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最新研究表明,超過半數的普通恆星(包括太陽)形成於巨大的星團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剛形成的這些恆星最終會各奔東西。美國託萊多大學的科學家Thomas Allen正在研究一個這樣的恆星形成區域。
觀察恆星的誕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形成像我們太陽類似的恆星需要數千萬年的時間。就像考古學家根據散落的殘垣斷壁重構古代城市一樣,天文學家通過觀察處於不同演化階段的恆星來重構恆星整個連續的誕生過程。
這個名為Cep OB3b的星團位於北方天區仙王座,它與著名的獵戶座大星雲中的星團非常相似,但其中包含有相對較少的塵埃和氣體,不容易阻礙視線。該星團中的大質量熾熱恆星發出的強烈紫外線在星雲中吹出一個氣體的空穴,毫不留情地吹散沿途的一切物質。Cep OB3b也向我們展示了獵戶座星雲未來的樣子。
在最新的天文觀測中,Allen和一支國際天文學家小組發現星團Cep OB3b中包含多達3000顆恆星,其中大約有1000顆恆星被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物質盤包圍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物質盤會消失,其中的物質形成了行星或被吹散到宇宙空間。
雖然星團Cep OB3b中的恆星通常被認為只有300萬歲左右,但是該星團中部分恆星已經失去了環繞在周圍的物質盤,這表明該星團被一些較老的恆星包圍著,很可能是之前較早星團發生解體的遺蹟。(編譯:雙螺旋)