萬光年,通過一個小型望遠鏡可以看到。
  • 年輕的恆星照亮銀河系!哈勃望遠鏡拍攝了一個美麗的「珠寶盒」
    在美國宇航局的照片中,類金剛石的光源是在星雲NGC3603中形成的數千顆年輕恆星。這片由恆星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氣體雲是在銀河繫船底座臂上發現的,該星雲是銀河系中最大的星雲之一,位於約20000光年之外。NASA的這張照片本身就覆蓋了星雲的一部分,其長度令人印象深刻,長達17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